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视阈下高校网络舆情的诊断与干预

2016-03-28 05:13汪灵波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心理干预

汪灵波

(泉州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心理视阈下高校网络舆情的诊断与干预

汪灵波*

(泉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福建泉州362000)

摘要:从心理视阈来分析高校网络舆情,舆情主体的心理具有鲜明的特点:感性认知与情绪化、好奇心理与从众化、逆反心理与复杂化。其内在的心理动因是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偏差、自我实现与自我期望的落差、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的倒挂。舆情主体的心理呈现出“失衡—媒介表达—均衡”的变化规律。从心理视阈来寻找干预策略,应做到:在舆情报道期强化干预与柔性关怀,在舆情讨论期转移注意与定向引导,在舆情销匿期改变认知与团体辅导。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心理诊断;心理干预

在全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已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在高校日常管理过程中,网络舆情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已成为高校管理的晴雨表。当前高校网络舆情环境具有多样化和复杂化、渗透性强、随意性、从众性、约束性差、延伸性和扩大化严重、影响力大的特点。[1]这些复杂的现象背后是大学生复杂的心理状态,而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心理状态又不是个体心理的简单相加,它有其自身的规律与特点。因此,本文从群体心理视阈来诊断高校网络舆情,为高校管理网络舆情提供依据。

1网络舆情的心理诊断

从《2014年教育舆情热点事件的信息源发布》中发现,当前舆情的五大信息源分别是网络媒体、论坛、博客、报纸新闻、电视。其中网络媒体占90.4%,论坛和博客分别占4.7%、3.4%,报纸新闻和电视不足2%[2]。显然,对舆情的分析需要从网络舆情入手。而复杂的网络行为背后是复杂的网络心理,因此诊断网络舆情需要从舆情主体的心理开始。

1.1网络舆情主体的心理特征

1.1.1感性认知与情绪化

古斯塔夫(Gustave Le Bon)指出:“群体表现出来的感情不管是好是坏,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极为简单而夸张。”[3]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任何人都能够毫无顾忌地袒露自己的情绪,毫无障碍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些简单而又感性的认知在网络上汇聚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在大学生中弥漫开来,使高校网络舆情充斥着感性认知。

复杂的高校网络舆情中汇聚着各种态度、意见和情绪,夹杂着各种非理性成分,这种非理性成分折射出高校网络舆情的高度情绪化。在群体中个体的情绪很容易被感染,很容易变得高涨或者低落。网络舆情中是非判断变得高度情绪化与简单化,同时伴有强烈的道德化。在群体中个体的判断与抉择变得十分艰难。

1.1.2好奇心理与从众化

大学生正处于对外在世界充满好奇的年龄段。一些大学生因精神匮乏而出现无聊、好奇心理,这种好奇心理在以追求点击率为核心宗旨的网络世界里得到了放大与推动。网络信息发布者以猎奇的心态制造信息,大学生接受并传播信息,成为了网络信息的二传手。好奇心理在网络信息的制造与传播过程中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加强。

从众化也是高校网络舆情主体的心理特点之一。大学生在交往的过程中为了保持被接受或被欢迎而选择与他人一致的心理造就了大学生的从众性。在网络舆情传播过程中观点、态度、情绪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跟风、随大流、缺乏独立思考等典型的网络从众心理与从众行为,让网络舆情传播面呈几何级增长。

1.1.3逆反心理与复杂化

高校网络舆情主体的逆反心理是基于网络的去抑制性而产生的,表现为挑战权威,歪曲正面言论。在缺乏抑制的网络世界里,相对缺乏道德与法律的约束,大学生集结成一个自由的网络群体。随着网络舆情的传播,一些隐蔽的情绪变得高涨,一些抑制的情感得到爆发,从而让逆反心理得到彰显。

复杂化心理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人们是以虚拟的身份登录网络的,可以隐瞒其真实姓名、外表形象以及声音等个人隐私,大家都处在一个虚拟的世界中[4]。网络空间的延展性让大学生网民的力量得到释放,网络的自由与开放纵容了大学生的放任和不加节制。在网络舆情的群体传播过程中,高度的自由性和匿名性让不同立场的观点与不同视角的意见复杂地存在,这种复杂现象背后是网络舆情中大学生复杂的网络心理。

1.2网络舆情主体的心理动因

1.2.1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偏差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阶段。大学生自我认同需要反思性地理解自我、科学地认识自我,不能情绪化、片面地对自我进行评价。妄自尊大与妄自菲薄是两种典型的极端倾向。网络的去个性化让大学生在网络舆情中丧失自我,通常表现为自我约束能力差、情绪波动大、言论不理智、易冲动等。极端的自我认同导致大学生在社会上留下了诸多的不良印象。如社会对90后大学生的认同普遍低于对80后大学生的认同,然而大学生自己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之间的偏差真实存在,这一偏差让社会与大学生之间的隔阂难以弥补。

