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闿年谱

2016-03-28 15:18:03王伟丽吴亚青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文集康熙

王伟丽,吴亚青

(合肥工业大学 图书馆,合肥 230007)



江闿年谱

王伟丽,吴亚青

(合肥工业大学 图书馆,合肥 230007)

江闿是清初徽州著名的文学家,他在诗、词、文等多个领域均有较高成就,但其生平事迹鲜为人知。文中从有关史乘、方志、文集等资料中整理其年谱简编,系统介绍他交游、仕履和著述概况。

江闿;年谱;交游;著述

江闿(1634~1701),榜名越闿,字辰六,号览古,别号牂牁生。安徽歙县人,贵州贵阳籍。清初著名的词人、诗人。康熙二年(1663)举人,康熙十八年(1679)荐举博学鸿词。历任益阳知县、均州知州、解州知州,后擢员外郎,未及赴任即卒。其词艳而不腻,精于写景,在清初有着广泛的影响。所著《江辰六文集》[1]二十四卷,其中包括文集《政在堂集》十四卷,诗集《湖外集》五卷、《汉沔集》一卷、《河汾集》二卷、《河汾遗集》一卷,词集《春芜词》一卷。

明思宗崇祯七年甲戌(1634)一岁

八月十四日,出生。

闿,……生崇祯甲戌年八月十四日,卒康熙辛巳年三月二十二日。( 江淮椿《歙北江村济阳江氏族谱》[2])

崇祯十五年壬午(1642)九岁

此年已通读《左传》与《国语》。

九岁粗能通《左》《国》,寻探《公》《榖》弥相亲。(《江辰六文集》卷二十二《戊寅除夕》)

明崇祯十七年(清世祖顺治元年)甲申(1644)十一岁

此年已读《易经》与《诗经》。

十一渐解《诗》与《易》,才识属文如有神。(《戊寅除夕》)

随父兄远离家乡,奔走四方。

小子闿髫龀时曾记,从我父兄瞻拜山前,时松楸苍翠蔽天,既而奔走四方。(《江辰六文集》卷十七《祭五世祖处士玄祐公暨孺人鲍氏、宋氏墓文》)

顺治五年戊子(1648)十五岁

开始游学。

余自束发以来始而负笈,已而计偕,已而出游名山,足迹几半天下矣。(《江辰六文集》卷四《友声集序》)

顺治十八年辛丑(1661)二十八岁

受到胡文学的赏识。

辛丑岁,余以文字知於甬上侍御胡公。(《江辰六文集》卷三《振古堂诗叙》)

冬,结识同乡赵吉士。

忆自论文淮幕后,忆稀旧雨卅余秋(予识辰六于辛丑之冬)。(赵吉士《万青阁全集》[3]卷五《辰六和韵,寄慰简报》)

康熙元年壬寅(1662)二十九岁

春,参加童试,受到胡文学、王士禛、赵吉士提携。

蚤遇浙东胡献肃,曾来济南王宜春。童子科中亲物色,驽骀何幸封方歅(胡公道南,王公阮亭,从童子中有特授之知)。(《戊寅除夕》)

点检瑶篇入选楼,广陵曾共酒人游(辰六童试,余有文字之知)。(赵吉士《万青阁全集》卷五《江子辰六寄书远侯,叠前韵寄意》)

按,江闿于辛丑(1661)冬结识赵吉士,而江闿童试中,赵吉士又有提携。童子试通常在每年的二月,因此江闿参加童试应在辛丑冬后,即康熙元年(1662)年春。

王士禛后即称其为“门人”,常与之论史作诗。

门人江子辰六之学,淹贯古今。予每与之论史事,俯仰数千年如指诸掌。(王士禛《渔洋山人文略》[4]卷三《览古诗集序》)

康熙二年癸卯(1663)三十岁

秋,中贵州乡试,榜列十三名。

江闿,原名藩,字辰六,……贵州籍康熙癸卯科第十三名举人。(江淮椿《歙北江村济阳江氏族谱》)

