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模糊语言在鲁迅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2016-03-28 14:26李淑平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鲁迅

李淑平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语数教学部,福建 福州 350021)



浅谈模糊语言在鲁迅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李淑平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语数教学部,福建 福州 350021)

[摘要]鲁迅是近现代中国文坛的“旗帜”,其文学作品不仅展现了艺术性,更是社会现实性的高度表达。模糊语言可以增强文本的社会内涵,发挥一般语言替代不了的作用。基于此,本文探讨模糊语言在鲁迅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关键词]模糊语言;鲁迅;文学作品

作为一种弹性语言,模糊语言在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中的运用,可以达到有效增强文字的概括性、灵活性和语言穿透力的效果。鲁迅作为近现代中国最为杰出的文学大师,其语言“表现了我国现代语言的最熟练和最精当的用法”,尤其是其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以“外延无确定,内涵无定指”的形式存在,潜流着深层的意蕴、独特的价值以及作者行文造句的用心良苦,展现了鲁迅文学作品“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在《阿Q正传》《呐喊》《彷徨》《药》《孔乙己》《补天》《奔月》等文学作品中,“似乎”“大约”“仿佛”等模糊性语言被大量运用。这些语言的运用不仅没有消解文字的力量,反而从另一个视角凸显了鲁迅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小说文字表达技巧创新的内在追求。读者需要仔细琢磨、反复推敲,才能发现语言背后的深层次意蕴,洞见其作品的艺术魅力。[1]基于此,本文以鲁迅文学作品为出发点,探究模糊语言在鲁迅文学作品中的运用,以深化对鲁迅文学作品的认识。

一、鲁迅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价值审视

模糊语言之“模糊”,主要指向语言的不可知与不确定性,然其语言能给读者带来更大的思维空间和更深刻的内涵品读。为了最大限度地体现文本的社会性、现实性和讽刺性,鲁迅在文学作品中大量运用模糊语言,展现了模糊语言之多义性、朦胧性和不确定性,于“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叙事中实现了语言的精确美。

(一)文字的多义性

鲁迅文学作品以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描绘而著称,而在其文本中,事件、人物是变化的、多层次的,处在一个相互联系而又不断变化的整体之中。为了实现文本思想表达的需要,他常常从自身的情感体验出发,以不同的文字、别样的视角来对事件和人物进行描述。在此过程中,语言的运用不是直白的,而是多样的,这是与人的认知规律相对应的。由此,文字的多义性得以体现。在鲁迅的文学作品中,常常能看到“非此非彼”“亦此亦彼”的语言表述。如《祝福》一文中的祥林嫂是“穷死的”,既表现了祥林嫂的死因,更反衬出吃人的礼教和“不让人活”的封建制度;《为了忘却的纪念》“惯于长夜过春时”中的“长夜”既点明写作的时间,更意寓黑暗反动统治的“长夜漫漫”“暗无天日”[2]。事实上,鲁迅在文学作品中大量运用模糊性语言,有为了逃避统治者的文字审查之意,然在此过程中,文字的推理性和批判性得到增强,文字的语义变得更加丰富起来。

(二)语义的朦胧性

由于社会经历、认知水平和思维模式的差异性,读者对文本的含义和意蕴总会存在解读上的差异,由此产生“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文学鉴赏现象。当然,这一现象的产生,有时也是由文本文字的语义朦胧性引发的。由于语义朦胧性的存在,读者需要慢慢品读,并与作者的思维实现对接,方能感知作者的行文之意与文章之妙。在鲁迅的文学作品中,模糊性语言的惯用意在增强语义的朦胧性,使语言不至于呆滞、直白,从而拓宽读者的思维空间,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如在《祝福》中,鲁迅用大量的篇幅描述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在祥林嫂临死的时候,鲁迅用了这么一句:“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明她是一个活物”,其中的“轮”字可谓精妙。在常理上,“轮”是“稍微转动一下”之意,用于此句则更多地指祥林嫂在“吃人的礼教”和饱受摧残的制度下生存之艰难困苦。眼珠的无神正是其一生的总结,与其“穷死的”人生结局是对应的。模糊语言的语义朦胧性,帮助作者实现了创作意图和文字表达效果。

(三)语言的不确定性

在鲁迅的文学作品中,“似乎”“大约”“仿佛”“也许”这样的词汇被大量运用。如在《阿Q正传》一文中,“似乎”被运用了23次,“仿佛”被运用了13次,“大约”被运用了8次。这些词汇不仅没有成为文本的累赘,还从另一个视角造成了叙述的不确定性,使文本变得意味深长。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鲁迅写道:“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3]在这一句中,鲁迅以“我”为主体,猜测被送去私塾读书的原因时,用了三个“也许”。为什么会被送到私塾读书,这是“我”“无从知道”的,然三个“也许”的模糊语言运用,以不确定性的形式衬托了“我”对“百草园”这一人间天堂的依恋之情。由此可见,模糊语言的运用有时甚至比精确语言、清晰概念更富于想象力和表现力。要加深对鲁迅文学作品的理解,模性语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视角。

二、模糊语言在鲁迅文学作品中的具体运用

作为博大精深思想的物质外壳,模糊语言表达了鲁迅对现实人生的思考和对小说形式技巧的现代性的追求。要深入了解鲁迅文学作品的深刻内涵,必须在对其模糊性语言的深入考察基础上来进行。

