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教学模式实践与思考
——以“食品科学概论”为例

2016-03-28 10:30:07詹丽娟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000信阳农林学院园艺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农产品加工 2016年8期
关键词:教学环节双语教学

詹丽娟,杨 丽(.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河南郑州 45000;.信阳农林学院园艺学院,河南信阳 464000)



双语教学模式实践与思考
——以“食品科学概论”为例

詹丽娟1,杨丽2
(1.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0002;2.信阳农林学院园艺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摘要: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国际化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以“食品科学概论”双语课程为例,详细介绍课程安排、教材选取以及教学活动开展等教学实践活动,重点探讨授课环节的改革与创新,并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与思考。

关键词:双语教学;食品科学;教学环节

双语教学是指在教材选用、课程讲授、课后辅导及考试考核等教学环节中,运用2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所进行的教学活动。我国目前双语教学一般是用汉语和英语2种语言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教学活动,要求授课教师能够用准确流利的英语进行专业知识授课,且要求英语授课课时达到总课时50%以上[1]。实施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需要,也是培养具有国际交流合作高素质复合人才的重要途径。

“食品科学概论”是食品科学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该课程为学习食品科学专业课程奠定基础。近年来,随着食品科学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等迅速发展和国际化融合,市场迫切需求具有国际化语言能力的食品专业技术人才。笔者从多年的海外学习研究经历中也深刻体会到良好的专业外语表达能力对食品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性,掌握食品科技英语是食品专业人才必备的基本专业素养,培养高度国际化的食品专业人才是推动我国食品科技发展的新动力。为此,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在2010年开设食品专业双语课程——“食品科学概论”,该课程开设后经过反复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在2012年获得河南省省级双语示范课程。之后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创新,食品科学双语课程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结合该课程教学实践,总结教学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并对不足之处提出建议和思考,以期为食品相关专业开展双语课程提供参考。

1 课程安排及教材选取

目前,“食品科学概论”课程面向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与检验3个本科专业学生授课,为专业选修课,要求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学生选修,共设置32学时,2学分。该课程在第5、6学期开课,重点鼓励大学三年级学生选修,因为他们既具备一定的食品专业知识,又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双语授课内容。

教材和大纲是教学的重要依据,双语教材的选择不同于普通课程教材,既要包含一定的专业知识体系,又要难易适中,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以便于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为此,笔者经过反复地比较和筛选,最终确定美国英语原版教材《Introduction to Food Science(影印版)》作为“食品科学概论”双语课程教材。该书为全英文原版教材,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专业词汇丰富、专业术语运用得当,文中采用大量的图表和图画生动形象地介绍食品专业相关知识,使学生通过阅读简洁图表就能获得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提高英语水平,非常适宜作为双语教材使用。然而,该书价格相对较高,章节内容较多,部分章节知识相对较陈旧,未及时更新,因此就要求授课教师在参考该教材的基础上及时跟踪国内外研究进展,更新课件内容,力争为学生讲授最新的专业前言知识。

2 教学活动安排

2.1教学主体

授课教师是课堂讲授的教学主体,教师的教学水平尤其是外语水平直接影响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双语教学要求授课教师能用准确、专业、流利的外语进行专业知识讲授并和学生交流互动,而不是在课堂上穿插几个外语专业词汇。由此可见,强大的师资队伍是双语教学顺利开展的保证。“食品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团队的5位主讲教师都有出国留学经历,而且都是40岁以下年轻有为的博士,他们都具备系统的食品专业知识体系、良好的英语思维和运用能力,能熟练自如地运用英语授课,这为该课的顺利开展提供师资保证。

2.2教学模式

此外,授课模式对教学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该课程打破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模式,对课程授课环节进行大胆改革创新,例如把2个学时(100 min)课程分成“专业知识讲授、专业视频学习、分组讨论、口头报告”4个教学环节,分别分配时间为30,10,20,40 min;在专业知识讲授环节中,由授课教师针对性地讲解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并对难点内容进行适当的中英双语解释,力求每位学生能够听懂;在专业视频学习环节中,播放和所讲授内容紧密相关的英语专业视频材料,让学生对所讲授内容通过直观的视频进一步理解和吸收;接下来进入分组讨论环节,由授课教师根据所讲授内容,提出1个讨论主题,要求学生分组围绕该主题进行讨论,每组推选一名成员,将讨论结果以口头报告的形式进行汇报;口头报告环节模拟专业会议模式,每组推选1名成员首先汇报本组对该主题的讨论结果和观点,然后教师及所有学生都可以就该报告内容进行提问和质疑,报告人要进行答疑和解释,每人限制5 min,最后由授课教师和4名英语好的学生组成测评委员会,根据汇报人报告内容及答疑表现当场进行点评和计分,并将该分数作为该组学生平时成绩主要依据。经反复实践发现,该授课模式受到学生热烈欢迎和积极响应,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教学和学习,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尤其是口头报告环节,保证每位学生都真正参与讨论,将学到的知识转化成他们自己的思想,并用外语表达出来,这不仅能培养他们的双语专业素养,还提高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2.3考试考核

