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琴
(呼伦贝尔学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网络负面新闻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刘凤琴
(呼伦贝尔学院,内蒙古呼伦贝尔021008)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技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开始在社会各领域得到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借助网络获取知识和信息.但是,网络上传播的各种信息良莠不齐,诸多负面新闻通过网络媒体呈现在大学生眼前.近些年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数量持续增长,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与内地大学生有一定差距.他们民族意识强烈,思想淳朴,不善交流,在进入大学前尚未接触过多的信息网络资源,因而比较容易受到网络负面新闻的影响.控制网络负面新闻对他们的负面影响至关重要.本文从正反两个角度分析网络负面新闻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价值观产生的影响,再提出一套消除网络负面新闻不良影响的建议,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启发意义.
网络负面新闻;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价值观;对策
一直以来,网络负面新闻都饱受争议,得到了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在网络技术还没大面积普及时,新闻主管部门明确将网络负面新闻视作“敏感地带”,对其进行严厉控制与消除.然而,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互联网以一股不可阻挡的趋势在社会各领域蔓延开来,网络上的各种新闻信息如洪水般涌来,使得人们措手不及.在这些网络新闻中,有的是关于一些负面消息的真实报道,有的则是对新闻真相的歪曲报道.由于我国在技术、法律、管理等方面对网络缺乏行之有效的控制,导致广大大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到负面网络信息的干扰.
近些年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数量持续增长,他们基本出生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之后,是名符其实的“90后”,他们思维活跃、独立自主,天真、诚实、善良、不谙世事,有着强烈的民族情结,爱冲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不成熟,很容易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由于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弱,对某些问题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很容易偏离事实真相,被网络负面新闻所煽动.我们必须正视网络负面新闻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价值观所形成的不良影响,并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使他们追求更有意义、更精彩的人生目标.
与内地大学生相比,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民族意识强烈,自尊感与自卑感较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农区、牧区、自治地区,他们深受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非常热爱自己民族的语言和风俗,民族认同感十分强烈.同时,他们又很在乎汉族同学对自己的看法,自尊心强烈,迫切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与理解.但是当他们发现自己由于各种原因在竞争中不占优势时,又会陷入浓浓的自卑感中.二是思想作风踏实,但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据研究发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大多脚踏实地,待人接物有礼有节,对待学习也很认真.但是在参与集体活动或社会实践中略显被动.在课堂上也很少主动提出问题和回答提问.三是情感淳朴、思想单纯,与人沟通能力较弱.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单纯,情感淳朴,表里如一,诚信踏实.他们很多时候不愿意敞开心扉融入外界,不愿意与本民族以外的同学交往,喜欢聚集在自己民族同学的小圈子里,视野不开阔,知识面较狭窄,看不到外界的精彩.四是他们所处地区的教育资源不发达,在上大学前接受的教育比较保守、传统,尤其是信息网络资源相对落后,对先进技术接触少,信息面窄.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在思想、性格和心理等方面都独具特色.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新鲜事物、对世界的看法会有所不同,容易受新闻的影响.对他们而言,网络新闻就犹如“潘多拉的盒子”,充满了诱惑,但由于缺乏一定的辨别是非能力,所以容易被负面新闻所左右,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不良的影响.
2.1有助于扩大大学生的知情权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不仅要看到社会积极向上的一面,也要了解社会消极负面的因素.如果一味掩盖负面新闻,不仅侵犯了大学生的知情权,最终还会适得其反,更易激发大学生的对抗心理.若是一些不法之人瞒报、谎报负面新闻,不仅不能缓解社会矛盾,还会导致各种流言、谣言满天飞,导致大学生更不知所措.比如2014年在网络上流传的“新疆籍艾滋病人滴血投毒事件”、“柑橘蛆虫事件”等负面新闻,极易导致大学生的思想发生动摇.相反,真实客观地报道负面新闻,可以起到安抚人心的作用,还能提高大学生的理性思维.
2.2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通过网络报道突发性灾难事件,让大学生第一时间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可以唤醒他们内心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他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责任感.比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震惊了中国和世界.而政府的救灾行动和媒体的开放性报道更是震撼人心.毫无疑问,地震是负面事件.但由于我国政府处置得当,将各族人民的力量团结在一起,其产生的正面效应不容小觑.大学生通过网络查阅各种新闻报道,更是感受到身为炎黄子孙的骄傲与自豪.关于地震的网络负面新闻的报道无形中化作了一股不容忽视的凝聚力量,帮助大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3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法律观念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在法律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所有的一切都要依法办事.因此,如果社会中的每个人都知法、懂法、守法,必能使我们生活的社会充满阳光.但事与愿违,网络新闻中不乏报道违法犯罪的事件,违法犯罪的事件层出不穷,而犯罪分子的下场都很凄惨.现今网络报道的有些负面新闻,诸如“季建业受贿案”、“周永康案件”等一些重大案例,不仅使大学生了解了时事,也深切体会到了法律的权威性和震慑力,有利于帮助他们树立“法大于一切”的论点,提高了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与内地大学从硬件和软件条件上也存在一定差距.比如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的教育资源欠缺,师资力量水平低,教师的学科素养不尽乐观,对教育体系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素挖掘不到位,教师自身尚没有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对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缺乏有力的引导.当思想单纯的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一接触到良莠不齐的网络负面新闻时,便会丧失辨别力与自制力,深受其影响.具体而言,网络负面新闻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鼓吹资本主义生活方式
从某种角度而言,我国网络负面新闻受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影响比较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趁机将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通过网络传播至我国,刺激我国大众的心灵,导致我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崇尚西方国家的工作方式和价值观念.在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侵袭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物质当作唯一的追求,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淡,反而沉溺于虚拟的网络游戏中而不能自拔,久而久之就淡化了自身所承担的责任,逐渐养成好逸恶劳、好高骛远、意志消沉的不良行为习惯.
