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方言产品的类型及其在中原文化传播中的现状

2016-03-28 05:00乐晋霞
传播与版权 2016年1期
关键词:中原文化失语边缘化

乐晋霞



河南方言产品的类型及其在中原文化传播中的现状

乐晋霞

[摘 要]文化以语言为载体进行传播,河南方言文化的产品类型主要有曲艺、影视剧、网络视频等形式,在一些经典的带有方言要素的文化产品中,以河南方言为语言形式所塑造的人物多以负面形象出现,当下的诸多河南方言文化产品在中原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也呈现出失语与边缘化的倾向。

[关键词]河南方言;方言文化;中原文化;失语;边缘化

[作 者] 乐晋霞,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教师。

一、河南方言产品的类型

中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除了依靠代际间的言传身教以外,在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就是依托于媒介。大众媒介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推动作用,如培养大众的欣赏品位、引导舆论的走向等。拉斯韦尔认为,传播具有环境监测功能、社会协调功能以及社会遗产传承的功能,赖特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传播具有娱乐功能。河南方言产品在大众媒介上的传播,对于中原传统文化的传承、河南人民形象的提升以及区域影响力的扩大等方面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把河南方言产品进行了分类,并将进一步对其特点及影响进行分析。

(一)河南方言曲艺

河南方言曲艺主要指地方戏,地方戏是方言与唱腔不断磨合的产物,从其起源来看,最初的显著表征是其方言而非其声腔。游汝杰先生曾指出地方戏的“语言表征、文化内源、表演形式、声腔特征等无不沾染着某个剧种原生地的乡土特色”。[1]河南地方戏曲剧目丰富,形式多样,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豫剧。

豫剧旧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是河南曲艺中最有代表性的曲种之一,诞生在河南开封及其周县,明清鼎盛,迄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从现有文字资料看,有关梆子戏在河南境内从事演唱活动的记载,最早存见于清乾隆十年(1745)编修的《祀县志》之卷七《风土风俗》中:“愚夫愚妇,多好鬼尚巫,烧香住佛,又好约会演戏,如逻逻、梆、眩等类,尤鄙恶败俗,近奉宪禁,风稍衰止,然其余俗,犹未尽革。”这里的“梆”即河南梆子,后来的豫剧。豫剧这一称谓,始于20世纪30年代,由于其所指代范围过宽,在当时并没有被人们普遍接受,[2]到20世纪50年代,经由人民政府文化部门确定、民众认可后,“豫剧”为河南梆子之专称。1956年与京、评、越剧合称全国四大剧种。

豫剧的唱腔高亢爽朗,内容通俗易懂,具有浓郁的河南乡土气息。语言运用上则在开封、郑州“中州语”基础上,融入当地方言形成,因此在河南,豫剧又有祥福调、豫东调、豫西调和沙河调四派,其传播形式及其剧目的内容和语言等,也是对于中原文化的一种传承。

豫剧演绎的是中原地区的地方文化,其题材大多取自河南民间生活和故事传说,运用河南本土方言进行传唱。郭克俭先生认为,豫剧的语言通俗,格调乡土,语辞地域,情感诗意,体式兼容,衬词丰富。[3]用土语土音土腔土调来唱乡景乡情乡事,好听易懂,对于河南地区以外的观众来说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我们应当以豫剧为依托,把中原民俗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向外界传递河南人民厚重纯朴的文化,宣传河南、发展河南、美化河南。

除豫剧之外,河南还有很多颇具影响力的地方戏,如河洛大鼓、靠山黄、河南坠子、南阳曲剧、内乡宛梆等,也都是以方言为载体的戏曲艺术,是我们进行中原文化传播、方言活力提升的主要力量。

(二)河南方言影视作品

方言在影视作品中一般是用来增加情节的真实性、趣味性和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之一。用方言来拍电影自1963年就开始了,到20世纪90年代,方言在电影中的运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不仅成功地塑造了各种人物形象,也成为吸引票房的主要手段之一。

前面我们提到,在中原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河南方言处于失语和边缘化的状态,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影视作品中使用河南方言的人物大多被塑成了反面角色,再加上历史的原因,河南人的形象和地位在全国范围内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歧视,对中原文化的传播及发展极为不利。

艾尔丽把方言影视作品分为三类:纯方言影视作品,如《刘老根》《马大帅》等;方言特色影视作品,如《天下无贼》《炊事班的故事》《武林外传》等;方言版影视作品,如方言版的《猫和老鼠》等。就河南方言而言,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多的,如《不是闹着玩的》《鸡犬不宁》等就是非常优秀的河南方言电影。对于地方观众来讲,纯方言作品的受众范围较广,对于其他方言区的观众来讲,方言特色影视作品,方言与普通话相结合的作品可能接受范围更广一些。

