蚩尤对中华贡献博论

2016-03-29 09:26曾超长江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重庆408100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蚩尤贡献中华

曾超(长江师范学院 学报编辑部,重庆 408100)



□西南民族文化研究

蚩尤对中华贡献博论

曾超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重庆408100)

[摘要]因中原正统史观、华夷观念、成王败寇观念等的影响,蚩尤成为一个长期以来未能得到公正评价的历史人物。其实,蚩尤对中华民族、中国文明、中国文化等均有重要的影响,其中华民族始祖之一的地位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

[关键词]蚩尤;中华 (民族、文明、文化);贡献

蚩尤,中华上古传说人物,东夷族首领,一个因与黄帝、炎帝征战而失败的悲剧性英雄。受传统历史学和中原正统史观等的影响,蚩尤对中华的贡献长期被贬低和湮没。当代,虽然有不少学者对蚩尤的卓越贡献进行了一定的重评,将其称之为 “中华三先祖”之一[1]、“威震北方的一代英雄”[2]、“远古华夏部族的杰出首领”[3]、“中华民族兵家初祖”[4]等,但总体而论,关于蚩尤对中华的卓越贡献尚缺乏系统、全面、深入的考察。其实,蚩尤对中华民族、中国文明、中国文化等均有重大的影响和贡献。

一、蚩尤与中华民族

在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中,蚩尤九黎族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在当代中华民族的构成中,不少民族均与蚩尤九黎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站在世界民族的高度,还有不少民族与蚩尤九黎族关系颇深。

(一)华夏族——汉族

在5 000年前,中华大地主要有3大族系,分别为炎帝族、黄帝族和蚩尤九黎族[5]。当代中华民族的主体是汉族,而汉族的的前身是华夏族。华夏族的 “嫡系”为黄帝部族,华夏族的基本民族构成是炎帝族。其实,蚩尤九黎族也是早期华夏族先民的重要构成之一。在历史的长河中,华夏族——汉族犹如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先后有不少周边民族尤其是北部少数民族融合进入华夏族——汉族之中[6]。

华夏族最早与夏人密切相关,他们最早驰名于中原地区,特别是河南,故河南有中州之称。这里位居中国之中,地势平坦,一马平川,因名中原。因这里最早为夏人所居,并建立中国最早的政权,因称中夏、有夏、区夏等。这里,文明层次较高,因称中华、有华、华族,夏华合称遂成华夏。其后商人崛起于山东,周人崛起于陕西,分别进入华夏族主体。如果进一步对夏人、商人、周人溯源,依据 《史记》[7]之《五帝本纪》《夏本纪》《商本纪》《周本纪》,则均渊源于黄帝,系黄帝部族的 “嫡系”。

在炎黄之争中,炎帝一族虽屈从于黄帝,但炎帝系中华农耕文明的关键性人物,且炎帝一族传代久远。《史记·五帝本纪》云:“轩辕之初,神农氏世衰。”《易·系辞》[8]疏引 《帝王世纪》云:“炎帝之号,凡传八世:帝临魁、帝承、帝明、帝直、帝嫠、帝哀、帝榆罔。至帝榆罔之世,始见蚩尤部浇崭露头角。”炎帝部族族众日蕃,势力日盛。《史记·五帝本纪》云:“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炎帝神农氏虽然战败,臣服黄帝,但其部族却成为华夏族——汉族的基本先民,而且是其主体民众,以致至今中华民族仍被称为炎黄后裔、炎黄后人。“炎”指炎帝,“黄”指黄帝,“炎”在前,“黄”在后,黄帝虽然获得政治上的主导权,但也不得不承认炎帝一族的势力和影响。

在黄帝、蚩尤之争中,《史记·五帝本纪》云:“蚩尤最为暴,莫能伐。”“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经过惨烈的军事征战,黄帝擒杀蚩尤,其大部分九黎族部众融合于炎帝、黄帝部众之中,成为华夏族的最早先民之一。今天汉族中的某些姓氏即可能与蚩尤九黎族有关。其一是黎姓。郑樵 《通志略》[9]卷2《氏族二》云:“黎氏,字亦作犁,子姓,侯爵,商时诸侯。《风俗通》云:‘九黎之后’。《尚书》:‘西伯戡黎’。亦见 《毛诗》。今潞州黎城县有黎侯故城,是其地……今岭南多此姓。”其二是邹姓。邓名世 《古今姓氏辩证》[10]卷19云:“谨按 《王子年拾遗记》曰:‘帝喾妃邹屠氏之地。轩辕去蚩尤之凶,迁其民善者于邹屠之地,恶者于有北之乡。其先以地命族,后分邹氏。”其三是蚩姓。《古今姓氏辩证》引 《元和姓纂》曰:“蚩”姓,“蚩尤之后,以国为氏”。罗泌 《路史·蚩尤传》[11]亦云:中原地区 “后有蚩尤”,即以蚩尤为姓氏的民众。其四是屠姓。见于邓名世 《古今姓氏辩证》卷19所引 《王子年拾遗记》。其五是刘氏。

在蚩尤与炎帝的关系中,或以为蚩尤系九黎族,或以为蚩尤本炎帝族。《山海经·海外西经》[12]注引《玉函山房辑佚书》云:“蚩尤者,炎帝之后。”罗泌 《路史·后纪四》载:“蚩尤,姜姓,炎帝后裔也。”《黄氏逸书考》[13]辑 《遁甲开山图》说:“蚩尤者,炎帝之后,与少昊治西方之金。”更有甚者,有人认为蚩尤就是炎帝。夏曾佑 《中国历史教科书》[14]云:“蚩尤逐帝榆罔而自立,号炎帝,争斗涿鹿之野……”丁山 《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说:“蚩尤泉即阪泉的支津,阪泉即涿水的支津,当然 (黄帝)与炎帝的阪泉之战,可以说即与蚩尤战于涿鹿。由是言之,所谓赤帝 (或炎帝),确即蚩尤了。”[15]394吕思勉 《先秦史》[16]称:“蚩尤,炎帝,殆即一人;涿鹿、阪泉,亦即一役。”郑莉在 《蚩尤和炎帝的关系考》[17]一文中认为蚩尤和炎帝均以牛为图腾、均主管农耕种植和疾病、均会用火,因之证明了其 “蚩尤和炎帝为同一个人的观点”。若蚩尤系炎帝族,则蚩尤族更是华夏族的主体先民。但不管蚩尤是属于九黎族,还是炎帝族,但均是华夏族的最早先民无疑。

