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萍
影视动画中动画音乐研究与探索
马晓萍
[摘 要]影视动画作为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门类,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而动画声音作为影视动画创作中的重要环节,需要动画制作者深入探讨和实际应用的重要部分。音乐作为动画作品中推动动画剧情和角色设定的重要环节,具有自身的音乐风格和音乐色彩表现。在此主要从动画音乐中音乐风格的多样化、音乐色彩的表现性以及动画音乐的应用性三个方面进行探讨研究,探索动画音乐与动画画面相结合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动画声音;音乐;音乐风格;音乐色彩
[作者]马晓萍,广西艺术学院。
影视动画作为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门类,与音乐这一时间艺术门类相比各自有着形态迥异的艺术表现体系。影视动画融合美术、音乐、戏剧、文学等多种艺术门类,具有独特的艺术美学思想、技术形式和主题表现。而音乐作为具有时间性的艺术特点,独有的丰富音乐语言和色彩形式需要通过视听和感知所展现。如何将动画画面与音乐风格、音乐色彩相结合并合理运用到动画创作中是动画创作者思考和重视的方面。
动画作为运动的画面,从早期人类通过岩壁绘画到皮影戏、手翻书等艺术形式,表达强烈主观运动的意识作品到当今随着技术革新涌现的众多动画作品,动画历经数百年的历史。动画的发展也从早期的默片时代进入有声动画时代。1927年迪士尼公司创作的第一部有声动画《威廉号汽艇》标志着动画创作进入有声时代,该作品运用音乐元素塑造整部作品的动画风格,同时达到声画同步的声音技术表现。动画声音主要由音乐、音效、语言三方面组成。因此如何将三种声音元素合理运用到动画创作中,使其符合动画画面和剧情发展是动画创作中的重要环节。而音乐作为塑造动画作品整体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动画剧情和视听效果的重要内容,因此动画创作中动画声音部分需要动画制作者根据动画作品需求制作出符合动画画面和剧情的音乐风格作品。
音乐风格的多样化赋予了作品的色彩感和画面性。正如中国传统音乐风格中在民歌、说唱、戏曲、弹唱、器乐中延续各自的音乐风格,讲究声情并茂的音乐表达方式。音乐作为传情达意的视听艺术,表达情感宣泄和传递主观情感的美学思想,与动画中讲究剧情发展和画面动态的形式相吻合。动画音乐风格的运用是塑造动画作品整体风格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在众多音乐风格需要选择并创作出符合动画画面和剧情要求的音乐,使其达到“音中有画,画中有音”,动、静结合的动画作品。
在动画发展历史中,将音乐风格准确把握并与动画画面进行创作的作品中,不得不提到对音乐风格把握运用堪称完美的经典动画系列作品《幻想曲》。《幻想曲》由迪士尼公司1940年创作完成,该作品将古典音乐风格和动画进行结合创作,是迪士尼根据音乐风格的不同而进行后期剧情创作的完美尝试。《幻想曲》采用八段古典音乐作品,包括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组曲》、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舒伯特《圣母颂》以及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等古典音乐作品。作品中将古典主义音乐风格讲究严谨、严肃同时又赋予音乐风格深邃的主题思想融入动画创作中。
《幻想曲》根据古典音乐作品音乐主题和风格特点与动画进行创作。根据音乐风格作品主要分为剧情类动画与非剧情类动画作品。例如柴科夫斯基作品《胡桃夹子组曲》、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贝多芬《田园交响曲》、蓬基耶利《时间舞曲》、穆索尔斯基《荒山之夜》和舒伯特的《圣母颂》,这类作品主要通过动画影像表现古典音乐深邃的音乐思想,通过类似油画的浓厚色彩,旋律线条的灵活多变,表现画面旋律线运动规律,不具有明显的动画故事剧情,属于非剧情类动画作品。而《幻想曲》中作品《小小魔法师》具有典型的故事剧情。故事以卡通人物米奇作为作品的小主人公,通过音乐旋律变化、强烈的线条起伏讲述着米奇头戴魔法师傅的魔法帽子,利用魔法指挥扫帚挑水并闯祸的有趣故事。作品具有剧情类的故事剧情,同时将进行曲的音乐风格与画面相结合,表现小米奇可爱的行进动作及扫帚行进的动画画面。迪士尼的《幻想曲》真正将古典音乐风格合理运用到动画创作中,尝试将动画画面服务于音乐风格。该作品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获第14届奥斯卡特别成就两项金像奖、纽约影评人协会特别奖。
音乐风格的多样化赋予动画创作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主题内容。而中国传统音乐风格同样赋予了动画创作中传情达意的内涵。中国水墨动画将中国传统绘画与动画创作相结合,将中国传统美学理念中“以形写神”“意境神韵”的主题思想运用到动画创作中,中国水墨动画的声音创作多采用中国传统音乐风格,注重声情为主,在情感色彩的表达方式上体现一种意境美学。因此在中国水墨动画的创作中需遵循这一音乐美学的创作思想。动画作品中采用动静结合,达到“音中有画,画中有音”,动与静、情与形的相互渗透和结合。如中国早期水墨动画作品《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山水情》等。这些动画作品音乐风格采用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风格,多为民歌、器乐曲中竹笛等音乐形式,通过旋律线条流动感将动画画面中水墨元素的意境美含蓄而深刻地展现。
