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现场新闻的互联网思维探析

2016-03-28 06:49吴双伶韩长玲
传播与版权 2016年7期
关键词:新华社客户端受众

吴双伶 韩长玲

新华社客户端现场新闻的互联网思维探析

吴双伶 韩长玲

科技的不断进步影响着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新技术的使用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习惯和获取信息的习惯,以往对新闻的定义也一直在被丰富和完善。那么,在互联网移动端如此兴盛的现在,要用什么样的思维去重新审视新闻传播行业生产的内容和所承载内容的形式,要做出怎样的改变才能抓住善变的受众呢?基于此,从技术和互联网思维中最核心的受众思维的角度出发,列举了近来新华社客户端所推出的现场新闻版块符合现代移动端受众审美需求的方面和不足,以此作为参考和借鉴。

现场新闻;互联网思维;受众思维

[作 者] 吴双伶、韩长玲,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2016年2月,新华社客户端推出了全新的3.0版,重点提出“现场新闻”的概念,运用当下最新的互联网技术,打造新闻发布客户端平台中的“现场”版块。在新华社3.0版发布会的现场,大数据、云计算、VR摄像头等新鲜的词汇频频被提起,这是互联网的发展给新闻行业带来的便利与挑战。可喜的是,新闻行业也在不断迎合时代的变化给受众带来的不同惊喜。就像麦克卢汉所说的那样,“媒介即讯息”,媒介不仅仅是形式,它能够积极、能动地影响讯息,决定信息的清晰度和结构方式。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

一、现场新闻

现场新闻就是新闻记者深入新闻现场,展现新闻事件发生现场中人、事、物和场景环境细节的新闻,是事件跨时间跨空间的过程再现。这一概念并不是近来才提出的新概念,早在纸媒时代,客观描写新闻发生现场、展现新闻事件细节的稿件也可以叫作现场新闻。

广播、电视出现后,现场新闻这一概念得到了第一次跨越式的丰富和完善。听觉、视觉的再现开拓了受众的感官,让现场新闻更接近现场。随之而来的“直播”的产生,让新闻打破了时间的限制,使得不同空间发生的事件在同一时间被人们获知。

互联网PC端的出现,是现场新闻这一概念的第二次跨越式丰富和完善。正如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是成双结对,一个“包含”另一个的,互联网将文字、音频、视频这三大元素整合集中起来,更好地从多种感官中还原人类最早的技术——语言。

智能手机的出现,完成了现场新闻的第三次跨越式丰富和完善,与PC端不同的是,移动端解放了受众获取新闻的限制。记者将从复杂的采访设备和流程中解放出来,形成“记者→手机→发布平台→手机→受众→分享”的模式,同时受众的反馈情况也能及时传递给信息的发布者,真正做到随时随地获取或发布信息。近来新兴的VR技术或许会成为现场新闻的第四次跨越式的丰富和完善,使得新闻传播的形式和手段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新华社客户端现场新闻的互联网思维

《2015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网民已达到6.49亿人,手机网民也有5亿多人。根据新华社客户端3.0的发布会最新数据,手机网民的数量已经增长到了6.2亿人。《2015中国媒体移动传播指数报告》称,相较于广播、电视和PC端,目前微博、微信和客户端已经成为更为普遍的获取信息的渠道。因此,更需要新华社这类主流媒体具有互联网思维,抢占用户资源,发出自己的声音,引导舆论,传播主流价值观。

就在传统媒体统统转战微博、微信,打造客户端之初,并不被大多数人看好,他们认为发布在这类网络平台上的内容均是照搬原有的传统媒体上的文章,换句话说就是不具备互联网思维。

对于新闻媒体来说,互联网思维的定义可由陈雪频的定义修改而来:在互联网对生活和传播影响力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下,媒体对受众、信息、传播手段的创新,乃至对整个价值链和生态系统重新审视的思维方式。②陈雪频:《定义互联网思维》,《上海国资》,2014年第2期,第70-71页。赵大伟在《互联网思维之“独孤九剑”》中总结概括出了互联网思维的8个基本特征:用户思维;大数据思维;简约和迭代思维;极致思维;社会化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流量思维。③赵大伟:《互联网思维之“独孤九剑”》,《科学之友(上半月)》,2014年第5期,第13-15页。

笔者认为,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就是用户思维。在移动网民的阅读习惯和特征调查中,得出移动端的用户更倾向于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短暂的快餐式阅读,使用新闻客户端的时间短但次数频繁,对新闻的即时性有更高的要求的特点。①周懿瑾、吴暖暖:《移动网民新闻阅读的特征、使用习惯和动机》,《新闻记者》,2013年第10期,第64-70页。反观新华社客户端的现场新闻,直播文字的内容控制在200字左右,辅以图片和短视频,有时还插播记者的短评,让受众在翻阅现场新闻之时就好似在看朋友圈,在快速获取信息的同时,有一种与事件同步的优越感和被分享感,即第一时间获得信息的优越感和少了说教意味的传播内容。现场新闻间歇性发布,及时更新信息,使用户每次打开客户端都可以获取最新的动态。

