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本科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路径抉择
——基于《中国制造2025》本质属性的思考

2016-03-29 00:04洪林刘德仿陈海军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应用型人才

洪林,刘德仿,陈海军

(盐城工学院,江苏盐城224051)



工程类本科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路径抉择
——基于《中国制造2025》本质属性的思考

洪林,刘德仿,陈海军

(盐城工学院,江苏盐城224051)

在分析《中国制造2025》给推进人才供给侧改革以及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带来新机遇的基础上,论述了多种社会信息对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影响特征,从“培养什么人”应由国家需求和社会需要决定、“如何培养人”应有更加明确具体的操作性举措两个方面提出了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观念与路径抉择。

地方本科院校;工程应用型人才;《中国制造2025》;协同创新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是一个将影响中国工业界30年乃至更长时间整体规划的第一个十年规划。规划从国家战略层面描绘了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提出了通过“三步走”来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并明确了九项战略任务和十大重点领域。建设制造强国,人才是第一要素。因此,规划强调要“加强制造业人才发展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组织实施制造业人才培养计划,完善从研发、转化、生产到管理的人才培养体系”;要“鼓励企业与学校合作,培养制造业急需的科研人员、技术技能人才与复合型人才,深化相关领域工程博士、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和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这些具体要求必然会影响大多数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今天和未来。因此,研究《中国制造2025》实用技术体系,并将其贯穿于地方应用型高校的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制造2025》推进人才供给侧改革

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经济政策调整相适应,与社会结构改革相吻合,从劳动力培育、科研产出等供给侧方面为社会发展与转型提供助力,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党和国家审时度势,及时做出调整高等教育结构的重大决策,引导高等教育走多元化发展之路,推进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是高等教育更好完成其自身使命的根本保障。面对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新需求,地方应用型高校必须做出全方位调整,深化人才供给侧改革,使专业结构、院校布局更加贴近所服务的产业和城市,人才培养质量规格更加符合用人单位需求。培养掌握系统工学理论和相应专业技能,具备在已有知识基础上集成创新的能力,以脑力劳动为主,以知识综合应用为主要手段,以解决工程技术问题为目标,能够为企业(用人单位)创造价值,获得与本科教育投资回报薪酬相当的具有一定工程实践经历的本科人才,应当成为地方工程类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合理定位。

为制造业培养人才,不少地方工程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已积累了一些办学经验,一些高校建立了模具中心等人才培养平台,并就信息技术与机械学科有机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进行了有益尝试。这些地方高校充分注意到制造业的发展与电气工程、信息技术、工商管理、经济管理、艺术设计、工业设计以及汽车、节能、环保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中国制造2025》几乎覆盖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全部专业。所以,面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新一轮发展,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新常态。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经济发展保持中高速增长。为了主动适应新常态,国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化创新型国家建设。实施“中国制造2025”,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了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步伐。此外,建设海洋强国、“一带一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构想,也都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二是区域创新型经济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十三五”是江苏实现“两个率先”、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重要时期,江苏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深入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服务业提速计划、传统产业升级计划和科教强省、人才强省、沿海开发、“一带一路”等战略,赋予了江苏高校新的重要使命。如,盐城市是一个实施江苏沿海发展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战略的沿海中心城市,该市正在加快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做大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四大主导产业,培育新能源汽车、海洋产业、航空装备三大先导产业,积极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这些都为盐城工学院的特色学科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带来了机遇。

三是高等教育全面推进内涵式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的明确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重要部署的推进落实,都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打造办学特色,提升办学质量指明了方向。能否最大限度地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是对高等教育工作者胆识、智慧和能力的考验。在纷繁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中,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进一步凝聚共识,赢得主动,争取资源,加快发展。

二、各种社会信息对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影响

从就业市场看,“就业难”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包括江苏在内的许多省份,已将毕业生纳入“低保”范围;地方高校某些专业的毕业生起薪与熟练农民工的薪酬相当;对毕业生免提“实践经历”要求已成为企业吸引毕业生的优惠条件。从生源市场看,民办高校生源正流向技师学院,国外高校已在我国多途径吸纳高中毕业生;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也已对高校生源产生了影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全国适龄人口的毛入学率达到了22%,江苏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接近40%,高考当年入学率达到了80%以上。

地方高校特别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已进入市场主导的历史时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影响供求关系的决定因素是资源短缺的一方,而竞争则发生在资源冗余的一方。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自1999年开始的迅速发展后,已改变了高等教育资源长期短缺的状况,市场规律将在高校办学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各种社会信息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高校之间的生源之争将成为现实性危机