真实性是方言影视作品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也是其获得观众喜爱的一个主要原因,《惊蛰》的导演王全安说:“方言是还原真实的很重要的手段。”《鸡犬不宁》导演陈大明也说过:“我想拍一个豫剧的电影,肯定会用方言,不然就不真实。”一个优秀的方言影视剧本,能够真实地反映本地的生活风貌,传递本地的文化风尚、风土人情等,河南方言影视作品也是外界了解中原文化的一个途径,在没有直接的接触沟通之前,他们大多通过影视作品或其城市宣传片来了解河南,形成第一印象。因此我们在方言影视作品中传递生活的正能量,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物形象,对于通过具有真实性的方言作品来宣传中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河南方言网络视频

2013年2月7日,大众网以《最牛方言拜年视频出炉引领新媒体文化传播》为标题报道了由山东省旅游局联合大众网制作拍摄的微视频《山东旅游方言大拜年》,该视频一经上线,就以其独特的创意视角迅速风靡各大视频网站,获得了高点击率和浏览量,成为新媒体传播时期里一个成功的案例。《山东旅游方言大拜年》以山东方言为载体,把山东各地风土人情以当时流行的“花朵舞”“骑马舞”等形式展现出来,开启了“土洋结合”的文化传播模式,使人耳目一新,从而达到了极好的传播效果,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无独有偶,2014年5月19日,郑州市交巡警支队第二大队官方微信对外发布公益宣传歌曲《白搁这儿乱了》,该歌曲带有深厚的河南方言色彩,以时尚幽默、轻松欢快的方式对酒驾的危害进行了宣传,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网民的疯狂点击,取得很好的宣传效果。可见,网络视频传播尤其是微视频传播正以其神奇的魅力带领着我们走进新媒体时代。

而在海量传播的网络视频产品里,方言作品是一道亮丽的地方文化风景线。各地官方及民间以方言为载体的网络视频主要以搞笑、文化宣传、公益宣传等为主题,对地方文化的传播有一定的作用。因此我们对河南方言进行了收集与整理、分类统计,以此来探讨如何在新媒体时代更大限度地运用网络媒体来传播中原文化。

河南方言视频作品的形式主要有经典影片配音、微电影、自拍方言剧及方言说唱等。各种形式的主题侧重不一,经典影片配音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单纯的方言配音,内容基本忠实于原剧情,如经典动画片《猫和老鼠》、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及国产电影《十面埋伏》等,这类作品主要是在忠于原有故事情节的基础上,配以当地方言,有一定的搞笑效果。第二种是把经典影片剪辑后配音,配音的内容一般是经过重新创作,与原作完全不同,大多以恶搞为主,如河南方言恶搞版《西游记》等。微电影、自拍方言剧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主要以本地人的工作、情感生活等为主题,如许昌方言生活剧《同学会》《七年之痒》及河南方言情景剧《情景洛阳话》等。方言说唱是方言视频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传播形式,与前两种相比在传播范围与效果上有一定的优势,且不受题材和风格的限制,在公益与文化宣传、搞笑幽默等方面都可以兼容,如方言视频《河南人,中》便是结合河南方言对河南旅游风景进行宣传的网络短片,同类型的还有网络说唱歌曲《记忆河南濮阳》;而《白搁这儿乱了》是安全驾驶的宣传片,同样题材的还有倡导文明出行,期待河南未来的《弄啥咧》;《河南话方言说唱MV》则是以方言说唱的形式并配以图片对河南方言词汇的意思进行了解释。

网络视频基于互联网技术以及P2P技术传输,以电脑为接收终端的视频内容及服务,“点播”的观看方式、相对独立的片断化传播形态、新颖的图像制作观念等都吸引着大批的网络视频发展,使得其在传播范围及传播效果方面超越了其他传统媒体。新媒体传播中如何更好地把河南方言魅力与中原文化传播结合起来,进而发挥新媒体传播的优势,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二、失语和边缘化——河南方言在中原文化传播中的现状

2012年3月,凤凰网城市专题推出了《中原崛起:重塑“河南人”》,并通过网络对河南人的形象问题展开调查,有20911名网友参加了此项调查活动。调查结果显示,近半数网友承认对河南人存在负面印象。而这负面印象的来源及原因,有三成都是因为“媒体负面报道”而形成。[4]因此,负面形象的形成不仅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尤其是在现阶段文化多元传播途径的今天。河南方言在其传播过程中有两种状态:一是失语,二是边缘化。

