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大学生考试作弊谈诚信教育的重建

2016-09-15 06:41王廷中车晓彦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5期
关键词:作弊诚信考试

王廷中,车晓彦,李 苗

(营口理工学院,辽宁 营口 115014)

通过大学生考试作弊谈诚信教育的重建

王廷中,车晓彦,李苗

(营口理工学院,辽宁营口115014)

本文针对大学校园考试作弊之风愈演愈烈的现状,对考试作弊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研究,分析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进而分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及诚信教育重建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考试作弊;诚信教育

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24字核心价值观分为3个层面,其中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但是,如今的大学校园考试作弊之风愈演愈烈,“诚信考试,拒绝作弊”只是学校的独角戏罢了,而真正做到诚信考试的学生越来越少,部分大学生诚信的现状令人担忧.公民道德本应是大学生的立德修身之本,如果大学生在校期间不养成诚信的良好品德,走向社会后很可能也会做出损人利己、违法乱纪的事情,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因此,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已成为急需面对和解决的紧迫任务.

1 针对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抽样调查情况统计

抽样调查对象为营口某高校在校生,时间2014 年4月?5月,针对2013~2014学年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83份,问卷回收率为98.3%,其中有效问卷934份,有效回收率为93.4%.结果如下:

图1 大学生作弊频率统计

图2 大学生作弊

图3 家长对大学生作弊的态度

对其原因的调查统计显示:大家都作弊,就跟着作弊占80.73%;作弊得分高于不作弊,不公平占56.32%;上课听课,但作弊分数会更高,利于评奖评优、找工作占33.83%;没学懂,不会占45.07%;监考老师监考不严,不抄白不抄占74.3%;即使作弊被抓,处罚不重占34.58%;毕业不愁找工作,有文凭就行,不用会什么占23.23%;其他占11.67%.

2 通过考试作弊分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2.1社会不良因素对高校校园的渗透

当今社会在某种程度上不诚信已悄然形成一种风气,如假冒伪劣商品鱼目混珠;街头、电视、网络诈骗屡见不鲜;社会上假学历、假文凭、假证件司空见惯;虚假广告宣传屡禁不止;许多企业做假账蒙混过关等.当这些行为比诚信做事更有生存空间,更易获得经济效益,即便想利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诚信,却又力不从心,就必然导致不守诚信的趋向性,导致大学生耳濡目染,在面对不诚信的事情(例如考试作弊)缺乏羞耻感.另外,一些用人单位选聘人才的方式不科学,单位在选聘大学生时通过比较学生的自荐书来面试拟用人员.而学习成绩则是重点考察对象,致使大学生们产生了只要能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即便考试作弊也在所不惜的误区.还有社会上某些用人单位虽然利用网络公开、透明招聘,而实际上通过托关系、找门路已有内定对象,并不要求业务知识,使得学生对知识不求甚解,考考抄抄能过就行.再有一些粗制滥造的电视剧的情节场景,对大学生也起了间接的教唆作用.大学生受到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的影响,看见别的同学考试作弊,自己便因从众心理、侥幸心理、兄弟义气、不平衡心理等多种复杂心理综合作用影响下,也选择了考试作弊,致使大学校园中考试作弊之风盛行,大学生的不诚信行为愈演愈烈.

2.2高校部分教师责任感的缺失

作为教师为人师表,应首先保证诚信素质,但一些教师在监考的过程中不严格,不重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互相聊天、擅离考场、看手机等情况时有发生,这为考试作弊不正之风的滋生提供土壤.究其原因一些老师怕惹“祸”上身;或者与学生相熟,碍于情面,不好意思严抓;或者严与不严与切身利益无关,何必费力不讨好等有悖师德的思想在作祟.另外一些任课教师暗示学生请吃送礼,或缺乏对学生的信心,怕学生挂科太多,造成教学事故等,而划给学生考试范围,类型题,甚至变数的考试原题,为学生考试作弊成功提供了现实依据.这些综合因素为大学生考试作弊创造了可能性,助涨了大学校园内不诚信的风气.

