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晨(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景德镇333403)
多模态隐喻视角下的茶学术语英译
李雨晨
(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景德镇333403)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传媒行业的发展,隐喻的构建呈现多模态形式,人们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多方式的非语言符号进行隐喻的构建。当然,由于人具有听、说、看、感性思维、理性思维等多重感知能力,可以感知、吸收多模态形式的外部符号,对于隐喻的解读也会呈现多模态形式。茶学术语所承载的符号意义具有明显的文化特性和时代特征。本文将通过对多模态隐喻的概念进行介绍,分析多模态隐喻的特征,探讨在多模态隐喻视角下如何对茶学术语进行英译工作。
关键词:多模态隐喻;茶学术语;英译工作
近年来,由于多模态研究的不断深入,作为人们认知基本模式的隐喻也趋向于多模态研究。通常来讲,多模态的隐喻研究通过分析隐喻在非语言和多模态条件下的表达方式、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和发展隐喻概念理论体系,校验和修正某些理论提出的观点。在网络技术和传媒技术飞速发展的当前,人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多模态形式实现信息互动,具有多模态的理解和表达方式。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众的文化价值理念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茶学术语是茶文化的载体形式,承载的文化符号和学术意义被深深地烙上了时代文化的印记。将茶学术语工作进行英译有助于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推进传统的茶文化走向世界。因此,有必要通过多模态隐喻方式应用于茶学术语英译工作中,提高茶学术语英译工作的实效性,更好地推动茶学文化的传承和普及。
模态是指人们通过感官能力像听觉、视觉、嗅觉、味觉等跟外部环境之间沟通交流的互动方式,如果是单一感官实现互动的称之为单模态、两个感官实现互动的称之为双模态,而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则可以称之为多模态。作为信息互动交流的途径和媒介,模态的主要内容包括动作、语言、图像、色彩、音乐等符号形式。
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其呈现方式可以有多种,不仅可以是语言文字,还可以通过其他符号予以呈现,像图像、声音、颜色、动作、形态等都可以对隐喻意义进行有效表达。长期以来,人们对于隐喻的认识和理解大多还只是从语言隐喻方式出发,而多模态隐喻理念应用将概念隐喻理论应用于阐释视觉图像中的隐喻现象,并且描述出多模态隐喻类型。在信息传媒时代,微电影、微视频的形式深受大众的喜爱,声音、图像、画面对于多模态隐喻的构建和解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多模态隐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叙事性。在微电影、微视频或者电视广告中,非语言模态往往具有高度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序列,通过视觉内容的延伸构建一个包含一定行为事件链条的隐喻场景,或者是通过声音的起伏、音调的不同真实模拟事件的发生。所以说,多模态隐喻具有叙事性。
其次是动态性。由于当前大部分的多模态隐喻载体是通过动画、视频、声音等实现的,而这些载体都具有强烈的动态性特征,在每一个时间段,动画、视频、声音所呈现的内容是不同的,这也构成了多模态隐喻的动态性。
最后是情感互动性。相对于过去传统的文字语言隐喻,多模态隐喻最大的特点和优势之处在于能够传达文字语言隐喻无法体现的视角和情感。通过多模态隐喻手段的应用,一方面对于声音、画面、动作等技术展现能够使得隐喻更具有审美情趣,体现出强烈的情感效应;另一方面对于隐喻所面对的对象能够因为审美观念和审美体验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多模态隐喻的意义,体现出多模态隐喻的价值。
由于人们依靠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途径来进行信息的互动交流,因而在交流的过程中所传达和理解信息的方式也具有多模态性。
2.1平面多模态隐喻的认知机制
平面多模态隐喻的呈现载体主要依靠的是文字、图像、颜色、图形构建等模态形式。随着单模态语言隐喻向多模态隐喻方向发展,模态对于隐喻的理解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但是多模态隐喻的基本映射机制没有发生转变。对于多模态隐喻的解读关键之处在于,要基于理解多模态的特点对隐喻的产生源域和目标域进行判断,并且要在产生源域和目标域找寻其中存在的相似点。