(一)失语——河南方言断层现象严重

文化的传承需依赖一定的载体,语言是文化传承过程中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人们靠代际间的口耳相传把语言代代相传,自上古到中古直至近代官话,民族共同语的形成一直与河南方言尤其是洛阳话有着密切的关系,直到金元之后政治中心南移,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普通话的确立,河南方言才逐步退出全民共同语的主导地位。随着普通话的推广,人口流动规模的扩大,河南方言在当下的社会中也出现了变异甚至是断代的现状,语言变异是语言发展程中的正常现象,但是语言传承的代际断裂却不容忽视,很多城市家庭的低龄化孩子已经不会讲地道的河南话。河南方言在当下的语言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失语”现象。

2014年5月,国家提出增强文化自信,作为河南文化的基因,河南方言是一方文化的代表,孩子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背后,却是一种严重的文化流失。除此之外,以方言和普通话的关系来看,方言是普通话的土壤,普通话和方言之间有割舍不清的联系,方言流失,普通话的根脉便会受损。因此,在中原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如何让河南方言突破眼前的困境,起到其应该有的作用,首先要做到的便是在中原文化传播过程中克服其被“边缘化”的情况。

(二)边缘化——河南方言人物在影视文化作品中的负面形象

传播除了靠河南百姓的身体力行和口耳相传之外,在现阶段,更多的是体现于媒介,体现于方言影视产品的传播,如方言电影、方言电视剧、方言小品等。影视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等往往与一定的地域方言联系在一起,人们在谈及各地人物时首先联想到的是身边有没有这里人,其次便是在电视电影里看到过的人或故事,而那些成功的人物形象塑造,便容易给我们造成一种偏见。如巩汉林在他的多个小品中塑造的富商形象一般都讲广东口音的普通话,因此广东话便与富商联系在一起;而李琦在他的小品中给大家呈现的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形象,把陕西话与农民联系在一起,而赵本山在小品及电视剧中则给大家塑造了另一种农民形象:耍滑装傻,因此东北话便与此有了联系。

而在河南方言的形象塑造中,虽然有一些正面、积极的形象,如《炊事班的故事》中讲一口河南方言的机灵聪明的小毛,但大多都是反面形象,如电视剧《武林外传》中的乞丐小米、电影《落叶归根》中的打劫者等。即使不是反面形象,也与“傻”“土”“粗”“俗”等联系在一起,如电影《天下无贼》中的傻根、小品《吉祥三宝》里的保安,都是一种傻傻的憨头憨脑的善良。

河南方言在中原文化传播中的失语与边缘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河南方言目前所处的困境。正如华夏网心理专家荀炎所说:方言本身有一种味道,能体现本土的特点,但陕西、河南等地,经济不是很发达,以这些地方为背景拍的方言电影,除了幽默搞笑以外,还能给发达地区看电影的人,在心理上带来一种优越感。

客家人有“宁舍祖宗言,不舍祖宗田”的传统,是因为客家话不仅是当地人沟通交流的工具,更是客家文化的代表,他们有着强烈的方言情怀与方言自豪感。我们当然不希望我们的方言产品只有娱乐他人的功能,更不希望我们的方言产品只能给其他地区的观众带来优越感,我们希望的是方言产品能把中原文化中更加积极、向上的内容传递出去,在提升中原文化的同时也提高河南方言的活力,让河南百姓有方言文化的自豪感,让在外漂泊的河南籍百姓感觉到浓厚的家乡情谊。因此,如何推广河南方言文化,就成为当下最紧迫的问题,关于河南文化产品不同类型的传播效果及影响,是我们下一步要开展的研究。[本文系洛阳师范学院青年基金项目“河南方言活力与中原文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2-QNJ-00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微时代下微博语言的互动特征及规范化研究”(项目编号:14YJC74002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游汝杰.地方戏曲音韵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邹少和.豫剧考略[J].戏曲艺术(河南版),1981 (3).

[3]郭克俭.豫剧唱词语言艺术特征[J].中国音乐学,2010 (4).

猜你喜欢
中原文化失语边缘化
试论中原文化影响下的现代城市景观设计
从《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看中原优秀文化品牌的构建
被边缘化的节能司?
强权下的失语者
关于文学边缘化的不同看法
官员“失语”无异于“失位”
沉默的先知
农民工陷于“双重边缘化”困境
萨娜的“边缘化”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