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

2016-03-29 05:37刘雅莉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4期
关键词:可视化导图支架

刘雅莉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 成都 610068)

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

刘雅莉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成都610068)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呈现方式,以视觉图示为载体,展现人的思维特点.在教学中,思维导图扮演着思维支架的角色,将思维由抽象化转为可视性的视觉化,并且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启发学生对学习的构建进行发掘.本研究采用课堂观察和访谈研究方法,对思维导图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进行观察,随后和教师进行访谈,探讨如何在教学中更好的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本文旨于探索如何将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写作中,为高中英语写作提供实践性指导,并且促进学生在英文写作中的思维的发展.

思维导图;教学;教学支架

1 研究背景

思维导图,又称为“心智图”,是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东尼·博赞发明,先后运用于世界各地的各个领域,如项目计划,企业管理,分析问题,决策思考,整理笔记,论文大纲,引发头脑风暴等.同时,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色有形的发散性思维模型,通过颜色、线条曲直、纹路、图形变化、代码、数字等千变万化构成了一幅栩栩如生的放射性思维图画.如今,将思维导图引入到教育中是一个潮流,借助思维导图为载体,呈现学生思维的特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思维火花的碰撞,更能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和有意义的学习.本研究以思维导图在写作中的应用为研究主题,探索如何有效地将思维导图应用到教学中,以思带学,以学促思,形成思与学的有机结合.

2 研究理论基础

2.1脑科学理论:

脑科学,狭义的讲就是神经科学,是为了了解神经系统内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细胞间的变化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在中枢功能控制系统内的整合作用而进行的研究.(美国神经科学学会)广义的定义是研究脑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还包括认知神经科学等(维基百科).根据美国心理生物学家斯佩里博士的“左右脑分工理论”表明:“左半脑主要负责逻辑理解、记忆、时间、语言、判断、排列、分类、逻辑、分析、书写、推理、抑制、五感(视、听、嗅、触、味觉)等,思维方式具有连续性、延续性和分析性.因此左脑可以称作“意识脑”、“学术脑”、“语言脑”.右半脑主要负责空间形象记忆、直觉、情感、身体协调、视知觉、美术、音乐节奏、想像、灵感、顿悟等,思维方式具有无序性、跳跃性、直觉性等.”而思维导图的开发应用必须依托于左脑分类、逻辑、分析、五感等,同时有助于开发右脑的形象记忆,直觉记忆等,协调好左右脑同步发展.

2.2思维可视化理论

思维可视化是指运用一系列图示技术把本来不可视的思维(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的过程.被可视化的“思维”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因此可以有效提高信息加工及信息传递的效能.思维可视化概念是由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思维可视化教学实验中心刘濯源主任首先提出,“思维可视化”是指运用一系列图示技术把本来不可视的思维(包括: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的过程(百度百科).如何将复杂的思维由抽象转为直白简单的具体,思维可视化理论为思维导图运用到各领域坚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思维导图作为一中思维可视化的方式,在教育领域也掀起了阵阵狂潮,全国上下各类学校都在借助思维导图构建教学理论框架,搭建起学生的思考模式,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自主构建有意义的学习.

3 研究方法

3.1研究问题

1.思维导图可以运用于教学的哪些环节?2.怎样运用思维导图更好的促进教学支架的搭建?

3.2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五名来自于中学的教师,这五名教师分别来自于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并且经常参加学科研讨会、思维导图培训.在教学过程中,他们熟练地将思维导图与教学相结合,巧妙地设计思维导图,并且帮助搭建教学支架,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思考的思维支架.

3.3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对五名研究对象进行访问调查,并针对如何将思维导图运用到教学中一系列问题和研究对象进行了详细的访谈.同时,研究者观摩研究对象的教学,记录研究对象如何让思维导图融入到教学中.经过五名研究对象的同意,录音笔和录像机得到许可,因此访谈内容主要由录音笔记录下来,同时研究者在课堂观察中,用录像机记录下教师如何用思维导图在教学活动中搭建教学支架,促进学生学习和思维发展的自动生成.

4 研究发现

4.1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运用环节

思维导图运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例如:复习,导入,衔接,生成,归纳,总结等.思维导图在教学设计环节中常运用五种形式(张天舒,2011).

4.1.1头脑风暴图

这类的思维导图,往往具有发散性特征,以一个出发点为契机,迸发出相关,相联系的点,点与点相连成为了一幅思维导图.这类思维导图常用于导入课、复习课,帮助学生由点及面,拓宽知识面,连接知识与知识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学习规律.

4.1.2分层结构图

此类思维导图具有从属性,一般经历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的过程.“层次清楚,上下层之间有清晰的隶属关系或是层层解剖,由整体到主要分块然后再到细节,通过这样的图形,一个内容块的结构就一目了然”(张天舒,2011).因此,此类思维导图更适合用于归纳和演绎法中.在教学中协助学生归纳知识结构,篇章结构,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同时,用于演绎法时,学生可以由此即彼,举一反三,更加激活学生的思考神经.

