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遵循适度的原则

2016-03-29 09:01杨卫文
湖南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牧师效应心理

杨卫文



教育要遵循适度的原则

杨卫文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去教堂听牧师演讲。起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受了感动,就掏出身上所有的钱,准备全部捐献出去。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在那絮絮叨叨,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了。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讲演,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走了2元钱。这虽是一则轶闻,但却很生动地体现了“超限效应”。

什么叫“超限效应”呢?由于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体现在思想教育上,就是表扬和批评都要适度。

先说表扬。我们大力提倡赏识教育,对学生要以鼓励、表扬为主。虽说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然而大量的研究和教师的经验表明:过多过滥的表扬容易让学生养成不良的习惯,产生不良的动机。学生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往往变得表里不一。有些学生受表扬多了、受表扬惯了,变得只愿听表扬,听不得批评。一听到批评就不高兴、甚至闹情绪、哭鼻子,更有甚者在背后诋毁、谩骂批评者。有些学生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就一味地投其所好,哪怕犯错误也会去做。所以,老师表扬学生的时候要适度,要恰如其分,要使受表扬的和听表扬的都觉得“确实值得表扬”“确实值得大伙学习”,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同样,教师对学生的批评也要适时、适度。有些教师在批评学生时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使学生心里极为反感。虽说是良药苦口利于病,但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接受负面信息时会产生自我防卫心理,说话者认为是真理的东西,到了听话者耳中就变了味儿。遭到反复批评,学生的心理厌烦度就会倍增,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为了防止“超限效应”在批评中出现,教师应该切记,批评学生要尽量就事论事,不要过多翻老账,学生犯了一次错误,就只批评一次,如果学生一时不肯认错,你先来个冷处理,等对方情绪冷静下来再好好沟通,不要得理不饶人,一味“穷追猛打”。总之,批评教育要以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为前提,要以理服人,让学生体会到老师与家长的信任与宽容。聪明的批评者是善于把苦口的良药包上糖衣喂给对方,让他乐于接受的。

“超限效应”体现在日常教学中,就是内容过量、同一内容重复过度、教学时间拖得太长等。如果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学生的神经细胞就会处于抑制状态,他们就会出现注意力分散、厌倦、困乏等消极效应,从而使学习效率大打折扣。心理学家研究认为,学习程度应以150%为佳,且效果也最为显著。因此,当老师向学生讲述某个知识点或者布置作业时,要注意精讲精练,充分考虑学生可以接受的限度,否则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还会适得其反。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过:“当人过度的时候,最适意的东西也会变成最不适意的东西。”教育工作者不论在思想教育方面,还是在教学工作中,凡事要做到适度。“不及”固然达不到目的,“过度”又会“物极必反”,产生“超限负效应”。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这样才能像庖丁解牛那样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作者单位:城步县希望学校)

猜你喜欢
牧师效应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谁是真牧师
懒马效应
心理感受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阅读理解Ⅰ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牧师与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