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巧莲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报人才队伍建设策略探索
张巧莲
近年来,尽管教育事业不断深入发展,但少数民族地区学报的整体水平却不能与迅猛发展的高校教育并驾并驱,相关专业的编辑人才较为缺失,整体学术质量相对较弱,不能充分体现民族地区的研究特色。提高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报的编辑质量和学术水平,在于全面加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报的人才队伍建设,使之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实现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报可持续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报;人才队伍
近些年,随着国内各个地区高校建设步伐的全面推进,高校数量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基本上每个地方的高校都有自己的学报。学报已经成为学校与外部进行学术研究和展示教学成果的“前沿阵地”,其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交流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学报的质量水平成为制约学报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对高校编辑队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在学报办刊和发展上存在着学术质量低、编辑队伍建设落后、综合实力弱的现实情况。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学报在编辑部构架、人员分配、发展资金、审核程序、办公条件等方面存在着问题,高质量的学术研究类稿件在数量和质量上还是相对缺少,高校学报的办刊质量与现代化教育不能共同发展[1-2]。
当前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报的发展受到地区高校定位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报建设在展示地区高校科研水平和交流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报水平也从粗犷式的发展向精细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地方高校意识到学报对于学校科研建设的重要性,但其在科学管理水平、现代化编辑工作流程、数字化出版方式等方面还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3]。多数少数民族高校由于办刊经费、专职编辑队伍等方面的现实条件限制,造成学报内容包罗万象,不能体现少数民族地区科研特色,也制约着高校学报的可持续发展。
(一)对学报的办刊目标和作用认识不足
多数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在学报地位和办刊目标上的认识存在缺陷,没有认真贯彻落实中宣部〔1985〕30号、教育部教备厅﹝1998﹞3号、教育部﹝2002﹞7号、教育部社改(2002)10号,新闻出版总署令第37号、新出报刊﹝2009﹞124号、新出报刊﹝2009﹞126号、新出报刊﹝2009﹞184号等法规。教育部《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规定:“高等学校学报工作是高等学校科研和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学报编辑人员属于学校教学科研队伍的一部分,学报编辑人员的职务评聘、生活待遇以及评优表彰等方面应与教学科研人员同等对待”[4]。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要求:“各高校必须把学报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学报工作的领导。学校党政领导要像重视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一样重视学报工作,要加强学报编辑部的建设,这是办好学报的关键。学报编辑部是校属系(部)级学术机构,由学校党委书记或校长分管。学报编辑人员是学校教学科研队伍的一部分,应列入教学科研编制,享受与教学科研人员同等的待遇。对于长期从事学报编辑工作,爱岗敬业,为办刊做出突出贡献的主编、副主编或骨干编辑,应纳入学校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队伍的建设计划,为其提供从事科研的条件和给予必要的奖励[6]。”
(二)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编辑人才定位模糊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报在编辑人才的定位上也存在误区。学报编辑究竟应该是专注科研还是把重心放在刊物的编辑工作上,这是困扰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报建设的问题。从建制管理上来说学报编辑属于高校科研相关部门,其工作内容被认为是对稿件的编审和修改[5]。另一方面,多数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在考核、评价编辑工作时,往往存在以教师的标准来进行评价工作,认为编辑其实是教学的辅助“人员”,造成编辑队伍缺乏创新工作能力。
(三)高校学报主编和编委会未能发挥职能优势
多年来在高校学报建设和发展中的特殊体制和管理,造成很多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报的主编多数是由高校领导兼任,由于校领导需要处理学习纷杂的事务管理,往往没有更多的精力能够照顾到学报的发展,对日常的编辑、出版等管理工作不能因地制宜地有效指导。大多数学报的编委会建设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实际作用,编委会往往成为高校学报的“花瓶”,利用编委会成员的权威来显示学报的办刊力度,造成编辑部副主任、副主编身兼数职,管理工作和强度较大,导致很多少数民族高校学报出现拖刊、延迟出版等现象[7]。
(四)高校学报人才队伍管理缺乏科学构架,没有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报必须要与时俱进,应采用多层次、宽领域的“走出去,走进来”的发展模式。但是,目前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在编辑队伍管理方面还是缺乏科学的管理构架,依旧走着传统的管理路线,其内部的激励和评价机制上仍缺乏创新的管理模式和思维,没有针对规范化的工作流程。这些都会制约编辑队伍科学建设的长远发展[8]。
(五)缺乏专业知识,多元化和专业化发展面临困难
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学报作为其学校科研力量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对少数民族高校学报的人才要求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实意义上的“编辑角色”已经不能充分适应现代化和多元化的科研要求和学报发展。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报在科研任务上承担了课题、管理、编校、出版发行等多元化的职能转变。从现实发展情况来看,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报没有建立切实有效的多元化发展制度,无法引导编辑进行多元化发展,甚至很多学校缺乏充足的办刊资金,造成很多编辑没有进行现代化的专业培训和教育。
