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恋爱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2016-03-28 19:28:56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爱情教育

杨 曼

(岭南师范学院 商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高校大学生恋爱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杨曼

(岭南师范学院 商学院,广东 湛江524048)

摘要:目前,由于对爱情的向往、生理上的成熟以及心理上对异性的渴盼,高校大学生对爱情追求日益强烈,在校期间恋爱已成为普遍现象。大学生因恋爱动机多样化、爱情主义至上、忽略爱情道德与责任、个人保护意识淡薄等,引发了诸多严重的恋爱问题。关注大学生的恋爱现状和问题,探讨大学生恋爱教育的对策,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恋爱观、婚姻观、价值观。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爱情;教育

本文引用格式:杨曼.高校大学生恋爱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与世界,2016(6):62-65.

Citation format:YANG Man.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Love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J].The World and Chongqing,2016(6):62-65.

歌德说:“人生之中有爱情,就恰如自然界有春天,大地上有鲜花。”诚然,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客观物质条件和共同的人生理想。特别是刚刚走出高考牢笼奔向自由生活的在校大学生,急切寻找一段真挚、稳定的恋爱。因此,大学校园里的恋爱现象越来越普遍,而此时对恋爱的选择和取向影响深远,甚至会影响大学生今后人生的发展。

一、高校大学生恋爱现状

目前,高校在校大学生的主力军是90后,据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恋爱比例高达80%,可见高校大学生在校期间恋爱现象非常普遍,甚至被视为正常现象。而2005年3月25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21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取消了原《规定》中“在校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退学手续的学生,做退学处理”的规定,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否结婚,根据国家《婚姻法》和《结婚登记条例》执行[1]。同时,新《婚姻法》对结婚年龄作出调整(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于是在校大学生达到法定年龄便可结婚,因此大学生恋爱就更加“合法”化。

特别是对于刚迈入大学校门的新生而言,大学校园单纯而又无学习、生活压力。同时,由于青春期的缘故,对异性的仰慕表现得尤为突出,同时受到高年级恋爱学生的影响,因此恋爱已普遍成为大学的必修课。在这种环境及思想的影响下,很多大学生争先恐后加入恋爱的人群。另一方面,受西方性文化的影响,大部分高校大学生在恋爱的过程中传统贞操观念越来越淡薄,反而表现得异常大胆与奔放,目的是为了完成大学的“必修课”。然而,这种现象在高校及社会产生了不良的影响,破坏了大学生的良好形象。在90后大学生中恋受及婚前性行为越来越普遍,甚至成为家常便饭。而且90后大学生恋爱有一个特征:合则恋,不合则分,能够迅速进入下一段恋情。可见,90后大学生对恋爱毫无责任感,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恋爱问题,轻者表现为心情焦虑、悲伤、痛苦,重者表现为精神忧郁、绝望,甚至有自杀或他杀等不堪设想的严重后果[2]。

二、高校大学生的恋爱问题

目前,高校大学生恋爱人数只增不减,恋爱年龄越来越小,由此引发诸多的恋爱问题,具体情况如下:

(一)恋爱动机多样性、随机性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受网络新闻、视频、微博、影视、小说、游戏以及相亲节目等的严重影响,恋爱动机呈现多样化[4]。有的学生认为恋爱是大学阶段的“必修课”,抱着一种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态度去恋爱,没有深入思考和感悟恋爱的真正含义和相应的责任等等;有的学生认为在大学时期谈恋爱就是为了更好寻找人生中的可靠伴侣,为以后的婚姻生活做准备;有学生则只是为了减轻学习、就业压力,找一个脾性、兴趣相投的人一起度过大学时光,解决心理寂寞等;有的学生则是对网络青春剧、影讯中为爱而疯狂的行为不加辨析的盲目效仿(如,近年流行的“网上相恋并相约自杀”);有的学生对爱不懂拒绝,尽管不爱对方,却贪婪地享受对方对自己的宠爱;有的学生则是为了找一张长期饭票,让对方帮助解决生活上的经济困难;还有部分学生是看到周围的同学都在恋爱,而自己孤身一人貌似不合群或低人一等,然后就盲目跟风谈恋爱;甚至还有部分学生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