(二)苗族

当代中华民族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包括55个少数民族在内的民族大家庭。在这个 “大家庭”中,苗族是一个重要的成员。根据 《尚书》[18]与 《国语》[19]等多种古籍及其传、注记载,三苗出自九黎,为九黎之后。《周书·吕刑》[20]云:“蚩尤对苗民制以刑。”《国语·郑注》载:“有苗复九黎之德”“三苗,九黎之后也。”《礼记》[21]说:“有苗,九黎之后……居于西裔者三苗。”“苗人,古三苗之裔也。”“苗者,三苗之裔。”“考红苗蟠据楚、蜀、黔三省之界,即古三苗遗种也。”可见,九黎、三苗是苗族的远古先民。不少苗族学者认为,在上古时代,苗族先民居住于中原地区,因战败于华夏族,不得不迁徙至广大的西南地区[22],乃至国外。顾永昌更强调:“蚩尤 (其部族为九黎)——苗民 (又称三苗或有苗)——武陵蛮(又称五溪蛮)——苗族,基本上是一脉相承的同一族类。因此,蚩尤的族属为苗族,蚩尤是苗族的祖先。”[23]

(三)匈奴族/鲜卑族

历史上,匈奴族、鲜卑族与蚩尤九黎族有渊源关系。《王子年拾遗记》[24]载:“轩辕去蚩尤之凶,迁其民善者于邹屠之地,恶者于有北之乡。”“有北之乡”见于 《诗·小雅·巷伯》[25]。孔颖达疏云:“北方太阴之气寒凉而无土毛,不生草木,寒冻不可居处”。这说明曾经有一部分蚩尤遗裔被迁徙到北方。司马贞《史记索隐》释荤粥云:“匈奴之别名也,唐虞以上曰山戎,亦曰熏粥,夏曰淳维,殷曰鬼方,周曰猃狁,汉曰匈奴。”《周书·帝纪第一》[26]载:“太祖文皇帝宇文氏,讳泰,字黑獭,代武川人也。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为黄帝所灭,子孙遁居朔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27]亦云:“宇文氏出自匈奴南单于之裔”。据陶克涛 《毡乡春秋——匈奴篇》,蚩尤是匈奴在传说时代的称号,被黄帝北逐的荤粥为蚩尤[28]。

(四)黎族、壮族、畲族

黎族、壮族、畲族渊源于蚩尤九黎族。根据何光岳在 《南蛮源流史》中的研究,蚩尤九黎族先由河南迁徙到江汉地区,其后分为3支继续向南迁徙,其东支从洞庭、彭蠡之间进入江西;其西支则由汉水迁入四川;其中支则沿湘水、资水、沅水、澧水而上。在黎人的迁徙中绝大多数先民与华夏族——汉族融合,有一部分融入壮族之中,还有一部分成为海南岛的黎族[29],故海南多黎姓,当为直接承袭蚩尤九黎族之姓氏。“九黎、三苗、南蛮,不仅是苗族的先民,而且也是黎族、瑶族、畲族和南方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的先民。而蚩尤是九黎之君,所以,蚩尤也就不仅是苗族的先祖,同时也是黎族、瑶族、畲族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的先民。”[30]

(五)羌族、藏族

羌族、藏族亦与蚩尤九黎族有渊源关系。《山海经·西山经》有 “三危之山”。《史记·五帝本纪》载:“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后汉书·西羌传》[31]云:“西羌之本出自三苗,羌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关之西羌地是也。”羌族出自三苗,而三苗渊源于蚩尤九黎族,蚩尤成为羌族的先祖。羌族西迁到西藏自称为 “乌斯藏”,乌斯就是乌氏,藏就是羌,乌斯藏就是乌氏羌的统称。因之,藏族亦与蚩尤九黎族有渊源关系[30]。

(六)高句骊族

高句骊族与蚩尤九黎族北迁 “有北之地”的北支有关。高句丽族东夷的分支东北夷,可能和后来的夫余乃至高句骊族有关。韩国1979年出版的伪历史书 《桓檀古记》宣称,蚩尤即传说中朝鲜半岛的王朝倍达国第14代君主慈乌支桓雄。据中国网报道,2007年韩国小说 《蚩尤天皇》以蚩尤为其祖先,并将蚩尤与黄帝的战争结果改成蚩尤获胜,被中国媒体与网络视为篡改历史。韩国还有一些学者、历史小说、漫画、网站,主张出现在中国神话的蚩尤属于东夷族,为檀君神话中所出现 “倍达国”天皇。

二、蚩尤与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悠远,但真正展现 “文明的曙光”是在距今5 000年前。以炎帝、黄帝和蚩尤为代表的中华先民创造了灿烂的中华古文明。关于炎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易·系辞》记:“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白虎通义》[32]载:“古之人民皆食禽兽之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氏。”《淮南子·修务训》[33]记:“古者民茹草饮水,采草木之实,食螺蚌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炎帝发明耒耜,教民播种五谷,使中华先民由游牧生活向定居生活转变,农耕文明底定。关于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徐新建云:“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一面旗帜,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第一奠基人。制衣冠,造舟车,创文字,教蚕桑,种五谷,使人们逐步走向了文明有序的生活道路。黄帝时代的伟大功德,‘创造’‘奉献’‘团结’,是黄帝时代宝贵精神的结晶,是促进人类进步发展的伟大精神精髓,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亿万黄帝子孙的 ‘传家宝’。”[34]鉴于炎帝、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学界探究甚多,故这里主要考察蚩尤对中华文明尤其是农耕文明的贡献。

在5 000年前,蚩尤带领九黎部落在黄河流域兴农耕、冶铜铁、制五兵、创百艺、明天道、理教化,为中华早期文明的形成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蚩尤对农耕文明的生成与创造有杰出的贡献。第一,“蚩尤”之 “尤”即与农耕文明有关。按 “蚩尤”之名,蚩,《说文解字》释为 “虫也”。《六书正伪》曰:“凡无知者,皆为蚩名之。”在这里,“蚩”是贬词,有贬义。“尤”为部落名。尤又作由,意为农。《韩诗外传》云:“东西耕曰横,南北耕曰由。”杨慎 《丹铅录》[35]云:“由与农通”。《吕氏春秋·勿躬》[36]例举 “管子复于桓公曰:‘垦田大邑,辟土艺粟,尽地力之利,臣不若宁遬,请置以为大由’。”注:“大由,大农也。”《管子·省官》[37]说:“相高下,视肥瘠,观地力,明诏期,前后农夫,以时均修焉;使五谷桑麻,皆安其处,由田之事也。”《钱谱》有神农币文,“农”作 “由”。据此,由即尤,由、尤与农通,意为农事耕作。蚩尤以 “尤”名,炎帝神农氏以“农”称,足见蚩尤、炎帝对中国农耕文明的重大贡献。