康熙三年甲辰(1664)三十一岁

春,首次参加会试,旋落第。

许虬《万山楼诗集》[5]卷十五《蔡特臣、越辰六下第书来以紬扇二种见贻》。

按:此诗前三首为《癸卯除夕》,后第八首为《甲辰除夕寓确口》,诗集按年代遍排,因此,此诗应作于本年。

康熙四年乙巳(1665)三十二岁

与周亮工相聚京师。

忆自邗江聆听先生之言论,……乙巳聚京师,恍然再遘,如来无非棒喝。(《江辰六文集》卷八《侯栎园先生》)

夏至,陈敱永为江闿诗集作序。

江子辰六璞玉浑金,比质春云秋水,为神光岳钟英,天人阐蕴,梦授江淹之笔;红锦入怀,家传刘向之经。……乙巳长至年家弟陈敱永拜手题。(《江辰六文集》卷首陈敱永序)

康熙五年丙午(1666)三十三岁

吴绮重建墨妙亭,作诗赞之。

吴绮《林蕙堂全集》[6]卷十五《墨妙亭和辰六》、王昊《硕园诗稿》[7]卷二十六《署中三景次越辰六原韵》。

按:原诗《江辰六文集》未收录,暂不可考。

吴绮重葺六客堂,与方亨咸、唐允甲等六人宴饮其中,各赋《定风波》。江闿作文记此盛事。

岁丙午,外舅吴公重葺焉。寻复旧观,得客适如数。开李相之尊,酌乌巾之酿。夜尽酣,各得《定风波》一阕。(《江辰六文集》卷六《六客堂记》)

康熙六年丁未(1667)三十四岁

二月,参加会试再次落第。

余尝五试南宫,两登荐剡,不遇。既为外吏抚军再荐,终以庸愚负之。(《江辰六文集》卷九《陶幼白诗序》)

按,南宫,指礼部会试,即进士考试。由此可知江闿从康熙三年(1664)到康熙十九年(1680)为益阳县令之间,共参加五次会试。会试为三年举行一次,康熙三年到康熙十九年之间应有六次会试,而闿母于康熙八年去世,因此闿未参加康熙九年(1670)考试。五次会试分别为康熙三年、六年、十二年、十五年、十八年。

康熙七年戊申(1668)三十五岁

三月三日(上巳),与吴伟业、吴绮、吴雯清、徐乾学等十多人仿东晋王羲之兰亭之会,同修禊事,并分韵各赋诗词。

吴伟业《吴梅村全集》[8]卷十七《戊申上巳,过吴兴,家园次太守招饮郡圃之爱山台,坐客十人,同修禊事。余分韵得苔字》、卷十八《赠家园次湖州守五十韵》、卷二十二《沁园春·吴兴爱山台禊饮,分韵得关字》

《江辰六文集》卷十一《上巳集爱山台分韵》、卷十四《沁园春·上巳爱山台,时有梅村、方涟两先生,同菊人、原一、子寿、再馨、弘载、坦夫、鹤问、石叶暨园次外父,分得吾字》。

应吴绮之请,作书邀吴伟业一起泛舟访三癸亭遗迹。

读太白亭之句,能使孙处士如有生气,洵是作手。明日外舅欲访三癸亭遗迹,舣舟以待先生,肯惠然来不,顒望,顒望!(《江辰六文集》卷八《约梅村先生》)

夏,作《滇补叙言》。

康熙戊申之夏,南宁令石门程子以觐事南旋过吴兴,出其《滇补》一书示予,予惟滇南风土与黔近。(《江辰六文集》卷三《滇补叙言》)

冬,宋琬作《越辰六诗序》。

辰六出其近所为诗,与天目近游数十篇示余,俾为之序。(宋琬《安雅堂文集》[9]卷一《越辰六诗序》)