2006年,国家对高校招生规模进行控制,在不长的时间内便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以江苏省为例,2007—2008年,江苏高校招生数量还在持续增长,而到了2009年增幅便显著下降,2010年增长率为零。2010年之后,高校处于日趋激烈的竞争之中。一些较早采取应对措施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依然拥有相对宽松的内外部环境,特别是那些较早按市场规律办学的高校能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注重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连续多年的高等教育大发展,历史性地改变了高等教育人才市场的供求关系,就业难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在市场经济规律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共同作用下,高校不可避免地要接受市场化洗礼。可以预料,高校至少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象牙塔”已经不再,高校“入世”融入地方经济社会,成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另外,高中毕业生数量已于2009年开始有较大幅度下降。在以上两种趋势的共同作用下,高校特别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之间的生源之争日趋激烈。我国加入WTO后,国内的教育市场向国外高校开放,国外许多高校为摆脱本国生源不足的困境都在努力开发中国市场,中国高校在生源方面将面临着国内外的双重竞争的压力。

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已作出强烈反应。就业市场对毕业生日益严苛的要求背后,实质上是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满。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决定性因素,并非高校自身的发展,而是社会对适用性人才的迫切需求。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社会结构产生了不同的人才需求,这种需求不仅表现在对人才需求层次的变化上,对人才的多样性也提出了要求。显然这又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提供了存在的理由。

(二)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将是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并存

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使得原来培养精英层次人才的本科高校转向培养应用型人才。面对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需求结构和生源结构下移的新情况,我们需要正确理解社会的人才需求和生源的变化状况,并重新审视和研究“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这两个事关高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问题。但不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地方本科高校,对认识和解决这两个基本问题还缺少理论和实践的准备。人才市场中的负面评价,大多是针对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的地方高校的毕业生。充分认识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将是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并存这样一个事实,有助于妥善解决以上两个问题的。

三、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观念与路径抉择

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革创新,这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面对竞争的唯一选择。但改革往往是积极的“破坏”,总会涉及一些单位、部门和职工利益的重新调整,创新是在痛苦中产生新质,创新一定伴随着程度不等的阵痛。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的经验已经给予我们不少有益的启示。那些通过高考在国内只能进民办院校或高职学校的学生,去国外本科院校学习便能顺利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国外这些院校毕业文凭的含金量并不比国内同类高校低。因此,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有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其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既要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又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符合人民对高等教育的新的期盼。

(一)“培养什么人”应由国家需求和社会需要决定

1.社会是人才质量标准的决定者和人才质量的评判者

政府、高校、社会(企业)、学生(家长)等是高等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它们构成了多元的或双边或多边的利益关系。其中,政府、学生(家长)和高校有着直接的关系,高校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国家拨款和学生学费,社会(企业)与高校之间是间接关系,它是高校毕业生的接受者。学生则是高校存在的理由,没有学生,高校也就无需存在。在以高校为主体的双边关系中,决定高校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双边关系的核心要素依然是社会(企业)。

从表面上看,社会(企业)与高校之间没有直接关系,但它却主导着其他关系。政府与企业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企业是国家的纳税人,为纳税人服务是国家的职责之一。换句话说,政府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纳税人,高校为纳税人服务是情理之中的事。孩子读大学越来越成为家庭最为重要的投资行为,其投资回报的效果则取决于企业对毕业生的认同,取决于企业给予毕业生的薪酬。因而,对于高校来说,其毕业生的就业率越高,以及初次就业的薪酬越高,这所高校的知名度就会越高,报考的学生就会越多。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高等教育资源不再紧缺的年代,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满意度将是决定这所高校招生状态、影响学生报考志愿的重要因素。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在高校的价值取向中满足企业和用人单位需求要放在首位。高校要了解社会,了解用人单位需求,把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和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人才放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

