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016-03-28 12:31仲启超
渔业致富指南 2016年5期
关键词:水产品水产养殖

○仲启超



浅析当前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仲启超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切实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已经成为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对此,笔者围绕当前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己多年从事水产工作实践提出建议和相应的措施,仅供参考。

目前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渔药滥用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滥用抗生素防病,违规使用激素促生长,不遵守休药期规定,用药剂量、次数、给药途径随意,无用药记录等等。

二是养殖模式存在缺陷。实行高密度养殖,普遍比国外的养殖密集程度高10倍左右,同时国外的养殖是养一年停一年,鱼塘可以休养生息,国内则没有这种概念。

三是养殖场周边环境恶劣。由于环境污染严重导致水质变差,使水产养殖品种病害增加。而目前对于水产品致病性微生物携带方面国家还未制定针对性的措施。

四是检测松散让养殖户有空子可钻。目前除了一些国有养殖场会有定期的监管和检测外,私营养殖场大多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只能单纯依靠消费者自己辨别。

五是散户增加安全监管难度。由于散养户较多,政府部门很难对每家每户的用药情况进行监管。另外,散养户年龄集中在40-60岁,要让他们了解水产品的安全性工作量大、难度高。

六是流通环节的监管难到位。目前水产品进入流通环节的监管由工商部门负责,但是由于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界定,市场准入机制不完善,工商部门并不掌握相关的检验检疫标准,在管理过程中既缺乏管理经验,也缺乏专业的检测工具。

七是科研投入不足。水产品检测手段落后,检测队伍力量薄弱,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具体建议和应对措施

针对当前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笔者认为应进一步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大水产品管理力度。

一、强化水产品安全生产源头监管

1.加强渔业资源规划和环境保护,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水产养殖证制度,科学拓展养殖空间。政府部门要监督养殖生产者加强水环境的生态保护,探索建立基本养殖水域保护措施,加强和提高保护水域环境的力度,利用现在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对于违反规定向水域排放超标的三废物质的企业或个人,强制停止生产,严惩严罚。推动建立渔业水域滩涂占用补偿制度。合理控制、科学规划大中型水域养殖容量,稳定池塘养殖面积,进一步挖掘池塘养殖潜力,对创新养殖技术进行补贴或奖励。

2.加强对水产养殖投入品的监管。按照农业部《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重点加强环境质量、养殖密度的监测以及种苗、渔药、鱼饲料等水产投入品的监管,实行标准化生产和包装,从源头上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

3.扶持水产良种场建设,建立健全我市水产良种产业体系,加快推进良种补贴制度的实施,发展与水产养殖业相配套的现代苗种业,加强水产新品种选育,提高水产原良种覆盖率和遗传改良率,不断调整优化养殖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

4.积极推行健康养殖“五项制度、两项登记”(生产日志制度、科学用药制度、水产品加工企业原料监控制度、水域环境监控制度、产品标签制度和水产养殖生产记录、水产养殖用药记录),加强生态养殖技术培训和科技推广,积极引导渔业养殖生产环节通过采用投放无疫病苗种、投喂全价饲料及人为控制养殖环境条件等技术措施,使养殖生物保持最适宜生长和发育的状态,实现减少养殖病害发生、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5.水产养殖试点应用HACCP体系,全程监控质量。HACCP是指影响食品安全的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在水产养殖中应用HACCP就是:首先分析养殖全过程中危害水产品质量的因素,再确定避免这些危害因素的关键点,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目前国际上对水产加工强制执行,水产养殖业中尚属于推荐使用阶段,欧洲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在水产养殖应用HACCP体系,要使我们的水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保证国内消费者的食用安全,就要尽早试点,再推广使用。可在大型重点养殖企业、无公害基地和重点出口品种试点,建立HACCP操作规范,使水产品质量上一个台阶。

二、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要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体系,实施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全方位、无缝隙”监管覆盖。

1.按照网格化监管模式,全程监控辖区范围内的水产品养殖生产和捕捞生产,及时发现、报告、整治、查处违反水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规定的生产行为。

2.水产品产地应建立地级市水产品检测中心、县(市、区)级检测所和重点水产品生产经营企业检测室组成的三级水产品检测体系,实施全方位监控。同时,延伸监管网络,做到监管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狠抓生产源头和过程控制,尽快解决基层网络薄弱与缺失问题。

3.坚持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和长效机制建设两手抓,加大监督抽查力度,强化检打联动。在主要水产品批发市场设立监控监测点,将水产品生产、批发、零售等环节纳入质量安全监管范围,强化水产品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测工作,切实做好驻点驻场抽检工作,把好水产品检测关。