第二,蚩尤与炎帝神农氏为同族。关于蚩尤和炎帝的关系,不少学者均认为他们系同族。如王献唐就说:“神农之末裔,有榆罔者,袭号为炎帝。《史记》《帝王世纪》: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即指榆罔也。亦即炎、黄争黄河流域之第一战也。榆罔既败,其同族之强项有蚩尤者。”[38]16更有不少专家学者认为炎帝与蚩尤实即一人,如以夏曾祐、丁山、吕思勉等为代表的一些史学家就认为蚩尤即炎帝。若炎帝与蚩尤为同一人,而炎帝神农氏农耕文明昭著。若此,则蚩尤对中华农耕文明的贡献当更加显赫。

第三,蚩尤 “明天道”。《管子·五行》云:“昔者黄帝得蚩尤而明于天道”“黄帝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蚩尤明乎天道,故使为当时。”《山海经校注·大荒北经》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韩非子·十过》[39]说:“昔者黄帝俣鬼神于泰山之上……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明天道,即明天时。而天时对农耕民族尤为重要,因为它影响到庄稼的收成,影响到农耕文明的生成和创造。蚩尤“明天道”,能够请动 “风伯”“雨师”,说明他掌握了天时的变化。这种 “明天道”后为苗族所继承,故在贵州安顺关岭的苗族传说中,蚩尤 “精通十二福神,成为能呼风唤雨、懂天知地、明阴晓阳的大神”[40],说 “蚩尤创制了苗民的文字和历算”[41]。

第四,蚩尤擅耕植,尤擅育苗。蚩尤部族借助当地的地理、气候、水源等优越条件,发明了谷物种植,特别是水稻种植。“蚩尤时代,苗民有无甘蔗、棉花、高粱等农作物待考,而水稻种植发达可以肯定,考古发掘证实蚩尤部族稻作发达,居同时代其他部族之首。”[42]而谷物种植有育苗、移苗、壮苗等过程,九黎族后世演变为 “三苗”“有苗”“苗民”“苗族”当与此有关,这可算是后人对蚩尤擅长耕植的一种纪念吧!

需要注意的是,蚩尤不仅对农耕文明有重大的贡献,而且还刺激了炎帝、黄帝二族对农耕文明的创造。同时,蚩尤对中华文明的后续生成,对游牧文明、商业文明的生成均有重要的影响。

三、蚩尤与中国文化

蚩尤虽然是传说中的人物,但他与炎帝、黄帝并称为中华三先祖,他对中华民族、中华文明有卓越的贡献,因之他对中国文化的生成与发展、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影响力均有重要的影响。

(一)文化创造

蚩尤除对农耕文明、农耕文化有重大贡献如前所述外,在其他方面也有重大的贡献,最为直接、最有影响的是军事文化和法律文化。这里所言 “文化创造”主体指蚩尤时代以蚩尤为主的文化生成或创造。

1.军事文化。“蚩尤作兵伐黄帝”,史籍多有记载。《山海经·大荒北经》云:“蚩尤作兵”。《太平御览》[43]卷270引 《世本》载:“蚩尤作兵。”《吕氏春秋·荡兵篇》[44]说:“人曰 ‘蚩尤作兵’,蚩尤非作兵也,利其械矣。未有蚩尤之时,民固剥林木以战矣。”《管子·地数篇》[45]说:“葛卢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矛、戟;雍狐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雍狐之戟、芮戈。”《史记·五帝本纪》司马贞 《索隐》道:“《管子》曰:‘蚩尤受卢山之金而作五兵。’”《路史·后纪四·蚩尤传》注引 《世本》说:“蚩尤作五兵:戈、矛、戟、酋矛、夷矛。”关于蚩尤 “作兵”,大多数学者均认为是指金属兵器的制作。由此,这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到铜石并用时代,开始制作金属器具,尤其是金属兵器的创制,中国开始进入大规模的兵争时代。

2.法律文化。蚩尤被视为中国法律制度的首创者。《尚书·吕刑》云:“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贼,鸱义奸宄,夺攘矫虔。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杀戮无辜,爰始淫为劓、刵、椓、黥。越兹丽刑并制,罔差有辞。”后世据此演变为中国古代的 “五刑”。

(二)文化生成

蚩尤以及蚩尤与黄帝征战的史实还直接地影响到中国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及其丰富性、影响力等方面。这种生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对黄帝文化创造的刺激;其二是对中国文化的生成与丰富。

1.对黄帝文化创造的刺激。据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蚩尤最为暴,莫能伐”,其原因何在?就在于蚩尤族综合实力比黄帝更为强大,文明层次更高,特别是 “蚩尤作兵”,因之黄帝不得不学习、借鉴,“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即是指此。蚩尤对黄帝的文化创造与生成有重大的刺激作用。其一,效仿蚩尤,习用干戈。《路史》引陈音说,黄帝作弓,以备四方。《古史考》云黄帝作弩[38]。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指南车的发明。晋崔豹 《古今注》[46]卷上云:“大驾指南车,起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兵士皆迷。于是作指南车以示四方,遂擒蚩尤而即帝位。”《太平御览》卷15云:“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弥三日,军人皆惑。黄帝乃令风后法斗机,作指南车以别四方,遂擒蚩尤。”其二、研究战争,制作兵书。张守节 《正义》引 《龙鱼河图》说:“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以仁义不能禁止蚩尤,乃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四方。”《太平御览》引 《黄帝玄女战法》云:“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黄帝归于太山,三日三夜,夜冥。有一妇人,人首鸟形,黄帝稽首再拜,伏不敢起,妇人曰:‘吾玄女也,子欲何问?’黄帝曰:‘小子欲万战胜’遂得战法焉。”《纬书集成·春秋编·春秋纬》[47]云:“(黄)帝伐蚩尤,乃睡梦西王母,遣道人披玄狐之裘,以符授之。”撇开神话,剥去外壳,实即研究对蚩尤的战事。《汉志兵书略》就载有黄帝16篇,图3卷,《神农兵法》1篇。《黄帝内传》亦有 《玄女战经》《玄女兵法》。其三是作书纪功,彰显勋业。史载黄帝史官 “仓颉作书”,有人据此研究后认为 《仓颉书》乃黄帝征战炎帝、蚩尤的纪功之辞[48]。其四,利用蚩尤画像,威震四方。张守节 《正义》引 《龙鱼河图》云:“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黄帝遂画蚩尤形像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弭服。”尊蚩尤为兵家鼻祖和战神。其五是黄帝制 “作”,彰显文明。《世本·作篇》记载有很多黄帝及黄帝时期的创造发明,如黄帝见百物始穿井;黄帝乐名咸池;黄帝遗火食、旃冕;羲和占日;常仪占月;羲和作占月;后益作占岁;臾区占星气;大挠作甲子;隶首作算数;伶伦造律吕;容成造历;仓颉作书;史皇作图;伯余作衣裳;胡曹作衣;胡曹作冕;于则作屝履;雍父作舂、杵臼;胲作服牛;相土作乘马;揭作驾;共鼓货狄作舟;女娲作笙簧等[49]。这些创造发明,其中有很多的发明当受蚩尤文化的刺激而被创造。

