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和相应优化措施研究

2016-03-28 06:15何玉霞
保健文汇 2016年2期
关键词:总体血常规合格

●何玉霞

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和相应优化措施研究

●何玉霞

目的:分析研究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以及采取相对应的优化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的不合格血液标本一共有160份,对160份血液标本给予回顾性分析,对其检验不合格因素给予分析,同时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结果:检验不合格的血液标本一共有160例,凝血一共有42例,占总体的26.25%;溶血一共有66例,占总体的41.25%;标准量与要求不符一共有8例,占总体的5%;抗凝管应用错误一共有10例,占总体的6.25%;标签不当一共有4例,占总体的2.5%;脂血一共有12例,占总体的7.5%;延时送检一共有12例,占总体的7.5%;采集血液位置不当一共有6例,占总体的3.75%结论:造成临床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因素包括有凝血以及溶血,因此,应该增强临床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增强采集血液期间的监控,同时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进而使血液标本质量得到保证。

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优化措施

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当中属于一种常见的检验项目,对于健康体检、诊断疾病以及使用药物安全性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如今,随着医疗水平以及检验技术的日益提高,血常规检验的重要作用也逐渐突显[1]。血常规检验当中的不合格标本对检验的准确性带来较大影响,进而给诊断造成巨大影响[1]。本文笔者选取我院不合格血液标本一共有160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的不合格血液标本一共有160份,当中,血常规检验标本一共有70份,凝血功能标本一共有46份,生化标本一共有20份,免疫检验标本一共有20份,其他检验项目标本一共有4份。

1.2 临床方法

临床工作人员按照质量检验以及评价标准对血液标本给予质量评估,对不合格的血液标本给予等级,同时对其相关因素给予归类整理,例如,抗凝剂选择不当、凝血、剂量以及溶血等,向临床护理人员给予其不合格因素反馈,同时将其整理上报,以及对相关科室给予告知以及再一次进行采集[2]。

2 结果

检验不合格的血液标本一共有160例,凝血一共有42例,占总体的26.25%;溶血一共有66例,占总体的41.25%;标准量与要求不符一共有8例,占总体的5%;抗凝管应用错误一共有10例,占总体的6.25%;标签不当一共有4例,占总体的2.5%;脂血一共有12例,占总体的7.5%;延时送检一共有12例,占总体的7.5%;采集血液位置不当一共有6例,占总体的3.75%。

3 讨论

3.1 不合格因素

3.1.1 溶血和脂血

造成溶血以及脂血的因素大部分是在采集、保存及标本分离期间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使红细胞在机体外部出现破裂,在采集血液期间护士在消毒液没有干的时候采集血液,使采血的时候出现大量气泡。临床护士对采血部位用力拍打,时间过长以及在摇晃试管的时候用力过大,都会造成溶血以及脂血[3]。

3.1.2 凝血

其因素大部分为采集血液时间过长,进而造成注射器当中的血液凝固,或者血液标本与抗凝剂注入试管的顺序出现错误,在采血以后没有摇晃均匀或者时间不够,也会造成血液当中出现凝块,采血量一旦过多,也会出现凝血。

3.1.3 血液标本没有及时送检

标本运送当中的影响因素:在整个过程当中,一旦容器渗漏或受污,都会对样本造成影响,在运送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准确,如果超出最佳检验时间就会对检验结果带来较大影响。

3.1.4 其他因素

采血人员的相关业务水平不够熟练和责任心不强,采取错误的标本容器以及抗凝管,标签书写错误,内容不完整以及护理人员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流程,没有在无菌环境下进行采血等相关因素[4]。

3.2 优化措施

3.2.1 严格控制采血流程

采血流程一定要给予严格控制,才可以使采血合格率明显提高。因此,临床护士必须要熟悉采血流程、禁忌以及相关注意事项。标本采集和采用容器一定要准确,采集血液的位置一定要适宜,应该避免皮外损伤。采血以后要马上将针头拔出,以免空气流入,同时要将试管摇晃均匀,以免发生凝血以及溶血。

3.2.2 标本正确存放以及送检

采血以后已经尽量在4小时当中检验,如果没有办法进行检验,应将血清及时给予分离,同时放到干冰箱当中保存,临床护士在采血以后要及时送检,以免由于延迟送检,造成血液标本不合格。

3.2.3 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血液标本的采集以及检验均通过临床护士和检验科共同完成,因此,一定要增强两个部位当中的沟通和交流,同时将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及时反馈给护士长,进而能够对整个采血过程给予有效监控。另外,应该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对患者的名字以及检查项目一定要仔细检查核对,在确认无误以后才可以给予备管,在采集血液的时候应该与其检查核对,在采集血液以后再一次核对患者的姓名以及检查项目等,同时按照所要检查的项目给予分类,将准备好的试管放到相对应的试管架当中,将其检查核对制度贯穿在整个采血流程当中,进而有效避免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发生。本文试验结果显示,检验不合格的血液标本一共有160例,当中凝血占总体的41.25%,溶血占总体的26.25%,其他因素由于标准量与要求不符、采血位置不延时送检等,与上述相关报道相一致[5]。

综上所述,造成临床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因素包括有凝血以及溶血,因此,应该增强临床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增强采集血液期间的监控,同时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进而使血液标本质量得到保证。

(作者单位:南部县人民医院)

[1]姜岩涛.30例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及对策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26):5504-5505.

[2]刘兴彦.74份临床血液常规检验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11(6):528-539.

[3]蒋拥军.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和相应优化对策[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8):4208.

[4]文波.血液检测所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5):877-878.

[5]牛玉琴.临床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及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4):1842-1843.

猜你喜欢
总体血常规合格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用样本估计总体复习点拨
2020年秋粮收购总体进度快于上年
外汇市场运行有望延续总体平稳发展趋势
我是合格的小会计
直击高考中的用样本估计总体
做合格党员
探讨在血常规检验中运用不同采血方法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