康熙九年庚戌(1670)三十七岁

寓居杭州,作《鲁风小传》。

庚戌夏,予事阻武林,偶见双履敝甚,中有所感。因为立传,名以鲁风,字以望仙,皆取古鞋名也。(《江辰六文集》卷六《鲁风小传》)

康熙十年辛亥(1671)三十八岁

三月三日(上巳),吕祚德招游平山堂,时有罗坤、虞彦公等,有诗。

《江辰六文集》卷十一《上巳吕使君招同罗弘载、虞彦公游平山堂》。

按,《乾隆江南通志》[10]卷一百五十《职官志》:“扬州炒关,吕祚德,金坛人,举人,康熙九年同任。”祁美琴《清代榷关制度研究》[11]附录三《各关专差官员一览表》:“扬州关专差官员:吕祚德,康熙九年至十年任。”由此可知,吕祚德康熙九年(1670)至康熙十年(1671)年间在扬州任,此次聚应在本年。又,平山堂在扬州城西北五里大明寺侧。

夏,将游楚地并登庐山。曹溶、吕祚德、魏禧、闵麟嗣等作诗送之,作词谢别诸子。

曹溶《静惕堂诗集》[12]卷三十五《送越辰六楚游》、魏禧《魏叔子文集》[13]诗集卷五《送越辰六之楚兼游庐山》、邓汉仪《诗观》[14]二集卷六闵麟嗣《送越辰六之楚兼游庐山》。

《江辰六文集》卷十四《百字令·答别曹秋岳、严颢亭、吴方涟、张穉恭、白仲调前辈,张登子、吕锡馨、计甫草、程穆倩、邓孝威、孙无言、魏叔子、孙嘉客、罗弘载、闵宾连、朱锡鬯诸子》。

按,《江辰六文集》卷六《游庐山记》:“康熙辛亥七夕后三日记。”由此可知江闿于康熙辛亥(1671)游庐山。诸人写诗送之游庐山当在本年。

吴伟业去世,作诗挽之。

《江辰六文集》卷十《哭梅村先生》二首。

《吴梅村全集》附录一顾湄《吴梅村先生行状》:“先生生于明万历己酉五月二十日,卒于今康熙辛亥十二月二十四日,享年六十有三。”[15]1406

康熙十一年壬子(1672)三十九岁

二月十五日,吴绮为江闿文集作序。

江郎辰六以拔俗之标,负日上之气,谓当早翔上国,扬誉帝廷,对宣室之谈,奏上林之赋耳。……康熙壬子花朝,葹园吴绮题。(《江辰六文集》卷首吴绮序)

孙默六十寿辰,作词贺之。

《江辰六文集》卷十四《月当窗·寿无言六十》。

按,汪懋麟《百尺梧桐阁文集》[16]卷五《孙处士墓志铭》:“默字无言,又字桴葊,人无识不识皆称无言。因以字行。卒之时实康熙十七年五月二十八日,得年六十有六。”,可知孙默康熙十七年(1678)去世时六十六岁,逆推之,其本年为六十岁。

康熙十二年癸丑(1673)四十岁

与许虬在慈仁寺晨夕论诗。

癸丑服阕就试,先生亦除丧赴补。拜访于都中慈仁寺,因晨夕论诗不辍。(《江辰六文集》卷三《樗斋先生诗抄叙》)

复下第,作诗写失意之情。

壬子春,先生放舟江淮,……秋,先生北上。逾年,闿亦自贵竹来京师相见,……既而下第,慰藉谆至。延居比邻,一日不会辄问。(《江辰六文集》卷七《祭广东道御史鞠公文》)

早觉诸艰备,悭分一第荣。年来心渐恕,枋下气难平。漫说鸣无待,如何化未成。良朋相慰藉,好语倍伤情。(《江辰六文集》卷十《下第》)