2.对中国文化的生成与丰富。蚩尤及其与黄帝争战 “逐鹿中原”的神话对中国文化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它成为中国文化创造的重要素材,影响着中国文化的生成,涉及到各个学科或领域,进而影响到中国文化的丰富性。

第一,祭祀文化。黄帝虽然战胜蚩尤,但蚩尤在其部众中的影响力仍然存在,就连黄帝要 “威天下”也要利用 “蚩尤形像 (象)”。特别是 “蚩尤作兵”,成为金属兵器的发明者或创始人,更由于蚩尤 “能征善战”“勇武异常”,故后世多对之进行祭祀。这种祭祀主要有3种情况,其一是当作兵家鼻祖和战神对待,并加以祭祀。顾颉刚说:“黄帝固战神,然其神从西方来,而东方则有其战神,蚩尤是也。”[50]181这主要体现在中国传统的官方社会,尤其是军事生活之中。最早对蚩尤加以祭祀的是秦始皇。《史记·封禅书》载,秦始皇 “东游海上,行礼祠名山大川及八神”,其 “三曰 ‘兵主’,祠蚩尤。蚩尤在东平陆监乡,齐之西境也。”其后,汉代蚩尤崇拜尤盛[51]。据 《史记·高祖本纪》载,秦末农民大起义,刘邦起兵于江苏沛县,“祠黄帝,祭蚩尤于沛庭,而衅鼓、旗帜皆赤。”裴骃 《集解》引如淳曰:“蚩尤好五兵,故祠祭之求福祥也。”对此,《史记·封禅书》也有记载,即 “高祖初起……祠蚩尤,衅鼓旗。”又据 《汉书·郊祀志下》[52],汉宣帝时,“(祠)蚩尤于寿良。”“令祝官立蚩尤之祠于长安”。《后汉书·马援传》载,汉明帝时,马援兄子马严 “拜将军长史”,将兵屯西河美稷,卫护南单于,“听置司马、从事,牧守谒敬,同之将军。敕 (马)严过武库,祭蚩尤,帝亲御阿阁,观其士众,时人荣之。”李贤注引 《前书音义》曰:“蚩尤,古天子,好五兵,故今祭之。”直到宋代仍然对蚩尤作为战神对待,并加以祭祀。《宋史》[53]卷121云,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 (979年),“征河东,出京前一日遣右赞善大夫潘慎修出郊,用少牢一祭蚩尤。”《艺文类聚》[54]卷60收录有晋顾恺之的 《祭牙文》,文云:“维某年某月日,录尚书事豫章公裕敢告黄帝蚩尤五兵之灵:两仪有政,四海有王。奉命在天,世德重光。烈烈高牙……白气经天,简扬神武。”又清代秦蕙田《五礼通考》[55]卷237收录有后汉滕辅 《祭牙文》,文云:“恭修太牢,洁荐遐灵。推毂之任,实讨不庭。天道助顺,正直聪明。敬建高牙,神武攸托。雄戟推锋,龙渊洒锷。”“蕙田案:此祭黄帝、蚩尤五兵。”

其二是在汉族地区的因蚩尤与炎黄争战而留存的民间祭祀,且不用牛头。任昉 《述异记》载:“太原村落间,祭蚩尤神,不用牛头。今冀州有蚩尤川,即涿鹿之野。汉武时,太原有蚩尤神昼见,龟足蛇首;首疫,其俗遂为立祠。”又 《皇览·冢墓记》[56]载:“蚩尤冢……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气出如匹绛帛,民名为 ‘蚩尤旗’。”

其三是与蚩尤九黎族有关的一些少数民族对蚩尤当作祖先大神加以祭祀,尤其以苗族最为典型。如湘西苗族方言区要祭祀的先祖 “濮尤”。“濮”汉语直译为 “祖父”,“尤”为人名。“濮尤”意即 “尤公”,即指蚩尤公。湘西苗族要对这位 “尤公”进行祭祀,以猪为 “牺牲”,舅家会派3男1女参与祭祀。祭者不准穿汉装、说汉话,不准在地上遗弃猪骨头和鬃毛[57]。又如,在苗族地区有 “踩花山”节,而该节日的兴起最初就是为祭祀其祖先蚩尤[58]。

第二,天文科技。蚩尤被移植到星空之中,成为天文学上的一颗星宿,被称为蚩尤旗。蚩尤旗,《吕氏春秋·明理》说:“其状若众植雚以长,黄上白下,其名蚩尤之旗。”《史记·天官书》说:“蚩尤之旗,类彗而后曲,象旗。见则王者征伐四方。元光 (前134-前129年)、元狩 (前122-前117年),蚩尤之旗再见,长则半天。其后京师师四出,诛夷狄者数十年,而伐胡尤甚。”[7]1 335《汉书·天文志》同。《汉书·五行志》载:“八月,长星出于东方,长终天,三十日去。占曰:‘是为蚩尤旗,见则王者征伐四方。’其后兵诛四夷,连数十年。”[52]1 293《后汉书·天文下》称:“孝献初平二年 (191年)九月,蚩尤旗见,长十余丈,色白,出角、亢之南。占曰:‘蚩尤旗见,则王征伐四方。’其后丞相曹公征讨天下且三十年。”[31]《晋书·天文中》云:“蚩尤旗,类彗而后曲,象旗。或曰:赤云独见。或曰:其色黄上白下。或曰:若植雚而长,名曰:蚩尤之旗。或曰:如箕,可长二丈,末有星。主伐枉逆,主惑乱,所见之方下有兵,兵大起;不然,有丧。”[59]324《隋书·天文志》中关于蚩尤旗的记载最为详细,“荧惑之精,流为析旦、蚩尤旗、昭明、司危、天搀……二曰:蚩尤旗。或曰:旋星散为蚩尤旗。或曰:蚩尤旗,五星盈缩之所生也。状类彗而后曲,象旗。或曰:四望无云,独见赤云,蚩尤旗也。或曰:蚩尤旗如箕,可长二丈,末有星。又曰:乱国之王,众邪并积,有云若植雚竹长,黄上白下,名曰:蚩尤旗。主诛逆国。又曰:帝将怒,则蚩尤旗出。又曰:虐王反度,则蚩尤旗出。或曰:本类星,而后委曲,其像旗幡,可长二三丈。见则王者旗鼓,大行征伐,四方兵大起。不然,国有大丧。”[60]565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有以天文气象现象占验吉凶的帛书,整理者定名为 《天文气象杂占》,并以为其中 “最最珍贵的,是在它最下面一列的中段,有29个彗星图。”其中最后一幅,就是所谓 “蚩尤之旗”的图象。在画面以下有文字标识,写作:蚩又 (尤)旗兵在外归[61]。

