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州评弹的原生环境与艺术传承

2016-03-28 03:17
传播与版权 2016年10期
关键词:书目苏州艺术

洪 芳

论苏州评弹的原生环境与艺术传承

洪 芳

苏州评弹艺术发端于明清之际,是吴地文化培育出的一朵奇葩,历经四百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价值和鲜明特色。在当前文化大繁荣的背景下,更应该深刻认识其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研究其艺术本体,把握其精髓,继承发展,开拓创新。

吴文化;苏州评弹;艺术价值;传承创新

苏州是吴文化的核心地带,自古以来,钟灵毓秀,贤能辈出,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崇文重教、尚智好学的传统。一方水土培育一方艺术,以苏州为生长土壤的苏州评弹,其艺术特征自然渗透着吴文化细腻委婉、秀慧素雅的风格。而相应地,由苏州这方软水温土培育而成的地方性艺术——苏州评弹,也是涵养吴地人群精神与心灵特有而重要的娱乐手段和审美方式。

一、丰蕴的吴文化环境提供了苏州评弹源源不断的滋养

巍巍千年古城,小桥流水人家,杏花春雨江南……苏州是著名风景旅游城市,被国家列为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以独特的历史风貌和丰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于世。春秋时期,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1]筑起阖闾大城,建水陆城门八座。虽历经两千余年的岁月沧桑,但苏州城址始终未变,至今仍保持着“三纵三横”的骨干水道和“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以及“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史迹名园”的独特风貌,被顾颉刚先生誉为“中国第一古城”。

自京杭大运河开通以来,苏州的经济文化发展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宋元之际,已与杭州齐名,被誉为“人间天堂”。明清以来,更成为东南雄郡、人文渊薮之地。“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擅雄。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五更市卖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2]明唐寅《阊门即事》诗,已经成为对那个时代最经典的描述。毫无疑问,当时的苏州已成为全国最发达的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之区。清代,苏州商业繁盛,物产富饶,百业兴旺,人文荟萃。苏州籍宫廷画家徐扬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画成了反映当时苏州繁华景象的《盛世滋生图》(又名《姑苏繁华图》)。当时苏州城内的工商业大体上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东半城以发达的丝织手工业而著称,西半城则以商业贸易而闻名,所以西半城往往比东半城喧闹。画家徐扬所选取的便是西半城的金阊门、银胥门一带。据统计,全画共有人物12000多个,大小官船、货船、客船、画舫以及竹筏等400多条,街市上可辨认的店铺共260多家,涵盖了珠宝、乐器、盆景和丝绸棉布等50多个手工行业。画面上店铺林立,河中船帆如云,人物踵接摩肩,充分展示了这一时期苏州地区的繁荣与昌盛。

苏州评弹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16至17世纪的晚明,明末清初之际臻于成熟完美的吴文化成为孕育苏州评弹艺术的温床。吴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尤其到明清时代,苏州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杰出成就,为苏州评弹输送了丰厚的滋养。昆曲、苏滩、吴歌、江南丝竹为苏州评弹提供了活泼丰富的音乐资源。不断扩大的市民阶层使活色生香的“苏式市井”成为现实,自此苏州评弹成为真正的市民文艺,成为市井百姓的日常消遣和精神消费,因此绘就一幅幅绚丽多彩的江南风情画卷。

吴地沉稳内敛、乐天知命的文化精神,深深浸透在以园林、工艺和曲艺为典范的所有以苏州为原生环境的物质和精神的文化产品中,成为它们共同的文化特征。这样的文化特征,同样淋漓尽致地表现于苏州评弹艺术中。在四百年的发展历程中,苏州评弹逐渐形成故事曲折离奇、情节跌宕起伏、说表细腻生动、唱腔柔婉清丽的艺术特征,流派纷呈,名家辈出,成为苏州文化的符号、江南曲艺的奇葩、中国最美的声音。

二、深厚的艺术积累形成苏州评弹独特的艺术价值和鲜明特色

苏州评弹是用口头语言(苏州话)叙述故事的表演艺术。评话是说故事,弹词是说唱故事。苏州评弹是吴地文化浸润和熏陶下产生的江南曲艺奇葩,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成为苏州特有的非物质文化瑰宝。明清数百年来,评弹艺人在演出中创造了丰硕的艺术成果,积累了成熟的艺术经验,使苏州评弹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艺术形象,在全国曲艺之林中独树一帜,脱颖而出。

苏州评弹四百年的历史中,曾经演出过的长篇传统书目有一百多部。这些琳琅满目、丰富多彩的评弹书目有许多是历史演义,生动地塑造了一批历史人物和英雄形象,成为一部生动的下层群众的历史教科书,且成为传统道德观念和历史观、英雄观的载体。还有不少内容涉及家庭伦理故事,描写日常生活中的芸芸众生、儿女情长、生离死别、缠绵悱恻,宣扬忠孝节义等市井伦理道德,反映当时社会的基本面貌和世俗风情,堪称古代世俗生活的众生图。据此,有学者指出:“苏州评弹与江南社会间的互动关系及其变迁历程,为我们考察明清以来江南区域社会历史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视角。”[3]

