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学前教育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探究

2016-03-29 11:50:11李先富王雪飞
池州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池州师资幼儿教师

李先富,王雪飞

(池州学院音乐与教育学院,安徽池州 247000)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发展学前教育的力度,学前教育正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2010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为响应国家政策,解决当前学前教育师资短缺的问题,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各地方高校纷纷开办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培养学前教育师资的母体,怎样通过自身的改革,为学前教育培养合格师资是各地方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池州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是安徽省高校振兴计划重点建设和优化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等教育政策文本中关于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规定,在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方面作了许多有益探索。

1 政策文本解读和岗位调研相结合,正确把握学前教育专业能力的内涵和就业市场的岗位需求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要加强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首先必须对相关政策文本进行认真分析解读,正确把握学前教育专业能力的内涵。我国现行的学前教育政策法规依据先进的教育理论、遵循客观教育规律,是教育规律与中国当代教育实践相结合并指导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具有前瞻性的纲领性文件。《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幼儿教师专业能力是把专业知识变为有效教育行为并引导幼儿游戏、学习,产生教育效果的能力。专业能力包括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七个方面。幼儿教师专业能力不同于中小学教师以学科教学为核心的能力结构,是全方位的、多方面的,具有综合性[1]。

要正确认识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内涵必须正确处理好两对关系: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关系、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的关系。专业能力是专业知识在教育活动中的有效运用,是保育教育适宜性和有效性的根基。维果茨基指出,幼儿园教学中存在着若干由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所制约的“极限点”,由于这种“极限点”的制约,3岁前儿童只能按“自己的大纲”学习,学龄儿童按“老师的大纲”学习,3-6岁儿童则由“把老师的大纲变成自己的大纲”的程度而定[2]。如儿童绘画发展要经历涂鸦期、象征期、图示期再到写实期,这是古今中外儿童绘画所固有的规律,各个阶段的前后顺序是固定的,不能倒序也不能超越,如果我们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从一入园就把孩子们置入依样画葫芦的写实藩篱,无疑是南辕北辙和倒行逆施,这时教师的绘画技能只能是助纣为虐,成为扼杀儿童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利器。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新建时间不长,教师应用型能力不强,所以在专业能力的理解上,过于强调操作技能,将专业能力等同于弹、唱、调、画、讲等技能。其实,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是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二者的“合金”,而且心智技能所占的比重更大[3]。幼儿园的实际教育教学如环境创设、一日活动组织、游戏活动的开展,激励与评价,沟通与交流更多需要的是诸如观察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心智技能,而绘画、弹唱、幼儿故事、舞蹈等操作技能是服务于幼儿一日活动的安排的,教师的观察技能,组织技能和实践反思等心智技能才是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根本。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要加强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还必须对市场进行调研,充分了解岗位需求。为了解学前教育专业市场供求情况,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类型与规格,池州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组织相关专业教师分别赴合肥、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等地开展市场调研。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要求学生具备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必备的基本技能,掌握学前教育专业所需的音乐、美术、舞蹈等专业技能,具有设计和组织幼儿教育活动、编制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优秀能力,具有观察和评价学前儿童发展的能力,具备从事学前教育教学的良好素养能力以及良好的婴幼儿保育、教育能力。

2 秉持“以用为先”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突出能力为重和实践取向

坚持以用为先,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融入职业元素和岗位要求,从市场和社会需求、学生需求的实际出发,实现与职位岗位要求的“零距离”,建立起人才培养与学生就业“无缝对接”的动态更新机制。此外,还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的“园长讲坛”、“幼教专题研讨座谈会”、“校友论坛”等活动,帮助学生科学规划学习与职业生涯,促进学生对社会与职业的了解,加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对未来职业生涯中热点问题、疑难问题的解决能力。

开展形式多样的课程实践教学,构建全程实践教学模式。以能力为模块设置课程,改变实践教学的依附性、狭窄性,学用结合,知识能力并重。所有专业基础理论课的教学中,均设置较充足的实践教学课时,既夯实学生专业理论基础,又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拓展个性化学习空间,将理论课程改造成综合性课程、探究型课程、案例分析课程、讨论课程等,开阔学生学习视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将实践教学贯穿四年培养始终,将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结合,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结合,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开展“源于课堂,走出课堂,回归课堂”的课内实践教学改革,改变“打开书本授课,合上书本走人”的课堂传授模式。改变教师和学生精力和时间投入不足的问题,使课后与学生交流和辅导成为教师必须的教学任务,使课前课后阅读文献、查阅资料、同伴互助、社会调查、小组讨论成为对学生的“刚性”要求[4]。如《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三人小组,分批进入幼儿园开展见习活动,学生针对幼儿园所观察到的教育现象运用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制作成PPT,在课前一周将PPT发给老师,课下师生针对PPT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讨论,经老师批准后再在班级汇报调研成果。这种教学是交往互动与创生开放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较好地将专业知识的传授与专业能力的培养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巩固和专业知识向专业能力的转化。