(一)营造文字叙述的不确定性,反讽传统文学的全知叙事

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一般以叙述者的全知视角来行文。叙述者不仅知晓事件的来龙去脉,更能够控制事件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表现,使其在事件、场景、人物内心的变化中来去自如。鲁迅的文学作品却不是这样,他更多地通过模糊性语言来刻画人物、场景,运用“大抵”“有些”“大概”“差不多”“似乎”“大约”“仿佛”“也许”这样的模糊性词汇,使文本呈现出一种不确定性,形成一种新的叙事范式。比如,在《阿Q正传》中,“倒也似乎以为不足贵的”,“身上有几处很似乎有些痛,似乎也挨了几拳几脚似的”,“似乎确凿打在自己头上了”[4]之类话语非常多。此种模糊语言,与以往传统小说中叙述者顺利进入人物内心,对人物了如指掌的叙事范式是完全不同的。但不能忽略的是,鲁迅放弃了中国传统小说中无处不在、无所不知的全知叙述者形象,表达更具渲染力和表达力,拓宽了读者的视角范围,形成了对传统小说叙事模式的反讽。

(二)呈现叙事视角的多样性,实现全知叙事向人物叙事的转化

在中国传统小说的全知全能叙事模式中,叙述者的功能是极其强大的。“他同时出现在一切地方,同时看到事物的正反两面,同时掌握着人的面部表情和他的内心意识的变化,他既了解一切事件的现在,又知道过去和未来”。因此,叙述者在讲述事件时可以随意取舍故事材料,也可以自由自在地行走于事件人物的心理变化中。但是,在鲁迅的文学作品中,传统小说中全知全能叙述者的无所不知变成了“一定的限制”。更为重要的是,鲁迅尝试用人物的眼睛展开叙事,实现了从全知叙事向人物叙事的转变。比如,在《明天》中,鲁迅借单四嫂子的眼睛去看宝儿,宝儿的形态开始慢慢凸显出来,“似乎仿佛平稳了不少”;到了下午,还睁开眼叫了一声“妈”,但随后又合上了眼,“像是睡去了”。这些语言,正是全知视角向人物视角转化的鲜明体现。因为不是全知全能视角,作者不便直接表达宝儿是否病情好转,“似乎仿佛”的运用恰如其分,是一种猜测,也是一种可能,增强了文本的语言穿透力。

(三)凸显对表达真实性的质疑,有助于实现表达的深刻性

众所周知,鲁迅的文学作品涵盖着对人的存在的深刻关注,并在其文本中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状况的关怀和对社会体制的哲学思考。鲁迅的这些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的深入洞察,在《野草》散文诗集中得到确证。鲁迅说道:“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这是对现实的一种非确定性的最好表达。其他作品的文字同样体现了鲁迅对生活的现实思索,但这样一种思索主要是通过模糊语言得以体现的。比如在《孔乙己》一文中,对于孔乙己是否死了这一问题,鲁迅如此叙述:“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到底是死还是没死,都只是一种猜测。“大约”“也许”等模糊语言的运用,表达了对死的真实性的怀疑态度,呈现出一种存在的暧昧性,即是可有可无的。这样一种表达呈现出社会对人的存在的忽视状态,体现了鲁迅对社会和自身存在的深刻体验。

(四)文本中模糊语言的运用延伸了语言的审美空间

鲁迅文学作品之所以广受欢迎、长盛不衰,在于读者可以从其文本中获得多层次的审美体验,而此种审美特质的呈现与文本中模糊语言的艺术表现力不无关系。读者通过对语言表象层的解读,仔细推敲模糊语言,可以达成由表及里的认识升华,洞见更深刻的思想内涵。[5]如《狂人日记》一文中,鲁迅在结尾处写道:“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在整部作品中,“吃人”与“被吃”,构成了生活现实与历史的全部内容,而“也许”这样的模糊性语言,超越了语象表层的意义空间,使鲁迅思想的深刻性到了一种恰当的呈现方式,延伸了语言的审美性。

三、结语

后人开展对鲁迅文学作品的研究,必须从文本的现实性和社会性出发,深入探究其行文结构的精妙与语言文字的深刻内涵。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大师,鲁迅的文学作品来源于对底层民众生存状态的深刻关怀,并在其文字中通过模糊性、不确定性、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形式表达出来。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其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这不仅是深刻了解鲁迅的过程,更是深入对鲁迅文学作品研究、推动文学发展的使命使然。

[参考文献]

[1]杜洋.试论鲁迅文学作品的模糊语言[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7):102-103.

[2]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78.

[3]刘运峰.鲁迅佚文全集[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1:298.

[4]孟庆顺.鲁迅作品中模糊语言的构成方式及表达功效[J].现代语文,2007(4):29.

[5]赵天喜.鲁迅作品中矛盾词语妙用初探[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7(5):41.

Application of Fuzzy Language in Lu Xun’s Literary Works

LI Shu-ping

(Department of language and language teaching, Fuzhou 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 and Trade, Fuzhou Fujian 350021)

Abstract:Lu Xun is a “banner”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circles. His literary works not only show the artistic quality, but also are the high expression of the social reality. Fuzzy language can enhance the social connotation of the text, and play an irreplaceable ro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fuzzy language in Lu Xun’s literary works.

Key words:fuzzy language; Lu Xun; literary works

[收稿日期]2015-12-09

[作者简介]李淑平(1954- ),女,副教授,从事汉语言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602(2016)05-0114-03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鲁迅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鲁迅,好可爱一爹
初探文学作品诵读中意蕴表达构建路径
鲁迅《自嘲》句
商业精神在唐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鲁迅的真诚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