第三,文学文化。蚩尤及其与炎黄争战之事,历来为神话学家、民间故事家、文学家、诗人、词家们所关注,生成了不少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诗词歌赋、文章小说。

神话传说:历史上,关于蚩尤的神话极多。在其演变过程中,更出现了 “关公战蚩尤”的神话传说,在山西特别是运城地区流传很广。“关公战蚩尤”传说最早见于 “宋人旧编元人刊印”的话本 《大宋宣和遗事》[62]15。对 “关公战蚩尤”神话进行详细记载的是元代胡琦的 《关王事迹》。关于 “关公战蚩尤”神话的演变和文化意蕴,颜建真、王海鹏有过一定的研究[63]。

文章:最早言及蚩尤的夸饰文辞,见于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刘邦与项羽 “逐鹿中原”,郦食其说齐王,有夸耀汉军军功的文辞,文云:“夫汉王发蜀汉,定三秦;涉西河之外,援上党之兵;下井陉,诛成安君;破北魏,举三十二城;此蚩尤之兵也;非人之力也;天之福也。”这里,视刘邦的汉军为能征善战、勇武异常的 “蚩尤之兵”。因历代均将蚩尤视为战神,故有祭祀蚩尤的祭文。如前述 《艺文类聚》卷60收录有晋顾恺之的 《祭牙文》、清代秦蕙田 《五礼通考》卷237收录有后汉滕辅的 《祭牙文》等。

诗歌:蚩尤历来为诗家、词人咏赞的对象。据颜建真的深入研究[64],在宋元诗歌中,咏赞蚩尤的诗歌就有5类。其一是 “直接指神话中的蚩尤”。有宋代田锡的 《圣主靖边歌》[65]482、郑獬的七言古诗《戏酬正夫》[65]6846、刘弇的 《元丰辛酉七月九夜大风四十韵》[65]11962、晁说之的 《愁》[65]13815、李复的 《杂诗》[65]12404、薛季宣的 《春愁诗效玉川子》[65]28 693、吴泳的 《和张宪登乌尤山》[65]35 079、高斯得的 《孤愤吟四十韵》[65]38 575、宋末文天祥的 《保州道中》[65]42 935、元代王奕的 《九月申屠伯骥同饮寿张蚩尤冢上》[66]卷2、李士瞻的 《五府少年钓马歌》[67]卷6、杨维桢的乐府诗 《大人词》[68]卷3与 《阿荦来操》[69]卷2等。

其二是 “作为战神被祭祀的蚩尤”。主要有宋代宋祁的 《拟东武曲二首》[65]2 357、谢翱的 《亲征曲第一》[65]44 287、苏轼的 《读道藏》[69]167、陆游的 《碧海行》[65]24 522、王十朋的 《次韵梁尉秦碑古风》[65]22 725、舒岳祥的 《送达善归玉塘》[65]40 879、元代元好问的 《岐阳三首》第二首[70]377、柳贯的 《梁溪谣赠盛高霞道士》[71]卷二、 顾阿瑛的 《金粟冢》[72]1 131等。

其三是 “象征战乱的蚩尤旗”。宋代有李复的 《过高平县》[65]12 435、张扩的 《展旗峰》[65]16 069、周紫芝的 《次韵具茨老人观腊月十五日按兵》[65]17 191与 《除夜杂兴三首》(其一)[65]17 225、王阮的 《上九江唐舍人一首五十韵》[65]31 111、吴泳的 《赠星翁郭若水》[65]35 049、阳枋的 《寿制置夏节使》(咸淳丁卯九月十三日)[65]36 105、文天祥的 《陵寝第二十三》[65]43 084、柴望的 《塞下行赠韦士颖归鄂渚上江陵谒阃相》[65]39 915、刘诜的 《饮印山田舍》[73]卷2、张宪的 《次韵孙埙》[74]卷9与 《赠僧星无像》[74]卷10、王逢的 《命妇词二首》之一[75]卷2、叶颙的 《美许士谦选壮丁有法二章》[76]卷2。元代有郝经的 《答李淑玉》[77]卷9、陈宜甫的 《晚霞》[77]卷下、杨维桢的 《湖龙姑曲》[68]卷3等。

其四是 “与蚩尤有关的历史遗迹”。宋代有梅尧臣的 《送潘司封知解州》[65]3 062等。元代有王奕 《新州枕上有感二首》[66]640等。

其五是 “蚩尤作大雾”。宋代有苏舜钦的 《大雾》[65]3 893等。

小说:蚩尤往往是小说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仅明清小说,对蚩尤神话进行描述的就有明代余象斗的《列国前编十二朝传》[79],钟惺撰、冯梦龙评的 《盘古至唐虞传》[80],徐道编著,阚民、刘祯校注的 《中国神仙大演义》[81],张丽娟的 《关帝历代显圣志传》[82]前言以及 《开辟衍绎通俗志传》《精刻纲鉴廿一史通俗衍义》《历代神仙通鉴》等[83]。2007年韩国有小说 《蚩尤天皇》。还有树下野狐的小说 《蛮荒三部曲》、桐华的小说 《曾许诺殇》等均言及蚩尤。

第四,艺术文化。蚩尤神话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素材,这在戏剧、绘画艺术中最为明显。

戏剧艺术:张守节 《正义》引 《龙鱼河图》云:“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因之,学者认为蚩尤是中国面具的首创者[84],更为重要的是蚩尤对中国戏剧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任昉 《述异记》载:“蚩尤能作云雾。涿鹿今在冀州,有蚩尤神,俗云:人身牛蹄,四目六手。今冀州人掘地得骷髅,如铜铁者,即蚩尤之骨也。今有蚩尤齿,长二寸,坚不可碎。秦汉间说,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今冀州有乐名 ‘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而相抵。汉造 ‘角抵’戏,盖其遗制也。”宋代陈旸 《乐书》云:“或曰蚩尤氏,头有角,与黄帝斗,以角牴人。其民两两戴牛角而相牴,汉造此戏岂其遗像耶?”在蚩尤的故土山西永济市枣圪塔村还流传有蚩尤戏 《牛冲搏》。曲六乙、孙文辉对蚩尤与蚩尤戏剧文化有过一定的研究[85]。