课外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富有专业特色的团学活动、学科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以及毕业设计与论文撰写。池州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注重团学活动开展与专业能力培养相结合,团学活动凸显专业特色。在迎新晚会、主题团日和校园艺术节活动中将儿童舞蹈、绘画、歌曲等艺术形式搬上舞台,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学生的专业认知,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池州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了提高学前教育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根据《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制定了涵盖所有幼儿教师所必备技能的比赛方案,先前开展的主要有绘画、舞蹈表演(个人舞和集体舞)和讲故事。让学生在紧张和愉快的技能竞赛中相互学习、相互竞争,共同成长。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学前教育专业十分重视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近年来先后在第七届安徽省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暨大学生创业大赛、第五届“挑战杯·中国联通”’安徽省大学生课外

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大赛中荣获大奖。至2016年6月,有30余项国家、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获得立项资助。在综合运用能力培养考核上,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相结合,学生可按要求自主选择毕业论文、区角创设、艺术设计等形式完成毕业设计。在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撰写中,要求所有毕业设计或论文必须是在幼儿园见习和实习中完成,强调立足实践,面向实践,通过实践。

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深化园校合作,构建生态式实践平台,实行四年“全程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前三年每学期安排一周时间让学生到幼教机构进行专业见习,第七学期安排专业实习,第八学期则安排顶岗实习。将专业学习、专业见习和专业实习有机结合,培养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综合素质全面、保教能力突出的学习型、反思型幼儿教师。

重视校内实训体系、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建有琴房、舞蹈房、画室等艺术技能训练设施,以及儿童行为观察室、婴幼儿感统训练室、奥尔夫音乐教室、婴幼儿保育实训室等专业技能训练室,校内实训体系功能完备、配套齐全。同时还精心选择实践基地幼儿园,建设功能齐备和互补的校外实践基地,并积极进行资源整合、结构优化,避免校外实践基地功能同质化的倾向。

3 内培外引,打造应用型师资,为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提供师资保障。

池州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于2010年获教育部批准,同年开始招生。学前教育专业成立之初的师资队伍以教育学和心理学教师为主,学前教育专业老师主要是新进的高校硕士研究生,应用型专业教师和艺术类老师紧缺。为了打破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师资瓶颈,为学生专业能力发展提供师资保障,近年来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力争打造一支专兼结合,应用型和“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严把进口关。特别重视学前教育专业新进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学习能力,要求教师本硕专业一致,任教前必须有幼儿园教学经验,任教后必须去幼儿园、早教机构挂职锻炼学习,掌握幼儿园对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通过短期进修、专项进修等方式,培养“双师型”、“应用型”师资,先后派送专业教师参加国家认证“注意力训练师”培训、国际注册感统教育指导师认证研修、亲子教育指导师培训、育婴师培训。主动服务社会,选派骨干教师给幼儿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在实践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2015年学校进行学科专业调整,为了使教育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促进音乐学、教育学、心理学的专业融合,学校成立了音乐与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也借着学科专业调整融合的东风,有了自己的钢琴、舞蹈、声乐老师。为了提升艺术类教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认知,音乐与教育学院选派教师去外地参加学前艺术教育相关培训。2016年3月组织教师参加第95届“辛笛应用钢琴教学法”师资培训。本次培训主要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重点解决4-5岁、6-8岁儿童“钢琴个别课、钢琴集体课”的教学内容、形式、方法等问题。课程内容涉及到大课与小课的结合、传统与应用的结合、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兴趣与技能训练的结合。通过本次师资培训,进一步为建设有特色的学前教育专业奠定了师资基础。根据课程教学需要、学生发展需要,从其他高校、幼儿园、早教机构、政府部门等合作单位聘请外聘教师,建立外聘教师资源库,以保证课程教学需要、实践指导需要、学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指导需要等。池州学院先后聘请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专家来校讲学,拓宽学生视野。组织园长专题讲座,聘请资深幼儿园教师授课。池州学院每学期都定期邀请池州市资深优秀的园长来池州学院进行专题讲座,通过讨论、讲座方式,充分利用市区幼儿园的教师资源,组织开展学前教育专题学习活动。先后聘请池州市直机关幼儿园与池州市实验幼儿园教师讲授幼儿园管理和幼儿园环境创设等课程。

4 结语

池州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是安徽省高校振兴计划重点建设和优化专业,在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方面进行了认真的探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基于池州学院的经验,学前教育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必须认真研读学前教育政策文本,调研学前教育专业市场需求;在夯实学生专业知识基础上,突出能力为重和实践取向;必须多途径打造应用型师资队伍,为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提供师资保障。

[1]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组编.《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2.

[2]维果茨基.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M].余震球,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78-379.

[3]徐群.再议“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技能”[J].江苏教育研究, 2014(12):69-70.

[4]柳友荣.也谈本科生的学习量——兼与卢晓东教授商榷[J].中国高教研究,2015(12):69-70.

猜你喜欢
池州师资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1:20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池州武傩文化研究
武术研究(2019年11期)2019-04-20 12:14:38
新四军第七师沿江团池州抗战述评
晚唐池州诗人张乔三考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La vie belle grâceàla technologie
法语学习(2016年2期)2016-04-16 15:50:09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中国火炬(2015年8期)2015-07-25 10:45:50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
不断提高职教师资培养质量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