秋,何旅任安庆府通判,罗坤跟往。作诗送别。

癸丑之正月,再遇京师,诗益进。是年秋,生从友去皖城。(《江辰六文集》卷三《罗萝村诗叙》)

《江辰六文集》卷十一有《送何别驾之皖城次韵》、卷十三《送罗萝村之皖城幕,次记蘖子韵二首》。

康熙十三年甲寅(1674)四十一岁

八月十九日,扬州太守金镇于郡斋宴集程邃、纪映钟、李湘、邓汉仪、孙枝蔚、宗元鼎、黄云、宗观、华衮、许承家、柳文、汪楫、汪耀麟、刘彦度、江闿共十六人,作诗记之。

《江辰六文集》卷十一《金太守招集分赋》、金镇《郡斋宴集,率赋长句,八月十九夕也。同程穆倩、纪伯紫、李涪源、邓孝威、孙豹人、宗定九、黄仙裳、宗鹤问、华龙眉、许师六、越辰六、柳长在、汪舟次、汪叔定、刘彦度》(《扬州历代诗词》[17]第二册)。

康熙十四年乙卯(1675)四十二岁

五月,许虬随军道经广陵,作诗送之。

五马临征伐,荆南报屏围。饶歌存国雅,露布壮皇威。出塞孤臣远,还京双鬓非。相逢裘带敝,五月战场归。(《江辰六文集》卷十《吴门许先生以郡伯从戎荆州奉命撤回,相见广陵赋送》)

九月九日(重阳节),与周体观、徐乾学、史修龄、倪灿、程邃、程穆倩、汪耀麟、汪楫、汪懋麟诸君泛舟,登平山堂,饮酒赋诗,抒发忧国之情。

《江辰六文集》卷十《九日同伯衡、健庵、子修三君,暗公、穆倩、孝威、叔定、舟次、蛟门诸子泛舟登平山堂用少陵夔州九日韵》。

秋冬之际,徐乾学还京,作诗送之。

《江辰六文集》卷九《送徐健庵太史还京》、卷十三《送徐健庵太史》。

康熙十五年丙辰(1676)四十三岁

寓居京城,徐元梦与班美斯经常拜访。

丙辰复上长安,虽同在京门寓舍,相间十余里,闻予至,偕班子美斯策骑过予凡十数过,过尝竟日。予惮远未能往报,曾不以为傲也。(《江辰六文集》卷四《徐善长古声集叙》)

三月,下第,作诗感怀。

十年争一隙,指屈羡吾身。几见金门客,还为朝野人。(《江辰六文集》卷十《丙辰下第用癸丑原韵解嘲》)

五月十六,与王曰高、归孝仪游摩诃庵西园。

丙辰五月既望,与越辰六、归孝仪两孝廉来摩诃庵西园观杏实也。(王曰高《槐轩文集》[18]卷五《重游摩诃庵杏园记》)

为《落落先生传及其辽州歌妓行》一书题跋。

予丙辰,落拓燕市逃于酒,偶同沈子王郎剧饮,醉甚。坐客出《落落先生传及其辽州歌妓行》。……余欲不为引满叫快,亦不得也,遂跋于后。(《江辰六文集》卷五《落落先生传及其赠辽州妓女诗合刻跋》)

八月,鞠珣任巡视河东监政,作文送别。

今天子之十有五年秋八月,广东道监察御史加一级鞠公奉简命巡视河东监政。九月出都之任所,朝士大夫多征歌载酒郊饯。予力不能与,乃以知己之感,乘蹇驴亦送于郊,仅能长揖以别公。(《江辰六文集》卷四《送鞠侍御之河东序》)

参加谒选,未得中。

岁丙辰,予下第京师,谒选复不得。(《江辰六文集》卷三《振古堂诗叙》)

