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巴渝民间艺术“小河锣鼓”的传承和保护

2016-03-28 12:09杨翠碧简春燕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锣鼓曲牌小河

杨翠碧 简春燕



论巴渝民间艺术“小河锣鼓”的传承和保护

杨翠碧1简春燕2

(1.重庆三峡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重庆万州 404100)(2.重庆江北区复盛镇政府文化中心,重庆江北 401133)

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小河锣鼓是巴渝地区一种独特的民间器乐组合,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及浓郁的地域文化特征。但其艺术及文化价值却长期未能得到充分重视,传承严重受阻。为更好地传承与保护小河锣鼓,需不断革新内容与形式、改变传承方式与主体,大力争取政府部门、公共文化机构及广大民众的支持与帮助。

非物质文化遗产;小河锣鼓;传承与保护

小河锣鼓是一种由多种乐器组合而成的独特的传统民间音乐样式,是巴山渝水滋养长成的一朵艺术奇葩,它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距今至少350年[1],保存着诸多远古巴渝歌舞的流风遗韵。2011年5月,小河锣鼓以其独特的艺术及文化价值跻身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但因传承与保护不力,小河锣鼓的发展曾一度受挫。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重视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3]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宏阔背景下,研究小河锣鼓的传承与保护显得尤为必要。

一、巴渝文化“小河锣鼓”的基本概况

巴渝文化诞生于长江上游,起源于巴文化,是巴族和巴国在漫长历史中形成的地域性文化。它以重庆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是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4]。小河锣鼓是重庆市渝北区大湾镇的一个较有特色的乐器组合,能反映巴渝人民的生活和劳作,是巴渝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

(一)小河锣鼓的起源

据何方的《从斗富起源的小河锣鼓》可知,小河锣鼓产生于“斗富”情结。大约公元1657年,大湾镇蒋姓人家在两条无名小河的交汇处建造了上下两厅,于是形成了简易街道。街道落成时,大湾镇罗家、唐家、蒋家的三支小河锣鼓班一起来祝贺,演出时间长达三天三夜。之后不久,唐家也在大湾镇另外一个地方修建了一条街,名为“唐半场”。街道落成时,唐家请了五支乐班,大吹大打,热闹了十余天,与蒋家“斗富”。[5]自那以后,小河锣鼓便一直在大湾镇盛行和流传。

小河锣鼓主要分布于重庆市渝北区大湾镇一带,原属四川省重庆市江北县。大湾镇北地处华蓥山,是典型的山地地形,狭窄的山地和丘陵交替出现,形成“一山两岭一槽”的地貌特征。解放前,渝北是大竹县、邻水县通往西南重镇——重庆的要道,人员流动频繁、场镇繁荣,各地猴戏班或杂技团经常久住于此,并以此为据点,往返各地演出。因地理交通之故,本地的小河锣鼓与外来的各路戏班争奇斗艳,凸显出独特的地域风情与艺术魅力。

(二)小河锣鼓的组成和特点

作为乐器表演组合的小河锣鼓主要用于当地的喜事和丧事活动。每逢遇到红白喜事,小河锣鼓必到场助兴。

1.小河锣鼓的组成

小河锣鼓的乐器主要包括锣、鼓、唢呐、二胡等,当地人也称小河锣鼓为“吹吹”。根据所选乐器不同,“吹吹”分“大吹”和“小吹”。大吹,指的是夹吹夹打(鼓乐齐作),一般由两到三支唢呐、盆鼓、包包锣、小钵、铃锣等组成;乐队通常有五、六人,可坐堂、也可行走,以唢呐为主奏、其余乐器为伴奏。小吹,主要以二胡、小唢呐(俗称叽啦子)、竹笛、竹节鼓、木梆子等乐器组成,演奏时以二胡为主,其余的乐器为伴奏,乐队也是五、六人,但跟大吹不同之处在于演奏的形式主要是坐堂。

小河锣鼓中备受关注者是盆鼓,又称“脚盆鼓”(即人们常用来盛水的脚盆),因其形状如盆而得名。据史料记载,远在商、周时期,先民们击木、击盆、击鼓而歌,形成了脚盆鼓的雏形。旧时有“一丁一鼓”的习俗,即不论谁家喜添贵子,亲朋好友都要赠送盆鼓以表庆贺。盆鼓现为湖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鼓面通常直径8寸、高6寸,若有专业人士教授,一般农村木匠均可制作。即便翻山越岭外出演奏,携带也十分方便。由于大面蹦着鼓皮,小面是空的、通风性能好,不易渗入湿气,所以经久耐用。演奏时,主人家将铜钱或硬币丢进盆鼓发出叮冬声,增添盆鼓的亲切性。