试卷考核是现代教育考核的主要形式,双语教学考核形式一般也选用试卷,每年根据所出题型的难易程度采用开卷和闭卷交替进行,英文覆盖面不低于50%,主要考察学生对专业知识、概念以及解决实际专业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用英文答题,但为了不限制学生思维,也可用中文答题(采用中文作答计50%分数)。学生最终成绩由试卷成绩(占70%)和平时课堂主题报告成绩(占30%)组成。

3 存在问题及思考

3.1教材选择受限

教材选择是双语教学的重要依据,外语原版教材不仅有利于让学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外语,还能让学生了解该学科最前沿新技术,然而遗憾的是,可作为“食品科学概论”教材使用的原版外文书籍不多,有些书籍内容偏离我国实际情况,超出学生应有的外语水平,这就极大地妨碍学生阅读兴趣和教学效果。因此,笔者呼吁国内食品科学领域专家可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和学生外语水平现状,编撰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食品科学概论”双语教材,或根据实际需要对原版教材进行改编[2],改编时在教材难度上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力求语言表述准确、专业,尽可能避免抽象晦涩的术语,在保留原版教材原汁原味的英语表达方式基础上,兼顾国内的实际需求,融合中西文化,增加补充食品科学领域前沿知识,同时降低教材价格。

3.2学生外语水平参差不齐

“食品科学概论”双语课程自开设以来,受到广大学生喜爱,因此每年选修该课程人数远远超过预计人数,一般都在80人以上,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甚至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双语课内容的理解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导致授课教师无法因材施教,往往同一个问题要反复讲解多次才

能保证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听懂,而这对于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来说就是重复,同时也增加授课教师的劳动强度。此外,学生人数增多会相应地减少口头报告环节每组报告时间,从而降低他们自由发挥时间和教师精心点评时间,降低教学效果。因此,为了能够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锻炼和展示才能的机会,建议采取分班(30~40人/班)上课,这样有利于师生之间交流,切实达到双语教学效果;或者按照学生英语水平分层次上课,根据学生自身的英语水平状况,授课教师选择难易程度适当的授课内容与形式,这样更有利于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4 结语

总之,双语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是高校教育适应经济科技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它不仅涉及到专业语言的应用,还涉及到专业知识的学习。而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现在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双语教学的体系、模式和手段都还需要不断地去探索、实践和创新。

“食品科学概论”双语课程目前国内还没有成功的固定模式可以遵循,还需要不断地实践、改革、创新、再完善,才能形成既与国际接轨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双语课程,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詹丽娟.食品科学概论双语教学初探[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1(9):137-139.

[2]葛永红,李灿婴.“食品科学概论”双语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农产品加工,2015(6):84-85,88.◇

Practice and Thinking of Bilingual Teaching Mode Take the Case Study of Introduction to Food Science as an Example

ZHAN Lijuan1,YANG Li2
(1.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He'nan Agriculture University,Zhengzhou,He'nan 450002,China;2. College of Horticulture,Xinyang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Xinyang,He'nan,464000,China)

Abstract:Bilingual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high quality talents in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This study introduces course arrangement,the teaching materials selection,teaching activities and practice of Introduction to Food Science bilingual courses. It mainly focuses on teach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he teaching link. At the same time,some suggestions and considerations are given based on existing problems during the teaching process.

Key words:bilingual teaching;Food Science;teaching link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6693/j.cnki.1671- 9646(X).2016.04.053

文章编号:1671- 9646(2016)04b- 0075- 02

收稿日期:2016- 02- 19

基金项目:2012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示范课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进展”(201206)。

作者简介:詹丽娟(1978—),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果蔬贮藏保鲜与加工。

猜你喜欢
教学环节双语教学
高职高专《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初中科学教学“兴奋点”创设的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94期)2016-12-12 14:05:23
“万丈高楼”由此始
考试周刊(2016年91期)2016-12-08 21:06:53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积极性缺失对策研究
实施高效课堂有感
强化学校管理 提升教学质量
高校通识课程《美术鉴赏》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情景导游》课程双语教学改革探索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11:18:10
湖南省高校舞蹈啦啦操课堂开设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初探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33:57
双语教学质量评价与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