喜读书,常借书阅读,虞沅绘之图,题曰“借书图”,京城诸友纷纷题词。

牂牁生久于燕,量不胜饮颇喜饮,于书亦然。力不能蓄书,多借诸友。……时荏平王给事往东头,去庙二里许,永城李学士住西头隔三里。两公素爱积书,亦素善生,生偶欲某书,亟赁驴走索,不得驴即徒步往,或令童子去。……好事者为之图,图时乎秋图芙蓉数十本纪时也。……图成于主人之癖适合,遂为之记。(《江辰六文集》卷六《〈借书图〉记》)

汪懋麟《百尺梧桐阁集》卷十四有《题辰六〈借书图〉》,孙枝蔚《溉堂续集》[19]卷六(丙辰四言古诗)有《为江辰六闿题〈长安借书图〉》,王士禛《渔洋山人精华录》[20]卷八有《题江辰六〈借书图〉》,许承宣《金台集》[21]卷下有《跋江辰六〈借书图〉》,吴绮《林蕙堂全集》卷二十三有《题辰六〈借书图〉》等。

康熙十六年丁巳(1677)四十四岁

作《征安览古诗》一卷。

向者丁巳岁,予自楚之淮泗间,……感所遇而歌咏随之。时永城李公、新城王公为以《征鞍览古》名,序而梓之,今且十有二年矣。(《江辰六文集》卷十七《征鞍览古续集自序》)

过辽州,旅店主人具述当地捕虎之事,听后作文以论之。

予丁巳过辽州,逆旅主人具述其事甚悉,或则曰:“壮士之往也,方在道,蚤自悔捕虎非善技,即逃入中条不知所终。故若辈得以浪得名耳!”因为是说。(《江辰六文集》卷二《捕虎者说》)

康熙十七年戊午(1678)四十五岁

正月,受诏举博学鸿词。

今年春,谒选来京师,会诏举博学宏词之士以备顾问……辰六为沈绎堂学士所举,而诸侍御复交章论荐。于是,始见于吏部,握手如平生欢。(方象瑛《健松斋集》[22]卷五《寿江青园先生序》)

王士禛改授翰林,作诗庆贺。

上殿赋诗隆主眷,入宫砚草颂臣贤。皇舆手订追元凯,鉴古心裁继马迁。(《江辰六文集》卷十二《喜阮亭先生改授翰林十二韵》)

作《重修新安会馆记》。

今上十有六年春,同人毕集民部,赵君谋拓其规制。……詹某月日经始工,峻于某月日,顾后之士君子踵而行之,勿至废坠。……时当落成,诸君命为之记。(《江辰六文集》卷六《重修新安会馆》)

康熙十六年丁巳,予历民部,同郡多宦辇下者寻邀程侍御梓园再举,于戊午岁落成。(赵吉士《万青阁全集》卷一《重建新安会馆序》)

为徐釚《枫江渔父图》题诗。

《江辰六文集》卷九《题徐电发〈枫江渔父图〉》。

汪懋麟《百尺梧桐阁集》卷十六(自戊午岁正月起至十二月止)《题徐电发钓鱼小照》。

康熙十八年己未(1679)四十六岁

参加御试博学宏词科,未中。

江君辰六少以高才力学,为四方推重。……顾屡困于公车,己未应鸿博之诏,复以飞鸟污卷之异,不得与。(《江辰六文集》卷首姚淳焘序)

七月二十八日,京师大地震,作诗记之。

《江辰六文集》卷九《己未七月廿八京师地震记异》。

康熙十九年庚申(1680)四十七岁

受命,出任益阳县知县。将离京,作诗答别在京师友。

《光绪湖南通志》[23]卷一百二十三《职官十四》:“江闿,贵州贵阳举人,十九年任。

《江辰六文集》卷十《将赴益阳,答别都门师友》三首。

为吴绮出钱筑室于扬州南门,曰“天地间亭”。

归而贫甚,不能自给。长婿江子辰六醵金筑室于广陵之南门,曰天地间亭。翁于是乎有居。(吴绮《林惠堂文集》卷首《听翁自传》)