3.2冲击传统的道德观念
据有关调查显示,近些年来,学校德育所积极倡导的“艰苦奋斗、爱岗敬业”等基本精神在部分学生心中几乎消失殆尽.一些大学生甚至认为,没有广博的知识和出色的能力,只要敢出头露面,敢利用网络进行炒作,不管是正面炒作还是负面炒作,只要能出名就可以了.由此不难看出、网络负面新闻对于大学生的错误引导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无意中培养了大学生自私自利、投机取巧的心态,丧失了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优良品德.纵观当下的网络新闻,类似“郭美美事件”、“干露露事件”、“小月月事件”、“兽兽事件”、“凤姐事件”的报道层出不穷,她们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大肆炒作,获得了一些不为人称道的“成功”,这类事件的不断发酵,导致大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扭曲.
3.3淡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校与社会的价值取向,是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但是,网络负面新闻经常是以凶杀、色情等不健康的新闻为内容,并且有些网络新闻竭力倡导个人的成功与自我价值的实现,视社会价值与不顾,甚至以牺牲社会价值为代价.负面新闻给某些心理不成熟的青年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导致他们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网上聊天、网上色情视频等不健康内容,经常逃课,对社会漠不关心,没有理想,失去了人生目标.
网络负面新闻的大肆传播有着诸多不良影响,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没有网络,我们无法实现与外界更高效的沟通;没有网络,我们的工作就会停滞.我们在享受网络技术带来的便捷性的同时,也要采取有效措施遏制网络负面影响的进一步蔓延.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控制网络负面新闻的不良影响:
4.1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加强网络新闻监管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与管理力度,从源头上控制负面新闻的入侵,在社会范围内营造良好风气,净化人们的心灵,使他们生活在一个干净、和谐的舆论氛围中.
一方面,网络监管部门要从技术上提高网络防控的综合能力,尽快研发网络安全防范技术及相关产品,通过技术屏蔽和过滤手段,防止网络暴力、赌博、色情等危害信息的入侵.还要限制敏感字词,使其不出现在网络上.如今,大多数论坛及媒体已经过滤掉一些敏感字眼,并且积极推广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删除软件,及时控制含有不良信息的新闻源.一旦发现有不良信息的出现,要第一时间打击掉,实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积极发展第三方网络负面新闻清理公司.从目前来看,专门的网络负面新闻删除公司在我国并不鲜见.他们可以替高校、企事业单位及时删除不良信息,此类措施值得大力提倡.
4.2加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师资队伍建设
自古以来,教师就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职责,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引路人.要想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就要发挥表率作用,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树立榜样示范作用.一方面,教师要主动钻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要义,理解其内涵,把握其本质,并用其教育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增强他们的辨别是非能力,坚决拥护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教师要密切关注网络负面新闻的发展动向,不用刻意回避这类新闻,而是要对其进行有理有据地分析,引导大学生全面认识新闻事件的本身,搞清楚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从而客观评价社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并冷静对待,用以警醒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4.3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教育
正所谓事情发展靠内因,要消除网络负面新闻对大学生价值观的不良影响,促使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关键是要对他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接受先进思想的熏陶和感染.一是重视校园网络平台的建设.建立专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宣扬社会主旋律精神,还要旗帜鲜明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广大大学生坚定政治立场,全心拥护社会主义事业.二是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培养,提高他们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还要促使大学生培养起网络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教导他们不要在网上发布、传播不实信息,要遵守网络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这样才能让互联网技术沿着健康的轨道运行.
迈入新世纪之后,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大学生成了互联网的主要使用人群.网络上充斥着的大量负面新闻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坚信,在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必能客观看待网络新闻,健康成长成才.
〔1〕黄成忠.负面新闻对大学生产生正面影响的路径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1(03).
〔2〕凌石德.论负面新闻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4).
〔3〕孙海亮.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信仰危机表现及对策[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01).
〔4〕刘振.浅议负面新闻信息的建设性报道[J].今传媒,2010(09).
〔5〕潘红艳,张冠文.重大灾害事件的媒体传播分析——以四川震灾为例[J].东南传播,2008(06).
〔6〕袁鹏.国内灾难新闻报道的新变探析[D].南昌大学,2010.
G641
A
1673-260X(2016)08-0246-03
2016-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