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玛曲“格萨尔”赛马大会的特征及社会价值探析

2016-03-28 23:32宋天亮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玛曲社会价值格萨尔

宋天亮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体育系,甘肃 甘南 747000)



中国玛曲“格萨尔”赛马大会的特征及社会价值探析

宋天亮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体育系,甘肃甘南747000)

摘要:藏族赛马活动历史悠久,玛曲格萨尔赛马大会只是从2004年才兴起.通过对这一民族体育活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项赛会参与群众地域广阔,显示出鲜明的地域及多民族共同参与的文化和体育融合特征.赛马活动可以给参与者、游客及群众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益处,提供了积极的休闲方式,带来愉悦的精神享受,提高身体素质,改善健康状况,迎合全民健身;还具有维护民族地区和平稳定,传承民族体育文化,促进地区经济和马产业发展等社会价值.

关键词:玛曲;格萨尔赛马;体育文化;特征;社会价值

玛曲县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西南部,是藏族史诗英雄格萨尔王的发祥地,少年格萨尔曾经在这里凭借东方神骥——河曲马,一举赛马称王,留下了许多耳熟能详的美丽传说,是中国四大名马之一河曲马的故乡,传统的赛马竞技文化经久弥香,2010年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国马术协会授予“中国赛马之乡”称号.

1 玛曲藏族赛马活动的起源

藏族作为一个骑射的民族,古代以能骑善射、民风强悍著称.吐蕃时代藏族铁骑四处征战,曾北进西域,南抵印度,东临唐境征南昭,占陇右,跃马横刀于青藏高原.骑射之术是藏族古代男子必学的基本技能,赛马活动最初产生于古代的部落社会,历经玛曲这片繁殖军马重要基地的演变,以及河曲马驰骋疆场的优良表现,至今仍是最受人们喜爱的竞技娱乐活动.甘南供养战马和那一朝凭借赛马发迹迎得美人归的格萨尔故事,确必是这其中原因之一.对于生活在雪域高原这片热土上的藏族人民来说,马不但成了藏人简单的代步、运输工具,而且是他们有灵性的沉默而可靠的生存伙伴和雪域生命力的象征.因此,马与藏族人民的物质追求和精神渴望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马的感情,藏族人民是浓烈的、醇酽的,马是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最亲密的伙伴,马是牧人心中的生命.藏族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放牧、远行、婚嫁迎娶,都要骑上自己心爱的马.爱马是藏族人民的天性,赛马更是藏族人民娱乐生活的主要内容.

2 玛曲藏族赛马活动的特征

2.1气势磅礴的场面

藏族赛马会通常在6-8月间气候最好的几天里举行.赛马场内骑手扬鞭飞驰而过,尽情舒展身姿.骏马嘶鸣,彩旗飞扬,观众摇臂欢呼.现场观众既为赛马捏一把汗,又为其精彩叫好.其中,速度赛观赏性最强,最吸引观众眼球.在起点,随着裁判员一声号令,骑手们蜂拥而出,奋勇争先.强健的骏马、矫健的骑手,异常壮观的场面让围观游客和群众热血沸腾.

2.2鲜明的藏民俗性和地域性

赛马开始前的高僧念经,牧民煨桑,向神山献旗,垒嘛呢堆,挂经幡等,祈祷吉祥平安.骑手们围着巨大的煨桑台恭恭敬敬地转上一圈,抛撒经文,默默祈祷,同时接受一位身穿袈裟高僧的祝福.高僧用孔雀毛蘸着金质酥油灯里的圣水,轻轻洒向骑手,预祝比赛顺利成功[2].骑手大都为藏族青少年,身着薄薄的缎子藏装,腰系绸带,显得英姿勃发,极富有民族特色.