王士禛迁国子祭酒,寄书贺之。

前阅邸报,知阮亭先生晋大司成,虽南荒下士无不手额,谓一代楷模。(《江辰六文集》卷八《寄阮亭先生》)

康熙十九年庚申,四十七岁,在翰林。……迁国子监祭酒。(王士禛《渔洋山人自撰年谱》[24])

康熙二十年辛酉(1681)四十八岁

在益阳期间,劳心为民,颇多善政。

江闿,……康熙中知益阳县时,吴逆初平,疮痍未复,闿劳心抚字,修成建学,民不知役,以卓异擢知均州。(《光绪湖南通志》卷一百四十《名宦志》)

十二月,始建学宫。

余闻益阳学宫最盛于隆庆五年,偶从朽腐聩坏,榱栋间犹及见当年,……迄今且百有馀年。……肇其事于二十年冬十二月凡六阅,启圣祠、六贤祠,两庑、垣宇、户牖、台基、几筵即成。(《江辰六文集》卷六《益阳县儒学记》)

康熙二十二年癸亥(1683)五十岁

闰六月二日,见岳楼落成,作文记之。

始其事于辛酉三月望日,落成于癸亥闰六月朔后一日。……南则见岳楼,今始建也。(《江辰六文集》卷六《见岳楼记》)

在长沙,送许虬返乡,赋诗赠之。

《江辰六文集》卷十一《长沙送敏庵许先生》。

永州府知府:……许虬,江苏昆山进士,十九年任。柯弼,奉天举人,二十二年任。(《光绪湖南通志》卷一百二十一《职官志·文职十二·国朝一》)

按,许虬,康熙十九年(1680)至二十二年(1683)任湖南永州府知府。江闿送许虬先生,当于许虬离任经长沙回乡时。又,诗中写道:“廿年师弟困驰驱”,江闿康熙二年(1663),于贵州举人时拜许虬为师,距今正二十年。因此,江闿当于本年于长沙赋诗送别许虬。

监修《益阳县志》(十卷)。

《康熙益阳县志》十卷,新安江闿监修,康熙二十二年县人陈震等纂增。(《光绪湖南通志》卷二百四十九《艺文志五·史部·地理类下》)

协助朝廷平定“三藩之乱”,获朝廷“卓异”嘉奖。

《江辰六文集》卷十《赐封至自京师纪事》、《上赐妆花袍以奖卓异纪事》。

越闿,字辰六,本姓江,歙县江村人。……时长沙以吴逆之乱,羽檄旁午,闿备刍茭供顿,应给裕如。以卓异赐袍服。(《道光贵阳府志》[25]卷七十六《传四·耆旧传一》)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1685)五十二岁

有湖北均州之命。将赴任,离益阳时,民众夹道送别。途中作《宋长白诗序》。

予有均州之役,且行矣。……益同城文武诸君、荐绅先生、学校子弟各饯于家,再饯于郊。他如农、工、商贾、军校、黄冠、缁衣之徒提壶执爵遮道,杂陈人不三爵不退,予自笑日唯酒食问而已。时宋子长白责予久负序诗之约,予曰,‘子休矣,荆襄敢作避债之台耶!’遂别。……宋子于古人肖其神不求其貌,所以为佳,更过此以往,几无以测其造诣之所终极,是序也。成以公安道上,泥涂风雨复无休息,正恐敏而不工。虽然能不食言庶几为宋子之友哉。(《江辰六文集》卷十七《宋长白诗序》)

《光绪襄阳府志》[26]卷二十《职官志·均州》:“均州知州,……江闿,新贵人,二十四年(任)。佟国弼,汉军正蓝旗荫生,二十八年任。”