诸多的恋爱动机令人目不暇接,充分说明了当代大学生所持的恋爱观并不局限于以婚姻为最终目的,恋爱的随机性、随意性较大。

(二)爱情至上主义愈加普遍

大学的学习环境相对于高中的学习环境要轻松很多,大学的学习强调的是一种主动学习的能力,尽管没有老师再像高中时期逼迫学习,但并不代表大学时期不用学习,或想学就学不想学就不学。相反,大学时期是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个人能力的黄金时期,是一个人能否成才的关键时期。怎样处理好爱情和学业的关系,是大学生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有些大学生坚持爱情至上的原则,留恋于“花前月下”中,将大量甚至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恋爱上,行为自由散漫,上课期间迟到、早退、逃课行为经常发生,即使去上课也不认真听讲或完全不听讲,无视上课老师及周围同学的存在,在课堂上卿卿我我,这样的恋爱观对大学生来说危害极大;还有些大学生借着恋爱的名义,无视校纪校规私自外出租房同居,经常不按时回学校上课,甚至不回学校参加期末考试,错过了最佳学习知识、积累知识、提高专业能力的机会,最后导致很多课程考试缺考或考试不及格现象,以至于最后毕业时因多门课程不及格或缺考而不能毕业,拿不到毕业证或学位证。而能够学业爱情同时兼顾的大学生少之又少,由此可见,大学生很难处理好学生与爱情的关系,经常因为爱情而荒废学业。

(三)忽略爱情道德与责任,引发社会问题

在寻究大学生对待爱情的态度时,有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会“严肃认真,用情专一”;有部分学生想着“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另外更有少部分人喜欢“朝三暮四,见一个爱一个”。这反映了很多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采取了简单、轻率的态度,认识不到爱情不仅是一种权力,更是一种责任,把本应神圣、严肃的恋爱视为了一种取悦自己、游戏人生的经历或体验,以自己的心情、喜恶优先,开心高兴就好,毫不在意其他方面,往往喜欢从自己的立场和角度出发,而轻视、逃避爱情的道德和责任,未能顾及和思考对彼此、对家庭乃至对社会的影响,不能正确看待“爱”和在恋爱过程中所应作出的付出、包容和努力,在婚恋道德方面亦存在着较大欠缺。

因此,大学生恋爱引发了许多问题:有的学生因恋爱影响学习,考试不及格或考试作弊拿不到毕业证及学位证;有的学生因恋爱造成了经济拮据,甚至走上赌博、盗窃、抢劫等歧途;有的学生因失恋而自杀或他杀或精神分裂。据电台报道,湖南某高校在2014年发生一起情杀案,造成3名学生死亡,一名学生严重精神分裂。由此可见,大学生在恋爱过程遇到挫折和问题时,不能以积极、平和的心态对待,尤其遇到了争吵和失恋等情况时,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容易发生较多主观、偏激的行为,如情绪低落、冷漠敌视、厌学弃学乃至故意伤害、贸然轻生等等,给自己、他人和家庭带来不可弥补、无法挽救的后果。