2.3高校对大学生诚信素质教育的缺失

一些大学生缺乏学习信心、动力和目标,平时在寝室沉溺于网游、打扑克、交网友等活动;另外还有学生上课迟到、频繁请假不上课、早退甚至逃课的现象;此外上课睡觉、吃东西、看闲书、玩手机、抄袭作业等情况屡见不鲜.期末考试时考试作弊,蒙混通过.他们认为考试作弊是聪明、随机应变、圆滑的表现,诚信考试则是呆板、傻、不懂变通的象征,口头讲诚信,行为不诚信.与此同时一些高校对诚信教育不够重视,甚至忽视对诚实守信的思想教育,只片面注重追求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过级率,以及期末考试的通过率,对道德教育、诚信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说教空洞,喊喊口号,平时放任自流,使诚信教育效果很不理想.另外,学校为了奖励先进、优秀的学生而设立的奖项,意在为同学们树立学习榜样,但却一些高校缺乏道德考核,使学生趋于功利化,只注重考试成绩,想方设法,目的只为提高成绩获得荣誉,即便是作弊的来的荣誉也会欣然接受,缺乏应有的羞耻感,这是高校对大学生诚信教育实效的明显缺失.

2.4家庭教育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缺失

我国家庭教育历来重智育,轻德育.面对孩子期末考试没有考好,一些家长主动帮助孩子给任课老师打电话,求情,希望老师提提分,却不督促孩子认真学习,不关心孩子在校的表现.对孩子平时只要求考试得高分就行,其他无所谓.对出现的不诚实言行没有进行正确引导,很多是不闻不问,甚至是称赞.与此同时在很多时候是教育子女为人要圆滑世故,因人办事,鼓励说客套话、假话[1].一些家长自身失信的不良言行耳濡目染地影响到自己的孩子,甚至标榜不诚信行为,要求孩子效仿.这些都对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有所影响,与学校教育背道而驰,部分学生面对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大多会选择家庭教育的倾向,因此不利于大学生诚信意识的树立.

3 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

3.1加强认识,使诚信教育群众化、常态化

3.1.1诚信教育要紧密结合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的思政课一直是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诚信教育不能离开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加强理论指导,还要有一定的创新性,如收集社会各领域中出现的相关诚信案例,进行典型事例分析、举行辩论会、讨论会、小组模式、互换师生角色等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通过课堂氛围营造来感染学生,让诚信教育深入基层、深入人心,让大学生真正意识到诚实守信是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一种责任.

3.1.2加强法律教育.诚信既属于道德的范畴,也属于法律的范畴.通过法律基础教育使大学生理解诚信的法律价值和意义.我国现行法律中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关于行政信用、经济信用等法律要求.要通过现实案例,让学生学习了解诚实守信在社会中的现实意义,了解哪些失信行为是属于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可以创新教育方式,如到法院旁听等方式直观、感性地接受另类教育,促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诚信不仅是道德上的要求,也是法律上的要求,是与人交往、工作学习的道德底线,也是事业成功的非物质基础.

3.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用师德感染学生

“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笔者认为学生有理解事物、接受事物的个体差异,但这不能作为教师推脱责任的借口,根据不同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正向的引导,正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不断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以“爱的教育,铁的纪律”为中心线,通过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言传身教来影响感染学生,将教师诚信纳入考核指标中,加强对教师诚信的监督工作,在课堂上的主动权彻底交给任课老师,教师可以通过点名、随堂小考、随堂作业、提问等方式来抽查学生到课情况,抽查结果对平时成绩或能否参加期末考试有重要影响,使学生留在课堂,再通过教师授课内容,方式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将学生“被动听课”变为“主动学习”.在监考过程中加强巡考的工作力度,平时成绩期末考试前上报,统一由教务汇总,集中阅卷,交叉专业、交叉部分评卷披卷,在阅卷过程中教师手机关机,将评分的决定权分散开,杜绝教师提分的现象.在开展关系到学生切身利益的实质性的学生工作时,如评奖、评优、选干、发展积极分子、预备党员等,教师要秉承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进行工作,树立教师德高为范的形象,引导学校诚信学风.

3.3创新教育载体,多渠道进行诚信教育

3.3.1做好诚信宣传舆论工作.充分利用宣传栏、海报、专栏、条幅、广播、微信公众平台、校园网站、贴吧、校报等宣传媒体,努力营造“诚信立身、诚信立学、诚信立业”的良好校园诚信文化氛围,鼓励学生参加诚信宣传策划选拔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的立场策划宣传诚信教育,激励学生追求真善美,做诚信的践行者.

