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华(榆林学院外语系,陕西榆林719000)
中国茶韵与日本茶道的比较研究
马华
(榆林学院外语系,陕西榆林719000)
摘要:“茶”一词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从神农氏开始,茶渐渐进入人们视野,中国古代上至君王臣子,下至黎民百姓都对茶有着或多或少的接触,儒释道文化的渐入以及文人墨客的称颂使中国“茶韵”逐渐形成。与此同时,南宋初年,茶叶首次传入日本,南宋末年茶道再次登入日本土地,并且与日本当地文化结合,形成了其特有的茶道,发展至今已成为日本文化产业中重要的一环。本文着重于中国茶韵与日本茶道的比较研究,对中日跨文化交际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日;茶韵;茶道;比较
1.1中国“韵”的内涵
“韵”,形声字,从音,匀声。“韵”在《辞海》中指和谐的声音;《说文解字》解释则为“韵乃和也”[1]。“韵”字组词有韵律、音韵、曲韵等,在“茶韵”一词中做形容词,表示风韵雅致,是一种品质和风格,是一种独特的感受。中国自古就有“茶韵悠然”、“茶韵清香”之说,中国文人最讲究茶的韵味,对茶的追求体现在一种放松自我的状态中。品茶,品的不仅是茶的甘苦,同时品的也是一种心境。“茶之韵”韵在于茶之道。其中的“道”不仅仅指茶事中的方法,同时也包含了茶事中所蕴含的道理,事与理相融合使中国的茶文化散发出浓浓的韵味。中国的“韵”的范围广阔,内容精深,并且在不断扩大中。
1.2日本“道”的意义
“道”字在日本构词法中前面常跟一名词,如花道、书道、棋道等。在“道”的使用上,日本人基本上是属于“形而下谓之器”的层面,花道、书道、棋道中的“道”都能用“法”一字代替,变成花法、书法、棋法等,日文中的“道”即为“方法”。
1.3中国“韵”与日本“道”的关系
中国的“韵”意义包含范围广,于茶也相通。中国茶韵即茶的韵味,其中不仅包含茶之道,也包含茶之理,还包括茶之礼、茶之德。中国的“茶韵”在于对茶事上的热衷,讲求合适。中国茶韵也包含了茶事的过程与步骤,但不苛求,只求达到茶叶原本的真,顺应泡制,结合儒释道精神,传达的是一种精神境界。日本的“道”意义上较为单一,表现为严格的茶事,讲求的是茶事过程中方法步骤的严苛。因此中国的“韵”包含日本的“道”,却又有别于“道”。
2.1中国茶韵文化的自觉
中国茶叶的历史悠远,茶以文化形式出现的年代大致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中国文学自觉时期相差无几,清谈风兴起,此时文人好茶,饮茶者也大多是文人墨客,他们以茶为物象,将其带入文学作品中[2]。唐代以后,中国饮茶之风兴起,弥漫至整个朝野,陆羽作《茶经》将从古至今的茶事与茶理记录下来。宋代承接唐代,日益普及。在茶韵文化发展时期,茶叶也从高堂之上走入寻常百姓家。茶因其为甘苦,清淡,最初与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结合,南北朝时期,佛教流入中国,并在中国发展壮大,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茶与佛教文化融合,最终形成茶韵。
2.2日本茶道的初创
南宋初年,茶叶传入日本,日本开始种植茶树。荣西禅师二入中国学习佛教,同时也将禅宗思想进入茶文化的理念传入日本,成为日本茶道的开山之祖。之后斗茶传入日本,当时斗茶名家田村珠光经议政侍臣能阿弥引到身边,于是日本真正意义上的茶道诞生了,田村珠光成为日本茶道正祖。之后的日本茶学家将茶道进一步日本化,但日本茶道一直以来都是日本贵族精英文化,茶道中所蕴含的文化也是以禅宗文化为主,并带有着宋代程朱理学的特点。[3]
3.1茶之“和”
中国“和”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当时的人们将自然界中的花草虫鱼等刻画在石器上,讲究的是一种图腾崇拜,之后的灵魂观盛行,无不体现的是中国民众与自然之“和”。农耕时代来临,人们靠天吃饭,对自然的崇拜更进一步,自然与人的“和”更近一步。经历了夏商周三代之后,中国的“和”文化意识开始自成体系,有了独立的审美意识。三国时期,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都体现了和的文化理念。儒家注重人和,体现在“克己复礼”,对自己的约束,祈求人与人之间的和,注重人伦秩序的和谐。道家思想注重自然和谐,推崇“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物我为一”的一种状态。中国的茶之“和”也体现在儒道之“和”上,种茶需地利,摘茶需天时,冲泡茶时更加讲究对茶具、茶水的选择,以保持茶叶的清香,顺应茶性,以茶艺体现茶道,同时还需要优雅的环境,让人放松入境,抛去凡间琐事,与自然和谐相处。
日本是一个封闭的岛国,四周临海,同样以农耕文化为主,他们对“和”的理解也是从自然感悟中得来的。日本的“和”与它的精神品性也是分不开的,日本历史上经历了长期的多种族融合过程,文化的融合,最终形成以皇室为中心的统一。日本古代多战争,与此同时也形成了一种以“武士”为核心的武士道精神。日本茶道中的“和”是内和与外和的结合,以一种大环境的和来给人冥想的空间。于内和而言,日本严格遵守泡茶的步骤与手法,内和与外和结合,通过这一系列的行为来释放心境的和悦。日本的和是和悦、是调和。相比较而言,中国的和讲究的是茶本身的和,而日本的和则是环境带来的和。