包包锣以其独特的音色韵味及所起的综合作用而成为该组合的核心,盆鼓次之。铛(又称铛子,属于打击乐器)、铰铛、铰只起丰富音色、扩展织体、增强乐队表现力的衬托作用。以上乐器形成了一种韵味独具、颇富地域特色的民间器乐形式“咚咚灯”[6]。

2.小河锣鼓的特点

小河锣鼓属于民间音乐之一,因此具备民间音乐的诸多特点。

(1)民间音乐的特点

①调式结构方面。目前采集到的乐曲中,宫、商、徵(音纸)、角、羽各种调式都有。在小河锣鼓的曲牌中,角调式偶尔出现。民间音乐的调式均位于五声音阶和六声音阶之间,在整个民间音乐中,调式经常在曲末交替出现。

②旋律发展手法方面。民间音乐在演奏时,通常使用合头合尾、中间变化的手法,其间还有灵活的加花处理,所以听来既统一又富于变化。这使整个乐曲前后呼应、曲调完整,具有浓郁的乡土音乐气息。

③吹打合奏的演奏形式。在吹打合奏时,为避免单调,主吹人往往要先高出三、四、五、八度,以吸引观众注意,之前提高的音阶度和后面的三、四、五、八度重叠在一起,时合时分。合时,音阶与主腔相同,分时,在中间加花变奏吹成长音。这些音乐的控制与组合,将乐器特征灵活地组合在一起,更好地表达音乐的情绪。小河锣鼓以一种乐器演奏为主、多种乐器配奏的形式演出,造成内、外声部的不同,形成浓郁的乡土音乐风。

(2)小河锣鼓的特点

小河锣鼓虽与其它锣鼓组合多有相似,但在曲牌、乐器制作等方面却有自己独特的地域特色,其中曲牌特色最为突出。

①曲牌内容丰富。曲牌内容贴近现实生活,主要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生活,尤其是大湾镇的地域风貌、乡土风情及生产生活场景,如《蛇过河》等。但由于流传时间久远,很多演奏技艺已失传,部分曲牌已无法演奏。据当地人讲,小河锣鼓的曲牌大约有400篇,但许多已无存。

②曲牌节奏欢快。打击乐在以前的小河锣鼓演奏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曲牌节奏比较单一,对观众缺乏吸引力。后来,经过历代乐手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摸索出在演奏中加花的技艺,如加入能使节奏变得欢快的竹笛。如果钹和盆鼓的节奏协畅,又不断加花,那么整个曲风轻快悦耳,别具风味。

③曲牌结构自成一家。小河锣鼓的曲牌头子变化不大,因加花等手法的运用使得中间部分变化突出,尾句又以头子句作结。经过不断推陈出新,且密切贴合社会时事热点,形成了有讲有唱、讲唱结合的形式。如《长捶排》即系“打中有讲”曲牌,整个曲牌结构类似川剧昆腔鼓,但又有自己的创新之处。

小河锣鼓主要用本地植物制作,形状各异。但整体而言,体积小、携带方便、适用性强。

二、小河锣鼓的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小河锣鼓的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与阻碍。

(一)社会文化价值未得到充分重视和体现

小河锣鼓虽然已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但相较于四川扬琴等项目来说,其知名度太小,除当地人和小河锣鼓关注者之外,很少有人知道这门艺术。在川渝二地,有非常多的打击乐队,他们多使用铜锣、唢呐、小钵等乐器在喜事和丧事上表演,跟小河锣鼓非常相似。但小河锣鼓中的“盆鼓”却为其它音乐形式所无,这自然是小河锣鼓的显著特点之一。不过,却仅限于生产生活中展示,未能充分挖掘出它的文化艺术价值。这也是小河锣鼓知名度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小河锣鼓的传承受到阻碍

锣鼓组合于整个巴渝文化而言意义重要。不仅因为锣鼓组合本身具有典型的民俗性,而且它还往往配合歌舞、唱腔等多种民间艺术以构成综合性的民俗文化。但小河锣鼓在跻身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前,了解它的人很少,多为大湾镇及附近几个村镇的民众。因小河锣鼓的影响范围较小,导致其传承受到阻碍。