3.3.2大力开展诚信校园文化活动.组织诚信教育主题的报告会、讨论会、座谈会、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校园网上论坛、诚信签名、宣誓等活动,使诚信意识深入人心,形成众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主体作用,提升学生的诚信意识,把诚信教育落到实处.

3.3.3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加强学生对诚实守信的重视.通过对各个行业中专业前景拓展的讲解,以及各行业和企业发展趋势的解读,使学生了解自身专业知识的不足,引导学生对自身素质提高的愿望.促使学生自觉自愿提高技能和素质,发展自我,自觉坚持诚信做人,诚信做事,从而减少考试作弊、弄虚作假等不诚信行为的出现,为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3.4创建诚信教育机制,强化诚信实效

3.4.1诚信范围内约束监督机制的构建.诚信约束监督机制是指高校针对诚信教育制定的一整套限制、执行、监督、检查、考核、评估、反馈、纠偏、预防等相关措施.通过形成道德约束、自我约束、舆论约束、制度约束、法律约束等协同约束机制,通过约束机制对大学生的言行举止作出评判.矫正大学生自我认定、自我评判的偏失,增强其对诚信教育的感知度、认同度,使诚信教育处于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3.4.2诚信范围内响应机制的构建.高校要加强响应机制的建设,使思想动态传递渠道和沟通平台做到下情上传、上情下达,及时就发生的不诚信问题典型事例分析、研究问题产生的根源、类型、特征、危害,并最终制定解决方案,挖掘、整合诚信教育资源,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案解决、处理诚信引发的问题,确保诚信教育顺利开展.

3.4.3诚信范围内激励处罚机制的构建.激励机制是高校对大学生诚实守信的言行和行为的认可,是对诚信行为的正向引导.高校要遵循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积极探索兴趣激励、目标激励等多种以内外兼修为核心的诚信教育激励机制,不断强化实行过程中的参与性、针对性、操作性、时效性和公平性.失信处罚机制可以提高失信的道德成本和经济成本.让违反诚信原则的学生在接受道德谴责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处分,记录档案,取消其评奖评优评助资格,取消积极分子,推荐入党的资格.通过这些机制引导大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塑造诚信人格,实现“诚信立身、诚信立学、诚信立言、诚信立行、诚信立业”[2].

3.4.4健全诚信档案跟踪制.对大学生的诚信表现进行及时的跟踪记录,形成个人诚信档案.把学生的诚信状况纳入综合素质测评考核中,根据大学生在校期间思想道德品行、参加公益服务实践活动等情况填写诚信鉴定表,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信息考核数据库,统一管理,及时更新,确保查询信息准确有效.建立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制度的目的就是督促学生自觉培养诚信的意识,养成诚信的习惯,自觉践行诚信品行.

3.4.5诚信范围内协同教育机制的构建.协同教育机制包括学校、社会、家庭联动的诚信教育机制.大学生诚信教育单独依靠学校的力量是完不成的,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协同合作才能达到预期目标.若学校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与社会或家庭的影响相背离时,学校教育效果就会被削弱.社会大环境营造一个“诚实守信为荣,弄虚作假为耻”的行为标杆,引导暗示大学生诚信做人、诚信办事.家庭教育也应极力推崇诚实守信.使得学生随时随地都在接受诚信教育,发挥正能量.因此构建政府主导、学校教育、社会孕育、家庭配合与自我约束的相辅相成、全方位诚信教育体系势在必行.

大学生加强诚信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根本要求,是高校德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诚实守信不单是为个人、家庭、学校的长远发展所必须,更是社会中弘扬正气,散发正能量的必要因素.在高校中进行诚信教育迫在眉睫.

〔1〕邱正阳.大学生诚信缺失与诚信教育[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165.

〔2〕尹彦.高校诚信教育机制创新研究[J].教育评论,2012(4):23.

G641

A

1673-260X(2016)08-0269-03

2016-05-08

营口理工学院院级课题(YYW 201410)

猜你喜欢
作弊诚信考试
作弊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有人要你帮忙作弊怎么办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没作弊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