绘画艺术:最早将蚩尤绘像者是黄帝。张守节 《正义》引 《龙鱼河图》云:“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黄帝遂画蚩尤形像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弭服。”袁珂在 《中国神话传说词典·蚩尤》[86]中云:《汉代画像石刻)画蚩尤像:头戴牛角帽,右手持戈,左手拿剑;右足使矛,左足把戟。在徐新建文中亦有 《黄帝战蚩尤图》[34]。在汉代,蚩尤崇拜尤盛。蚩尤形象被作为画像石的重要素材。《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载:“第14幅有一神怪,头上顶着弩弓和箭,四肢均持兵器,和武氏祠后石室第三石所见我们前认为是装豹戏的很相似。”该 “神怪”正面直立,身似被甲,前臂后有羽。头顶张弩,三矢共一弦,中央一枚最为长厉。“神怪”左手挥戟,右手舞铍,两足各持刀剑,身下又有盾护卫。《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描述说:“朱雀之下为一神怪,虎首,头上顶着插三支箭的弩弓,张口露齿,胸垂两乳,四肢长着长毛,左手持着短戟,右手举着带缨的短刀,右足握一短剑,左足握一刀,胯下还立着一个盾牌。”[87]15收入 《中国画像石全集》第1卷 《山东汉画像石》的这幅图,题 “沂南汉墓前室北壁中柱画像”。《图版说明》云:“画面上边饰锯齿纹、垂幛纹和卷云纹,左右边饰锯齿纹、卷云纹。画像上刻一朱雀展翅站立,头上三长羽,尾披地而分左右上翘。中刻一虎首神怪,头上顶着插三箭的弩弓,手执短矛、短戟,足趾挟刀、剑,胯下立置一盾。下刻龟蛇相交缠的玄武。”[88]这一 “神怪”形象的原型就是传说中的战神 “蚩尤”。

与第14幅 “神怪”图 “很相似”的是武氏祠后石室第三石的 “神怪”图,对此,学界争论颇大,但认为其与蚩尤有关的颇多。刘铭恕认为该神怪 “头戴以弓,左右手一持戈,一持剑,左右足一登弩,一蹑矛,睹其形状,至为狞猛”,此画像应与 “蚩尤”传说有关,并题其图为 《黄帝蚩尤战图》[89]。蒋英炬、吴文祺认为,“一怪右向,人首兽身,头顶弩,左手执刀,右手持戟,左足挟勾镶,右足挟矛,似为蚩尤,一榜无题。”[90]81刘兴珍、岳凤霞则将其定为 “蚩尤战斗图”,其解说文字云:“所谓蚩尤,是中国传说中九黎族的首领,曾经起风呼雨,以金属制作兵器。后来与黄帝战于涿鹿 (今河北涿鹿),兵败被杀。”编者还绘有 “蚩尤线描图”[91]。王子今认为 “武氏祠 ‘蚩尤’画像,头顶弩,左手持剑,右手持戟,左足用勾镶,右足似使用矛头。”[51]

又沂南汉墓 “前室北面石刻 (原图24),其中有一非人非兽的怪物,面貌狰狞,左右手分别拿着刀剑。”“这种形象和握持武器的情况,都很和武氏祠后石室第三石上面所见的那个持有5种兵器的怪物,以及美国波斯顿博物馆所藏的持有5种兵器的怪物带钩,有些相像;不过沂南的怪物画像,少拿了3种武器而已。这个持有5种兵器的怪物,我们曾经根据历史的记载……证明他就是蚩尤的画像和铸像”“沂南画像的这个持有两种武器的怪物,也就是蚩尤的一个比较简单的画像,我想是可以肯定的。何况汉代还有把蚩尤的五兵,简为一兵的。”[92]

在现代,更催生了游戏和动漫作品。游戏有 《梦幻西游》《轩辕剑》系列、《幻想三国志》系列、《刀剑封魔录外传》《复活》《寰神结》《噬神者》等。2009年12月推出的 《BB战士三国传·战神决斗篇》,蚩尤Neue Ziel成为故事中最终恶魔,并进化为 “蚩尤高达”。2013年灼眼的 《夏娜III》中,与火雾战士“剑花薙手”虞轩契约的红世魔王 “奉之锦旆”帝鸿称红世使徒组织 “化装舞会”的 “将军”“千变”修德南为蚩尤。

(三)文化传承

蚩尤、蚩尤神话、蚩尤文化,还通过与蚩尤有关的少数民族得以传承,尤以苗族最为显著。田玉隆在 《论苗族民俗文化中的蚩尤形象》[42]一文中将苗族对蚩尤文化的传承,列举了14个方面的例证。其一是 “苗族传说蚩尤领导苗民发展农业”;其二是 “苗族传说蚩尤发明冶金术”;其三 “苗族传说蚩尤创造了古苗文”;其四是 “苗族传说蚩尤创制苗民历法”;其五是 “苗族传说蚩尤发明苗民医药”;其六是 “苗族传说蚩尤创造了苗民天文学”;其七是 “苗族传说蚩尤是战神”;其八是 “苗族传说蚩尤发明苗民法律”;其九是 “苗族传说蚩尤创制苗民巫文化”;其十是 “祭典中的蚩尤”;其十一是 “苗族服饰中的蚩尤”;其十二是 “苗族传说蚩尤与黄帝之战”;其十三是 “苗族关于蚩尤牺牲的传说”;其十四是 “苗族要把亡灵送黄河边去”。

(四)文化利用

蚩尤与炎黄争战于中原大地,在中原大地留下了诸多的古物、古迹,经过岁月的积淀,演变成为古物古迹文化。如:

蚩尤辟兵钩:《太平御览》卷354引 《东观汉记》曰:“诏令赐邓遵金蚩尤辟兵钩一。”《初学记》[93]卷26引 《搜神记》曰:“元康 (291-299年)中,妇人饰五兵佩。”《说郛》[94]卷77下宇文氏 《妆台记》也称:“惠帝元康 (291-299年)中,妇人之饰有五兵佩,又以金银瑁之属为斧、钺、戈、戟以当笄。”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藏有造型颇为生动的汉代蚩尤形带钩。蚩尤头上没有弩弓,而口中衔矛,右手持剑,又以左手举盾,成为钩首。两足所抓,左为刀,右为钺[51]。河北石家庄东岗头东汉墓亦出土有同类器物,蚩尤 “手持剑和盾,足握刀和斧”,身侧又有四神形象。

