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 欣,邵剑兵,张远望
(辽宁大学 商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框架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探究——基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视角
宁欣,邵剑兵,张远望
(辽宁大学商学院,辽宁沈阳110136)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扩招背景下量产式的本科生高等教育已不能适应国家需求与个体期望,探索新型教育模式势在必行.本文利用会计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项目管理等管理类专业的本科生资源,通过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获得丰富的一手数据,对学生在本科生导师制框架下的自主学习模式进行全面深入的剖析,提出了较为全面的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方案.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自我学习模式
导师制(Tutorial)是指导师在一定期间内,对少数几个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的教学方法,目标是以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导师制最初产生于14世纪的英国,在牛津、剑桥大学率先实施,之后逐渐在其他高校推广.我国解放前在中等以上学校曾经尝试实行导师制,1938年教育部以法令形式颁布了《中等以上学校导师制纲要》,但最终并没有贯彻实施.新中国成立以来,囿于财力限制和制度欠完善,一般只在研究生教育中实行导师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强与教育经费的投入加大,部分实力较为雄厚的大学开始在本科教育中实行导师制.北京大学2002年已在本科生中试行导师制,浙江大学则在2002年于本科生中全面实施导师制.
一言蔽之,导师制在师生之间建立了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
2.1适应经济基础
一定程度上来看,导师制是以精英教育为先导、与西方国家大工业生产时代背景下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相适应、以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个性化为基础的产物,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各界对青少年的个性化发展愈加重视,大学教育由最初建国至90年代末缺乏物质支撑的精英化教育到经济飞速发展时代大众化的学历量产再到如今物质丰裕、追求个性化全面发展,部分高校在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有限精英化的探索不仅满足了当下少数阶层家庭的个体需求,也为未来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行导师制大胆尝试,为导师制的本土化、校本化做先行者.
2.2因材施教使然
导师制在西方实行数百年依然常盛,根本原因在于它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和多样性,高度精英化的导师队伍不仅在学术上给予学生指引,更能结合其自身优劣势高屋建瓴得从高层次视角帮助学生发展优势、弥补不足,培育核心竞争力,在我国高校普遍师生比居高不下、教育资源与目标平衡畸形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缓解矛盾.
2.3激励个体不断学习
当下千篇一律僵化式的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本科生就业竞争力的需求,而尝试实行导师制的高校所用导师普遍为具有高级职称、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并且在该领域有一定权威性的教师,这些具有丰富人生经历底蕴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引导的同时会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对行业、形势的观念渗透给学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积极影响学生的就业选择与创新创业意识.与学生共同完成某个不特定的学术目标的过程中,在导师的指引与软性压力下,不断引导学生发现知识、技能盲点,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动力,将此过程作为手段与纽带,通过这一平台授予其构建科学严谨的学习方法和框架的思维能力,完善职业规划、更新就业技能,在当下学历量产、最难就业季不断刷新的社会大背景下不啻为一味良药.
以沈阳某高校管理类本科生培养为例,导师制试行在本科生参加“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得到良好贯彻,导师选取少数本科生进行本科生导师制的运行,针对不同的群体采用不同的培养方案,进行研究过程的全面追踪,记录反馈信息,发现问题,探析原因.
从整体成果角度看,此次导师制在“挑战杯”竞赛中的试运行中取得初步成功,近几次竞赛在导师制的框架下不断涌现获得省级、国家级奖项的团队,各队队员的个人学术研究能力获得长足发展,研究方法进一步规范,研究理念严谨化,根据实验反馈结果,各获奖队伍成员在以下几个方面普遍获得积极影响:
3.1团队合作意识
从样本反馈信息来看,大部分受访者在经导师引导前表示缺乏合作意识,相当一部分受访者尤其是女生表示习惯作为被动的信息受体而非主动发起者,而在参赛过程中作为有限的责任分担者不得不积极地去寻求思维的碰撞与意见的统一,加强了团队意识,团队负责人更是在反复的协调与沟通中提升了组织能力.
3.2个人软性能力与实践能力
一是个人软实力的升华,在共同完成作品的过程中,一方面自身查阅相关资料、挖掘深层次核心价值,极大得提升了自身的思想深度与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受访者在与导师长时间的接触中潜移默化得被导师的人格魅力、思维方式所影响,不自觉中自我思维能力得到拓展.二是个人硬实力的进一步夯实,借助比赛的平台,为了共同的目标,受访者必须不断学习计算机操作与数据处理,在计算机大范围普及应用、互联网浪潮铺天盖地的现代社会,无疑将为个人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增添砝码.
3.3联系社会能力
结合样本人群的访谈来看,即使高校不断为学生联系社会提供实践机会、出台相关政策,但眼下绝大多数高校本科生仍然处于基本与社会隔绝的状态,冷视、不关注象牙塔外的世界成为常态.而通过导师制引导下的比赛平台,从前期准备阶段的资料查阅、课题评估,到中期的问卷调查及访谈,再到后期收尾阶段的论文、报告撰写,辅之以导师用自身经验与思考自始至终的贯穿,参赛者借由实践的桥梁,实地观察复杂的社会,将理想的触角伸向外部世界.
4.1从个体角度
高校学生自我学习动机方面的研究早有先例,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阿特金森曾提出具有深远影响的成就动机模型:
用Ts表示追求成功的倾向,则它是由以下三个因素所决定:
①成功动机Ms:代表争取成功的相对稳定的倾向;
②在该项任务上成功的可能性Ps:指认知目标的期望;
③成功的诱因值Is,与Ps负相关,即Is=1-Ps.