1.传承的地理位置受限

由于大湾镇属山地地形,交通不便,因此小河锣鼓主要依靠代际承传。且受现代多种文化的冲击,其分布地域狭小、分布范围狭窄。即便它保存了原滋原味的乡土风情和传统风貌,也必定会使发展受限。

2.传承方式和方法有限

小河锣鼓主要是通过口传相授、祖辈相传的方式传授,这使传承人数有限,传承方式单一,无法形成规模,更难以扩大小河锣鼓的影响面。传承方式的局限性直接导致了小河锣鼓无法得以较好的传播。

3.传承主体缺乏

传承主体主要指传承人,这是进行小河锣鼓传承保护的核心因素。在解放前,人们视小河锣鼓的演奏者为“低下”的民间艺人,并未将其视作艺术,长期处于“自生自灭”状态。解放后,小河锣鼓重新焕发生机,人们在田间劳作休息时,将小河锣鼓当作娱乐方式之一,广大民众都喜欢这种乐器组合的演奏方式。所以,此时的小河锣鼓凭借人们的兴趣和爱好顽强地存续下来。但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民间吹打遭到了摧残,乐器被当做“四旧”没收,艺人们被压迫,小河锣鼓的传承出现了“断代”情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小河锣鼓又重见光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务工,老一辈艺人多已年迈,使得传承又受到巨大挑战,已威胁到小河锣鼓的传承。

4.现代文化的冲击

在现代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下,特别是在新兴时尚文化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喜欢现代生活方式,对传统民俗文化兴趣较低。现代文化造就了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方式,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在这样的环境中难以延续[7]。因此,现代文化的冲击,是造成小河锣鼓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小河锣鼓传承、保护的途径和方法

小河锣鼓不仅是大湾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全社会的财富,通过对小河锣鼓的价值和发展状况的了解,现提出几点解决办法和措施。

(一)从自身内容和形式上不断推陈出新,吸收外来文化优点

对于影响力相对较小的小河锣鼓来说,它本身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得不到关注,这是小河锣鼓发展中的最大障碍。1998年,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李真贵教授回重庆探亲,收集到小河锣鼓中的《冲天炮》,稍作加工,将其搬上舞台,一炮走红。随后,他携带着这首民间吹打乐飘洋过海,很快便蜚声海内外[1]。所以,不断加大对小河锣鼓的自身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首先,发扬小河锣鼓自身的优秀文化,开发小河锣鼓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小河锣鼓是重庆市渝北区的特色,利用盆鼓这种生活物件进行乐器演奏,使小河锣鼓更接地气。适应社会的发展,创新小河锣鼓的内容,可以融入具有重庆特色的“坝坝舞”元素。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群参与“坝坝舞”活动,小河锣鼓可借此机会,与“坝坝舞”联袂演出,将传统的民间音乐融入到当下百姓时兴的娱乐方式中。还可在小河锣鼓的曲牌创作中,添加更多的现代因素,贴近社会生活,既保留小河锣鼓原有的演奏方式,又使其更具时代感与现代感。这样,融汇历史与现代,便可提升小河锣鼓的知名度与社会影响力。

其次,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点,登上表演舞台。小河锣鼓一直采用锣鼓单独演出的形式,但这种形式已难适应时代的发展。小河锣鼓应与其他文化接触,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点,并根据自身特点加以结合,形成适合市场的文化内容,然后登台表演。例如,小河锣鼓可以和其它民间乐器组合,形成传统文化乐器表演,或者,加入流行音乐形成中国风格的音乐。这样,作为地方性的小河锣鼓才能走进人们的视野。

(二)传承方式多样化,扩大传承主体范围

小河锣鼓传承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依靠祖辈相传;传承主体比较缺乏,中间出现“断代”情况。这也是小河锣鼓发展面临的一大严峻问题。在传媒发展迅猛的今天,正确利用现代媒体做好宣传工作,能够推动小河锣鼓迅速发展。

首先,传播方式应多样化。小河锣鼓的发展不能仅靠祖辈相传或口授相传,要充分利用媒体宣传,提升知名度。由于地域原因,周边地区对小河锣鼓的接受程度较高,因此可以大湾镇为中心,依靠现有传媒向周边辐射,逐步向全国推广,不断拓宽小河锣鼓的影响范围。还可借助经济杠杆提升影响力,将小河锣鼓与经济效益挂钩,把文化元素附着于各种商品上,以扩大其影响并开辟发展新路径。