3.2茶之“静”
中国的“茶韵”主静,静为万道之源,一切的道源于静,在中国古典思想中,先静之后能定,定之后思,思之后则得道,了悟事理的极致。因此静成了实践获得道理的基础[4]。饮茶为内省的一种方式,修身养性,追求自我。泡茶时追求寂静无声,从而追求“泡茶”中的安静舒适的体验。中国茶韵中的静体现的是古典文化中的隐士文化,潺潺流水,一间竹屋,座落青山绿水间,煮一杯清茶,远离尘世喧嚣,于心是一种放纵,于行是一种放松,寄情山水,是无所拘束的静。中国的寺庙也常常选址于山林间,山林古刹更是中国禅宗悟道的神圣之地,佛徒们在山林中手持书卷,伴随晨钟,体会静的唯美。
日本茶道严格遵守儒释道的思想,将其作为条框匡扶,其中日本茶道最为重视的便是禅宗文化,也讲究“静”。日本茶道与中国不同,它诞生于日本的战乱时期,作为日本上层阶级的精神寄托,他们将茶室作为躲避战乱的一隅,一旦接触就与世外隔绝,希望在此得到安全,逃避外面的纷纷扰扰。在日本茶道中“静”其实相当于中国的“寂”,即寂静、寂寞。将泡茶作为一种神圣的事业,严肃而认真,茶人一般不苟言笑,动作神情极度认真、专注,过程中尽量将声音压至最低,同时旁人也要将话语减少至最少。“寂”为绝对的孤独,无论何种声音都将隔绝出去,甚至达到忘我的境地。日本茶道中的静是约束的寂,中国则是放松心境,是自然而然的静。
3.3茶之“真”
道家思想讲求“返璞归真”,这里的“真”就是中国茶韵中的“真”,是一种自然无为的真实,茶叶源于自然,其清香也体现的是自然的纯。中国人对“真”的追求体现在茶事与茶理当中。于茶事本身,在种植时就顺应自然,种茶当选山阳而种,采摘时不破坏茶叶本身,取其内芯,泡茶时更是注重茶叶的原汁原味,在茶具的选择上也有一定的讲究,西湖龙井应用透明材质的玻璃杯,使茶叶在冲泡时让观赏者有种审美的体验。在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妙玉泡茶取陈年旧水以及梅花上的雪水,从而保持茶叶的真味真香。于茶理而言,在饮茶过程中,饮茶者通过清香内省,内心安详后追求自我的真,发现自然的真,从而达到物我为一的境界。
而在日本茶道中,因其历史背景,它对真的追求是相反的,世人对当时世事的不满与逃避,使日本茶人希望自己创造一方天地满足自己的精神寄托。日本用茶道弥补自然的不足,以一斗茶室为基点重现整个自然,进一步通过人力完善,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在自己创造的“自然”中参禅悟道,人性也得到进一步升华。
3.4茶之“清”
魏晋南北朝时期,因时代的原因,世人多颠沛流离,朝不保夕,文人的抱负得不到施展,因此只能不管朝事,于是清谈之风盛行,也使得魏晋成为中国古代上的一个风流极盛的时代。正因为有此作为铺垫,中国茶文化逐渐与隐士文化结合,成为中国古典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此处的清指的是纯洁无垢,隐士不为名利所扰,内心纯洁无垢,寄情于自然山水,放浪形骸之外,不为物所累,这也正是很多清正读书人或做官者的一种心态,同时也是文人好茶的原因之一。之后“清廉”一词便成为形容为官刚正不受禄的代名词。
日本茶道中的“清”指的是清洁,更进一步说是对灵魂的洗涤。于外,茶人在待客时,总会将茶室中打扫的一尘不染,在茶庭里也要泼洒清水,作以洗涤。于内,茶人将茶房作为自己心灵的替代品,对茶室的洗洁过程,也是对自我内心的清洁,从而起到洗涤心灵的效果[5]。这与中国“清”则完全不同。
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却又有别于中国。中国茶韵与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共存,糅合了儒释道,三家合一,在中国茶韵中不仅体现了儒家的克己复礼,也体现了道家的物我为一,同时佛家的万物为和的观念使三家并存。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进入日本领土之后迅速与日本本土文化结合,中国茶韵中的儒释道精神虽然也传入了日本,但日本更多的重视的是其中的禅宗文化,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理论,有别于中国茶韵,并发展成日本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通过比较二者,发现二者的区别,这对文化跨国际的传播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云君.茶之道与茶道——中日茶文化之比较[J].茶文化研究, 2009(3):142-144.
[2]钟永华.禅文化:中日文化交流的一种载体——从中日茶道的渊源、特点谈起[J].西北师大学报, 2003(5):46-50.
[3]蔡雪妹.酒香·茶韵·禅趣——试论中国古典诗歌的“三味”[J].福建师范大学清分校学报, 2005(1):79-82.
[4]侯巧红.论中日茶道文化的已经与精神气质[J].河南社会科学,2012(9):73-75.
[5]宋雯.中日茶道精神之比较[J].青年文学家,2012(14):222-223.
作者简介:马华(1979-),女,陕西榆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日语教育、中日对比、对外汉语教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