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保立
玄之于宰 又何其昌也从三百多年的南北争论中说董其昌
常保立
【内容提要】大德之赋,生也为易,唯真力之一笔,分阴阳之两赋。古之一画,变数大矣。试以定力之取,一画赋客之名山,在历史传说中见我古人千岁之信。篆者引文,是为真赏。
【关键词】篆者引文 上智玄解
董其昌,字玄宰。幼时坊间胡同读书老者。老先生们闲聊,我一个小孩儿记住了。民国旧时,知识学人基本是通才,说这话的老先生也不是画者书家,但传说中有历史,历史中有传说。从几百年的争论南北说其昌中,我们能够看出这件公案的影响力。村夫野叟,身有至行。方言俚语,心所了悟。至如异人、异书中的隐事,就看吾辈之真力了。初,我也不看老董之文及书及画。站在历史角度上抛开个人好恶,广见异人,多读异书,计白而当黑,作相向之思,是为读书真赏中所必。高手在民间,虽只言片语,亦有所引文。
明 董其昌像
古人远矣。曹弗兴、吴道子,以宗伯说,近世人耳。犹不复见一笔,况顾陆之徒,其不得见之哉。
予尝观其昌自悟诩:高出历代处,下笔便有凹凸。以为悬解。又能味韵回声,寻源董元,遂以淡为宗。
思白者淡,何?水赋也;赋水者何?水运也;运也者,非身心亦许、气格高标者不能,斯谓高士。
其昌尝于真赏以自检,叹曰:庶几效之,百不能一。不及古人之眉户,有夜思白。
观其书法,飘忽时分。赏其水墨,亦有迷疑。昌每以异人异书为用,又书功于二王羲献,遂良芾老。
殊不知,古人高标传世者,才之至,必有大德之赋。大德之曰,生也为易,变数中,无定之一定也。
昌每叹不及时,正是其笔墨背后的真实为人。官至礼部,鱼肉乡里,一面也;昼夜思白,乞梦香光,又一面也。拿技术找补人格当然甭打算!
或问:总有种很难抓住董其昌这个人的风格,做到一看就知道是你的感觉。答曰:恭喜你,说的非常到位!当你感觉很难抓住他个人风格时,其时你已经抓住了,而且抓的很准。老董就是这种人,其文风之修整不定,正是因为老董这个人。翻过头来说老董仕途,这人适合做,且做了跟没做一样,这种官多一个少一个和没有这回事一样,只是朝廷多了些俸禄的支出,不足以其时,那就是大家都知道的鱼肉乡里了。
董之笔墨飘忽不定的背后恰是老董这个人,知道老董的后面,前台的问题也就好懂了。后学八大就是看中老董的另一面,拿来为用,而成为山人的。
明董其昌《钟贾山阴望平原村景图卷》局部
八大山人根本就没有见过董其昌。
在学上的董,文过同世;在人上的董,勉为人世。历史是真实的,当真假莫辨时,假也是一种真实。我们今天抛开个人好恶,从历史的高度看董,积极意义的一面马上就出来了。
看画,要是找到根儿上了,就会有和以往不一样的发现,原本就有的他正在画中等着你呢。真正的看画是心赏,乐在其中的状态。这和钓鱼上瘾一样,不是为了吃鱼。这里没有功利目的,又在局外,距离缘故,清晰、清醒,随机而遇。八方汇总,水涨船高,倒是能发现问题,提升自己正当时。而画画是有一定功利目的,明确想学到点什么。凡冠以研究、课题,就已经对准了技术,尤其是为了研究而研究的所谓研究者,从无笔墨毫颖,更是今日文明之产物,其庸对即得职业更是瞄准了技术,总在落款、印章和转抄的文章上打转儿,其目标只有一个:真的,假的。而我们的祖宗从不这样,那个年代,古人没有真假概念,有的只是优劣。赏分高下,鉴定真伪。这个真伪就是优劣。在后人真的看进去达到那个高度时,和古人真力对接叫真赏。真力所致时,好东西自己找你来了。而功利目的其中的为了研究而研究,因为不够纯粹,不纯,这粹进不来,好东西不找你,亦无法在看画这一雅事中提升自己,也只能是真伪不辨,假做真时真亦假了。民国时,请教张伯老的收蓄古画藏家甚多,但多属平庸之作,张伯驹老则件件都是国宝,原来识宝的后面是人,人啊,人的高下在此呢!