(四)追求生理满足,个人保护意识淡薄

受西方文化和当今社会环境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学生的传统贞操观念越来越淡薄,思想开放程度惊人。具体表现如下:(1)大学生情侣在校园、食堂、自习室、图书馆及校外公共场合的亲密举动越来越频繁,甚至感觉是一种正常行为,丝毫不顾忌他人的存在及感受。(2)大学生恋爱后,随之而来的是常常彻夜不归或晚归,甚至选择同居,享受“二人世界”,大学校园周边催生了一栋栋供大学生同居所需的廉租房。而同居的过程中年青男女在日久生情和所谓“爱了就应付出自我”等观念的作祟下,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性行为。(3)大部分学生由于生理保健知识欠缺和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对于性行为没有采取足够的、正确的保护措施,最后导致女生怀孕。而此时同居的年青男女学生并不具备抚养孩子的能力,同时担心引起父母和朋友的别样眼光,往往最终选择人流。据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因囊中羞涩而选择便宜无保障的小私人诊所进行人流手术,甚至不少女生是多次手术,诱发生殖器官疾病甚至染上性病,从而对女生的身体造成极大伤害,严重者导致了终生不孕等。以上种种放纵的性行为不仅严重影响学习生活,而且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和身理,另外对大学生的文明形象也造成了损害。

三、解决高校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对策

针对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采取的态度、观念,以及日常行为和面对的问题,我们要从源头做起,统一认识,以人为本,集合群力,整合资源,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及时的引导和干预,实施系统性工程,制定全方位的工作方案,从而合理解决高校大学生恋爱问题。

(一)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恋爱观教育,引导树立正确恋爱观

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获取恋爱观的渠道主要是新媒体和朋辈间的交流。而受传统观念影响,大学生恋爱历来被视为禁区,大部分高校对学生恋爱观的教育涉及较少,少部分学校仅是夹杂在思政课程中蜻蜓点水般带过,并没有对什么是爱情、爱情与人生、大学生如何处理恋爱关系等最为基本的问题进行阐述甚至略过,根本发挥不了其应有的教育引导作用。学生缺乏科学、恰当的教育和引导,自身的恋爱观容易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很容易因一时冲动或主观意识太强而发生偏激行为。

从目前高校大学生的恋爱情况来看,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恋爱观教育,引导树立科学合理的恋爱观对高校而言已刻不容缓。一方面,高校应高度重视学生的恋爱心理辅导,不仅要开设相关课程,对其进行恋爱心理教育,帮其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性爱观,引导其养成文明的恋爱行为,尊重恋爱自由。同时,全面开放高校心理咨询室,大力引进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的心理咨询工作者,运用其丰富的咨询知识和高超的技巧与方法,引导并帮助咨询者正确对待恋爱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消除咨询者的心理障碍,使高校大学生恢复往日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4]。考虑开设二级学院心理咨询室,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心理咨询,另外,高校要重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倡导父母进行必要的心理和生理保健辅导,并利用辅导员和家长的密切沟通联系,及时发现不当行为苗头,及早干预和教育。

(二)提高大学生对爱情与事业的本质联系的正确认识

大学时期是一个人积累知识、成长成才的黄金时期,可见大学时期的学习在人生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爱情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爱情与学业本生并无矛盾冲突,为了爱情放弃学业是不可取的行为,为了学业而丢掉爱情也是不可取的行为,要正确认识爱情在生活中的地位,正确认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一方面,大学生在黄金时期应将学业放在首要位置,珍惜大学时光,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另外一方面,大学生要认清爱情的本质,爱情是把双刃剑,如果把握得当(既不因为爱情而荒废学业,也不因为不能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而影响学业),两者可以相互促进,最后达到理想状态:爱情学业双丰收[5]。

(三)大学生要提升自身素养,学会自我调适

恋爱是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但部分学生在恋爱过程中常会出现诸多心理问题,如:缺乏爱与被爱的能力,不懂与异性的相处之道,草率婚前性行为,失恋后无法自拔,暗恋的心理纠结等。这些心理问题会严重困扰大学生,近年来部分高校甚至因为感情问题而出现情杀案、自杀案等。因此,大学生要主动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运用恋爱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公共道德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恋爱行为,培养远大、合理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良好的恋爱态度来拥有健康的恋爱心理。对于恋爱期间的心理困惑,可通过找朋辈请教或向相关的心理医生进行咨询,或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及未来做出明确的规划,把恋爱的痛苦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把时间和精力积极主动用到学习上来,通过学习,参加各种学生社团以及其他丰富多采的校园文化活动来陶冶情操,提升品位,以此来进行自我调适与人格完善。