用公式表示为:
Ts=Ms×Ps×Is
类似的,避免失败的倾向Taf是以下三个因素的乘积:
①避免失败的动机Maf:因失败而体验到的羞愧感的能量;
②失败的可能性Pf;
③失败的消极诱因值If.
用公式表示为:
Taf=Maf×Pf×If
最终的成就动机由力求成功的倾向的强度减去避免失败的倾向的强度:
Ta=(Ms×Ps×Is)-(Maf×Pf×If)
阿特金森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部分,一是力求成功的意向,二是避免失败的意向.他认为,一个困难任务取得成功以后所体验到的自豪比一个容易任务成功后体验到的自豪感更强.在与成就有关的情景中既能引起对成功的期望,也能引起对失败的担心,容易的任务失败后所体验到的羞愧感比困难任务失败后的羞愧感更强,如果一个人在一种特定的情境中获得成功的需要大于避免失败的需要,那么他就敢于冒风险去尝试并追求成功.
该理论用数量化的形式说明,如果个体获取成就的动机大于避免失败的动机,为了探索问题,在遇到一定量的失败后,反而会提高他们去解决这一问题的愿望,而且另一方面,如果获得成功太容易反而会减低他们的动机.研究表明,成功概率约为50%的任务能给他们提供最大的现实挑战,他们能抵制不可靠的意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从沈阳某高校导师制试行情况看,一部分高年级本科生相对拥有更强的学习能力,正常的学业并不能很好的激励这部分学生全部的自主学习意愿,因此,通过比赛的载体,在导师悉心指导的机制下完成不确定性的目标,面对并没有完全成功把握的比赛结果,为获得满足感更高的成就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学习动机.这对于理念化授业盛行的经管学科教育无疑是一股值得借鉴、思考的清风.
4.2从外部环境角度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教育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使规模更加适当,结构更加合理,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但是,随着我国高校1999年大规模扩招以来,顺应精英教育的本科生导师制与大众化教育教学条件之间矛盾突出,此情况下在夹缝中成长起来的导师制能较好地配合目前高校正在普遍推行的学分制,响应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授业、育人面面俱到.同时,本科生在有限的导师框架限制下不断自我反思、学习,而导师则在指导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升修养与自我水平,反哺学生教育工作,在受体新旧更替中,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最终长远影响本科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与动机.
5.1本科生导师制试行问题
5.1.1教学资源匮乏
伯顿-克拉克曾提出,导师制实质上是一位导师和一个学生之间的面对面的、高度个人之间的接触和交流,由于这种形式的制度依靠学生对教师的低比率,它本质上是一种高成本的制度.但限于高校不断扩招后教学资源的日趋紧张,能够担当导师的教师不仅面临繁重的教学工作,还需要参与大量的校外社会活动,因此部分导师根本无暇指导本科生,导师制泛于形式、名存实亡.
5.1.2缺乏激励机制,制度亟待完善
在导师制初步试运行的进程中,仍有一部分本科生将其看作上行下效的形式主义,对参与其中持消极态度,且部分学生习惯于作为信息的被动接受者,或受困于学业压力抑或校内外其他活动,对导师指导不主动争取,造成资源信息双向流动不对称.另一方面,由于导师制初步试运行,制度规范不完善,其工作不参与年终考核,内容弹性空间大,久而久之导师缺乏积极性,对本科生的指导工作抱“主动一次多一事”的态度.
5.2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推广方案建议
在有限的教育资源限制下,各教育模式的比较都是零和博弈,为了在本科生中推行导师制,班主任-导师制为目前较优的选择.即以高校辅导员进行本科生思想政治方向的教育管理为背景,在本科生的一年级实行班主任制度,在后续较高年级交叉渗透有限导师制.班主任相对可以放宽遴选限制,主要负责低年级本科生的大学适应指导工作,引导本科生从中学被动式教学到大学教育更宽松自由的生态环境过渡,在本科生掌握一定学习方法、融入大学生活之后,逐步开始在高年级拥有更高的学术能力或主动积极参与的部分本科生中推行导师制.
相对而言,班主任更注重本科生的共性管理,而导师则倾向于本科生的个性化引导,在本科生低年级实行班主任制除了可以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加强班级存在感,也为后续的导师制的顺利推行做铺垫,以班主任制为经线,以导师制为纬线,共同编制立体化的本科生教育模式,最大限度改良高校教师资源匮乏的短板,实现教育资源利用的效益最大化.期望高校能够用关怀与关爱的姿态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更多落脚于教育的本质,落脚于人,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运行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美]Burton.R.Clark.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2[美]J·P·Chaplin T·S·Krawiec.心理学的体系和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唐耀华.论本科生导师制对高校发展的促进作用[J].高教论坛,2005(3):9-13.
〔4〕张秦.对本科导师制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49):210-211.
〔5〕蒋喜锋,刘小强.矛盾与出路:地方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 (205):64-67.
〔6〕潘跃.大学生创业如何得尽风流[N].人民日报,2015-07-09(18).
基金项目:(1)“2014年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导师制下的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UPRP20140044),负责人:邵剑兵;(2)“辽宁大学第五批教学改革立项课题”——《导师制下的学生资助学习模式构建研究与实践》(JG2013ZD0004),负责人:邵剑兵
收稿日期:2015年10月21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2-02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