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研究

2016-03-29 07:23:51肖建国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校园体育

肖建国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体育课部,湖南长沙410705)

新时期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研究

肖建国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体育课部,湖南长沙410705)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意义进行分析,另外探讨适合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途径: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环境建设;校园体育队伍的建设;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的管理和组织;举办体育知识讲座与竞赛;加强对学生的校园体育意识文化的培养,旨在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体育文化;高校;构建

目前,很多大学都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哈佛大学的体育价值观被概括为:“人人参与,赢得荣誉,创造历史,体学兼优”.耶鲁大学的一句著名格言是:“运动属于所有人”.中国大学从新中国成立后也开始认识并重视体育的教育功能.清华大学的前任校长蒋南翔在20世纪50年代末曾提出“争取健康地为祖国工作五十年”这一号召.

1 新时期背景下我国进行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意义

1.1建设校园体育文化是加快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需要

1.1.1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校园体育文化是《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内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指出:“全民健身计划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青少年和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者,青少年的体质水平是一个民族素质水平的象征和标志,学生在校时期是身体发育的最佳时期,体育锻炼是促进学生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就是以校园为活动空间、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而展开的系列体育锻炼活动,使学生具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掌握体育锻炼的一技之长,为进入社会进行体育锻炼打好技术基础,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1.1.2为全民健身服务.由于受到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在校期间,学生不仅学会了一个或几个体育项目的运动技能,而且形成了正确的体育观、人生观、世界观.当他们走向社会,就会传播正确的体育运动技术、体育观、体育道德等.另外,学校体育设施相对完善、体育锻炼氛围浓厚也为全民健身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2建设校园体育文化是完善校园文化的需要

1.2.1帮助学校管理建设.校园体育文化能够营造出一种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场所、以课外锻炼为内容、坚持校园文化精神的一种文化.这种特定的文化氛围与学校的发展目标、学风、校风、精神面貌是相互联系的,因为体育是开拓精神、顽强拼搏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公平竞争精神等的具体体现,已经成为校纪、法规都无法代替的学校管理手段.它的不可替代性表现在它的独特性,传统的管理手段是通过有关规定进行体罚,而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自我约束管理,在竞赛或平时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大家必须讲究集体主义精神和公平竞争原则,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顾全大局,并不需要其他的管理进行监督.

1.2.2建设校园体育文化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需要.体育运动是不断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过程.学生作为校园体育文化的主体,在体育技术、水平、战术、内容上使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水平不断提高,开发出潜在能力,不断突破极限实现新的飞跃.通过校园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可以全面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素养:1.交际能力2.竞争意识3.开拓创新能力4.团体协作能力5.自律能力等.

2 新时期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2.1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环境建设

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是整个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基础.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实力的提高,以及新时期学校体育教育的需求,校园体育功能的多元化趋势已经显现,体育功能的多元化必然要求学校体育馆、设施、器材的配备适应体育功能的多元化.但这些现代设施功能的开发利用以及层次的不断提高,给管理、使用、维护和开发带来了新的问题,因此,应该加强体育设施的管理、利用和维护,使其能更大程度地发挥这些硬件设施的效益及功能.

2.2校园体育队伍的建设

2.2.1加强体育教师的能力培养

加强对学校体育教师力量的培养,对于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学校不可以没有一批优秀的体育教师,因为体育教师同其他学科的教师一样,都担负着知识传播、人才培养的重任,体育教师对学生体育兴趣、体育精神以及体育文化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学校体育师资力量的建设是不容忽视的,而且还要求这些体育教师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和高尚的思想道德,热爱、尊重学生,自身具有很强的运动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教学能力.所以,体育教师在学校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但这些都需要体育教师的竭力付出,他们需要实质性的东西进行鼓励,这就要求学校必须重视和关心体育教师,适当地给予他们一些工作、生活上的福利,让体育教学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重视,也只有这样,体育教师才能真正地在教学和工作中尽心尽责.

2.2.2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在运动会或是其他体育竞赛举办期间,学校就应该积极地组织学生,在体育教师的带领下积极地参加比赛,比赛之前的场地布置、宣传工作、入场和结束的节目表演都要让学生独立进行,比赛的裁判可以选用一些高年级的学生,比赛中的志愿者也要鼓励学生积极报名.这样的话,学生在自己的岗位上就会有一种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会督促他们完成自己的任务,而且他们还可以亲历比赛的全过程.