(四)教师应拓宽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途径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传统大学生婚恋教育方式比如心理咨询、专题讲座等已不能满足学生的迫切需求,因此教师应在传统教育方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设QQ热线、微博热线、微信热线等,通过QQ热线、微博热线、微信热线等途径发布中华民族传统的爱情做事、中外优秀的爱情故事(如周恩来和邓颖超的爱情故事)来引导大学全接受正向教育,提高大学生对爱情的本质的认识,激发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自觉抵制西方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同理,要做到全天候、多形式、宽视野的渠道,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个别或集体辅导方式,讲究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大力加强恋爱心理知识教育,并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完善学生的思想人格。其中,我们要很好树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能无话不谈的知心人形象,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就恋爱和感情问题及时和老师交流谈心,把个人的烦恼、疑惑和痛苦告知老师,寻求帮助,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合理的解决和克服各种问题。

(五)择时推广避孕与优生知识的宣教

尽管教育部颁发的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取消了一些涉及学生婚恋的强制性规定,对学生能否结婚不再作特殊规定,即大学生在校可以结婚。而对于大学生来说,一方面,他们还不具有承受因怀孕而带来的相应责任和后果的能力。另外一方面,他们存在性心里矛盾:性行为能力已具有,但个体价值观、道德观不成熟。因此,需要在学生中提倡健康、文明、道德的性观念,树立婚前性行为是不健康、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意识。同时,邀请相关内容的知名医生开展生理健康讲座,通过知识专栏宣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从多方面了解有关的性知识,对大学生进行避孕与优生知识的宣教,打破大学生对性的无知和谈性色变状态,消除大学生对性的神秘、好奇感,使得所有大学生具备基本的、恰当的相关知识和能力,出现恋爱问题能够立刻解决。

四、结语

面对当今大学校园里出现的越来越多学生恋人,我们应适时转变谈爱色变的观念,直面和思考这一现象,要创新大学生教育工作模式和思维,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爱情观,帮助和教育大学生合理、恰当地面对、解决恋爱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协调处理好爱情与学业的关系,使两者达到相互促进的作用,这样爱情之花才能越开越久,学业之树才能越长越茂盛。

参考文献:

[1]王雪飞,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及其观念的调查与分析[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5(3).

[2]马骎.当代大学生爱情观现状及教育对策[J].河北大学学报,2015(1).

[3]张玉堂.当代大学生恋爱观变化趋向研究[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5(5).

[4]李晶.当代大学生恋爱问题研究[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2015(1).

[5]王雪梅.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分析及教育策略[J].临沂大学学报,2015(3).

(责任编辑张佑法)

作者简介:杨曼(1986—),女,硕士,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doi:10.13769/j.cnki.cn50-1011/d.2016.06.01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111(2016)06-0062-04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Love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

YANG Man

(Business School,Lingnan Normal University,Zhanjiang 524048,China)

Abstract:Nowadays,on account of the yearning for love,the maturity of physiology and the mental desire for the opposite sex,college students’ pursuance of love is gradually intensive and campus love has become a common phenomenon. Meanwhile,many serious problems of campus love appeared because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diversification of love motive,the view of love-is-all,the neglect of love morality and responsibility,and the poor awareness of personal protection,etc. 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focu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campus love regarding college students,and to explore the countermeasures on love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guide college students to foster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view-point of love,marriage and value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relationship; love; education

猜你喜欢
爱情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软件导刊(2022年3期)2022-03-25 04:44:48
不谈爱情很幸福
都市(2022年1期)2022-03-08 02:23:30
什么是“好的教育”?
当代陕西(2019年21期)2019-12-09 08:36:36
爱情两个字好辛苦
爱情让我们直立行走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