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岷县如何搞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2016-03-28 22:28陈海燕
甘肃农业 2016年14期
关键词:岷县培育农民

陈海燕

(甘肃省岷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甘肃岷县 748400)

浅谈新形势下岷县如何搞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陈海燕

(甘肃省岷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甘肃岷县 748400)

笔者分析了新形势下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大意义,总结了岷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对策。

新形势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探讨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新型职业农民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这就决定了新型职业农民是一类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胜任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要求的一类新型农民。区别于传统农民,新型农民必须具备以下两大特点:新型农民是市场的主体;新型农民是将农业作为职业进行经营,能够利用市场机制和合法经营获取报酬。

岷县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不仅有利于提高全县农村劳动力素质,而且对于农业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和社会和谐稳定意义重大。

岷县于2014年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开始探索积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践经验,通过近两年的摸索,形成了一套具有岷县特色的培训模式,全县农民文化素质、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新型农民的培育为我县现代农业发展培养了一批实用的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人才,为提升全县农民整体素质和农业发展后劲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现实意义

岷县位于定西市南部,享有陇原“旱码头”和千年药乡“当归之乡”的美誉。总面积3 5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8公顷,人均占耕地0.1公顷,全县辖18个乡镇311个行政村,总人口48万人左右,其中农业人口44.8万人,占总人口的93.3%,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0万亩左右,占全县农民人均收入的一半以上,所以说岷县是典型的以中药材种植为主的农业大县,农业基础条件十分优越。各类中药材加工企业到目前为止达100多户,其中加工能力在1 000吨以上的有7户。有5种16个系列以中药材为主的产品已远销香港及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近千万元。所以说提高农民收入,让我县的农民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和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势在必行。

近年来,岷县农业、劳动部门依托阳光工程、新型农民、送教下乡等一系列项目培训,培育种植能手、经营能人等各类实用技术人才上万人次,仅占农村劳动力的20%左右,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的现状未能得到根本扭转,无法适应农业龙头企业等众多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发展的现状,必将成为制约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对职业培训的意义认识不够

当前农民老龄化问题严重,许多年轻人认为农业是无前途、麻烦的职业,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从事农业。留守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低,思想陈旧,难以全面接受现代农业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新的管理方式,导致他们对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高,缺乏应有的热情。

(二)培训机构师资力量薄弱

随着农业生产市场化、规模化发展,农民合作经营组织、家庭农场、专业种养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市场主体不断涌现,这些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领办者、管理者已不局限于农业生产技术的需求,包括经营管理、市场运作的企业策划等多方面涉及自身发展能力的知识和理念。而培训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远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求。

(三)资源整合不利

就我县而言,农业部门有农技推广、经营管理、种子、园艺等。同时,还有妇联、科协、畜牧、人事等部门都在搞培训,但各单位的培训均局限于各自的专业,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既浪费培训资源,也增加培训成本,使培训无法形成一系列系统的工程,难以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对策

(一)建立政府主导多元投资主体参与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充分的资金投入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利保障。建立由政府主导,统筹规划现有培训资源,形成农业、教育、宣传等多部门参与的职业农民培育体系,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单位积极投入到新型农民培育工作中,解决现有培训投入严重不足的现实困难。

(二)创新培训模式

按照“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因时施教”的总体要求,根据各类职业农民不同的能力素质要求分类型、分产业开展精细培训。开展“菜单式”和“分段式”两大培训模式。所谓“菜单式”培训模式,既预先将培训科目、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老师通过电视、网络、村广播等宣传媒介告诉农民,农民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参加培训。而“分段式”培训模式则按照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分段安排课程,开展应季培训;农闲时集中理论学习,农忙时结合科技入户深入田间“手把手”指导,强化实际操作培训,促进学用结合。

(三)改进培训手段,确保培训质量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要体现针对性、实效性,就要不断丰富,深化培训内容。一要认真调研,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和内容。二要搞好分类指导。三要将培训内容与当地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结合,与市场需要结合,突出针对性、适用性、实效性。四要结合技能培训,加强政策、法律、道德教育培训等,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五要突出“三个转变”。即由单一产业内容向种养结合转变,由产中技术指导向农产品加工、营销信息延伸思路转变,由单纯技术服务向指导农民改善生活和改善生态方面拓展转变。

(四)加强农业职业师资队伍建设

充分挖掘全县现有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农村种养殖能手、乡土人才,建立师资库,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储备师资。加强师资队伍基本教育能力的培训,重点加强农业专业术语与民间通俗语言的衔接,让农民能听得懂,听得明白,方便他们活学活用。

(五)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培训体系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正处于实践经验的积累阶段,必须通过制度建设保障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如培训机构的主体资格审查制度、培训质量的评价制度、职业农民的认证制度、培训过程的监管制度、企业参与的激励制度等。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培训体系,保障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健康发展。

(编辑:刘国华)

F323.6

A

1673-9019(2016)14-0055-02

2016-06-24

陈海燕(1984-),女,甘肃静宁人,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

猜你喜欢
岷县培育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甘肃省岷县城郊初级中学师生书画作品选登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中共第一任岷县张明远“县长”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灾情快速评估及应急处置保障
2013年甘肃岷县漳县MS6.6地震跨断层形变异常研究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