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乾(赤峰学院 外国语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试论高等师范教育的地位及性质
陈立乾
(赤峰学院 外国语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高等师范教育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兴办高等师范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中的一项基本任务,本文全面阐述了师范教育的内涵,以及高等师范教育的地位及性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等师范教育;作用;性质
高等师范教育是培养各类师资的专业教育,包括教师任职前的培养、初任教师的考核与试用以及教师的职后培训.从世界师范教育发展的整个过程来看,师范教育经历了从初等师范教育到中等师范教育再到高等师范教育这一发展变化过程,呈现出从数量增加到质量提高、从单一封闭到多样化开放的发展趋势.
师范是对教师职业特征的概括.远在夏、商、周时,中国就有了“师”这一字.“师”这个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甲骨文中有“文师”之称.西汉的董仲舒用了“师”这一字,司马迁用了“师表”这一词,他们都在强调教师的表率作用.西汉后期杨雄撰写的《法言·学行》中提到“务学不如求师.师者,人之模范也.”他第一次将“师”和“范”联系起来,重点强调教师是人们的模范,是学生学习、做任何才学的榜样.南朝范晔的《后汉书·赵壹传》中记录“君学成师范,缙绅归慕.仰高希冀,历年滋多.”同时代的文学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才略》中谈到“相好如书,师范屈宋.”唐朝李延寿在其北史《杨播传论》中写到:“恭德慎行,为世师范.”至此,“师范”开始作为一个词组而出现.在西方,“师范”一词是由法语Ecloe Normale而来.Normale来源于拉丁语Norma,原意为木工使用的“规矩”、“标尺”、“模型”、“图样”,含有“标准”、“规范”之意,因此,师范学校被称为NormalSchool.现代“师范”一词也成为培养教师的学校.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教育,教育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起来的.我国古代汉语通常以字代词,“教育”二字很少在一起使用.况且,“教”和“育”又都有其特定的内涵,所以大多数文章只用一个“教”字代表今天的“教育”一词.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教育作了如下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此处的“教”蕴含了两层意思:一是教者的教诲,二是受教育者的仿效,“育”则指受教育者向好的方向发展.将“教育”二字最早连成一词使用的是《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教育”一词虽然在后来的一些古汉语文献中出现过,但不常用,直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才成为常用词,并一直沿用至今.
英语中的“education”,法语中的“éducation”,德语中的“erziehung”均为“教育”之意.这三个词都来源于拉丁语“educare”.“educare”是个名词,由动词“educěre”转换而来的.“educěre”是一个派生词,由词根“ducěre”加前缀“e”组合而成.其前缀“e”有“出”的意思,词根“ducěre”有“引导”的意思,将二者合起来意为“引出”,也就是借助于一定的方法,把潜藏在人内心的知识、智慧等引导出来.由于“educare”这个词在诸多西方国家的语言里通用,所以说它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西方国家比较普遍的教育观.
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思想家、名人志士从不同的角度对教育的定义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孔子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蔡元培在《教育独立议》中提出“教育是要个性与群性平均发达的.”陶行知主张“为了生活而教育”、“依据生活而教育.”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教育是促进“个人的独创的自由发展.”雅斯贝尔斯把教育看成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亚米契斯认为教育是“爱的教育”.爱因斯坦对教育的解释是“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
教育学界对教育概念的界定也是多种多样的.基本上都是从社会的角度、个体的角度来定义“教育”.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可按广义、狭义两个层次进行.广义上的教育指“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们的认识、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发展人们的智力、体力的一切活动.”①狭义上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活动,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于从个体的角度定义“教育”,通常把“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
可见,上述众多观点中都蕴含着一个共同点: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改变人类对周围世界及自身认识的一种途径,是人类对道德、科学、知识的储备与提升,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所进行的施教——学习、操作——模仿、榜样——感化的过程.
