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医院ICU升级改造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6-03-29 11:36:22徐俊
现代医院 2016年12期
关键词:病房空调重症

徐俊

综合医院ICU升级改造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徐俊

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ICU改建项目为例,探讨病区规划与流程布局,净化空调系统设置,以及装饰材料、清洗消毒设备的配置等因素,对降低感染风险,提供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所起到的作用。以期为同行开展类似改建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重症监护病房;改造;实践与思考

医院重症医学科,简称ICU(Intensive Care U-nit),是以综合性重症患者救治为重点,独立设置,负责对危重患者及时提供全面、系统、持续、严密的监护和救治的学科。由于ICU的床位面向全院开放,并且主要收治术后病情危重的患者,所以它是反映医院综合治疗水平的重要部门。随着医院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医院原有的ICU从硬件上、流程上和管理上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病患需求,不但床位紧张,而且不符合《重症医院科建设和管理指南》的要求,必须进行合理的升级改造。

1 存在的问题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综合ICU主要收治除了CCU和NICU等专科的外科术后及重症患者。该ICU位于外科楼六楼西侧,于2000年左右投入使用,共设置12张床位。经过多年使用,目前不论从医疗业务规模、布局流程和装修条件、感染管理上都已经严重影响正常使用。主要问题是:

1.1 面积规模小,展开床位数少

医院目前展开床位数达到2200张左右,但ICU开展的床位数远不能达到《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中关于三级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床位数为医院病床总数的2%~8%的要求,并且每床占地面积也无法满足15~18 m2的要求。

1.2 功能布局、洁污流程以及空调系统设置不合理

原病房采用的是大空间整体布置病床方式,缺少合理的分区,不便于抢救和家属探视。人员和物品也无法设置有序的流线和不同的进出通道,辅助用房少,加上科室的使用和存储物品多,以至于许多物品只能放置在走道上的物品柜中。科室人数较多,长期缺乏示教场地和值班室。另外只采用普通的中央空调系统,没有考虑专业卫生净化空调的设置。

1.3 整体装修标准落后,缺乏足够的清洗消毒设施,感染管理不够规范

其中PVC地板胶由于使用多年,出现了磨损、起鼓老化;天花采用老式石膏板吊顶,已经变色变形,容易积尘。缺乏足够的手卫生处理设施,便盆、抹布等污物放置的场地和处理流程不够规范。

上述问题不但制约了科室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升,而且容易引发院内交叉感染,也将影响到学科未来的持续发展。所以医院利用外科楼部分科室调整的机会,认真研究了重症医学科的现状和发展需求,将整个学科搬迁到外科楼的四楼,总建筑面积约900 m2,按照新的标准和流程进行改造。

2 ICU改造的方法

2.1 改造的目标

规模适当,功能布局合理,洁污流程清晰,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同时装饰效果明亮、整洁、医护人员和病患使用舒适是本次改造的目标。为此医院委托专业的净化设计公司,与医院医务处、总务处、重症医学科、感染管理科共同论证,反复沟通,在场地有限的前提下极大地满足医疗功能和感染管理的要求。

2.2 空间的合理规划

2.2.1 功能区域规划 《指南》中提出“ICU的整体布局应该使放置病床的医疗区域、医疗辅助用房区域、污物处理区域和医护人员生活辅助用房区域等有相对的独立性,以减少彼此之间的干扰和控制医院感染”。本项目的改造首先对各功能用房进行了合理的分区,将医疗区(包括病房和护士站)置于场地中间,办公教学区置于另外互不干扰的一角,特别将值班用房设置在医疗区的一角,既保证了相对安静的医护休息环境,又能使医护人员快速地到达医疗区。而污物处置放置在另一端靠近污物通道的地方。这样的整体场地规划使得各种人员、洁污物品流线变得更加有序,更加符合感染管理的要求。

2.2.2 房间分隔布局 在医疗区域内,取消了原来大空间布置病床的方式,改为设置3间4人病房,每间约60 m2,2间2人病房,每间35 m2,2间单人病房各18 m2。基本符合《指南》要求的每个病区最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使用面积不少于18平方米,用于收治隔离患者的规定。各病房间用半隔断半玻璃分隔,护理站敞开面向各病房,便于观察。这样的设计比原来将患者置于整个开敞的大病房中更便于保护患者的隐私,同时减少四周噪音、光线,以及抢救、治疗等对患者的影响。

2.2.3 取消探视走道的设置 目前一些医院采用探视走道或视频探视的管理模式。这样虽然能起到较少交叉感染,便于管理的作用。但美国医院的ICU大都会给病患家属10~30min时间,让患者和家属能够面对面交流,直接面对和间接面对还是有很大区别[1]。这对恢复病情有很大的帮助,才是真正的人性化,况且一些危重患者也无法通过视频进行交流。所以本项目中我院设置了专门的探视入口,与医护人员入口分开,家属通过严格更衣换鞋后,允许在规定时间内直接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通过探视制度的规范化管理,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2]。而节约下来作为探视走道的空间面积用于病房、室内走廊的扩大,同时也增加了一些室内的物品库房,使空间整体使用率得到提升。