水墨动画作品《牧笛》创作于1963年,是继《小蝌蚪找妈妈》后中国第二部水墨动画作品。作品中在声音部分无对白和音效,完全采用音乐元素表现动画中牧童、水牛的画面。音乐部分作曲由美术电影作曲家吴应炬完成,《牧笛》中笛子独奏由笛子演奏家陆春龄担任。音乐创作吸收中国传统民间音乐元素,同时音乐风格具有江南水乡民族音乐的韵味,通过竹笛清脆、高亢的声音表现牧童水牛的水墨画面,将蕴含的水墨内容含蓄而深刻地展现出来。
音乐有色彩吗?答案是肯定的。音乐与动画画面的关系表达中,动画画面作为流动的画面,通过“形”与“动”体现,而音乐作为流动的时间艺术,具有自我色彩的表达。在西洋音乐中常用调性来表现音乐色彩,比如通常大调多表现明亮、宽阔、积极的音乐色彩,小调多表现忧郁、灰暗的音乐色彩。大小调性的色彩表达具体到通过乐器去诠释时,乐器本身的音色与调性组合具有同样的色彩美感。
动画音乐在塑造动画人物造型或特定场景时需要动画制作者考虑到音乐色彩。以西洋管弦乐为例,管弦乐中的色彩感,给人浓厚的立体感,具有层层叠加的音色融合并形成声音色彩中明暗、细腻的视听感受。如动画木偶作品《皮特与狼》,该作品由苏联作曲家普罗柯菲耶夫为儿童而创作的一部交响童话。作品运用乐器的音色赋予剧中角色不同的主题和性格特点,具有鲜明的音乐色彩感。音乐中乐器部分分别采用明亮轻巧的长笛音色代表小鸟;双簧管代表剧中懒惰的鸭子;单簧管神秘中性的音色代表狡猾的猫;厚重的大管音色代表少先队员皮特的爷爷;弦乐四重奏最接近人生的声音色彩代表勇敢活泼的少先队员皮特;低音鼓急促的鼓点代表猎人的射击声。各自不同的乐器音色通过音乐旋律表达,构成了动画角色特定的形象和性格特点。对于儿童观赏的动画木偶作品,音乐色彩的特定运用使这部儿童木偶故事更加通俗易懂。
中国音乐在色彩结构和方法上也同样赋予中国动画创作新的创作来源和主题。中国音乐在色彩运用方面根据乐器类型或音色分类为八类,分别是:金、石、丝、竹、匏、土、革和木。中国乐器的色彩变化即在某种乐器的演奏法、口法等方面形成变化,表现形式上不同于西洋音乐所变现的色彩的明暗和强弱关系,而是更多地表现音乐的韵律、气韵的艺术效果。如中国戏曲中的音乐色彩变化,同一音高不同的奏法和唱法形成不同的音色和色彩,这也是中国音乐在色彩表现上不同于西洋音乐的突出特征。因此如何合理巧妙地运用中国音乐的色彩变化,并融入动画音乐的创作中是动画创作者需要思考的方面。如中国动画作品《大闹天宫》,该作品剧情取自中国古典神话故事,剧中人物造型取自中国戏曲的形象刻画,动画画面色彩方面多采用红、蓝、黑等颜色,赋予故事神话般的场景变化。同时作品的音乐风格方面,采用中国戏曲音乐曲调,将戏曲中京剧、昆曲、粤剧等中国传统戏曲曲调与动画画面相结合,音乐色彩方面多采用京剧的锣、唢呐、扬琴、板胡等丰富的民族乐器,通过丰富多变的音乐色彩变化诠释大闹天宫的神话色彩,使动画音乐风格鲜明、音乐色彩立体、音乐主题明确。
动画制作过程中声音设计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声音设计离不开音乐、语言、音效三种声音元素。在众多动画作品中需要将声音元素合理运用到动画创作中,并符合动画角色和剧情的需要。音乐元素在动画声音设计方面更好地赋予动画剧情的节奏和情节的功能性表现。动画音乐从形式上大体分为主题音乐和背景音乐两种,主题音乐是动画音乐的主题和推动剧情发展的核心部分,常表现动画作品人物角色的主题思想和作品内涵,对于动画剧情中戏剧性冲突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烘托推动作用。背景音乐常在动画作品中某一特定场景或人物出场等方面所使用而较少承担表现剧情主题、人物角色塑造的作用,多为画面场景转换、剧情发展所用,但背景音乐同样在动画音乐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后期声音设计方面,通过音乐的节奏感和速度等方面来组织动画画面剪辑和镜头语言。随着动画技术的发展,动画的制作基本遵循着在动画画面设计之前将音乐部分进行前期创作录制,然后通过声音剪辑软件将音乐进行的声音波形图谱展现出来,这样动画制作者可以根据声音图谱确定动画画面的运动节奏,也就是所谓的在动画画面创作初期,声音设计就已经前期介入创作中。因此,动画声音的音乐部分在符合动画剧情发展的需要进行创作时,需要将音乐节奏、音乐风格、音乐色彩、音乐主题等方面设计到动画画面中去,达到真正的动画声音设计理念。
总之,动画音乐作为影视动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动画剧情和角色主题的发展。音乐所蕴含的音乐风格、音乐色彩、音乐主题、音乐思想等方面都呈现在动画制作当中并被合理运用。
动画音乐承担着动画作品中交代背景、烘托场景、渲染气氛等作用,因此需要动画制作者准确地把握和运用音乐元素,真正将动画与音乐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丁波.影视动画音乐欣赏[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
[2]李飞雪.影视声音艺术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
[3]姜燕.影视声音艺术与制作[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4]金桥.动画音乐与音效[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