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工作中贫困人口就业机制研究

2016-03-28 13:46康健,高亚平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16期
关键词:贫困人口培训发展



精准扶贫工作中贫困人口就业机制研究

为增加贫困人口就业机会,政府各部门应提供政策扶持,发展现代农业、手工业、乡村旅游业等产业带动就业,通过科技培训提高贫困人员技术技能,提高产业收益,发展劳务经济获得工资性收入,实现长效脱贫。

精准扶贫;贫困人员;产业;培训;雨露计划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提出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为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河北省决定实施“产业和就业扶贫行动”,帮助农村有就业能力和愿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就业创业实现脱贫。

1 扶持产业带动就业

产业扶贫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贫困地区应当立足当地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培育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等经营主体,培养致富带头人,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农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家庭手工业等具有发展空间的特色产业,带动和帮助扶贫对象稳定脱贫。村两委要发挥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作用,支持改善村内公共设施和人居环境。

1.1发展现代农业。政府应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作用,推动农业生产由分散经营向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转变,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京津地区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供应基地。政府对认证“三品一标”(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应给予直接补助。贫困户可以通过土地、资金(政府扶贫资金和自筹资金)、劳力等要素入股,实行利益共享分配机制,贫困户成为入股分股金、打工挣薪金、流转土地拿租金的新型“三金”农民。

河北省是典型的资源型缺水省份,人均、亩均水资源占有量均为全国平均值的1/7。传统农田作物小麦、玉米和大棚种植蔬菜耗水量大,可以发展高效节水现代农业。有的贫困地区种植油菜花、油葵、向日葵、菊花等耐旱作物,形成景观农田,一产三产相结合,发展旅游业促进了当地贫困人口就业。如果选取油菜和油葵两个品种,油菜可以留在地里作为绿肥养土,然后种油葵,两茬轮作。草地和秸秆资源丰富地区,可以发展养殖业,养殖肉牛、羊、鹅等。

1.2发展手工业。河北省通过加大发展箱包、编织、皮毛、服装、零配件加工业等家庭手工业,工作时间、地点灵活,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妇女的就业问题,让很多贫困户得到了切实的实惠,加快了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政府应提供项目、市场、信息、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支持,充分挖掘传统优势手工业文化和生产工艺,大力开发和发展投资少、见效快、就业容量大、污染程度相对较低的新型家庭手工业,以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为目标,打造一批集产品开发、生产、工艺展示、销售为一体的新型家庭手工业产业基地,鼓励贫困群众利用自家庭院加工制作手工产品。

1.3发展乡村旅游业。河北省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开发了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拓展了农村休闲、观光和体验功能,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贫困村要把握好自身产品定位、市场定位,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生产、生活、生态特点,发挥独有的环境和区位优势,制定好旅游扶贫专项规划,营造文明和谐的村风民风。乡村旅游应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充分体现各地的自然人文特色和乡土人情,发展个性化、特色化、差异化旅游业态,探索经营农家乐、出售土特产、成立旅游股份合作社、开发旅游商品和纪念品等途径发展旅游业。在公路沿线、景区景点周围的贫困村可以建设农耕文化浓、体验项目多、服务质量优的乡村旅游休闲区,顾客在领略自然风光的同时,可以亲身体验采摘果实、干农活的乐趣。政府应改善旅游扶贫地区基础设施,将道路、停车场、水电、通信、住宿、厨厕改造、垃圾污水处理等旅游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的投资规划,同时引导社会资本通过众筹、慈善、捐助等方式积极参与旅游扶贫。政府要多方协作,充实旅游人才队伍,培养一批懂旅游、善经营、会管理的业务工作人员。

2 培训就业扶贫

2.1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了提高农民素质、农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中央部署了“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工作,主要培养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较强、产业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社会责任心较强、对当地扶贫对象脱贫致富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人。河北省在今后五年内将从农业、扶贫、职业教育经费中安排资金2.5亿元,用于免除学员的学费、食宿费及实行交通补贴,利用农广校、职教中心和技工院校等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每期15天,全部免除学员的学费、食宿费并实行交通补贴,帮助其掌握一项实用技能。按照国家构建一主多元培训体系和坚持以公办培训机构为主体的要求,2016年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认定了231个培训基地,113个实训教学基地。培训基地包括县职业教育中心、县农牧技术推广中心、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县分校、县畜牧站等机构。实训教学基地主要是具备一定规模和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现代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高产创建示范片、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

2.2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政府相关部门应根据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需要,按照“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继续加大培训力度,努力培养一批懂技术、懂管理、懂经营的种养大户、技术能手,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撑。县农业局、畜牧局、林业局、农广校培训基地等机构应开展技术培训和服务,突出种、养殖业,重点培训项目村示范户,引品种调结构,建市场强营销。政府为急需资金的贫困户提供五万以下、三年以内的扶贫小额贴息贷款,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培训应运用理论讲解、互动研讨、参观考察、现场示范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确保培训效果。要提高培训对象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培养他们引领当地特色产业发展能力,带领当地贫困人口发展生产、参与市场竞争、增收致富的能力和从事二、三产业的相关能力。

2.3发展劳务经济促就业。政府相关部门应根据工业化、城镇化对劳动力的需求,对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实施多种形式的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按照“转移输出有组织、求职有服务、就业有技能、权益有保障”的标准,提升进城入镇农民的就业工作层次和水平,将更多的农民变为产业工人和城镇居民,实现“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最终目的。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行业,主要以建筑业、加工制造业、餐饮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家政服务业为主。河北区位优势明显,是京津重要的劳务输出地。

贫困县首先摸清底数,掌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有就业意愿和能力的未就业人员、已经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贫困县要建设县乡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满足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需求。引导和支持用人企业在贫困地区建立劳务培训基地,开展订单定向培训,建立和完善输出地与输入地、企业与贫困村的劳务对接机制。培育社会劳务中介组织机构、劳务经纪人,充分发挥劳务中介体系在就业中的组织引导作用,逐步改变自发性的、零散型的输出方式,提高农村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

培训课程要以岗位职责及能力要求为依据,增加心理健康、文明素养、职业道德、法律知识、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育,提升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水平和人文素养,通过现场操作示范、示范基地观摩、跟技术老师讨论等方式学习。

政府要运用公益性岗位、公共就业岗位托底帮扶贫困户就业,如养老服务、家政服务、城市绿化、清洁、环境保护、保安等。没有技能的贫困人口就地打零工,如帮果农疏花、收果,帮种粮大户除草,一般一天能挣80元。

目前,河北省已逐步构建起省、市、县三级党政领导牵头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组织领导体系,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三金”(工资保证金、工资预储金、欠薪应急周转金)、“三机制”(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机制、失信企业联合惩戒机制)、“一入罪”(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制度机制,为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驾护航”。

2.4培训新增劳动力保就业。2004年国务院扶贫办启动了雨露计划培训工作。雨露计划引导和支持农村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是提高贫困人口素质、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通过政策扶持,逐步提高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初、高中毕业后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比例,确保实现一人长期就业,全家稳定脱贫的目标。

2016年8月,河北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扶贫办联合印发 《关于做好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自今年秋季学期起,在河北省内公办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校(不含独立学院)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免学费、免住宿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全部享受国家助学金,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每生每年平均不低于2 000元,普通高校就读的学生每生每年平均不低于3000元。扶贫对象退出后,仍可享受扶持政策至本学段学习结束。

本文为2016年度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科研合作课题:《精准扶贫工作中贫困人口就业创业机制研究》(JRSHZ-2016-0107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050091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康健高亚平

猜你喜欢
贫困人口培训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隐形贫困人口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