2.3多民族共同参与的文化交流活动

玛曲举办赛马活动的历史悠久,2004年以来,玛曲以格萨尔赛马大会为平台,已连续举办七届赛马大会,届时有来自甘肃、青海、四川、新疆、浙江5省区20县的赛马健儿角逐赛场.10多万游客观众和牧民群众齐聚玛曲大草原,共度西部地区规模最大、参赛马匹最多、龙达象雪花在草原上空飞舞,广袤的草原沸腾了.人民与各界朋友相互交流、增进友谊、共谋发展的纽带和桥梁.在赛马大会上,由信仰藏传佛教、伊斯兰教汉等群众共同参与、发展和传承,是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生动的活标本.任何一项民族体育的产生和发展都是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某地区相当多人们的信仰、风尚、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种种特定的模式,对人们身体健康和思想方面需要有一定程度的满足[4].而藏族赛马之所以发展到今天这种程度,是因为它长期以来迎合了民族地域内大众文化的心理需求,并以其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涵,极具丰富的休闲性、娱乐性和生活情趣成为各民族群众共同喜爱的民族体育项目.它为人们提供了感受内心、感受人生、感受自然的机会.同时,通过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使人们领略其中壮美,使藏民族的道德情操、意志品质、审美情趣都得到提高和发展.藏族赛马使当地各民族文化得以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2.4独特的观赏价值

每年赛马活动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慕名前来观看比赛,领略壮观的比赛场面及甘南特有的自然景观、民俗风情、比赛项目有速度赛和耐力赛、跑马打靶、快马射箭、拣哈达等,最精彩的是马上花样表演.参赛的马从头到尾都饰以红、绿、黄、蓝、粉各色彩绸,令人眼花缭乱,马尾巴也装饰的红红绿绿,飘飘洒洒.骑手们的服装不一,但都富有色彩.参赛人马上场,骑手们高踞马背,贴着马头拉紧缰绳,虔诚地环绕中央巨大的煨桑台转一圈.煨桑台香烟缭绕,台前一大群席地而坐的红衣喇嘛在念经祝祷.一声枪响,群马竞发.参加赛马的是彪悍的青少年汉子.“砰”的一声枪响,几十匹马如箭离弦,高速向终点冲刺.“拣哈达”比赛也很精彩.赛场上用的哈达是一种长约一米、宽30厘米的白色棉纱巾,它间隔地铺在跑线上,要求骑手们在疾驰的马背上俯身拣拾,既要跑快,又要多拣哈达,最后凭哈达的多少排名次、领奖品.骑手们在呐喊助威声中,有的如飞燕凌空,翻身倒挂;有的如蜻蜓点水,轻盈敏捷.有的坐骑稍慢,后边的一跃超过;有的人马突然摔倒在地,后边的马队则从其身边飞越而过,继续前进.玛曲县演职人员和当地民众表演的集体舞弹唱、组合唱、弹唱联唱、集体锅庄等独具玛曲特色的歌舞节目,河曲马场马球队展示了马球比赛和骑马捡哈达等,受到民众喜爱,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