2.3 空调系统的科学设置

2.3.1 采用洁净空调系统的原因 一般规范对ICU并没有严格的洁净要求,《综合医院建筑规范》中提出“监护病房采用洁净用房的宜用Ⅳ级标准设计,宜设置独立的净化空调系统”。那么ICU究竟是否需要设计净化空调系统,一直以来有着不同见解。我们认为ICU患者的特点是病情较重、免疫力低、术后危重患者较多,使用净化空调系统可以更好地控制感染。一是从除菌降尘的角度上看,通过空气过滤和气流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有菌或无菌颗粒物造成的危害,尤其是常见的术后感染的发生。二是通过温湿度控制,可以将细菌和病毒在空气中的存活时间控制在一个较短的范围内。大量研究表明,当室内相对湿度湿度控制在30%~60%时,可以降低室内人员感染的可能[3]。三是普通风机盘管内由于长期潮湿,过滤器积累灰尘也容易繁殖微生物引起二次污染。四是ICU患者大都是卧床无法自理,房间异味较大,通过合理的新风、排风控制,可以较好地改善室内空气品质。

2.3.2 洁净级别的选择 美国《医疗机构环境感染控制指南》认为保护性病房(PE)区域应使空气中真菌孢子数量减少到最小,以保护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满足通过室内通风(即空气从房间一侧进入,通过患者,在房间的另一侧流出);相对走廊的正压病房2.5 Pa;密闭很好的房间;每小时通气次数大于12次等条件[4]。当然,ICU毕竟不是手术部,气流组织也不需要形成类似手术室内的主流区和严格意义上的梯度压差控制的定向气流。同时考虑到ICU本身各种抢救设备也比较多,所以洁净用房等级可考虑按照Ⅲ级,洁净走廊Ⅳ级,相对最小静压差考虑大于2.5 pa设置。送风模式可采用上送下回的方式,送风口设置在病床靠患者头部一侧,回风口设置在另一侧。

2.3.3 本项目的空调具体配置情况 采用3台50 KW的风冷模块机组提供空调冷热源,对医疗区和非医疗区分别采用了不同的空调机组进行保障,是为了更有效地控制能耗并达到净化效果。所以在洁净区域采用了4台洁净空气处理机组,配置自动新风箱,循环机组配置G4+F8级别的两级过滤器,末端采用H13级别高效过滤器。普通办公区域采用新风处理机组2台供应普通风机盘管23台。整个净化空调系统采用先进可靠的控制管理方式:首先,通过设置在护理站内的多功能控制面板,可以实现机组开关控制、温湿度及运行、值班和故障显示。其次,通过机房的智能控制柜,还可以另外进行各种控制参数的设定,变频器频率设定、过滤器堵塞监控、排风运行及故障、系统风压监控等功能,以便于后续维护工作。运行结果通过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监测,完全符合规范要求,见表1。

2.4 合理选择建筑装饰材料,科学配置卫生消毒设备

2.4.1 建筑材料选用 ICU整体内部装饰应该选用环保、美观、便于清洁的建筑材料,同时也要符合不积尘、防霉、防静电、防腐蚀的要求。所以本项目的地面选用3mm厚耐磨橡胶卷材,墙身为彩钢板隔墙,墙面与地面处阴角均为圆角,天花采用玻镁复合彩钢板吊顶。各病房门为外挂式医用电动门或整体钢板门,气密防撞。

表1 验收检测结果

2.4.2 卫生消毒设施和设备配置 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质量好坏与医院感染发生率呈正相关,有效的洗手、保持手部卫生可以清除手上99%以上的各种暂住菌,切断通过手传播感染的途径[5]。按照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要求,本项目对ICU房间每床、走道及相关场地均配置了洗手设施和速干手消毒剂,以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各洗手盆均采用红外感应水龙头,提供24 h热水保障。另外,针对污物处理间的场地和设备配置进行了优化。在缓冲间以外分别设置了消毒间、污物打包存放间和库房。选用了医用快速冲洗高温消毒机,对患者使用的便盆、引流瓶、尿壶进行全自动清洗和消毒,3~7min即可清洗消毒完毕。对医用地巾等污染物品,从科室规模上考虑,暂时没有使用全自动清洗设备,但配置了专用洗衣机,将浸泡消毒后的地巾等污染物清洗烘干,这些措施都极大降低了交叉感染风险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医院ICU的升级改造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不同医院应该根据自身条件、管理模式等因地制宜,选择符合自身实际需求的改造方案。通过升级改造,特别是合理地规划布局和洁污流程,采用科学的洁净空调系统以及配置足够的洗消设施等措施共同来达到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以及提高环境舒适度的目的。

[1]吴建军.ICU人性化建设4重点[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0,10(1):18-19.

[2]袁海英,唐以勇,杨 方,等.重症监护病房的建设与管理探讨[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4,36(1):24-25.

[3]许钟麟,沈晋明.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实施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93-94.

[4]胡必杰,胡国庆,卢 岩,等.医疗机构空气净化最佳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6-27.

[5]张 旭,贺 征,李 燕,等.广州市医务人员卫生监测与分析[J].现代医院,2015,15(5):114-115.

Practice and Thinking on ICU Upgrading And Reconstruction in General Hospital

XU Jun

In this article,taking the ICU reconstruction project in Nanfang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the role of those components in reducing the risk of infection,meanwhile,providing safe and comfortable treatment environment were explored.The components included ward planning and process layout,settings of air-cleaning and conditioning system,configuration of decoration materials and washing and sterilizing equipment.Hope this paper will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those similar reconstruction projects.

Intensive Care Unit;Reconstruction;Practical Experience

Nanfang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510515,China

R197.38

:B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6.12.045

徐 俊: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广东广州 510515

猜你喜欢
病房空调重症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环球时报(2022-04-15)2022-04-15 17:15:38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空调病是怎么回事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便宜的病房
奔驰E260车空调不正常
迈腾车空调不制冷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中国药业(2014年12期)2014-06-06 02:17:43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
中医研究(2014年10期)2014-03-11 20:29:40
CCU病房医院感染的预防
哈尔滨医药(2014年2期)2014-02-27 13:3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