蚩尤冢:《元丰九域志》载郓州、解州,京兆府均有蚩尤冢。据崔彩云介绍,蚩尤冢有4座。其一是涿鹿蚩尤冢。当地人称蚩尤坟。1994年 《涿鹿县志》云:在涿鹿县保岱村北有座锥形5亩大长方丘,据老辈人们说那是蚩尤坟。此坟占地约2 700km2,高约6m多。传说,黄帝怕蚩尤转世反他,扰乱天下,叫人们将蚩尤尸体大解数块,各埋一方。人们觉得蚩尤死得惨,世世代代很少有人去动那土疙瘩,至今仍在。其二是台前蚩尤冢。亦称蚩尤坟。位于河南省台前县后三里村东南约300m处。相传,该冢筑起后,附近村民有红白事便上坟借碗筷及桌椅板凳。后来人们只借不还,惹怒蚩尤,于是时常夜出作祟,直至宋代王灵官将其镇住。此虽系神话传说故事,但可推测,台前蚩尤冢修筑年代已久。清末民初,该冢占地约2 000km2,高1.5m,其上茵柳、野草丛生,附近村民常将幼尸抛其上。荒草野蒿丛中狐兔出没,间或有野狗和乌鸦食啄腐尸,气氛阴冷,人迹罕至。1933年黄河决口,蚩尤冢被淤没。其后村民在原址堆一土丘,占地约700km2,高1m多。1956年,该冢被平除,辟为耕地。其三是巨野蚩尤冢。据 《皇览·冢墓记》载:蚩尤 “肩髀冢在山阳郡巨野重聚。”肩,肩膀;髀,股部或大腿。蚩尤四肢被埋葬在今山东省巨野县境内。巨野一带古有大野泽,汉 《尔雅》一书把该泽列为全国10大湖泊之一。唐 《元和郡县志》云:“大野泽,一名巨野泽,在县城东五里,南北三百里,东西百余里。”《大名舆地名胜》云:“巨野泽,宋时与梁山泊汇而为一。”由此可知,蚩尤肩髀冢因地处大野泽中被洪水淤没已久,故1996年 《巨野县志》对该冢只字未提。其四是汶上蚩尤冢。位于今山东省汶上县南旺镇西约1.5km处。《皇览》《史记》《水经注》《十三州志》、明 《兖州府志》、明清 《寿张县志》、新旧 《汶上县志》等书对该冢均有记载,虽所属政区名称不同,但实为一处[95]。

蚩尤城:《魏土地记》说:“涿鹿城南六里有蚩尤城。”据调查,蚩尤城遗址 “在今矾山镇龙王塘村南河谷中,旧有蚩尤庙及蚩尤像,至清朝末年,残存城墙颓塌如土埂,近世平整农田,其迹已除。现在惟存蚩尤泉及蚩尤兵寨”“南寨尚存一些寨墙,中寨的西墙尚存,北寨有蚩尤祠三间。”[2]此为河北蚩尤城。《太平寰宇记》说:“蚩尤城在 (安邑)县南十八里,其城今摧毁。”此为山西蚩尤城。蚩尤城,《续夷坚志》卷4云:“华州界有蚩尤城,古老言蚩尤阚姓,故又谓之阚蚩尤城,城旁阚姓尚多。”此为陕西蚩尤城。

蚩尤村:《史记·五帝本纪》云:黄帝 “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索隐》又云:“或作浊鹿,古今字异耳。”钱穆说:“疑即山西解县之浊泽也。《寰宇记》:‘安邑县南十八里有蚩尤城。’《安邑县志》:‘盐池东南二里许,有蚩尤村。’则黄帝战蚩尤之传说,最先当溯源于此。”[96]44

蚩尤庙:《苗族简史》[97]载:“川南、黔西北一带有蚩尤庙,受到苗族人民的供奉。”

蚩尤坝:“分布于贵州、云南、西藏地区的苗族中传说着,他们的祖先蚩尤原住在黄河北的蚩尤坝里,兄弟八十一人,一起种庄稼、冶炼、制兵器。”[3]

蚩尤之骨:《述异记》载:“今冀州人掘地得骷髅,如铜铁者,即蚩尤之骨也。今有蚩尤齿,长二寸,坚不可碎。”

蚩尤齿:《述异记》载:“今有蚩尤齿,长二寸,坚不可碎。”

蚩尤川:《述异记》卷上说:“今冀州有蚩尤川,即涿鹿之野。”

蚩尤血:沈括 《梦溪笔谈》卷3云:“解州盐泽,方百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尝溢。大旱,未尝涸。卤色正赤,在陂泉之下,俚俗谓之 ‘蚩尤血’。”

……

不仅如此,牵涉到蚩尤、黄帝、炎帝的复杂关系,很多与黄帝、炎帝的古物、古迹亦与蚩尤有密切的关系。据 《史记》《水经注》《涿鹿县志》等文献史料,河北涿鹿县境内就有有轩辕丘、蚩尤坟、黄帝泉 (阪泉)、蚩尤三寨、蚩尤泉、八卦村、定车台、蚩尤血染山、土塔、上下七旗、桥山等遗址遗存。

这些古物、古迹文化已经演变成为一种极为重要的文化资源,成为各地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如阳谷是蚩尤首级冢所在地,被称为 “东夷之都”。阳谷蚩尤陵是全国各族人民寻根问祖、祭祀拜谒蚩尤的文化圣地。河北省涿鹿建有 “中华三祖堂”。河北省涿鹿县矾山镇进行中华合符坛设计,强调 “黄帝、炎帝、蚩尤是中华第一祖宗。黄帝、黄土、黄帝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归宿。千古文明开涿鹿,合符文化定中华。”[98]山东汶上有对蚩尤冢的保护利用[99],刘范弟讨论了蚩尤文化的利用问题[100]。彭水也在全力打造蚩尤九黎城,并于2015年正式对外开放等。

总之,蚩尤虽然在炎黄之争中战败,但蚩尤对中华民族、中国文明、中国文化的重要贡献不容湮没,应当给予充分肯定,应当确认其为中华民族始祖之一的历史地位。

参考文献:

[1]钱伯文.蚩尤与黄帝、炎帝并为中华三大始祖[J].群文天地,2011(4);陈靖,春坦.蚩尤应和炎黄同为中华民族的三先人[J].学术研究,1996(8).

[2]许顺湛.蚩尤:威震北方的一代英雄[J].寻根,1998(1).

[3]闫书广.蚩尤——远古华夏部族的杰出首领[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4]辛玉璞.蚩尤应为中华民族兵家初祖[J].运城学院学报,2003(6).

[5]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版社,1999.

[7][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5.

[8][25][清]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9][宋]郑樵.通志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0][宋]邓名世.古今姓氏辩证[M].四库全书本.

[11][宋]罗泌.路史[M].四库备要本.