赴均州途中,凭吊览古,感而歌咏,后成《征鞍览古续集》。

岁乙丑,予自湖外量移武当,由厥长沙而北走武陵鄢郢,过南雍之城,北极其西鄙而后止焉。已而西探锡穴,东寻鄂渚,地不越楚,跋涉亦四千馀里。每至一古人之地,感所遇而歌咏,不能自己。与丁巳之役,略同得历代君臣、父子、朋友、夫妇四十四人,美恶四十二事于诗,得四十章。(《江辰六文集》卷十七《〈征鞍览古续集〉自序》)

康熙二十五年丙寅(1686)五十三岁

春,与曾明订交。后为其《家风拾遗》作序。

丙寅春,予获交安陆曾孝廉明,……予所逊于孝廉者,远矣。或曰恶乎名不讳也,事关家国义不得讳,偶因请序并及之,是为序。(《江辰六文集》卷十七《曾孝廉家风拾遗序》)

拜书亭建成,作《拜书亭记》。

时康熙二十有五年,岁丙寅九日,亭落成是日也,适得老亲手书,喜不胜。盖一官去家甚远,得书为难,乃叹古人得父书,必洒扫再拜而后读,读毕更拜,良有以也。故即以拜书名其亭焉。(《江辰六文集》卷十七《拜书亭记》)

康熙二十八年己巳(1689)五十六岁

《征安览古续集》将付梓,自序。

向者丁巳岁,予自楚之淮泗间,……时永城李公,新城王公为以征鞍览古名,序而梓之,今且十有二年矣。(《江辰六文集》卷十七《征鞍览古续集自序》)

康熙三十一年壬申(1692)五十九岁

题张敏外台《燕子画册》。

《江辰六文集》卷二十一《题张外台〈燕子画册〉》。

朝廷任命闿为解州知州。王士禛招同京城诸子赠行,闿作诗留别。

《江辰六文集》卷二十一《阮亭王夫子招同诸子赠行即依原韵限中条留别》、《留别都门师友任用二字韵》。

袁启旭《中江纪年诗集》[27]卷四《阮亭席上送辰六之解州任,时吴天章亦返蒲州限为韵各赋二首》。

拜尧庙,作文记之。

小子闿岁丁巳客河东过尧庙,访司启明者不可得,仅得拜于门外而去,迄今怅然。岁壬申来守解梁,岁暮有事于郡,东行五十馀里曰安邑,大禹故都也。……时康熙三十有一年十二月,解州刺史江闿记。(《江辰六文集》卷十九《谒尧庙记》)

康熙三十四年乙亥(1695)六十二岁

大旱,两次斋戒为百姓祈雨。

《江辰六文集》卷二十二《乙亥春正祈雨十日使得微雨》。

作《任思葊犹存集序》。

予治解之三年,先生仲子言瞻持遗稿为之序。(《江辰六文集》卷二十《任思葊犹存集序》)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1697)六十四岁

夜梦,与宋征舆、吴伟业、龚鼎孳、曹溶、周亮工诸前辈同游金山寺。

《江辰六文集》卷二十二《夜梦宋辕文、吴梅村、龚芝麓、曹秋岳、周栎园诸先生同游金山寺》。

康熙三十九年庚戌(1700)六十七岁

题陈奕禧《汉柏图》。

《江辰六文集》卷二十四《题陈子文〈汉柏图〉》。

康熙四十年辛巳(1701)六十八岁

与宋荦相别二十年,时宋自京城遥寄其作《绵津山人集》、《沧浪小志》与江闿,作诗答之。

《江辰六文集》卷二十四《忆别宋大中丞二十年矣,今开府三吴犹不忘旧越三千里以〈绵津山人集〉遥寄,勉答一律》。

三月二十二日卒。吴雯闻讯,作诗感悼。

闿,原名藩,字辰六……生崇祯甲戌年八月十四日,卒康熙辛巳年三月二十二日。(江淮椿《歙北江村济阳江氏族谱》)

吴雯《莲洋诗抄》[28]卷七《感悼将解州辰六》:“春首华筵重一金,大寒冰雪感知音。牂牁名士今何处,谁辨相如作赋心。”

[1]江闿.江辰六文集[M].四库禁毁书丛刊本.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2]江淮椿,修.歙北江村济阳江氏族谱[Z].清乾隆四十二年刊本复印本.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资料室藏.

