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
2015年12月官方制造业PMI为49.7,相比11月回升0.1,非制造业PMI则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制造业PMI小幅回升显示经济出现企稳迹象,但是仍然偏弱,其中制造业分化明显,消费品和高新技术制造业持续向好,而重工业继续收缩。2016年去产能是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清理“僵尸企业”的背景下,就业承压,制造业PMI中就业指标则继续下探,为2012年1月以来最低,显示出制造业就业环境继续恶化,而新增就业主要在服务业。
2015年,在国际引资竞争日趋激烈,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困难和挑战下,我国引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利用外资质量进一步提升。2015年1—11月,引进外资规模较快增长、质量稳步提升:全国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3648家,同比增长11%;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043.3亿元人民币(折1140.4亿美元,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同比增长7.9%,预计全年吸收外资1260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
1月12日,发改委就宏观经济运行数据举行2016年首场新闻发布会。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表示,2015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9%,一季度7%,二季度7%,三季度6.9%,预计全年增速7%左右。
2015年财政部开展盘活地方财政存量资金专项检查,扩大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效果。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国财政收回存量资金3658亿元,调整用于保民生、补短板、增后劲。
工信部预计,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速目标是6%左右,低于2015年的8%左右。在传统产业过剩严重,而新的产业还没成长起来的状况下,2016年各地下调工业增速目标。传统行业需求疲软,其中部分行业为多年来首次负增长,拐点初现。
国家铁路局《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显示:“十三五”期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达3.5至3.8万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约3万亿元,建设新线3万公里。至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