4.1.3上下位学习图

这类思维导图是“根据奥苏泊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建立的,奥苏泊尔将概念的学习分为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组合学习”(张天舒,2011).此类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将一个知识点进行细化、分类,进一步了解元知识与具体的事例的关系.

4.1.4归纳图

归纳图又可以看做是思维分枝图,枝干知识可以延伸出细末的枝干知识,各枝干知识是相互独立而相互联系,它们各自成一枝知识,但与总树干是息息相关的.此类思维导图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将知识发散开来,但又回归原知识,各知识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此类思维导图可以运用于复习课总结归纳,帮助学生形成归纳思维,自主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4.1.5内容分解图

此类思维导图可以看做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将大的知识块分解为各个小知识块,小知识块可以进一步分解为细末知识.大知识与小知识之间层层深入,不断细化,构成一个知识分布图,帮助学生更够更好的形象化学习知识.此类思维导图常常运用于新知识的讲解,分析,有助于学生促类旁通,由表及里.

五位教师在教学环节中,根据课堂设计需要选择适合学生学习需求、教学需求,选择适合的思维导图,衔接各个教学环节.

4.2思维导图支架作用

思维导图辅助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法的根源在于它开启了学生的思维大脑,让学生主动思考,动手绘画,主动构建自己的有意义的学习.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在“动”中完成,“动”中构建.同时,思维导图在教学中起到了搭建教学支架作用,更好的帮助教师构架教学环节,协助学生搭建学习环节,同时促成有意义学习.

4.2.1.引发学生思维迸发,思维与思维间相互碰.

研究对象老师讲述到,学生思维能力不可忽视,由于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学生更加容易从大数据时代汲取各种知识.运用思维导图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将脑中的思维火花呈现出来,将思维可视化,学生与学生之间不断碰撞思维,各思维导图之间相互摩擦,能够生成新的思维火花.思维导图有助于激发人类右脑的开发,思维导图绘画过程中,学生充分利用对颜色、形象、符号、字体等的感知,充分调动想象力,将抽象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化.巴赞说:“传统的记笔记方法是使用了大脑的一小部分,因为它主要使用的是逻辑和直线型的模式”.而思维导图是充分发挥了思维的发散性,并将人的感知器官、情感、认知等串连起来,共同感知知识,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视觉感官器官,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2.2协助教师教学支架搭建,构成有意义的师生互动

教育生成贵于教学“活”,教学不是一味的灌输,浇灌,而是在于引导,引发学生对学的渴望和追求.主动去探索,汲取,品味,升华知识.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在导入课中,设置情景,引发思考,激活学生背景思维,已有知识,借助导图形式,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意义构建.在知识呈现课堂中,有助于学生学会运用演绎法思想,将知识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做到促类旁通.在阅读课中,以课文情景为背景,进行思维导图绘画,学生将隐形思维可视化,与师生交流,进一步丰富学生思维,完善学生思考模式.在复习课中,以知识为源头,打开思维源泉,让学生领略更为宽广的知识海洋,培养学生形成归纳思想,更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工作.根据采访者的课堂观察,研究者观察到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将教学转化为可视化动态教学,将单线条知识转化为发散性多维度知识线条.在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搭建教学支架,辅助教学,将各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推进.

4.2.3促成学生构建思维模式,搭建自己的学习支架

学生思维发展,需要教师引导,教师的教学支架也为学生的学习支架的搭建起到了铺垫作用.学生在完成自己的思维导图过程中,充分利用颜色、字母、图画、线条、文字、符号等,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示自己的思维模式,在思维发展中探索自己的学习模式.学生的学习也是一个动态的自主构建过程,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早已无法满足学习的需求,如何将知识认知与思维发展相结合是学习者应该重视的问题.思维导图借助各个动态的思维分枝,将知识由点、线、面相结合,促成知识形成一个知识系统,帮助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学生自发形成的学习构建模式.

5 总结

思维导图作为学生教师抽象思维的形象载体,将思维可视化、可读化、可创化,帮助教师更好的在教学实践中建立教学支架,同时促成学生的知识自主构建.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注意到现实教学环境中也存在缺乏语境的使用思维导图,将思维导图看作是一种教学潮流,趋于形式,而缺乏思维导图真正发展学生思维的最终目的.并且,如何促使学生通过绘画思维导图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也是有待进一步深究的问题.教育环节中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主动意义学习构建,先有学,才有教,关注思维发展,更好促成学生思维和认知发展,将教学进一步深化.

G642

A

1673-260X(2016)07-0266-02

2016-03-08

〔1〕张天舒.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复习课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可视化导图支架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思维可视化
烃思维导图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