3 体育和社会文化价值

3.1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CP是一种癌前病变,近年来随着生活条件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尤其是出海渔民CP发展为癌性病变发生率呈增高趋势。为防止CP恶变,故强化CP患者早期诊断及治疗显得尤为重要[6]。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内镜下切除CP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住院时间短、价格低廉,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开腹手术,广泛的被医护人员和患者接受[3-5]。但是内镜下治疗CP存在着术后病情复发,并发症和治疗依从性差,尤其是渔民患者。为了更好地配合结肠镜下电切术治疗CP,本院针对渔民患者治疗依从性差等问题,特在常规医护的基础上实施提前针对性知识宣教,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24个民族世居这里,因地域环境使然,其所孕育的藏文化、伊斯兰文化、秦陇文化在此地交相生辉,形成独特的民俗风情,虽然有不同宗教信仰和生活禁忌,但在一年一度的赛马活动中,不同民族的男女老幼都欢聚草原参赛观赛,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在这里得到了最生动的体现,各族群众在甘南和谐相处逾百年,与这一独具特色的体育活动不无关系,体育被认为是一种身体语言,国际体育比赛往往被誉为“国际语言”.它使得体育可以超越国家、民族、阶级、宗教信仰、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成为一种全人类的文化现象[4].赛马以“人马合一”的速度和耐力来赢取比赛,也以高超、复杂的技艺自娱自乐、消遣性与游戏性的特征迎合它所对应的民众,并逐渐演变成一种群众性聚会方式,在特定的规则和体育道德的规范约束下,赛马拓宽了民族内部及民族间相互交往的渠道,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吸附了大量民众,而“赛马胜者是藏民族的英雄崇拜信仰中,力量、勇敢、智慧成为向往、崇拜的对象,成为衡量男人价值的标志”的说法又促使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年龄的参与者或观赏者消除因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带来的隔阂,在这种欢乐的文体活动中,各族群众交流彼此间的技艺、文化和思想,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了社群成员角色,进而增加了社群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强化了社群集体意识.这种凝聚力正是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所需要的.体育社会学家卢元镇先生认为,民俗越是悠久,越是丰富,它对社会系统的稳固所起的作用就越大,它对群体成员的团结所发挥的效用就越强,所彰显的认同功能也就越大,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这一民俗体育活动在几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对促进当地社会和谐所拥有的重要的社会意义.

3.2加强民众遵纪守法意识,树立诚实公正的处世态度

大型赛马活动,参赛各成员与马相互配合和协作的状态如何,往往是竞赛成败的关键,即使旁观者也都难以作为局外人,他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某选手集体成员团的角色,为心中的英雄欢呼鼓劲或沮丧.选手要遵守竞赛规则,观众和游客更要遵纪守法,服从管理.培养了人们的遵纪守法的观念,同时,在夺标争胜的心理之下,个人融进集体之中,人们在游戏里自觉地形成了一种成员的归属感和群体意识,这种归属感和群体意识使生活在此的各民族群众树立了诚实公正的处世态度.

3.3娱乐身心

赛马是集健身、娱乐、竞技于一体的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这项运动不仅可激励人心、鼓舞士气,也能够培养人们的顽强拼搏的精神,群众自发甚至是忍不住融入到加油呐喊中,没有丝毫功利成分,究其根本,便是民众“平民化”式的娱乐性,无论参与者还是观赏者都能愉悦身心.人们每次参加活动,不仅身体得到锻炼,意志得到增强,道德得到洗礼,精神上也会得到极大的欣慰和满足.人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享受的不再是活动的结果,而是活动的过程.作为经济交通并不发达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其业余文化生活相对贫乏,而在春暖花开的夏季草原,在最大限度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同时冲淡了竞技性,更加符合大众的休闲、娱乐的需要.这是人们休息和闲暇时光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这紧张而又欢乐的活动中,人们的情性自由抒发,这有利于人们潜在心理能量的发掘,增强人们生活的自信,享受人生的快乐.这项运动迎合了外来游客和当地群众对文化体育活动的渴求.这也是藏族赛马传承几百年生生不息的最主要的动力源泉和独有魅力.

3.4促进全民健身热潮

3.5促进了地区经济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

甘南州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而且异彩纷呈.旅游资源类型全、品位高、特色浓,并具有原始性、神秘性和多样性特征.全州可供开发利用的景区景点有7大类33种153处.随着全球旅游业的迅速兴起和发展,甘南独具魅力旅游资源已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和中外游客的青睐,被誉为美丽神奇、纯净圣洁,世人仰慕的人间仙境——香巴拉.主要的自然景观有神奇俊秀的莲花山、迭山、翠峰山、太子山,深不可测的白石崖溶洞、腊子口溶洞、岗岔溶洞,天然艺术大观园——则岔石林、扎尕那石林、赤壁幽谷、象形山石——睡佛望月、黄河母亲石、六字真言石,令人叹为观止的黄河首曲、冶木峡、尕海湖、达宗湖、冶海湖(常爷池)等水域风光,老龙沟、大海沟、黄捻子、大峪沟等森林景观以及桑科草原、甘加草原,尕海候鸟保护区、阿夏沟熊猫栖息地、鸭蛋岛等天然生态旅游景观60余处.这些奇特的自然风光融入独特的高原气候,充满了神奇色彩.民俗体育和旅游的交融将是城市更具魅力.发挥了民俗体育前所未有的经济功能,随着现代宣传手段的提高,赛马活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活动的规模和知名度得到提升,同时也提高了甘南的知名度.随着从2004年以来每年一届的格萨尔玛曲赛马会的成功举办,甘南已打造出一个以赛马为基础的体育交流、合作和发展的平台.在发展了当地旅游业的同时,这一文化活动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相应地,经济的发展又为赛马活动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经济保障,这也是经济发展与传统体育双赢的生动典范.这也能为其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走向市场化提供宝贵借鉴之用.

