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产品质量安全角度探析凉州区现代农业建设水平

2016-03-29 21:40吕生舜
甘肃农业 2016年19期
关键词:凉州区示范区现代农业

吕生舜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甘肃武威 733000)

从农产品质量安全角度探析凉州区现代农业建设水平

吕生舜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甘肃武威 733000)

发展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建设凉州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是促进区域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凉州区农业生产整体发展水平不高,资源环境约束突出,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探索新形势下凉州区及其有代表性的区域农业发展的新模式、新途径,能有效推动现代农业建设,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本文从农产品质量安全角度,分析了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对策建议。

农产品质量安全;现代农业;水平;凉州区

凉州区从2010年开始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2年被列为甘肃省第一批13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2013年开展了重点建设与改革试点,2014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2015年,全区实现农业增加值57.64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 178元,粮食总产量67.97万吨,瓜菜总产量159.9万吨,肉蛋奶总产量10.9万吨。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凉州区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积累建设与改革经验,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成效显著。通过数据测算并报省农牧厅、农业部审核,凉州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为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发展速度平稳,但离基本实现现代化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新形势下,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农业标准化水平,补齐监管检测短板,对于凉州区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具有积极作用。按照“五有”要求,凉州区已初步形成了区有农监站、乡有监测中心、村有监管员和检测点的三级监管网络。2010-2015年,全区“三品”认证农产品产量比重分别达到19.01%、15.52%、14.75%、11.35%、9.9%、11.75%,农业标准化水平仍然偏低,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分别达到99.43%、99.52%、99.7%、99.81%、99.24%、99.72%,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产出水平得到增强。先后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了“沼然绿”“诚坤”“发放”等商标。2015年新认证绿色食品企业3家、7个产品;无公害农产品企业2家、3个产品。至2015年底,全区“三品一标”认证(登记)企业28家、产品76个、基地面积77万亩、食用菌1 000袋、认证产量33.06万吨。其中有机食品5家、产品13个、面积2.759 1万亩、产量2.9万吨;绿色食品企业18家、产品50个、面积62.308万亩、产量27.209万吨;无公害农产品企业5家、产品12个、面积0.751 5万亩、产量3.06万吨;农产品产地认定27家、11.3万亩、畜产品产地认定169.2万头(只);地理标志登记产品企业1家、产品1个、规模101万头。通过认证,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奠定了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

虽然认证的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达到76个,但“三品”认证农产品产量比重仅为11.75%,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值40%相差28.25个百分点。“三品”认证及证后监管力度有待加强,农药、兽药、饲料规范使用率和生产管理档案建档率没有达到100%,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到棚、技术培训到人还未实现全覆盖,全区现有规模养殖场(小区)1 163个,但符合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标准的养殖场比重偏低,部分规模养殖场管理粗放、配套设施不完善。反映了凉州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不够精细,产品质量档次不高,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基层监管检测基础仍然薄弱

虽然乡镇建立起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机构,但职能职责发挥不够充分,人员监管还存在缺位。绝大多数生产企业、重点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产品自检体系尚未建成,检测体系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监管检测培训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生产经营者的质量安全意识不强

由于部分种养农户文化水平不高,法律意识淡薄,一些农产品生产者为追求产品数量,量使用农(兽)药,使农产品品质变差,或者没有严格按照不同药物、不同作物的安全间隔期规定施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表明凉州区农业产出品安全系数还不高,群众的健康还存在安全风险。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一是全面推行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农产品市场准入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实行严格的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实施兽用抗菌药治理行动。加快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信息平台,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健全风险监测评估和检验检测体系。二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以农业投入品经营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为重点,建立健全信用信息采集、失信黑名单披露、市场禁入和退出等制度,激励诚信,惩戒失信。三是加大农产品“三品一标”质量认证力度。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积极开展地理标志注册,加强认证和证后监管力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到2020年,全区“三品一标”生产基地扩大到130万亩,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达到100个,设施瓜菜、畜禽和特色林果产品全部达到无公害生产标准,并向绿色、有机生产方向发展。四是提高放心优质农资产品覆盖面。鼓励和支持有实力、信誉好的名优农资企业、农资专业合作组织和放心农资“示范店”等设立乡村连锁经营网点,畅通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渠道。

(二)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

一是突出生产过程控制。指导农户建立生产管理档案,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行为,大力推广配方施肥、生物肥料、滴灌肥及高效缓释肥,发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深入实施农药化肥使用量“零增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覆盖,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加大农产品检测力度。以果蔬生产重点乡镇和现代农业示范区为重点,对蔬菜生产基地、农产品出口基地备案企业、蔬菜收购点生产和销售的果蔬产品进行监督抽检。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防范预警及评估制度,加强对乡镇农监工作的监督与指导,强化管理,规范运行,防止不合格农产品进入市场。三是积极开展追溯工作。运用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已建成的1个区级追溯管理平台、39个乡镇级追溯管理平台,将管理比较规范的“三品一标”农产品、出口农产品和生猪等纳入追溯管理范围,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开展追溯示范区建设,以点带面,实现农产品生产、收购、储存、运输各环节可追溯。

(三)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坚强后盾

凉州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已基本形成以设施蔬菜、设施畜牧、玉米产业和酿酒葡萄为主的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养殖暖棚30.25万亩,设施农牧业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特色主导产业;建成特色林果基地面积75.7万亩,其中皇冠梨40万亩、枸杞4万亩、红枣5万亩、酿酒葡萄11.3万亩、核桃11.8万亩、其它3.6万亩(苹果、杏、桃),初步构建了连接东西、贯穿南北的“交通轴+特色林果”优质林果产业带;2011年以来,玉米播种面积平均为67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62%,玉米产量平均为50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75%,玉米产业已成为稳定粮食产能、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产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打造“凉州牌”农产品对于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提升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尤为重要。因此,凉州区将积极推进主导产业的产地认证、农产品认证和日常监督管理,推进设施蔬菜标准园、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优质玉米示范基地和特色林果示范基地建设,依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形成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运行机制,构建以蔬菜、水果、畜产品等“菜篮子”产品为重点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全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坚强后盾。

(编辑:张琼琼)

F322

A

1673-9019(2016)19-0015-02

2016-07-01

吕生舜(1983-),男,甘肃武威人,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情调度工作。

猜你喜欢
凉州区示范区现代农业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陈宗诚作品
张文作品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游戏化学习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