1.2.2自我实现与自我期望的落差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马斯洛(Maslow)提出的5种需要中层次最高的一种需要。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从校园走入社会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大学生急于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渴望实现自我期望。而真实的社会与大学生所期望的社会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大学生在直面社会时压力重重,产生挫败感,导致其自我评价走向极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是大学生在自我实现与自我期望之间形成落差后产生的一种悲观论调。这种论调让大学生在极其渴望自我实现与不知道如何进行期望之间徘徊不定,而网络为他们打开了另一扇门。网络让大学生自我实现更加容易,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网络渠道对自我影响进行强化与扩大,让自己的才能在网络里得到施展,从而让他们在网络中得到自我肯定和自我价值的虚拟实现。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仍然面临着残酷的现实:高校输出的人才与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之间的矛盾始终存在,大学生个体的付出与社会给予他们的反馈之间的矛盾始终存在。基于此,部分大学生选择逃避现实,通过网络来宣泄自身的焦虑和极端化情绪,这一方面可能引发网络舆情危机,另一方面也让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每况愈下。网络舆情中充斥着大学生无力改变现实的迷惘和无助感,其背后的心理动因之一是自我实现与自我期望的落差。

1.2.3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的倒挂

大学生已是成年人,然而现实却是其生理成年而心理并未成年。属于成年人的理性认知与未成年人的感性认知在大学生身上出现了倒挂。从学理上分析,大学生这一群体处在成年初期,应该摆脱了儿童时期的心理特点逐渐形成成熟的自我意识与人格特点,具有抽象的思维能力与理性的思维习惯;然而现实却是大学生仍然处于感性认知、盲目模仿与跟风的心理阶段。缺少理性思考的能力,缺乏理性反思的自觉,缺少成年人应该有的个人责任感与社会责任感,缺少对个人与社会思考与关心的意识和担当,更缺少一种处理复杂信息解决复杂问题,保持理性分析,独立判断与决策的能力。多数大学生在众声喧哗的网络世界里亦步亦趋、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与跟从,与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无异。

1.3网络舆情主体的心理变化规律

1.3.1失衡

网络舆情之所以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应是因为事件的发生让舆情主体的心理发生了失衡。近年来网络舆情热点事件如郭美美事件、“我爸是李刚”事件、李双江之子事件之所以能引起网上热议,是因为事件刺痛了公众内心的痛处。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期,贫富不均的现象较为突出。如果某个事件曝出晒特权、晒财富则很快就会引起网络的关注与网民的内心不平衡。网络舆情并不是一步跨入白热化的,是要经过一个心理失衡期才逐渐进入舆论的高潮,如2011年小悦悦事件在10月13日首次曝光,17日达到一个舆论小高潮,21日才达到网络舆情最高峰。

1.3.2媒介表达

认知发展心理学认为:“当个体遇到新的刺激的时候,就会出现冲突和不平衡,总是试图去同化,如果不能同化便会做出顺化,或者重新建立图式,直至达到认知上新的平衡。”[5]173事件曝光并得到广泛关注以后,心理不平衡的网民会寻找机会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表达,如新闻跟帖、论坛发帖、博客转帖、微博转发、QQ群讨论、朋友圈转发等等。2011年6月21日,郭美美在新浪微博上公开炫富让广大网友心理失衡,事件迅速酝酿发酵成一个网络热点事件。百度新闻词频搜索的数据6月23还停留在600点左右,而到了6月30日左右达到了1 600点,到7月8日和8月5日以及8月10日时,该数据再次回到1 600点。可见网络舆情一旦公开并获得广泛关注和支持时,大量的网民会积极地参与媒介表达,促使事件大规模扩散。

1.3.3均衡

人的心理需要经历某种冲突或不平衡,然后顺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里,从而达到一种更高级的平衡[5]185。媒介表达是网络舆情扩散的催化剂。网络舆情通过媒介表达形成舆论事件,在冲突与碰撞之后舆情最终会降温直至消散。网络舆情背后的舆情主体心理变化也是与之相呼应的。2011年小悦悦事件,在10月17日时达到小高潮,10月21日达到最高峰,期间网络上展开了大范围的社会道德讨论,各种观点层出不穷。10月27日开始出现降温,直至最后消退,此后舆论极少提及此事。事件平息的表现是相关媒介表达的逐渐消失,这种现象的背后是舆情主体心理的逐渐均衡。

2网络舆情的心理干预

网络舆情的传播与发展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网络舆情的变动周期大体可分为:报道期、讨论期、销匿期。每一个时期的舆情及其主体的心理都有不同特征。网络舆情的心理干预要从每个舆情时期具体阶段来开展。

2.1报道期:强化干预与柔性关怀

2.1.1强化干预

处于报道期的网络舆情,最初一些情绪化的信息散见于一些并不知名的网站上,或者出现在几个无关联的网页上,并不能吸引很多人的注意。但是这些零散的信息最终是否能够汇聚成网络洪流取决于网民们之间频繁的交流与密切的互动。因此在舆论初期,网站要善于捕捉信息,要关注网民们的一言一行,提高网站的控制能力,在网络渠道上运用技术与法律等手段进行强化干预。

