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小春
衍纸艺术的语言革新与精神表达
郑小春
[摘 要]生发于民间土壤的衍纸艺术,早期因为材料和题材的局限,在造型风格等艺术语言方面长期显得单调贫乏,致使衍纸工艺在众多艺术门类中偏处一隅,列属冷门。近年来由于新材料的出现和衍纸艺人对艺术语言的不断探索和创新,涌现出了内涵丰富和具有时代特色的新语言,较大幅度地提升了作品的审美价值,丰富了作品的内涵,衍纸艺术家们在实践中冲破了传统衍纸工艺的藩篱。对艺术语言的探索,推动和激发了艺术家的创作热情,也更自由地实现着艺术家的精神表达。在此试图从一个衍纸艺术实践者的角度,分析衍纸作品的艺术语言革新和精神表达的关系。
[关键词]衍纸造型;艺术语言;传统工艺;精神性
[作 者] 郑小春,福建省明溪县文化馆。
衍纸工艺是一门传统的艺术,近年来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像一簇鲜亮的火苗,吸引了众多的参观者,重新点燃了人们的兴趣,并有蓬勃发展的势头。作为曾经被边缘化的一种艺术形式,为何能够在现实文化背景下展现其光彩夺目的魅力,其艺术表现的生命力将如何培植与发挥,是值得探索和研究的课题。衍纸,又名圈纸工艺,最早起源于欧洲。在15~16世纪,衍纸工艺作为一种装饰美化神灵的用途,被广泛运用于当时的宗教场所,以修女为主的宗教信徒,利用染色纸的鲜亮色彩,以及纸张或柔软或具有弹性又易于裁剪等特质,对其进行折叠卷圈和粘贴,创造了一种具有绮丽风格和神秘色彩的艺术形式,这些最初的衍纸工艺和哥特式教堂里那些异彩纷呈的玻璃画一样,让虔诚的信徒们恍如置身梦幻美好的上帝的世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衍纸艺术的功能仅仅是宗教信徒的专利,它和早期西方教堂的镶嵌画一样,服务于上帝,以简单的艺术手法和朴素的审美意味,引领人们对神的亲近和信仰。由于早期的衍纸作者基本为修女,所用材料因生产技术的局限,决定了当时衍纸艺术的内容和表现形式都显得单调,缺乏蓬勃的艺术生命力。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只有植根于广袤的生活土壤,深入社会才能具备生生不息的力量,因为现实生活才是艺术创造的源泉。
衍纸艺术的发展,首先是衍纸作品本身的构成形式出现与传统的裂变,也就是艺术语言的革新。
造型艺术的语言就是艺术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形象构成,是表达艺术作品必不可缺的基本要素,没有艺术语言,也就谈不上艺术作品的存在。各个艺术门类在长期的艺术发展中,造就了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衍纸也不例外,其艺术语言以表现内容为目的,同时也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艺术语言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更新。
衍纸的艺术语言包括材料以及由材料所构成的关系,如色彩、线条、体积、块面以及造型手法等。工艺材质的不断更新与拓展,直接影响到画面的视觉效果,从而使艺术作品产生新的情境。由于新技术的发展,衍纸材料无论在色泽、柔韧度、硬度、弹性以及纸纹肌理方面都有更宽的延展性和可选择性,由于新材料所构成的艺术语言,带来不同的视觉冲击,也增加了作品感情传达的力量。举例来说,花卉题材是衍纸常见的内容之一,早先传统的材质往往颜色相纯度较低,这就使得画面总体暗淡,尤其需要表现的鲜花不易突出,常常花叶难分主宾,仅能以色相和形状区分,而新型的高纯色的,如荧光性纸质,就很容易在画面中点燃视觉。一些肌理复杂的材质,本身就有着丰富的视觉效果和审美意味,衍纸艺术家只有在长期的实践中通过对材料的认识、理解才能熟练掌握和运用,使之成为恰到好处的艺术语言服务于作品,传达精神内容。不同质地或色彩的纸张有着不同的视觉效果,也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情感意味,视觉感受中那些或轻盈或厚重,或清新,或热烈,或张扬或沉稳的各种材料,分别构成了不同的艺术语言符号,在艺术作品中传达着意趣迥然的精神内涵。