3.6促进马产业链的发展

现代马产业链很长,而种草、养马、出口良马等都可为文化层次相对较低的藏牧民提供就业岗位,这有利于解决城镇和乡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可以说现代马业是“城乡一体化”的一种产业,是我国发展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缩小东西部差距的一条重要途径.发展赛马活动与发行彩票有相同的性质,有其合理性,固守某些成见也有不妥之处,应逐渐开禁[5].适时开禁赛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内需,提高GDP增长点.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大众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人们健身、休闲方式的演变,像广州市等经济发达城市,马术、速度赛马爱好者和马术俱乐部的数量增加较快,适时的、正确的加以引导,必然成为全民健身的一个新热点.

4 藏族赛马对城市影响的历史变迁:从影响“民族体育”到影响“社会文化”的演进

自2004年以来的玛曲“格萨尔”赛马大会,旨在喜迎甘南藏族自治州建州60周年,以赛马大会这一平台全面展现甘南各族民众团结奋进,营造投资兴业、干事创业、合作共赢的发展环境,提升甘南州及玛曲在外界的知名度和对外开放的吸引力.大型赛马活动对城市(区域)的影响时间漫长且因素众多,但纵观发展历程也有其规律可循.历经百年的大型体育赛事呈现出的是一段人类拼搏奋斗的历史,赛场上也是城市之间摩擦与融和的缩影,从起初小规模的赛马活动的发展,到代表和平友好的桥梁,直到长久以来对人类社会的不断促进作用,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不同历史时期的影响都有其特定的主题,这些主题又共同影响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就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区域)的影响进行了多方面研究,经归纳这些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体育、政治、经济、文化等4个方面.[6]

总体看来,藏族赛马活动的功能日益多元化,玛曲格萨尔赛马会会对城市(区域)体育的发展起到明显的拉动效应,其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促进当地民族体育产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大型赛马会将耗费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如何选择与城市发展相匹配的体育赛事、环境破坏以及自然环境的保护、体育场馆的利用已经引起城市管理者极大的关注.这必将成为大型民族体育赛事后续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中国地方志从书.玛曲县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1.

〔2〕刘生文.藏族传统体育[M].香港: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44—46.

〔3〕谢智学,等.玛曲“格萨尔”赛马大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3,29(3):117.

〔4〕姚重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5〕张湛彬.博彩行为从非合作博弈到合作博弈的政府选择偏好[J].经济管理,2002(16):1-2.

〔6〕张永韬.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区域的影响研究述评[J].体育与科学,2013,34(3):19.

收稿日期:2015年11月23日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2-0180-03

猜你喜欢
玛曲社会价值格萨尔
玛曲:美丽的黄河首曲大草原
关于建立“格萨尔文献数据中心”的初步构想
《格萨尔》的音乐体系
40年西藏《格萨尔》工作回顾
玛曲行吟
浅谈人的本质与价值
产品设计创新的社会价值最大化探讨
创新管理,完成鞍钢自主集成的冷轧2130工程生产线
尼玛曲旦 怒江边上的“邮路天使”
《格萨尔》向何处去?——后现代语境下的《格萨尔》史诗演述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