(一)严把组织构建,明确主编责任
少数民族高校学报的长远建设只有得到学校领导层的重视才能进行。少数民族高校学报应该由学校校长或者党委书记直接领导,全面负责少数民族高校学报的管理工作。学校在学报的建设上,应该保证充足的经费来源,建立专门的学报财务账务,做到专款专用,不断提高办刊水平和编辑工作条件,以满足学报的长足发展。严明组织结构框架,落实编辑的专职工作,明确主编职责,从制度上保障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报的发展。
(二)全面深化编委会工作职能
教育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明确要求高校应设立学报编辑委员会,由党委书记或校长担任编委会主任,负责对学报发展的宏观指导和落实办刊条件。学校应聘请各学科具有正高职称、学术水平高、关心学报发展的校内外专家25~30名组成学报编委会。每年至少召开1~2次编委会,认真研究如何提高学报编辑出版质量,真正发挥指导、监督、咨询、学术审定把关的作用,每个编委每年至少组织或撰写2~3篇优秀稿件;每4年换届,对不称职的编委进行调整。同时,学校应尽可能地特聘校外知名院士、专家担任学术顾问编委,他们的加盟可以带来新的思想和活力,极大地促进学报的工作,使学报可能得到更多高质量的论文,提高学报的学术水平。
(三)协调配合,科学划分工作内容
强化编辑队伍建设是实现学报长远发展的必备条件。教育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明确要求,按照学报涉及的学科配备专职主编、副主编、编辑(季刊4~5名、双月刊6~7名、月刊8~9名),必须参加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的岗位培训注册并持证上岗。为此,学校应配备热爱并能胜任学报工作的专职编辑和兼职英文编辑,实行二级目标管理,责权落实到位,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守纪律、懂经营、精干高效的编辑队伍。主编全面主持编辑部的日常管理和正常运转,对学报的建设发展、学术质量和编辑出版质量负全责。其次,采稿编辑岗位要积极开展稿件的采编工作,积极向行业领头人、科研负责人、名校名师等进行约稿形式的稿件采编,积极争取优质稿源和具有少数民族地方特色的稿件。责任编辑岗位要全面落实稿件后期的修改、返回、重修,积极联系作者做好稿件的修改工作,切实为学报提供质量高的优秀稿件。只有把编辑部的每个岗位职责都落实清楚,各司其职,才能有效发挥编辑人才的个人优势和团体力量,切实有效地为学报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加快落实考核和评价制度,推动编辑人才队伍建设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报的建设应科学化地引进现代化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经验,做好高校编辑部管理构建建设。在高校学报编辑部的工作考核和评价中,建立科学有效的考察制度,如可以定期举行学报的研讨会,把编审人员、参与校审的编辑都组织起来,立足刊物,把握刊物的质量化原则,对刊物的全面工作做一个考核,对于在每个流程中表现突出的编辑人员,应给予较高的评价,在职称等晋升方面作为优先参考依据,激励编辑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学报的发展中去。对于在对应岗位中出现问题的,需要编辑自己做出反思,并且形成一份报告书,交由主编考察,并就这些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只有把考核落实到位,从思想上激发编辑人才的参与热情和动力,充分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全面提高编辑人才的队伍建设。
(五)全面提高编辑队伍的综合素质
少数民族高校学报的人才队伍建设是制约编辑出版工作的重要因素。少数民族高校应该全面提高编辑人才的专业素质、编辑技能,打造复合型的学报编辑人才队伍。同时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应该多方面地拓宽编辑人才的培训和学习渠道,通过参与学术交流会、讲座、培训会等多方面的学习活动,提高编辑队伍的知识体系和理论构架,建立创新型的编辑人才队伍[9]。
综合各种现实情况来看,创新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报的管理在于其编辑人才的管理。首先,要不断地加强编辑人才队伍的建设,从思想上转变管理模式,增强少数民族高校学报的发展动力。其次,少数民族地方高校领导应该充分重视学报建设对于提升学校综合力量的重要意义,落实国家对学报管理和建设的基本要求和思路,把高校学报建设和科研相挂钩,进行同等的对待,给予编辑人才相同甚至更优的待遇。只有充分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科学的发展观念来管理和发展少数民族高校学报,在不断的实践管理中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校学报发展的路径,才能促进高校学报更快、更好地发展,为学校的科研建设、为中国的高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陈升.功到成处名自来——为纪念《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创刊30年而作[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1):1-5.
[2]陈泓.浅谈学报形象与主编权威的关系——读长虹《学术编辑权威论》联想[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5):89-92.
[3]李法惠.《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学术影响力报告》(2009)提供《南都学坛》学术等级排名[J].南都学坛,2010(1):143.
[4]刘翠.也谈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从《南京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期刊与评价”专栏谈起[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44-47.
[5]代艳玲,朱拴成,宫在芹,等.煤炭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现状与对策建议——编辑人员发文情况的统计与分析[J].编辑学报,2016(2):186-189.
[6]叶广荃.我国近代教育“公私并举”管理体制的启示与借鉴——兼谈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3):31-35.
[7]吴定勇.定位偏离功能异化生存危机——直面综合性高校学报当下文化传播的问题和窘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170-173.
[8]LEVY JS.Loss aversion,framing and bargaining:The implications of prospect theory for international conflict[J].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96:52-56.
[9]袁贵仁.新世纪新阶段高校社科学报的形势和任务——在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5-13.
张巧莲,新疆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