低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妇科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观察

2016-03-29 07:21:45孙文霞赵晓蕾山西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山西长治046000
关键词:司酮子宫出血绝经期

孙文霞,赵晓蕾*,马 英(山西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山西 长治 046000)



低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妇科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观察

孙文霞,赵晓蕾*,马 英
(山西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山西 长治 046000)

【摘要】目的 分析低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妇科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的影响情况。结果 三个月治疗结束后,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对两组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明显,但是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米非司酮的疗效明显,但是低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时的不良反应少,疗效更为安全可靠。

【关键词】低剂量米非司酮;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因为围绝经期妇女的卵巢功能退化,不能正常排卵和子宫内膜的血管形态异常、纤溶活性增强、前列腺素生成异常、溶酶体功能异常引起的内分泌功能紊乱,患者主要表现为引导不规则出血、子宫异常出血、停经、闭经和绝经等症状[1]。临床主要的治疗原则为补液、止血、诱导绝经、抑制子宫内膜过度增生、防止癌变,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刮宫术、孕激素内膜脱落法、止血剂、非甾类抗炎药、孕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等,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采取子宫内膜切除术[2]。但是长期运用激素治疗容易导致肝功能损伤,引起癌变,所以用药安全患者至关重要。临床实践证实,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疗效明显,但是不同剂量的疗效不同,为此,本文采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比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用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患者年龄44~56岁,平均年龄(48.7±2.6)岁,病程3~38月,平均病程(26.3±5.7)月,简单型增生过长27例,复杂型增生过长18例;对照组患者年龄45~55岁,平均年龄(49.4±4.1)岁,病程6~40月,平均病程(29.7±6.9)月,简单型增生过长23例,复杂型增生过长22例。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确诊后开始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米非司酮(北京紫竹药业,国药准字H10950003,25 mg/片),对照组每天服用12.5 mg,治疗组每天服用6.25 mg,1次/d,坚持服用3个月。注意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不良反应情况。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停药后患者月经恢复正常或者闭经。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月经量稀少。无效:患者临床症状相对于治疗前无明显改善甚至有加重的迹象。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不良反应主要有潮热、少腹部不适、皮疹、多汗、厌食、恶心呕吐、乏力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4例(8.89%),其中多汗2例,恶心呕吐2例;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13例(28.89%),其中多汗2例,皮疹1例,恶心呕吐2例,厌食1例,乏力2例,潮热2例,少腹不适3例,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对比 [n(%)]

3 讨 论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主要在妇女绝经前后发生,长期不规则出血容易引起贫血、感染等并发症,所以患者有阴道不规则出血、闭经、停经症状时应该引起重视,尽早到医院检查治疗[3]。临床主要采取刮宫术和孕激素、雌激素治疗,但是这些治疗方法有治疗不彻底、副作用大的缺点,所以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治疗的关键。米非司酮是一种孕激素拮抗剂,具有强效抗孕激素作用,与子宫内膜上的孕激素受体的亲和力强,通过抑制孕激素,减缓卵泡的发育和排出时间。米非司酮还具有影响雌激素水平和子宫内膜血管生成的作用,抑制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分裂作用,调节内膜血管,加速黄体的溶解,从而达到抑制子宫出血、诱发闭经的作用[4]。临床上将米非司酮主要用于非手术性抗早孕,提高完全流产率。米非司酮的用量不同,作用也不同,用量小于25 mg时可以作为紧急避孕药、刮宫术后用药;服用量为150 mg具有终止妊娠的作用。而且米非司酮具有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和防治子宫内膜癌。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也有子宫内膜癌变的可能,所以使用米非司酮可具有辅助预防并发症的作用。米非司酮的口服吸收度高,口服后与大脑、肾上腺皮质、子宫内膜和卵巢结合,迅速起效,所以米非司酮在临床的应用十分广泛。长期服用容易出现恶心、呕吐、发热、皮疹、少腹不适、厌食、潮热、多汗、乏力等并发症,所以要合理选择使用剂量。

本文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90例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7.78%,说明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明显。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8.89%,对照组不良反率为28.89%,说明低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不良反应率低。

综上所述,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疗效明显,但是剂量越小,长期服用的不良反应越低,安全性越高。建议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选择小剂量服用米非司酮。

参考文献

[1] 卢清艺.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4):635-636.

[2] 孙 伟.低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56例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4):52.

[3] 芮 平.低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妈富隆对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性激素浓度影响以及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4):3761-3762.

[4] 户瑞丽.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3):665-666.

本文编辑:吴玲丽

读者·作者·编者

通讯作者:赵晓蕾,女,主治医师,Tel:0355-3128428,E-mail:xiaoleizhao1234@163.com

【中图分类号】R711.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6.01.143.02

猜你喜欢
司酮子宫出血绝经期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运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健康
围绝经期女性多焦虑 积极化解要得法
你以为的月经不调,其实是异常子宫出血
滋肾解郁宁心方加减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临床观察
中成药(2018年1期)2018-02-02 07:20:33
用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血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对比
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治疗价值分析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
缩宫素与米非司酮对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出血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比较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62例
中国药业(2014年17期)2014-05-26 09:0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