明董其昌跋董源《潇湘图卷》(局部之一)
明董其昌跋董源《潇湘图卷》(局部之二)
看画大于画画,是一个人的综合状态集中于当下那一刻。某日在友人处看董其昌手卷。未展卷时,包首已见高下。再仔细观瞧,果然真力早已溢于画外:时有玄宰中锋捻转之笔,笔定度处竟然一斡翻过。予见状辄呼:太史此着正若游鱼行水,无意左右,忽又骤停,尤有后退,不能匪夷处,猛拐翩然深去。因其昌一直以淡墨中侧特然之笔自视,予不以为然,今倏忽太史此一引带,竟见剑脊之笔,始知董氏果然了得,真正玄宰,又何其昌!当然他的作品,分怎么看了。他的书倒是可以读读为用,再除去他的劣迹,徽宗皇帝用六贼丢了国土,家都没了,不照样是国家画院第一任院长吗?
黄钟大吕已去,唯绕梁三日。思白,乃余音品韵,味中溯本,穷源董元,唯命悬于一系,淡以南宗,南北后人四百年。是卷书跋,太史第一,笔墨独步,气韵双高,玄之于宰,又何其昌也。
这次武英殿古画特展中,五代董源的《潇湘图》为张伯驹先生所捐献。往时,明董其昌藏后,喜不自禁,心中念念,高誉其为南画之宗。先长题在画首,再跋文于是图卷后,历代髙士大儒见之,无不动于斯图之风,举世公认董源正宗水脉,是以传写承之。
明董其昌《正阳门关侯庙碑卷》局部
黍米珠,聚墨痕。
这只是说法,其有二:一为己说,二为他说。己说不必当真。真人,由性随心,步伍中人,岂能步履自限,走之就是;他说,更是仁智各自,亦不必字相。予之评说:书其昌者,其以书法取一画之意也。字玄宰,上智玄解,其玄中之又宰,说的是他的字里之法,全是人的综合状态,随时由性显现呢。
这和金农自谓漆书一样,说法而己,不必当真。尝见后人有好事者,真拿毛笔剪成扁刷子蘸黑漆写字。又史上文有谓秃笔之载,时人竟又信字字表,真拿秃了毛的毛笔作画,竟不知古人原本是:画成,拙厚秃笔之效果。殊可笑矣!其他若枯笔、飞白、紫毫类文字记载多引岐意,此不一一了。
众学子问:王羲之、顾恺之书中一画的古法究竟传下来没有,及中锋的真正状态是指什么?我至为高兴。从传现有的元典来看,书圣已去,的确鲜见以全身之力一送之的逸笔。恺之也随其高古游丝在后续來者之作中隐现若无,但这丝毫不影响古法的传承。正是这种似有还无,最大限度的给了我们这灵长左右的国人以当量空间想象。人类从来都是喜闻阙疑而趋同圆满的,真力学子会从一些散斫之著中了取一二,从韵郁尺素里探究旁及。当你统视连行,字里行间时,有没有想过你已经在离披点化,映带左右了。这散件飘遥的知识储备,一下子因这一刻的真觉,从命悬一系继而脉以致络,挤开了创造力本质这道大门的门缝儿,这读过的书,走过的路,有的没有的,该来的都来了。学过的知识一下子活了起来,这不是狭义的读书,实际上是一个学习方法的问题。由此我们知道,古人留下之阙疑正给我们本来灵长的思维带来了活力,这也正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强大动力。篆者,传也。篆者,引文也。宽者,引其上道。古人没有远去,古法尤在。君不见八大山人承其昌玄之于宰,又不见沈周道复于牧溪法在真常。那羲之的空中打势,飞度笔意于结起禽纵的水脉,不是已经兀然凸现在我们面前了吗?至于中锋的上下左右,前后之中,正是国人思维、治学、做事必经之定度。这模糊取象最后之中的,不正是不确定中的确定吗?才起又落,左右脚交替行走的人类从来就倒不了,就是因为这不确定中的确定。中原人至今还管成功之事叫:中!元汤垕有云:最模糊处最分明。当传世的元典真力弥漫时,我们的本能一定是灵气往来,因为我们是人!
锋芒所向,立锋入纸,高低浅深,岂能划一。这,全看个人了。
明董其昌《赠稼轩山水图》
千古文章最难解的是语境及方音,即在什么状态下说的,这就看真力了。有时候后学高手真赏中竟能引文借枝,援壁又上一层,另有一番天地,要不怎说站在巨人肩膀上呢?这应了古语代有才人这句了。人无百岁之寿,确有千岁之信。一代代的士人担当者,成全了整个国学史。
(作者单位:故宫博物院)
大家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