2.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者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教师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参与者,学生是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的最终实现者。教师教学的目的就在于创建一个引导学生在自身实践(课内外作业、探究性实验环节、工程仿真实践环节、定岗实习等)活动中感悟元知识、掌握应用性知识的获取技巧的教学流程和环境。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学生学会学习的本质,就是要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自我学习的习惯、素养和能力。学生学会学习的具体内涵,一是要具有不依赖或不依附于别人的独立人格,二是要有自我管理、自我规划的能力,三是要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具有独立的人格意识,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也是学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思想基础。当前教育的最大误区之一,就是缺乏独立人格意识的培养。在应试教育的制约下,学生缺少自由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空间,难以养成独立的人格意识。这是实施学生自主学习方案时最主要的心理与思想障碍。因此,创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理念和模式,通过修改和完善教学计划,系统设置实践性教学环节,减少课内学时,尽可能少讲多练,适当增加作业练习的数量,充分发挥计算机优势,在仿真条件下强化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培养,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3.专业系是实现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的最终责任者

人才培养过程的相关者主要是学校、二级学院、专业系、教师和学生。高校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相同学科专业之间的竞争,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终责任只能由专业系来承担。将管理重心下移,做强专业系,使其成为独立面向市场、参与高校之间竞争的办学实体,应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努力的方向,最终在条件成熟时建立起类似于德国讲座制教授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目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要进一步完善教学制度体系,加强专业系的组织建设,加强专业带头人培养,使专业带头人尽早具备独立教学的条件,并确立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观,课程教学目标必须服从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同时,积极探索在专业系框架下建立导师制的可能性,使专业教师在学生的成人成才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如何培养人”应有更加明确具体的操作性举措

“如何培养人”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问题,涉及教学思想,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培养目标,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结构设计,课程体系设置,考核体系与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

1.科学、技术、工程与工程师培养

科学揭示自然规律(理学);技术将科学原理应用于具体工程领域,建立研究模型,提出原理和方法(工学);工程是利用已有知识解决人们所面临的各种经济社会问题,进行集成性创新——集已有知识之大成的创新。工程师的工作就是利用已有知识创造新的世界,同时生产(创造)各类应用性(实用化)的知识。这一观点既为合理设定各类课程教学目标、打破按学科设置课程提供了依据,也为综合性课程的设置提供了依据,同时还为按集成性创新和创造应用性知识要求而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提供了依据。

2.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的制定

以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以知识传授及知识的综合应用为手段,获得创造应用性知识的训练。为实现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计划制定拟采取能力目标法,即根据社会和企业对本专业学生的用人需求,设定学生毕业时应具备的形象直观的综合能力目标。将综合能力目标分解为具体明确的子能力目标,并形成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能力培养体系;同时,依据能力培养体系设定相应的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及综合应用教学环节。

3.教改思路与实践——以机械制造专业为例

从盐城工学院机械制造专业课程体系看,其课程安排大致有以下特点。一是“整体设计、系统规划”,坚持课程教学目标服从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的原则。打破过去“三层楼”的课程结构体系,按专业能力培养模块构建课程体系;课程结构体系的形成符合工程实施规律,有利于学生尽早接触专业;形成了“一主二辅”的知识体系,并按知识系统设置综合性实验,加强集成创新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二是以信息化带动教学内容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知识软件改造传统课程。如,“三维建模与机械工程图”体现了全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要求,反映了最新的科技成果,从毕业生的工程技术实践看,其教学的预期效果已经达到;“机械原理”利用UG软件完成大作业,也取得了较好效果。三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重点,构建以实践环节为抓手,以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为特征的教学模式。如,系统设置了“学期论文”“工程技术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开设以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为主的“物理实验”。同时还以试点二级学院一、二年级学生为对象,三年级上学期进行学生分流,以适应市场要求和便于组织教学;制订综合性实验设计的原则和基本思路,注重虚拟实验室和基于知识的自我学习、自我诊断系统的开发;完善教改工作量计算办法,鼓励教师积极投身教改活动。

基于《中国制造2025》本质属性的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是一个全新而富有开创性的工作。只有认真钻研教育教学理论,充分学习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同类高校的成功经验,切实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坚定不移地改革创新,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既定的办学目标。

[1]刘德仿,王旭华,阳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机械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9(11):85-87.

[2]曾明,袁柯明.以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完全学分制改革[J].中国高校科技,2014(9):58-59.

[3]陈雄鹰,汪昕宇.从职位需求角度看高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以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为例[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3):22-23.

[4]田文举,徐芳.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与中国大学合作办学的现状分析[M].上海:上海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513-517.

责任编辑:赵 青

10.3969/j.issn.1673-0887.2016.06.025

2016-09-07

洪林(1961— ),男,研究员。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JYA001);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重大攻关课题(16ZD005)

G649.21

B

1673-0887(2016)06-0117-05

猜你喜欢
中国制造2025应用型人才
人才云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