在高校进行舆情干预要强调权威效应。具备过人能力和素质者更具有权威,更能让人信服与敬仰。高校在网络舆情引导的过程中要起到引领的作用,要着力打造一批政治可靠、技能过硬、经验丰富的优秀网络舆论引导队伍,从整体上提高高校舆情管理水平。整体的权威性得到提高后方能达到良好的舆情干预效果。

2.1.2柔性关怀

对于大学生来说,关怀和教育比制裁与管教更有效果。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不是针锋相对地处理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而是尽可能避免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在网络舆情干预过程中,要关心不同层次的利益需求和意见表达的需要,既要关心现实利益,更要关心精神需求,关心大学生的心理需要。采用关怀的方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开展工作,以求在舆情大范围扩散之前改变大学生的态度从而达到舆情干预的目的。

2.2讨论期:转移注意与定向引导

2.2.1 转移注意

群体的舆论动向很大程度上由舆论领袖所领导。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众多网民无所适从,舆论领袖发布了具有吸引力的观点,并伴有强有力的证据,让不经思考的广大网民敬仰和信服。网络舆情不是公众集中思想的过程,而是公众将注意力集中到舆论领袖的过程。因此要扭转舆情发展的方向需要完成对公众注意力的转向。转移公众的注意力需要调整公众对舆论领袖的看法,对事件本身的看法,对自身网络行为的看法。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各类有意义的文体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充实大学生精神生活,让沉迷于网络的大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去。

2.1.2定向引导

可以采用价值引导与因势利导的方法。所谓价值引导就是用价值作为引领,让大学生有一个崇高的信念与纯洁的价值追求。当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引领是对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最佳价值方向,不仅在舆论引导中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同时也能达到思想教育的效果。因势利导则要求对待大学生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强权压制,要顺其自然之性去引导,使人的情感、欲望自觉接受理性的引导。这是一种全方位的舆情引导工作机制,它需要舆情引导者积极探寻舆情主体深层次的心理和诉求。

2.3销匿期:改变认知与团体辅导

2.3.1改变认知

1)通过舆论引导和教育引导相结合改变大学生认知,教育大学生构建科学的自我调适机制,形成理性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评价,掌握社会转型期的特点和矛盾本质,理性对待社会转型期经济、文化、价值观念的冲击和变化,引导大学生积极面对社会转型可能带来的问题。2)通过正面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甄别能力、理性分析能力、反思能力,学会积极调试和控制情绪和心理波动,形成乐观、积极、理性的心理。 3)通过加大正面宣传来改变大学生的认知,让大学生在正面舆论的熏陶下培养成正面的认知。

2.3.2团体辅导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环境产生或唤醒需要,然后人们以接入某些行为来满足或降低需要”[6],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下能够产生特定的需要和动机。大学生是一个同质性很强的群体,他们大多是离家来到异地高校求学,突然离开熟悉的环境,亲近感和归属感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急需组织以及组织安排的活动来充实自己。高校应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归属感,而成功的团体辅导能在大学生当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网络舆情的销匿期是网络舆情在经过星火燎原之后急剧凋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还有几种可能:变换话题、转移阵地或者直接消退。无论哪种可能,在舆情销匿期团体辅导的首要目的都是让公众掌握事件的真相与事件的根源,以事实服人、以理服人。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学生在网络中广泛传播正能量,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3结语

正确处理网络舆情问题是做好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从舆情主体心理的视角来分析这一问题为高校网络舆情干预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方式方法,也是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汪灵波.新舆情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困境及对策[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4(4):22-24.

[2] 何晓丰,朱益明,王长波.2014年中国教育网络舆情分析报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09.

[3] 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M].戴光年,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5.

[4] WALLACE P.互联网心理学[M].谢影,苟建新,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256.

[5] 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73,185.

[6] 谢利·泰勒.社会心理学[M].谢晓菲,谢冬梅,张怡玲,等,译.10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5.

Diagnosis and Intervention of Colleg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from the View Point of Psychology

WANGLingbo*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Quanzhou 362000,China)

Abstract:From the study on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from the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the author found that the main body of the psychological features was perceptual cognition and emotional, psychological curiosity and conformity, rebellious and complicated. The inner psychological reasons include deviation of self identity and social identity, gap between self realization and self expectation, and the perceptual cognition and rational cognition has turned upside down. The psychology of the subject of public opinion presents the change of "unbalanced, medium expression, equilibrium". The ways were found to intervene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from the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i.e. the interven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nd flexible care should be provided in the reporting period of public opinion, to achieve the transfer of attention and directional guidance in public opinion discussion period, to attain the change cognition and group counseling in the period of public opinion disappearance.

Key words:college network public opinion;psychological diagnosis;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DOI:10.13542/j.cnki.51-1747/tn.2016.02.023

收稿日期:2016-03-28

基金项目:2015年度泉州师范学院科研计划资助项目“心理视阈下高校网络舆情的诊断与干预研究”(2015SK16)

作者简介:汪灵波(1987— ),男(汉族),湖北黄冈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信作者邮箱:wanglingbo@qztc.com。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5383(2016)02-0081-04

猜你喜欢
心理干预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的心理干预
浅析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期的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应用效果分析
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相关主体培训研究
人文护理对“三无”精神病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药物联合综合心理干预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