衍纸造型在艺术形式上具备绘画语言和雕塑语言的双重特征,是绘画和雕塑艺术语言的综合。一方面,衍纸作品具有显著的画面感,无论在构图、色彩还是构成肌理上都接近于绘画;另一方面,在造型技法上类似于雕塑加法的方式,集点成面,层层粘贴,形成高低错落,近似浮雕。衍纸造型的特殊构成形式,给艺术家对衍纸艺术语言的探索提供了更多可供发挥的余地,也拓展了更为广阔的艺术想象空间。传统的衍纸艺术语言为什么相对贫乏和单调,究其原因,除了硬件材料的局限以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作品主题内容的单一性,限制了艺术形式的发展,尤其是宗教为题材的内容,对于情感和理念的表达有更多的禁锢,以神为主宰的意志不可避免地拘泥着创作者的艺术想象,同时也局限了艺术语言的生成与发挥。艺术需要不断的实验,需要在实验中创造新的元素,并让这些元素更具体和生动地反映一个时代的精神内容。如果一门艺术所具有的语言长期陷入贫乏和陈旧,就会失去艺术的生命力,最终会被时代所遗弃。相对来说,衍纸艺术从教堂神殿走向民间以后,由于题材的多样和创作者社会角色的不同,艺术语言很快就被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题材的多样化,从婚丧嫁娶到戏台装饰,从招魂驱鬼到居室美化,衍纸的工艺内容也一改传统宗教题材的单一性。人们在长期的衍纸艺术实践中,对衍纸工艺的材料也有了更深广的认识,单一物质材料本身并不具备艺术生命力,一件艺术作品之所以具备感人的力量,是材料作为一种介质,通过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使之成为一种语言符号,构成作品的内容,也传达了艺术家的精神情感。而这些由材料和构成形式所生成的艺术语言,是艺术家长期实践和训练有素的结果,他们从对材料本身的研究和运用中,创造出新的鲜活的艺术语言,形成新的审美意趣,并且构建了有别于传统审美经验的艺术理念,为艺术表达提供了更为开阔的路径。不仅如此,基于对材料的认识和理解的深入,也促使衍纸艺术家在工艺技法上大胆创新。最明显的例子是,艺术创作中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拼接粘贴技法,折叠、卷圈、搓揉等新型造型技法,强化和提高了二维空间的视觉审美,人们在欣赏一件衍纸作品的时候,不仅看到了一个画面,还看到了错落高低层次不同的浮雕效果。三维视觉的显现,不仅丰富了作品的视觉内容,增加了审美感受,也为艺术家传达内容信息和表达情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利用各类纸质的不同肌理,如金属质感或砂石化工质感的材料,表达工业信息化时代的人文环境意识,这些由于材料引发的新生艺术语言,与传统的衍纸艺术语言相比,在精神表达上自然有着更多的可能性。
在一件优秀的衍纸作品中,观众往往很容易感受到由于艺术材料和造型技法巧妙构成而呈现的生动气韵,作品所传达的每一个符号都具有鲜活的特点,人们甚至会觉得每一个细微的块面或组成都如此的恰到好处,包括材料本身所具有的审美特质,它的色彩、质地、纹理以及造型技法都是浑然天成,画面或清新或热烈,或古雅恬静或时尚动人,作者所要传达和表现的精神意境跃然其上。如果艺术家未能对材料进行深入的辨识,未能反复对创作技法进行提炼,显然是难以创造出美轮美奂而意味深长的意境的。优秀的衍纸作品总是通过更具审美意味和风格独特的艺术语言,让观众感受和解读其中的精神内涵,并与之产生强烈的共鸣。
衍纸工艺虽然在四百多年以前就在欧洲产生了,但真正传扬于世乃是由于近年来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新材料的涌现,以及众多衍纸艺术爱好者参与。由此看出,衍纸艺术语言的开拓和发展也是新近之事。近年来展会上出现的衍纸作品,无论从题材内容和风格形式都渐呈丰富多样。多元化的当代社会生活使艺术创作出现了多棱视角,艺术家们从各自的生活历练出发,通过作品抒发对生活和自然的情感,表达对宇宙人生的感悟。衍纸艺术家在实践创作的过程中总是不断探索和开发,寻求更多适合表达自身情感的艺术语言,艺术家的生活历练和精神情感,成为推动艺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原动力,艺术语言在艺术家的创作冲动中得到提炼和升华,同时也为艺术作品的内容和题材提供了活泼生动的表现形式。艺术家如果在长期的实践中获得了更适合表现自身精神情感的语言风格,并得心应手地运用于创作中,也就逐渐形成自己的作品风格。一个衍纸艺术家的创作可能会偏向于某些题材,如花卉鱼虫、自然山水或人物等等,而其常用的表现形式往往是最切合作品内容的语言。
一方面,和所有别的艺术门类一样,精神性是作品的根本所在,一件衍纸作品中的审美意味和思想内涵正是通过材料和样式等艺术语言得以传达,艺术语言的革新发展正面推动了艺术作品的精神表达,使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能够得于心而应于手。另一方面,新型艺术语言的诞生也折射了时代生活内容的变化,包括技术革新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演变。衍纸工艺是一门既古老又充满活力的艺术,其语言符号的创新和发展是艺术作品生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衍纸艺术家圆融现实生活和生命理想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