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研究传播学理论

2016-03-28 08:38本刊编辑部
传播与版权 2016年6期
关键词:传播学社会科学规律

●本刊编辑部

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研究传播学理论

●本刊编辑部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做出了部署。特别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这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中国的传播学理论也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组成部分,其研究与发展,也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因为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才引发了中华文明的深刻变革和中国面貌的深刻变化,指导党和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今天,我们所肩负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永葆理论的青春,成为我们研究传播学的源头活水。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传播学的指导地位,首先要解决坚持信仰、学懂弄通的问题。要坚信马克思主义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揭示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认识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为我们研究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各个领域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观、方法论。只有真正弄懂了马克思主义,才能在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传播学,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博大精深,学习和研究不能浅尝辄止、蜻蜓点水,本着科学精神、下苦功夫才能掌握真谛、融会贯通。

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的核心,研究传播学理论,就要坚持“两为”方向。要解决好为什么的问题。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为谁著书、为谁立说,是我们传播学理论必须搞清楚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脱离了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传播学理论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只有坚持以“两为”方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我们的传播学理论才会有所作为;只有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广大传播和出版工作者才能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

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要落实到实践上来。关键是在研究和发展传播学理论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能采取教条主义态度,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态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必须落到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针对社会发展的传播学中的重大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努力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

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的传播学属于哲学社会科学的范畴,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就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三个主要方面特性,一是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二是要体现原创性、时代性,三是要体现系统性、专业性。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总的遵循,为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指明了努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传播学的指导地位,需要融通中外、坚定自信,体现理论的继承性、民族性。做到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吸纳一切人类文明成果,善于融会贯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不忘优秀传统、吸收世界文化、面向现实和未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足本体、开放发展,让中国民族特色的传播学理论之树常青。

猜你喜欢
传播学社会科学规律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
巧解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