其次,扩大传承主体范围。在大湾镇及周边地区成立专门的小河锣鼓学习组或艺术培训班,广为招收学员,尤其是年轻人,以扩大传承主体范围。顺应新农村发展形势,开办农村文化书屋、文化培训室等机构,为小河锣鼓的教学提供基础设施保障,充分利用基础文化资源,辅助小河锣鼓的学习。这样,不仅为传承主体提供学习和了解小河锣鼓的机会,学习和宣传小河锣鼓,还能够提高人们对小河锣鼓的认知度。

(三)依靠其它机构和群体的支持

小河锣鼓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也需要依靠各种社会力量的支持。

首先,需要政府支持。针对小河锣鼓以及其它相关文化,政府应该加快制定和完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平衡社会文化的共同发展。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在政策和资金方面予以倾斜,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全面的文化保护机制[8],及时颁布和完善相关的保护政策和法规。而且,政府作为社会的主导力量,有必要提醒大众提高文化自觉,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深入人心。

其次,培养各种传统艺术表演团队。目前,大湾镇的小河锣鼓乐班还不多,政府应带头培养、组织或整合更多的小河锣鼓文化团队,以促进小河锣鼓的发展。

再次,依靠公共文化机构力量。各级图书馆、科技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搭建小河锣鼓展示平台,让更多群众了解和认识小河锣鼓,使其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

最后,需要社会各界民众的大力支持。小河锣鼓诞生于民众日常生活,并以此为土壤长期流传,同时,它也是民众文化艺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充分调动各社区,尤其是原住居民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延续方面的积极作用[9]。

因此,小河锣鼓要想在现代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仅需要努力革新内容和形式、改变传承方式和主体,而且还要依靠政府、公共文化机构及广大民众的大力支持与帮助。

四、结 语

与巴渝大地血脉相连的大湾镇小河锣鼓,以其独特的音乐风貌、鲜明的艺术价值及浓郁的地域风情展示出迷人的文化魅力。文化需要保护,但更需要创新,真正能使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的不是单纯的保护,而是在保护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

[1] 华万里.“小河锣鼓”闹春来[N].中国文化报,2000-08-24:03.

[2] 胡锦涛.中共十八大报告[EB/OL].2012-11-18.http://cpc.people.com.cn/n/2012/1118/c64094-19612 151.html.

[3] 李克强.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5-03-15.http://lianghui.people.com.cn/2015npc/n/2015/ 0305/c394298-26642056.html.

[4] 孟君.巴渝文化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1(2).

[5] 何方.从斗富起源的小河锣鼓[N].重庆日报,2011-08-29:07.

[6] 钟光全.重庆民间器乐艺术特征析[J].音乐探索,1991(5).

[7] 汤棋夷.论冯时行词中的巴渝文化色彩[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5(6):12-15.

[8] 尤志国,苑小俊.张家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传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5(4):18-20.

[9] 李华明,李莉.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主体权利保护机制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

(责任编辑:李朝平)

The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of Bayu Folk Art Xiaohe Drum

YANG Cuibi1JIAN Chunyan2

(1.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Wanzhou, Chongqing 404100)(2. The Cultural Center of Fusheng Town Government, Jiangbei, Chongqing 401133)

The Xiaohe Drum, one of the third set of national non-material culture heritage items, is a combination of folk musical instruments with prominent artistry and tense local characteristics. But its artistic and cultural value has not been stressed and thus its inheritance is not well conducted. The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of Xiohe Drum shall be guaranteed on the condition that its contents and forms shall be continuously innovated, the subject and forms of inheritance changed and it supported by governments, public cultural institutions and the common people.

non-material culture heritage; Xiaohu Drum;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J632.7

A

1009-8135(2016)01-0034-05

2015-10-22

杨翠碧(1978-),女,重庆忠县人,重庆三峡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教师,硕士,主要研究公共管理。

简春燕(1992-),女,重庆江北人,重庆江北区复盛镇政府文化中心文员,主要研究文化产业理论。

猜你喜欢
锣鼓曲牌小河
贪吃的小河马
邵伯锣鼓小牌子
清澈的小河
曲牌性视角下的器乐曲《海青》
Evaluation and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epatic Injury by Traditional Drugs
“《常用曲牌新谱》出版座谈会”在本社举行
【曲牌园地】
昆曲曲牌与昆笛演奏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民族音乐“如何教”VS“怎么学”——以民乐合奏《丰收锣鼓》一课的教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