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新农村办主任董国权在省农委开展弘扬农耕文化建设美丽乡村活动上的讲话

2016-03-28 20:35省新农村办
吉林农业 2016年17期
关键词:农耕美丽农村

省新农村办主任董国权在省农委开展弘扬农耕文化建设美丽乡村活动上的讲话

这次活动,是省农委参与第三届吉林省农民文化节所开展的两项活动之一。近三年来,省农委积极参与省委举办的农民文化节活动,精心挖掘了一大批农耕文化典型、民俗文化典型、历史名人文化典型、红色记忆文化典型等,2015年全省打造新农村建设文化品牌村300个,今年打造的文化品牌村也在300个以上,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实践证明,打造新农村建设文化品牌,有利于促进大众文化在农村大地扎根、开花和结果,有利于补齐农村文化建设的短板,有利于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参观了梨树县蔡家镇蔡家村农耕文化博物馆以及美丽乡村建设情况,沿途参观了四平市铁西区团山子村、西八大村、东八大村美丽乡村建设现场。蔡家镇党委书记王志清同志做了经验介绍,省委宣传部公共文化服务处处长赵志强同志做了重要指示。希望到会的全体同志,认真贯彻落实赵处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对照蔡家镇蔡家村的经验做法,下大力量推进美丽乡村文化品牌建设,为丰富和发展吉林省农民文化活动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深入研究和借鉴四平市挖掘农耕文化建设美丽乡村经验

参观的4个典型村,代表了我省美丽乡村建设水平,方向性、可操作性非常强。特别是蔡家村注重挖掘农耕文化精粹,大力推进农耕博物馆、柳条边遗迹、千米石器长廊、阳光沐浴人家、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和农村环境改观、房屋改善、厨房改良、厕所改造、人们生活观念改变等“五改”建设,精心打造文化品牌,努力彰显新农村文化特色,增加新农村文化底蕴,使新农村内涵更为丰富,更具影响力和感染力。总结起来,他们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注重农耕文化精粹的挖掘、整理和展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以渔樵耕作为代表的农耕文化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生产生活的实践总结,是华夏儿女以不同形式延续下来的精华浓缩并传承至今的一种文化形态。蔡家村为弘扬农耕文化精粹,通过广泛搜集农户旧时的农耕器具、用过的物品以及协调社会各界募捐各种展品,投入资金30余万元,建设关东农耕博物馆,分为生产展厅、生活展厅、民俗展厅和精品展厅等4个展厅,展示了当地民间古老农用生产工具、古老生活用品、古老民俗器具等展品,每个物件都代表了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物证、生活影像、故事传说,将农耕文化所蕴含的精华思想,例如自强不息、集体至上、尊老爱幼、勤劳勇敢、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邻里相帮等文化传统和核心价值理念展现出来。二是注重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利用清朝时期在蔡家的地域上曾有一段“柳条边”遗迹,此为当时保护东北地区生产的皇室贵族所需要的人参、东珠等特产,以及皇帝围猎所用的围场,实际是一条戒备森严的封禁界限。如今,蔡家村按照柳条边原貌,恢复建设长约100米的柳条边和门台,让这一历史记忆重现在世人面前。三是注重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技术的结合。蔡家村建设了占地2万平方米柳条边工匠文化园,分为7个展区:十二生肖展区、野生动物展区、劳动者展区等,展示上百件形态各异的树根雕塑近150件,旨在用木雕的形式再现以前关东农耕文化面貌。在展现传统农耕文化的同时,园内还建设了现代农业示范区,新建5000平米的无公害蔬菜和水果大棚,展示了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设施和先进生产技术,让人们在享受采摘和观光乐趣的同时,感受到从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的发展、变迁和提升。四是注重文化发展与人居环境建设的同步提升。在挖掘整理农耕文化、留住历史文化记忆的同时,紧紧围绕创建美丽乡村、打造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活动,不断加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提升,倡导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积极推进农村环境改观、房屋改善、厨房改良、厕所改造、人们生活观念改变等“五改”建设,实现“阳光沐浴”人家进农户。加强村规民约建设,开展健康文体活动,在民间推广具有满族文化特色的娱乐活动,培养现代文明生活方式。

团山子村、西八大村、东八大村在美丽乡村文化品牌打造的过程中,也各具特色,各有特长,展现了新农村、新农民、新农业的崭新文化风貌,既有外在的、有形的变化,更有本质的、内涵的提升。这4个村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二、抓住农民文化节的有利契机,深入推进美丽乡村文化品牌建设工作

基础设施是美丽乡村建设的肉,文化品牌的打造就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魂,美丽乡村建设离开了文化的支撑,就失去了灵魂,没有了精彩,就会黯然失色。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时强调,从历史纵深来看,即使将来我国城镇化率达到70%,也还有30%的人口,即四、五亿人生活在农村。因此,光重视城镇化还不够,必须同步加快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要体现农村特色,留得住乡愁,看得见青山绿水,留得住中华文化的根基、农耕文化的精粹。所以,我们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利用省里举办农民文化节的有利契机,深入推进美丽乡村文化品牌建设工作,努力把我省新农村建设推向更高阶段。