[3]赵吉士.万青阁全集[M].济南:齐鲁书社,1997.

[4]王士禛.渔洋山人文略[M].济南:齐鲁书社,1997.

[5]许虬.万山楼诗集[M].济南:齐鲁书社,1997.

[6]吴绮.林蕙堂全集[O].清康熙三十九年刻本.国家图书馆珍藏.

[7]王昊.硕园诗稿[M].四库未收书辑刊影印清五石斋钞本.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8]吴伟业.吴梅村全集[M].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清康熙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9]宋琬.安雅堂文集[O].清顺治至乾隆间刻本.国家图书馆珍藏.

[10]黄之隽,编纂.乾隆江南通志[O].清乾隆二年刻本.合肥工业大学图书馆珍藏.

[11]祁美琴.清代榷关制度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4.

[12]曹溶.静惕堂诗集[M].济南:齐鲁书社,1997.

[13]魏禧.魏叔子文集[M].胡守仁,姚品文,校点.北京:中华书局,2003.

[14]邓汉仪,辑.诗观初集二集[M].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清康熙慎墨堂刻本.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15]吴伟业.吴梅村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6]汪懋麟.百尺梧桐阁集·百尺梧桐阁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7]李坦.扬州历代诗词[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18]王曰高.槐轩文集[M].济南:齐鲁书社,1997.

[19]孙枝蔚.溉堂续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0]王士禛.渔洋山人精华录[O].清康熙刻本.安徽博物院珍藏.

[21]许承宣.金台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

[22]方向瑛.健松斋集[M].济南:齐鲁书社,1997.

[23]李瀚章,卞第宝,纂修.光绪湖南通志[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

[24]王士祯.渔洋山人自撰年谱[O].清雍正刻本.安徽博物院珍藏.

[25]周作楫,修.萧琯,翟瑢观,邹汉勋,纂.道光贵阳府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6]思联修,王万芳,纂.光绪襄阳府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27]袁启旭.中江纪年诗集[M].清代诗文集汇编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28]吴雯.莲洋诗钞[M].上海:上海中华书局,1936.

The Chronicle of Jiang Kai’s life

WANG Weili,WU Yaqing
(Library of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efei 230009,China)

As a famous litterateur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Jiang Kai(1634-1701)makes great achievement in ci (a Chinese poetic genre),poems,essays and other fields.But few people know about his life.This paper is a con⁃cise chronicle of Jiang Kai’s life sorted out from the relevant history biography,local records and other document literatures,and it gives a systematic and thorough introduction to his making friends and works.

Jiang Kai;chronicle of one’s life;making friends;works

吴亚青(1970—),女,安徽合肥人,副研究馆员。

K248

A

1008-2794(2016)01-0118-07

2015-10-0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博士基金”(JZ2015HGBZ0533)

王伟丽(1982—),女,安徽临泉人,馆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古籍文献;

猜你喜欢
文集康熙
《熊铁基文集》出版
八卷本《王先霈文集》出版
康熙因天花得皇位
艺术品鉴(2020年11期)2020-12-28 01:36:52
康熙:阳刚雄健
艺术品鉴(2019年9期)2019-10-16 08:57:26
《康熙等五代清帝各书一“福”字》
中华诗词(2019年4期)2019-10-08 08:54:18
《郭汉城文集》简介
艺术评论(2019年11期)2019-01-26 02:50:42
西夏文《三代相照文集》述略
康熙下象棋
民主与科学文集
民主与科学(2014年3期)2014-02-28 11:23:02
写在《郭永怀文集》的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