4.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研和检验队伍,建设高标准检测实验室,装备先进的检测工具和仪器,建立起以省级综合质检中心为核心,设区的市和重点县检测站为主干的水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服务养殖生产,为各级主管部门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技术保障,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水平。鉴于水产品质量检测所需费用较高,限制了许多生产者、经营者的检测要求,现阶段检测费用应当采取由国家承担的办法,今后逐步向国家、生产者(经营者)共担转化,同时引导资助水产品批发市场、养殖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建立自己的水产品质量监测机构,推广快速检测技术,扩大检测覆盖面,提高监管效率。委托有合法资质的检验检疫单位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水产品抽检,及时向社会公示监测情况,指导群众安全消费。

三、强化水产品疫病防控

加快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加强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工作,提高水生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监管水平。

1.加强渔业病情测报点建设,形成市级水产病害测报网络。每月根据历年测报的病害情况对下一阶段病害流行动向进行预测,提出指导性预防治疗方案,及时指导养殖区群众做好养殖病害防治,达到控制病害蔓延、减少经济损失及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目的。

2.探索建立符合我国水产养殖生产管理实际的渔业兽医管理体制和“水产养殖用药处方制”,落实渔业乡村兽医登记制度,推进渔业执业兽医和官方兽医队伍建设。

3.从疫病的治疗转向对疫病的预防,推广水产品疫苗,减少抗生素使用量。

四、健全流通追溯监管机制

建立质量安全责任追溯制度,对违法行为坚决追究法律责任。

1.严格执行《水产品标识管理实施细则》,对水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以及规模化养殖场、种苗场等全面实施标识化管理。

2、引进物联网、二维码、RFID等信息产业技术项目,广泛应用于原产地认证和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检测、物流等各个环节,建立从“田头”到“餐桌”全程可追溯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系统与检测系统。

3.通过建立市级流通追溯监管平台,在批发市场、零售市场等配置追溯终端,消费者和执法部门可以凭验证码,用互联网、触摸屏、手机短信等方法查询生产、加工、销售、检测等信息,实现产品质量溯源管理。

4.推行质量安全信息公示制度。水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对水产品实行挂牌公示,公示的主要内容包括所经销产品的名称、产地、上市日期、销售者、电话、地址及质量安全状况等信息。

5.执行水产品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水产品包装标志制度,使生产和管理有章可循。建立水产品市场准入标准,强化产品标识和身份证明管理,落实索证索票、检测准入等入市验证检测制度,对进入市场的水产品实行目录登记备案、批次送检及水产品的市场资格准入,出具检测报告并在销地备案;采取有效措施清退不合格产品,把水产品安全隐患降至最低。

五、建立水产品安全应急预警机制

1.制定《水产品质量安全应急预案》和《水生动物防疫应急预案》,妥善应对辖区内水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

2.探索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在第一时间内迅速掌握质量安全动态以及境外水产品风险、技术壁垒等信息;建立定期上报制度,及时汇总;掌握药物使用情况,有效制止滥用和非法使用药物行为;面对质量安全特别是药物残留风险及时作出判断,积极应对,控制药物残留水平。

六、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宣传

1.着重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水产苗种管理办法》、《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等法律法规和相关用药知识。

2.举办培训班,传授健康养殖技术和药物规范使用知识以及违禁药物的危害,发放水产养殖用药清单、违禁药物清单、法律法规知识等宣传资料和水产品标准化养殖技术材料等,大力宣传水产品质量安全。

3.提供公共信息服务。定期在市级水产技术推广网发布水产科技信息,发布水产品产地价格与热销品种等信息;常年开通渔农电话咨询服务,帮助渔农解决生产上的疑点难点问题。

七、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

1.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行由主管部门牵头,多部门协调配合的管理模式。

2.落实水产品质量安全目标责任制。将水产品质量安全作为目标下达各县(市、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纳入目标考核评价范畴。

3.建设机构专业化、人员稳定化、经费预算化、手段现代化的质量安全执法体系,认真开展水产养殖业专项执法行动,依法查处违法生产行为。

4.加快制订渔业相关标准的步伐。提高标准质量,充分研究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有关标准,力争在较短时期内形成一个既符合我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具有较高水平的,由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共同组成的比较完善的水产标准体系,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水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5.加快渔业产业化进程,提高渔业的组织化程度。现代渔业发展的经验证明,传统的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不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要解决好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必须按照生态高效品牌渔业的理念,通过实施产业化、标准化、外向化战略,优化优势水产品布局,培育扩张龙头企业,扶持壮大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成龙头企业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基地和农户的生产组织形式。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检疫、统一用药、统一饲料、统一标签、统一包装,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6.支持水产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强化生产者诚信体系,狠抓育种者、生产者、经营者主体责任落实。充分调动企事业单位和民间团体的作用,培育发展水产品安全中介机构,促进政府调控、全民配合的良性互动,推进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上新台阶。

(通联:223200,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渔政监督大队)

猜你喜欢
水产品水产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冰岛2020年水产品捕捞量102.1万吨
多数水产品价格小幅下跌
加油!水产人!
大咖点评:2020年水产动保谁主沉浮?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读懂“水产人十二时辰”,你就懂了水产人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