以多模态隐喻类型中的A1B2型隐喻来说,其产生源域为图像,目标域是文字。图像是其中的标识,而文字则是附加在图像标识中的额外价值,图像和文字构成隐喻识别关系的过程。比如说,在反映当时“大跃进”时期的一则漫画,是一头比大象还大的猪,而且猪的食物还是草。通过B2图像源于可以认识A1文字目标域“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猪被赋予了特定的隐喻含义,阐明了当时“大跃进”时期人们没有遵求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对于A2B1型隐喻来说,其产生源域为文字,目标域则为图像。通常而言,A2B1型隐喻以图像的形式出现,文字则将广告产品比喻成其他事物,将产品图像作为一个标识,文字额外附加给图像标识的价值。比如说,在耐克公司为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所打造的Logo,图像是以乔丹经典的扣篮为标识,并辅以耐克的广告语“Just do it”文字描述,让广告受众很容易解读出耐克品牌“Just do it”这一隐喻。文字耐克A2的产生源域特性映射到图像目标域乔丹扣篮B1上,显示出耐克品牌系列就像乔丹一样只管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如果忽视了耐克广告中的文字广告语,广告很容易被解读成为一场篮球赛,广告中的隐喻也无法认定。
2.2立体多模态隐喻的动态构建
立体多模态隐喻的主要载体是电视广告、电影视频、音乐MV等三维动态环境。在这种情况下,人体视觉和听觉范围的延伸可以构建出具有故事情节的隐喻场景和隐喻画面,画面的剪辑顺序以及声音的大小能够真切还原事情的动态发生过程。
“A的进行时是B的进行时”的隐喻模式是多模态隐喻的动态构建。比如说,在一则汽车广告中,画面有5条赛道、4位赛跑运动员,其中一条跑道的赛跑“运动员”是一辆汽车,由此可以解读出这场比赛是一项特殊的比赛,汽车扮演的角色是一位特殊的“运动员”,并且汽车具有赛跑运动员超快的速度、超短的加速时间这些特征,构成了关于“Car is a strong athlete”的图像隐喻。图像场景中B2产生源域是赛跑运动员,而目标域则是汽车,产生源域中赛跑运动员的速度快、爆发力强、加速时间短这些优异特质都被映射到目标域汽车上。并且通过强有力的发动机轰鸣声让读者能够得到更加清楚的“感受”到汽车拥有更新、更强的性能。
在这则汽车广告图像当中,应用不同的拍摄角度、不同的剪辑方式能够让受众运用产生源域赛跑运动员的特征去认知和理解目标域的汽车特征。在多模态隐喻视角下,通过多样化的手段认知和理解信息特点,形成相互之间的映射关系。
茶学术语是茶文化框架下反映茶学内涵的专业术语。对于茶学术语的解读和英译工作,不仅要在文本中进行上下求索,找寻能够帮助定夺茶学术语和符号意义的线索,还需要充分考虑语言之外的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从过去传统的文化习惯到当前现代的文化氛围,以多模态隐喻视角对茶学术语进行英译。
3.1茶学术语中“灶”的英译
在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中,很多制茶工具、泡茶工具像“灶”、“壶”、“杯”这些等都是中国传统茶文化所特有的,本文将选取“灶”通过多模态隐喻对茶工具术语进行英译。由于英语属于外来文化,而茶学属于中国特有的文化,因而英语内容中并没有过多涉及茶学术语,也只有简单的“tea”这些名词翻译。在多模态隐喻视觉中,从图像、文字、声音中可以展开隐喻分析,电影《功夫》在国外上映时,并没有相应的英文名词翻译,因而取汉语拼音进行音译,中国特有的“功夫”一词可以被英译成“Kung fu”,那么相应“灶”也可以英译成“zao”。将“灶”在烧茶中的作用,可以以文字“zao”、结合“灶”的图像和拍摄“灶”烧茶的工艺手段,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茶工具。
3.2茶学术语中“芽”的英译
茶叶的中了可以说有成千上万种,大的小的、白的绿的、发酵不发酵的……在茶学术语中“芽”一词说的是嫩茶,“芽”通常会被翻译成“tender tea”。“tender”在英文意思中是柔弱的,那么“tender tea”纸面意思则是柔弱的茶叶了,当然,纸面上的意思是明显不符合汉语语境的。为了更好地表现出特别是刚采摘下来的嫩茶鲜美的味道,可以在多模态隐喻下对“芽”进行解读。可以通过动态的画面进行阐述,以刚采摘下来的嫩茶叶为素材,将嫩茶叶的绿色、水嫩进行动态描述,人们通过视觉延伸自然会引起味觉的反映,鲜美的嫩芽也更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受到人们的喜爱。
3.3茶学术语中“品茶”的英译
“品茶”可以说是独有的茶文化内涵,只有品茶才能凸显出茶的意境。“品茶”的英译是“sample tea”,这很可能导致人们产生理解误区,翻译不是样品茶的意思吗。那么通过多模态隐喻,将画面置于山水间、亭阁中,三五人在桌前品茶畅聊,将品茶意境隐喻在风景和人们动作形态中。人们通过视觉、听觉的延伸展开联想,认知到原来“sample tea”是这……样……品茶的,而不是样品茶的意思。
综上所述,在多模态的视角隐喻下,读者需要充分调动多重感官吸收多样的模态信号,使得获取的信息能够进行互动,从而形成有效的映射关系。因此,在茶学术语的英译中,需要以人体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为基础展开延伸,调动人们的思维想象力,更好地开展茶学术语的英译工作以及更好地让读者理解茶学术语的英译。
参考文献
[1]冯德正.多模态隐喻的构建与分类——系统功能视角[J].外语研究,2011,01:24-29.
[2]才亚楠.从多模态隐喻视角看文化认知模式与隐喻关系解读[J].外语学刊,2014,04:48-51.
[3]郭霞.多模态视角下隐喻的认知构建[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5,05:12+20.
[4]阮瑾,张晓明,任再新.多模态视角下隐喻的构建和解读[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62-65.
[5]袁媛.语境与茶学术语符号意义的英译[J].科技信息,2011,22: 602+604.
作者简介:李雨晨(1983-),女,山东德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