这些精彩的书目,历经评弹艺人长期呕心沥血、日夜打磨,终于焕发出永久的魅力,并由此丰富了评弹艺术的内涵,创造了几十种弹词曲调,形成各种艺术流派,造就了一大批名震江南的名家响档。这份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艺术价值。

苏州评弹是苏州话的艺术,苏州话被称为像糖一样甜,像绸一般软,是一种丰富、生动、优美的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变体,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发展成为独立的地域性语言,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苏州话历来被称为“吴侬软语”,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软、柔、甜、糯。余秋雨在《白发苏州》中赞美苏州:“柔婉的言语,姣好的面容,精雅的园林,幽深的街道,处处给人以感官上的宁静和慰藉。……苏州,是中国文化宁谧的后院。”苏州话独特的表现形式为评弹艺人的演出增色不少,因此评弹艺人十分重视语言的丰富性,充分发挥苏州话的特长。“他们认为:无论是书中的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也无论是艺人对书中人物的情感好恶、是非判断,都要通过语言才能表达出来。语言本身也能产生一种有趣的效果,有相当一部分噱头就是语言产生的。”[4]苏州话词汇丰富,讲究修辞,富于幽默感。有些俏皮话、歇后语温文而又含蓄。再加上注重四声,语调婉转,旋律性和节奏感都很强,让人回味无穷。经说书人艺术加工过的苏州口语,自然更具备着一种吸引人的力量和听觉上的美感。作为一种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说唱艺术,江南一带曾经大街小巷飘荡着弦索叮咚之声,众多书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蜂拥至书场倾听艺人说唱。

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背景下苏州评弹的传承与创新

苏州评弹、昆曲、苏剧被誉为苏州文化的“三朵花”,这三朵花充分体现了苏州文化的特质,近年来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早在20世纪80年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就提出了“出人、出书、走正路”的评弹发展方针。“出人,就是要热心积极培养年轻优秀的创作人员和演员,使他们尽快跟上甚至超过老的。出书,就是要一手整理传统的书目,一手编写反映新时代、新社会、新事物的书目,特别要多写多编新书。走正路,就是要在书目和表演上,既讲娱乐性,又讲思想性,不搞低级趣味和歪门邪道。”[5]陈云同志的意见,高度概括了评弹艺术的发展规律,指明了苏州评弹今后传承发展的方向。

今天,苏州评弹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十周年,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原则,苏州评弹的保护与传承应该包含以下层面:建设长篇书目、传承表演技艺、坚持固有特色。

应当传承好评弹艺术的经典书目,把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传统长篇书目一代一代传下去。如弹词《三笑》《玉蜻蜓》《珍珠塔》《白蛇传》《描金凤》《西厢记》等,评话《三国》《包公》《七侠五义》《岳传》《隋唐》等,直到20世纪50年代依然活跃在书台上。这些书目历经时代淘汰、听众舍弃,经评弹演员反复修改、丰富、润色,在艺术上日臻完善。演出时,演员充分发挥说、噱、弹、唱的表演技艺,根据书情不断调整内容,或穿插,或补充,或压缩。在一代又一代演员的代际传承中,书目内容不断补充调整,其间蕴含的艺术创造经验也得到了提升。

进入新世纪以来,各地政府加大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扶持。在此机遇下,苏州评弹演员继承发展、推陈出新,积极创编新书目。其中以中篇评弹《大脚皇后》《风雨黄昏》《雷雨》等为代表,在各类文艺评比大赛中屡获大奖,得到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也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尤其是《雷雨》巡演于京津沪各高校,演员那清晰的口齿、动人的声韵、醉人的声音,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2010年中国文联与文化部举办纪念曹禺100周年诞辰展演时,曾专邀其作为唯一一台非话剧艺种进京演出。叮叮咚咚的三弦琵琶声、醉人的吴侬软语带给观众的不仅是一次美的享受,更是一份浓郁的传统文化熏陶。

现代社会是创新型社会,古老的评弹艺术亟待创新,亟待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在传承的过程中创新。传承是基础,创新是发展,两者相互依存。没有传承,何以发展,创新失去根本,发展无所依托。传承好,有利于创新;传承不好,创新缺乏基础。保护评弹,做好抢救传承工作,既是为创新准备好有利的基础,也推动其在传承中创新。

[1]赵晔.吴越春秋全译[M].张觉,译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96.

[2]钱仲联,等.元明清诗鉴赏辞典(辽金元明)[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410.

[3]唐力行.评弹与江南社会研究丛书总序.伴评弹而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17.

[4]陆咸.吴文化研究文稿[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1:375.

[5]周良.陈云和苏州评弹界交往实录[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108-109.

洪芳,苏州古吴轩出版社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书目苏州艺术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本刊邮购书目
《全国新书目》2009年1月荐书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