(一)深入挖掘和整理我省农村特色文化。我省农村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挖掘和整理的意义十分重大。比如:在民族文化方面,四平市叶赫镇满族文化、延边州的朝鲜族文化、前郭县的蒙古族文化、伊通县的萨满文化、松原市的伯都纳文化、集安市的高句丽文化等,不仅覆盖的村庄面较大,而且文化内涵特别丰富,有的是吉林省独有的文化,需要我们进行挖掘整理、展示宣传、弘扬传承。比如:东北的柳条边文化、梨树县偏脸城辽代文化、农安辽代古塔文化、敦化六鼎山古墓群文化、珲春敬信镇土字牌晚清文化等,这些历史古迹文化,也包括农耕文化,都是我们省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认真研究、传承发展。同时,我们还要注意保护遗留下来的古井、古树、古村落等。比如:红色旅游文化,四平战役、四保临江、东北抗联等,这些抗日英雄和爱国将领扎根东北、深入人心。还有我省的传统文化,包括二人转、大秧歌、剪纸、农民画、长白山根雕、草编、石岘文化等,起源于过去,发展于现代,成为文化产业,既成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又成为吉林省农村文化的重要符号,需要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加以推广、放大。我们还可以搞一些摄影、书法、绘画,开展科技知识、法律知识、自然知识、历史知识的文化宣传,这些也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方面,我们大家要多上心、多留意、多收集、多整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努力把新农村文化建设搞得丰富多彩、积极向上。

(二)广泛开展文化宣讲活动,打造农村文化“四窗”、“五廊”。要积极利用文化休闲广场、文化大院、小庭院、小公园、艺术长廊、博物馆、展示馆等农村文化活动场地,积极开展“四窗”、“五廊”建设。“四窗”,即政务公开窗,按规定公布村务、党务、接受村民监督;政策宣传窗,张贴最新出台的政策法规、宣传反邪教、村规民约等;文明礼仪窗,张贴文明礼仪的知识、标识和美德事迹等;科普知识窗,张贴与群众生活密切联系各类科普知识、生活窍门等,倡导科学低碳生活方式。“五廊”,即全景式展示村情村史村貌,打造传承优秀文化、弘扬道德文明新风的教育阵地。主要包括历史廊:展示介绍本地区的区位概括、历史沿革,包括自然史、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等;展示本地区积极向上的历史传说、先贤故事和红色传统;展示不同历史时期村庄变化和重大活动。民风廊:展示本地区姓氏祖先先贤事迹、资料、圣贤语录、家训族训、村规民约等;展示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弘扬红色文化传统。励志廊,展示建国以来历任村党组织书记、村委员主任照片和主要功绩;展示本地历届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事迹和照片;设立“英雄榜”、“学子榜”、“寿星榜”、“能人榜”、“孝悌榜”、“贡献榜”等,并展示上榜人员及村里文明户的事迹照片;展示并及时更新村里当代优秀学子和专家学者照片、证书;展示本村各方面成功人士的事迹照片。成就廊,展示美丽乡村风貌照片、村庄发展愿景规划;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本地各项事业发展的成就。文艺廊,展示各地与村庄有关的诗文、楹联、对联、匾额等;展示本地文艺人士的书法、绘画、雕刻、工艺、文学创作等方面的作品;展示本地风土人情、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景观等。

(三)打造一批美丽乡村文化品牌典型。根据每个村所在的地域文化,打造具有区域性代表性的、具有本村特色的美丽乡村文化品位。一是创建一批精品文化村。突出典型示范,选择一批各方面条件比较成熟的行政村,集中资源力量培育打造精品文化样板。精品文化村要达到“十个一”标准,即要有一所文化礼堂、一个百姓舞台、一片门球场、一个灯光篮球场、一个室内电影放映点、一个文化广场、一个农家书屋、一支农民文艺队伍、一首村歌和一片文化墙。二是评选一批乡土文化村。立足各地实际,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评选出一批群众文化活动活跃、具有较好乡土文化特色的行政村。通过梳理文字、图片、影视等资料,进一步提炼特色村文化内涵。三是打造一批红色文化村群。各地要充分发挥红色旅游资源优势,例如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空军飞鹰高志航、四保临江纪念地等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高标准建设红色旅游精品路线,以高品质产品服务人,以高文化内涵影响人,以特色活动打动人,提升区域文化品牌内涵。四是建设一批休闲生态文化村屯。要坚持规划高水平,建设有品位,落地出精品,加强农业农村独有的民俗保护、文脉传承、观光休闲、农事体验等文化资源,在现代农业园区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同步建设休闲文化生态旅游基地,展现现代田园风光,真正实现美丽乡村与休闲生态文化紧密结合,努力让美丽乡村实现文化的提升、财富的提升和品牌的提升。

打造新农村建设文化品牌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必须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我们要紧紧依靠省委宣传部的领导,以吉林省农民文化节活动为载体,不断提升和丰富美丽乡村文化水平,为加快实现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同步建设,不懈努力奋斗。

(省新农村办 供稿)

猜你喜欢
农耕美丽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耕旧事十二韵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
拾趣安吉,快乐“农耕”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