2.2.3提高体育领导者的管理能力

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除了要拥有一支强大的师资力量和一群积极活跃的学生力量之外,还需要有一支管理领导的队伍.要求这些学校的体育领导管理者拥有真正的管理与领导能力,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游刃有余,关键时刻不能犹犹豫豫,对体育文化的发展有自己的见解,能够做到未雨绸缪,还要多听听体育教师和学生的提议,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充当好一个优秀的领导者.

2.3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的管理和组织

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关键是在于学校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能够起到一定的约束能力,学生在这种约束能力下强化自身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学校要以《体育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为基础,结合学校体育教育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制定一系列的体育规章制度以规范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以保证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开展.校园体育文化必须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组织,学生在发展体育素质的同时,也要注重其德育和智育的共同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来学校教育的完整性.比如,学校可以制定合理的体育课堂考试,以督促学生积极地进行体育运动,提高体育在学生心中的重视度;还可以制定一些课外活动,组织一些体育竞赛活动等等.

2.4举办体育知识讲座与竞赛

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同时也需要体育的知识、文化和技能的运用,它们是校园体育健全发展的必要因素.体育知识讲座或是竞赛可以是学校的体育教师与领导自行组织的,也可以是在外聘请一些体育专家或者是优秀运动员来举行,目的都是为了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文化与技能.不过学生的吸收能力有限,对于知识的积累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我们要合理地安排这些讲座或是竞赛的时间与次数.另外,开展体育知识竞赛也是学生获得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方法.竞赛又可以分为笔试和现场口头抢答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义各具特点.笔试参加人数多,答题面广,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文化知识的了解,口答可以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竞争意识.

2.5加强对学生的校园体育意识文化的培养

2.5.1提高学校领导对校园体育的认识

目前,我国很多学校的领导都只注重体育竞赛的成绩,却忽视了体育运动的组织和筹办.长期如此,就会使得学校大部分的师生对体育的热爱大打折扣,而学校的体育运动也变相地成为了一种选拔体育人才的工具.所以,学校的领导必须严肃地对待这一问题,积极地转变观念,不能认为学校的竞赛成绩就是学校体育发展情况的唯一标准.

2.5.2提高体育教师的体育意识

体育教师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者和指导者,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起主导作用.而教师对校园体育文化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了他们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目前,有的学校体育教师年轻、经验少,有的体育教师图省事而少设项目,草率行事,或者压缩校运会的规模;有的体育教师把建设校园体育归结为培养体育尖子,对其他学生不闻不问,上室外体育课时“一个哨子,两个球”便不见了踪影,而上室内体育课时大多是让学生自习.这说明教师对校园体育文化的认识程度不高,缺乏一种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的责任感.因此,提高体育教师对校园体育文化的认识,首先要做的就是端正其教学态度,增强其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并制定相关工作条例督促教师体育工作的进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学校体育工作应面向全体学生”,要求体育教师要善于创新,勇于实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做到人人都参加,师生齐上阵,决不落下一个学生.

2.5.3加强学生的体育意识

校园体育文化的健全发展离不开学生的体育意识,因此,我们要先建设校园体育意识文化.首先,学校的宣传工作要做好,可以通过广播和宣传栏来传播体育知识文化,学校可以张贴一些国家的运动健儿参与比赛的精彩海报,宣传我国运动健儿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

〔1〕梁永桥,等.新视角洞察高校体育文化[J].体育文化导刊, 2007(1).

〔2〕林萍仙.试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及其构建[J].体育文化导刊,2003(3).

〔3〕王爱华.论高等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建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9).

〔4〕白莉.高校体育文化内涵与构成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6).

〔5〕王艳云,等.探析我国高校体育文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9).

G80-05

A

1673-260X(2016)03-0172-02

2015-12-28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校园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校园的早晨
琴童(2017年3期)2017-04-05 14:49:04
春满校园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开心校园
爆笑校园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体育师友(2011年5期)2011-03-20 15:29:46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师友(2011年2期)2011-03-20 15: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