如今的互联网产品都在给自己做减法,新闻也是如此。不仅要在字数、音视频的秒数上选择合适移动端用户接受的篇幅,还要在视觉上做到简约。新华社客户端现场新闻版块中,每一则短消息篇幅都不超过普通智能手机的屏幕长度,即一眼就能看完一则短消息的全部内容,不需要频繁滑动查看。音频、视频多在十几秒至十分钟之内。版块的设计简洁美观,使用白底黑色字蓝色图标,排版方式学习微信公号不再在每段的开头空出两个字符。打开新闻客户端,即可在要闻版块的旁边发现现场新闻的版块,点击版块内容就可以选择进入自己喜欢的直播现场。不需要复杂的过程,用户能够轻松掌握获取信息的方式,就是简约思维的精髓所在。

极致思维不仅是要想用户之所想,还要有超越用户的想象,使用户在体验的过程中惊呼出声,把用户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习惯和便利提前提供给用户,增强用户的黏度和忠诚度。细节决定成败,一个十分微小的便利就能让用户感受到产品的诚意。调查显示,受众接触移动新闻客户端的主要途径是线上推荐,由此可以看出移动端的受众同样具有惰性,他们是主动找寻信息的一群人,同时也是力求便利的一群人。如若不时常给用户推送最新的现场新闻信息,他们就会把这件事情遗忘掉。反复推销自己的产品,给用户一个持续关注的引子,才能留住用户。新华社客户端现场新闻不仅在要闻的界面拥有直播现场的入口,直播进行时还会向用户的手机发送推送提示,及时提醒用户有可查看的新的直播动态。在个别现场新闻的顶部会有一个视频播放框,播放切换现场视频,这个置顶的视频播放框会一直处于置顶的状态,用户可以一边打开视频观看视频内容,一边查看文字消息。

“迭代思维即快速反应思维,是对各类信息(包括事态发展、受众诉求)的及时接收、处理和发布。”②李明德、张园、刘婵君、高如:《互联网思维下舆论引导的改善与创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第115-120页。新华社客户端现场新闻运用版块的评论功能,做到及时接收用户反馈,从用户的反馈中调整内容,真正做到传播受众最想知道的消息。在技术上,从普通的新闻客户端到拥有现场新闻的客户端,3.0发布会的现场还展示了先进的VR技术,将手机放在VR眼镜的前面三百六十度感受现场发布会。

流量思维原指用户的流量,只有把产品做好,为用户提供免费的优质服务才能拥有大量的用户,引来商机。在笔者看来,流量思维除了指代用户的数量,还应该指代用户的手机流量。如今4G技术早已得到普及,移动端受众的网速在不断地加速,但是对于许多用户来说,数据流量的价格依旧昂贵,这就要求我们的产品在不影响观感的同时要能够为用户节约流量。新华社客户端现场新闻在贴出视频的同时还会在视频的下方配上视频的文字说明,给出门在外流量不足的用户提供贴心的服务。

新华社客户端现场新闻的这些特点其实都围绕着受众思维这个最主要的角度。不管是什么形式的媒体,只有以受者为中心,摸清自身的受众定位,明白受众的阅读习惯和需要,才能使自己的内容得到有效的传播。

当然,新华社客户端的现场新闻还有许多的不足。例如,由于多名记者参与直播,内容顺序产生错位,往往一位记者已经发布下一环节,另一名记者上传的上一环节的视频才发布。又或是只有切换现场上传的视频才会置顶播放,普通上传的一则视频现场在滑动查看上一条或下一条现场消息的时候会自动停止播放,等等。这些问题就需要靠迭代思维来进行更新和完善了。

三、结语

新闻传播平台的互联网思维对整个主流新闻媒体的传播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就像互联网产品中的流量思维那样,只有提供免费的优质服务才能吸引到大量的用户,这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当拥有庞大的受众群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影响力,这是主流媒体传播主流价值观所需要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就提出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从近来非法疫苗的舆论讨论中就可以看出,网络的强大制造和传播功能使得信息“内爆”日趋严重,人们很难将真假信息、情感与理智、主流和非主流区分开来。相比传统媒体的受众来看,互联网受众是最容易受到噪音影响的,所以要想使主流媒体重建公信力和重夺话语权,就要首先积累受众,赢得互联网受众的信任,互联网思维则是一个很好的改进方向。

[1]孙黎明.现场新闻写作浅议[J].成功(教育),2013 (23):282.

[2]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3]陈雪频.定义互联网思维[J].上海国资,2014(2):70-71.

[4]赵大伟.互联网思维之“独孤九剑”[J].科学之友(上半月),2014(5):13-15.

[5]周懿瑾,吴暖暖.移动网民新闻阅读的特征、使用习惯和动机[J].新闻记者,2013(10):64-70.

[6]李明德,张园,刘婵君,高如.互联网思维下舆论引导的改善与创新[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3):115-120.

[7]石长顺,梁媛媛.互联网思维下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构[J].编辑之友,2015(1):5-10.

[8]崔保国.2015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9]人民网研究院.2015中国媒体移动传播指数报告[R].2016.

猜你喜欢
新华社客户端受众
再创新高
视界
如何看待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的“断舍离”?
应用“8K+5G”技术创新国庆阅兵报道——新华社的实践与思考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县级台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如何应用手机客户端
孵化垂直频道:新闻客户端新策略
大枢纽 云平台 客户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探索之路
“刚刚体”走红,新华社“小编”如何专业卖萌
用心感动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