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琦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职场英语考试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实证研究
吴琦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英语应用能力是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高校通识教育以及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与内容。对部分高职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及对研究者所任教学生的2015年全国职场英语考试成绩的分析表明,学生的英语学习因基础差异、专业差异、性别差异会表现出个性化差异,全国职场英语考试对高职学生具有积极的反拨作用。
高职院校; 问卷调查; 职场英语考试; 反拨效应
当前,高职英语教学面临多方面的困难,一方面受到社会上“去英语化”思潮的干扰,一方面生源质量严重下降。同时,高职院校正在积极推进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课程以及实践能力受到高度重视,要求包括英语课程在内的通识类课程为学生专业发展服务,英语课程的教学课时数被大幅度削减。《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从国家层面对外语教学与考试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加强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搭建外语终身学习“立交桥”。研究者以校本研究为基础,进行了“高职职场英语学习情况问卷”调查和职场英语考试情况分析,以期为未来的英语教学与测试带来一些启示。
语言测试是检测语言教学状况的重要手段。戴炜栋教授指出,测试是外语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引起每一位教师的关注。近年来,外语教学较多关注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研究,将反拨效应看作考试效度的重要内容,对其进行的研究已成为考试效度验证的重要环节[1]。反拨效应假设(Washback Hypothesis)由语言学家Alderson & Wall率先提出,认为测试会影响教学、学习、教学内容与方法、学生的学习内容与方法、教与学的程度和深度、教与学的态度等,测试会对不同的教师和学生产生不同程度和类别的反拨效应;学者Prodromou提出了显性——隐性反拨效应,Hughes提出了“参与者——过程——结果”反拨效应模式[2]。
教学与测试是“伙伴关系”,测试应该支持“好”的教学,而纠正“不好”的教学[3]。高职英语教师开展反拨效应研究有助于提升对高职英语教学质量的认识,使其不断接近真实与科学,为英语教学提供合理化的建议。根据反拨作用产生的影响将其分为正面的反拨作用和负面的反拨作用。正面的反拨作用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测试过程及考试分析,帮助教育者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从而促进教学。而负面的反拨作用体现出测试的不合理性以及定位的不明确性,是对教学带来负面影响的因素[4]。研究者一直从事高职英语的教学,并承担了职场英语相关的教学改革与测试工作,作为一线教学人员,在引导各专业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深感语言测试研究在端正教师与学生对语言测试的认识与态度方面极其重要,关注反拨效应并发挥其导向作用,能够促进其对教与学的正面影响。
2.1问卷架构
高职职场英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共有23个指标选项,每个指标选项包括描述性说明和质量状态两个维度构成。描述性文字说明是各指标的具体内容表达,质量状态是指每个指标完成的等级与达到的水平。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的五等级评定法判断等级水平的差异,分为完全符合、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完全不符合5个层次的差异数值。23个指标选项覆盖了学情分析、学习状态、学习态度、学习内容、学习策略与方法、学习兴趣与动机、学习评价、创新思维等方面,全面了解学生职场英语学习的认知、现状与需求。
本次问卷面向参加过全国职场英语考试的大二学生和即将参加职场英语考试的大一学生,在本校创意学院、纺化系、服装系、机电系、经贸系等进行,共发出问卷1 350份,收回有效问卷1 267份。
2.2选项数据处理及分析
为了解问卷调查中学生答卷的态度差异状况,在问卷调查中选取学习动机(指标选项1:我学习并参加职场英语考证是因为有利于自己今后就业)、学情分析(指标选项6:我现有的英语水平根本无法适应职场英语的学习)、学习状态(指标选项11:对于学习职场英语,我经常不知道从何入手来提高)、学习内容(指标选项18: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至少应开设3学期或总课时不低于150课时,这样才能学好职场英语)等典型指标选项,运用SPSS19.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了差异显著性程度检验——λ2检验。从服装系等系以及整体数据处理结果来看,数据结果较为一致,服装系等系学生在针对问题选择的评价态度Asymp.Sig数据均为0.000,小于0.05,学生的评价态度显示显著性差异。差异显著性程度λ2检验证明学生对待每个选项均有不同的思考出发点,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来自不同教育背景与家庭社会背景的学生进行了独立思考,认真完成了问卷。说明该问卷设计合理,提出了该提出的问题,引起了学生不同的思考,能够为后期的教学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服装系223份有效问卷中,指标选项1选择完全符合的占20.40%、符合21.30%、基本符合37.22%、不符合13.68%、完全不符合7.40%;指标选项6选择完全符合的占14.85%、符合19.21%、基本符合34.50%、不符合23.80%、完全不符合7.64%。轻工学院艺术系140份有效问卷中指标选项11选择完全符合的占27.92%、符合25.09%、基本符合24.03%、不符合19.43%、完全不符合 3.53%。可见服装系指标选项1有积极支持态度的达到78.92%;指标选项6有积极支持态度的达到68.56%;轻工学院艺术系指标选项11有积极支持态度的达到77.04%。问卷数据表明,学生十分赞成以就业为导向的职场英语教学改革,他们普遍希望能通过职场英语课程的学习提高就业基本素质与能力,扩充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储备,希望在职场英语学习成绩方面有很大的进步。问卷调查还表明,学生基于职场英语课程进行积极的语言学习活动,他们能够根据教师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基本实现了自主学习。
3.1考试总体情况
研究者收集、统计、整理了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职场英语(一级)考试成绩。本次考试总报名人数为2 935人,缺考50人,实考2 885人(其中男生1 308人,女生1 577人),通过2 023人(其中男生738人,女生1 285人),通过率为70.1%(其中男生56.4%,女生81.5%),平均分60.06。各系的通过率依次为:创意学院67.6%、纺化系78.2%、服装系78.4%、机电系58.5%、经贸系75.4%。数据显示,学院经贸系、纺化系、服装系的学生职场英语的通过率明显高于机电系等,反映了与国际商贸等密切相关系部及专业学生对于全国职场英语考试证书的重视程度。