师范教育是培养教师及教育研究人员的专业教育,包括教师的职前培养、职后培训以及初任教师的考核与试用.师范教育隶属于教育系统内部自我服务的领域,为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服务.
高等师范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延伸,是高等教育和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具有师范特点的大学教育,又是具有大学水平的师范教育,也就是说高等师范教育既具有学术性又具有师范性,担负着传授知识和发展知识的双重任务.
2.1 高等师范教育的地位
一个国家高等师范教育所处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能代表这个国家的教育水平.“教育是立国之本”,高等师范教育是提高一个国家教育质量的基本前提,是推动国民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军.高等师范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是决定基础教育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一个学校能否为国家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关键在教师.师资数量的多寡、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能决定一个国家普通教育的整体状况,影响整个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师范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江泽民总书记说要“努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师范教育事业”.李岚清总理指出:“科教兴国,教育为本,振兴教育,师资先行.”胡锦涛主席强调“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温家宝总理也主张“办好师范教育,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中国政府已把师范教育摆在整个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高等师范院校已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中等教育师资,为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我国人民的教育水平及整体国民素质也在逐步提高.
高等师范教育是培养师资的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振兴一个国家的经济、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重视高等师范教育,前苏联在十月革命后的大约十年里,在国家的实力上就达到了与美国相持平的水平.在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他们的高等学校已达到966所,其中高等师范院校201所,占高等院校总数的四分之一,共培养大学生345.6万人,其中师范生有77.5万人.在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从教的师范生总数为3.7万人.日本战后经济快速发展也取决于师范教育.战后,日本建立了800多所专门培养师资的教育大学、教育学院,占全国大学总数的百分之八十多,在每万人口中就有二十个师范生,从幼儿园到大学,所有的教师都基本上具备了国家规定的资格.因此,在科学技术方面,日本只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就基本上达到了与美国相同的水平.高等师范教育是推动我国过去、现在、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军.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优先发展高等师范教育.高等师范院校在科学研究、科技开发领域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我国的综合实力得以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升.
2.2 高等师范教育的性质
师范教育是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而产生的,高等师范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是一个国家普及全民教育、提高其民族文化素质的最基本的工程.高等师范教育既具有高等教育的性质,也具有师范教育的性质,是“高”与“师”的结合.这里的“高”指专业学术上的高水平、高质量,“师”指教师职业技能方面的培养与培训.高等教育注重“高”、“深”,强调“专业性”;师范教育注重“师”、“范”,强调“职业性”.因此,高等师范教育是“专业性”和“职业性”的结合与统一,是一种高层次的专业性职业教育.
自世界上第一所高等师范院校建立以来,高等师范教育一直以培养中小学师资为主要任务.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一开设就以培养师资,为基础教育服务作为其办学指导思想.中华民国时期,高等师范教育以造就中学教员为办学宗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确定了高等师范教育的基本任务是面向中学、为基础教育服务,培养中学合格师资.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师范院校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在一段时间内有些院校盲目向综合性大学看齐,致使高等师范院校师范性不突出,严重影响了其教学质量.高等师范教育要想为基础教育服务,首先应该熟悉、了解基础教育,让高师院校的师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实际接触基础教育,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见习、实习时间,为基础教育服务提供丰厚的理论储备.高等师范教育担负着指导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课程、教材改革的任务,这就要求高等师范院校直接参与基础教育的科学研究.因此,高等师范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应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在基础教育领域里开展教育科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可见,高等师范教育是师范性与学术性的统一.对于师范生来说,只有专业方面的知识与能力,缺乏职业技能训练会影响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只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缺乏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会影响他们在在基础教育科学研究中指导作用的发挥.高等师范教育只有以师范性和学术性相统一为原则,才能为基础教育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注 释:
①袁锐锷.世界师范教育的过去和未来[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1).
于袁锐锷.世界师范教育的过去和未来[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1).
参考文献:
〔1〕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四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6-0210-02
收稿日期:2016-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