[12]袁珂.山海经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3][清]黄奭.黄氏逸书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14]夏曾佑.中国古代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3.

[15]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M].上海:龙门联合书局,1961.

[16]吕思勉.先秦史[M].上海:开明书店,1941;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9.

[17]郑莉.蚩尤和炎帝的关系考[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4).

[18][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9]鲍思陶.国语[M].济南:齐鲁书社,2005.

[20]黄怀信,等.逸周书汇校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21][清]王聘珍.大戴礼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2]段宝林.蚩尤考[J].民族文学研究,1998(4).

[23]顾永昌.蚩尤族属及其历史地位[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哲社版),1998(1).

[24][东晋]王嘉.拾遗记[M].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世德堂翻宋本.

[26][唐]令狐德棻.周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1.

[27][宋]欧阳修.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8]陶克涛.毡乡春秋——匈奴篇[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9]何光岳.南蛮源流史[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8.

[30]钱伯文.蚩尤与黄帝、炎帝并为中华三大始祖[J].群文天地,2011(4).

[31][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2][清]陈立.白虎通疏证(上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4.

[33][汉]高诱.淮南子注[M].上海:上海书店,1986.

[34]徐新建.“蚩尤”和“黄帝”:族源故事再检讨[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35][明]杨慎.丹铅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36][44]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

[37]李山.管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8]王献堂.炎黄氏族文化考[M].济南:齐鲁书社,1983.

[39]陈秉才.韩非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0]潘定衡,杨朝文.蚩尤的传说[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9.

[41]东人达.蚩尤史迹探评[J].毕节师专学报,1997(4).

[42]田玉隆.论苗族民俗文化中的蚩尤形象[J].贵州社会科学,1997(4).

[43][宋]李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

[45]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本第5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4.

[46][晋]崔豹,著;牟华林,注.古今注校笺[M].北京:线装书局,2015.

[47][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

[48]张崇琛.黄帝战胜末代炎帝及蚩尤的纪功之辞——《仓颉书》试释[J].甘肃社会科学,2012(3).

[49]原昊,曹书杰.《世本·作篇》七种辑校[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5).

[50]顾颉刚.史林杂识[M].北京:中华书局,1977.

[51]王子今.汉代“蚩尤”崇拜[J].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

[52][东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3][元]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0.

[54][唐]欧阳询.艺文类聚[M].北京:中华书局,1959.

[55][清]秦蕙田.五礼通考[M].电子本.

[56][清]孙冯翼.皇览[M].北京:中华书局,1985.

[57]李廷贵.九黎、蚩尤和苗族[J].贵州民族研究,1986(2).

[58]伍新福,龙佰亚.苗族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

[59][唐]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60][唐]魏征,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61]席泽宗.马王堆汉墓帛书中的彗星图[J].文物,1978(2);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西汉帛书《天文气象杂占》[J].中国文物,1979(1).

[62][宋]佚名.大宋宣和遗事[M].北京:中国古典文献出版社,1954.

[63]颜建真.“关羽战蚩尤”故事的演变[M]//南开大学文学院文学与文化编委会.文学与文化(第8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王海鹏.“关公战蚩尤”神话形成的文化考察[J].运城学院学报,2014(3).

[64]颜建真.宋元诗歌中的蚩尤意象[J].齐鲁学刊,2008(3).

[65]傅璇琮,等.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1998.

[66][元]王奕.玉斗山人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7][元]李士瞻.经济文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8][元]杨维桢.铁崖古乐府[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9][元]杨维桢.铁崖古乐府补[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9]冯应榴,辑注;黄任轲,朱怀春,校点.苏轼集合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70]施国祁,注;麦朝枢,校.元遗山诗集笺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71][元]柳贯.待制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2][元]顾阿瑛.玉山璞稿[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3][宋]刘诜.桂隐诗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4][宋]张宪.玉笥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5][宋]王逢.梧溪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6][宋]叶颙.樵云独唱[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7][元]郝经.陵川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8][元]陈宜甫.秋岩诗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9][明]余象斗.列国前编十二朝传(古本小说集成第三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80][明]钟惺,撰;冯梦龙,评.盘古至唐虞传(古本小说丛刊第七辑)[M].北京:中华书局,1990.

[81]徐道,编著;阚民,刘祯,校注.中国神仙大演义[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

[82]张丽娟.关帝历代显圣志传(古本小说集成第三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83]颜建真.论明清小说中的蚩尤意象[J].明清小说研究,2010(4).

[84]张子伟.蚩尤中国面具的首创者[J].民族论坛,2003(5).

[85]曲六乙.蚩尤与蚩尤戏剧文化[J].教育文化论坛,2010(3);孙文辉.蚩尤神话对中国戏剧文化的影响[J].艺海,2009(6).

[86]袁珂.中国神话传说词典[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

[87]曾昭燏,蒋宝庚,黎忠义.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M].北京:文化部文物管理局,1956.

[88]蒋英炬.山东汉画像石[M]//蒋英炬.中国画像石全集第1卷.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

[89]刘铭恕.武梁祠后石室所见黄帝蚩尤战图[J].中国文化研究汇刊,1942(2).

[90]蒋英炬,吴文祺.汉代武氏墓群石刻研究[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5.

[91]刘兴珍,岳凤霞.中国汉代画像石——山东武氏祠[M].北京:外文出版社,1991.

[92]刘铭恕.关于沂南汉画像[J].考古通讯,1955(8).

[93][唐]徐坚.初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4.

[94][元]陶宗仪.说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95]崔彩云.蚩尤与蚩尤冢考[J].中州今古,2002(2).

[96]钱穆.史记地名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97]《苗族简史》编写组.苗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98]李金路,王玉杰,林鹰,王作鹏.黄帝、炎帝、蚩尤中华合符坛规划设计[J].风景园林,2006(1).

[99]金波.山东汶上蚩尤冢的史籍考证与保护利用[J].淄博师专学报,2012(3).

[100]刘范弟.善卷、蚩尤与常德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101]王子今.“忠孝”与“孝忠”:中国道德史的考察[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2).

[责任编辑:丹涪]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652(2016)02-0012-12

[收稿日期]2015-10-21

[基金项目]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明清商人传记资料整理与研究(14ZDB035);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乌江流域民族间信任和谐与社会稳定发展研究”(12BMZ023);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乌江流域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互动与族群和谐关系研究”(13BMZ331);长江师范学院“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资助项目(2014XJTD04)。

[作者简介]曾超,男(土家族),重庆黔江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民族历史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蚩尤贡献中华
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贡献
为加快“三个努力建成”作出人大新贡献
大战蚩尤
蚩尤之歌
贡献榜
海洋贡献2500亿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