3.2个案研究
为考察不同专业或不同性别学生在职场英语学习中的差异性情况,研究者随机选取服装系服工1432班,将男生的成绩和全班的成绩进行了对比检验。该班共54人,其中男生11人。因样本容量小于30,采用了小样本平均差异的显著性检验——t检验方法,从而判定两个平均数的差异是否显著。数据显示,样本均值为63.55,标准差为11.094;全班总体均值为66.30,标准差为7.726。单样本t检验显著性检验结果为,样本t值为18.998,大于t(10)0.05,表明样本与总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4.1职场英语考试的正反拨作用
从问卷数据及考试成绩分析来看,职场英语考试对学生具有较强的正反拨作用。职场英语考试不仅能促使高职教师更新教学观念,积极投身职场英语教学理论研究[5];也能引导教师拓宽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为合理考查教师的教学效果提供依据;更重要的在于,以职场英语考试为动因的职场英语教学能够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上,面向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进行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特别是为与英语密切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正如戴炜栋教授所说的那样:通过率的提升,不是靠辅导,更不能靠强化,而是靠平时高质量的教学[4]。
虽然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与功底普遍较弱,但职场英语考试证书是他们在通过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后,所能持有的面向职场的英语能力水平的重要凭证。可见,职场英语考试为有自我提升与深造期望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发展平台,发挥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职场英语考试能够推进英语后续教学的发展。
4.2对教育者的启示
测试是外语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教与学的过程与结果起着诊断作用。职场英语考试反映出了学生学习基础差异、专业差异、性别差异等,对于教师来说,应加强学习与反思,提高英语教学能力,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背景,进行个性化教学,在高职课堂中进一步研究职场英语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积极性。
对于学校来说,要顺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宏观走向,针对学生语言能力两极分化的现状,研究开展分层化教学改革,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应根据学以致用原则,适当调整、增加职场英语教学课时,夯实学生的英语基本知识与技能,为学生的进一步成长提供动力。
诚然,英语测试对高职英语教学也会有负反拨效应。例如,一定程度上会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也可能因职场英语的考试大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自主选择等,所以应该尽量减少可能产生的负面反拨效应。要让学生了解提升学习效果的努力方向与正确途径;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增强教师的教科研意识,结合教学实践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1]刘晓华,辜向东.国内外反拨效应实证研究二十年回顾[J].外语测试与教学,2013(1):4-17.
[2]Andrews S, Fullilove J, Wong Y. Targeting washhack—A case study[J]. System,2002(30):207-223.
[3]李绍山. 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与语言测试设计[J]. 外语界,2005(1):71-75.
[4]戴炜栋. 在第三届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上的发言[J]. 外语界,2005(2):8-11,22.
[5]亓鲁霞. 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理论与实证研究[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4):23-28.
Empirical Study on Washback Effect of Workplace English Test on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WU Qi
(Changzhou Textile Garment Institute, Changzhou 213164,China)
English proficiency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and target of employment-oriented higher vocational talents training and quality-education-centered university general education. The analysis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Changzhou Science and Education City and part of 2015 National Workplace English Test scores of vocational students show that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hav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because of basic differences, major differences, gender differences. And the Workplace English Exam have positive washback effect for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questionnaire survey; Workplace English Test; washback effect
2016-03-17
商务部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全国职场英语考试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07)
吴琦(1979-),女,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论
H 319
A
1672-2434(2016)04-004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