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童话当童话教

2016-03-31 05:56:04简丽梅
湖南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巨人花园童话

简丽梅



把童话当童话教

简丽梅

童话具有趣味性强、可读性强、故事性强等特点,低年段的童话教学重在培养阅读兴趣,中高年级则重在品味语言背后的意思,体会人物的情感,感受真善美。

一、蹲下来,看到一个童趣王国

在平常的童话教学中,部分老师采取和其他文本一样的教学方式对文本进行细碎解读,或重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说教,使学生对童话的学习感悟还不如自读时有趣味。如果我们关注作者在写作童话时的“读者意识”,把作品的写作意图和作品的读者对象作为前提要素来看,对童话教学的把握就会更准确。为什么写?写给谁看?毋庸置疑,童话就是写给孩子们看的,它简单地教给孩子们一些基本准则,传递了美好。过多的理性分析、训练和劝诫会使儿童望而却步。基于此,我们的教学就要蹲下来,像儿童般去领悟、去体验童话,看到文本中的童真童趣,把童话当童话教。

童话教学中,教师必须关注文本自身的趣味性,激发儿童学习童话的兴趣。童话的语言浅近、直白、活泼,读起来就有趣。教学中,以读为本、以讲助读、以演练读,把观察、理解词语及说话训练有机结合起来,轻松愉悦地引领学生进入童话的情景中;也可引导学生品读词句,品味文本背后的含义。如教学《陶罐和铁罐》,教师和学生一起走入文本,凭借语言文字穿越时空隧道,把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话,畅游故事王国,从而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二、走进去,拥抱一个奇幻世界

奇幻世界给了学生极大的空间,开阔了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体会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夸张。童话的夸张不是对生活中某一部分简单而适度地放大或缩小,而是极度的夸张,全面的夸张。精彩的童话人物形象往往是由夸张产生的。《巨人的花园》中花园的前后变化是怪诞的夸张。象征是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哲理或感情。《巨人的花园》中围墙象征封闭、阻隔,花园象征了美好事物,四季的象征意义也各不相同。

教学《小木偶的故事》时,可创设童话的意境,引导学生在读故事中关注对话提示语,并在写故事中运用这一语言形式。教学设计延续情节曲折、语言夸张的幻想色彩,使学生在故事中走入角色内心世界。学生通过朗读、表演夸张地塑造人物形象,再现离奇的故事情节,释放自己活跃的想象力,获得如游戏般快乐的感受。正如梅子涵教授所说的“文学和童话让我们过上云的生活”,和学生一起置身于童话的幻想里,成为其中一员,就能获得想象中的成就感、解放感、自由感。

三、长文短教,厘清童话常有的结构

选入教材的童话故事主要有这些结构类型:1.对比性结构——在对比中表现事件和人物。如《巨人的花园》中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情景的对比,巨人砌墙与拆墙后态度的对比、感觉的对比;《风娃娃》中人们对风娃娃做事的前后态度的对比……在对比中,故事的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显现出来。2.反复性结构。反复使故事更为单纯,是一种节奏的调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话大都是反复型结构。3.通过对话展开故事的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如《去年的树》通过四次对话,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四、深入对话,品味童话独特的美感

童话总是以美的形象、美的幻想、美的意境向儿童揭示生活中美的本质,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儿童对美的感受和欣赏能力。因此,童话教学要把“审美”作为教学的关键点。教学中,教师要借助文本,结合生活的实际,激发儿童的想象,让儿童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翱翔。

新美南吉的童话以朴素无华之美见长,他笔下的《去年的树》就是用美丽的荒诞来表现一只鸟和一棵树之间生死不渝的友谊。鸟儿那执著的爱传达的是人类共有的最美好、最纯洁、最真挚、最恒久的情感。文章开始,一棵树、一只鸟、一首歌,多美的画面!“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这是浅近的语言美。在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与文本对话,与文本的主人公进行深入的对话,在一次次追寻里,感受那荡气回肠的友情,在一次次品读里,学生的感知力、思考力被点燃,意象美、意境美呼之欲出。

(作者单位:长沙市天心区湘府英才小学)

学科

猜你喜欢
巨人花园童话
国内
宁夏画报(2019年10期)2019-09-10 07:22:44
可爱花园
夜晚的花园
童话镇
琴童(2017年12期)2018-01-09 12:50:36
秋天的童话
午夜童话镇
直立的石巨人
爱护小花园
童话世界(2016年26期)2016-08-22 12:17:52
巨人的来信
东方娃娃(2010年6期)2010-06-13 06:2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