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 静
新媒体时代对受众分析的影响
巩 静
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互联网环境下不断涌现大量的新媒体。大众传播研究中关于受众的分析也应该适时而变,以应对新的受众群体。受众与新媒体在相互碰撞中相互影响,不断发展。自我颠覆可能成为超越自我的主要途径,新媒体在不断发展,受众分析也应颠覆自身来求得更好的研究。
新媒体;受众;影响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的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在1967年第一次提出“新媒体”的概念。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①石磊:《新媒体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页。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年1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的网民数量已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超过50%,这表明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
关于“受众”研究,迄今为止西方传播界研究和探讨最全面、系统性和综合性最强的论著,当属丹尼斯·麦奎尔的《受众分析》。该书出版于1997年,距今已有19年了。他在这本书中全景式地探讨了受众研究的问题,并且在此书中提出受众研究的三种传统方式:结构性受众研究、行为性受众研究和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新媒体时代下人们通过互联网渠道发布信息,受众通过手机终端接收信息。新媒体无限的包容性和精准的受众定位,要求我们应该转变传统受众分析思路,以应对新媒体时代对于传统的受众分析产生的影响。新媒体时代下如何正确认识受众分析所面临的问题和特征,以及新媒体时代对受众分析的影响,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已不是“大众受众”阶段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可以主动创造和传播信息的“新受众”。受众接触和使用媒介的出发点已是满足自身的信息需求,对新媒体提供的各类信息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和主动性,受众在接触媒介文本的过程中,能够依靠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来对讯息进行解读与思考。但是,新媒体的发展为受众提供了各类媒介接触的可能性,也引发了一些受众分析的新困境。
(一)感性化受众易受网络舆论和意见领袖的左右
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5.1%。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29.9%;10—19岁、30—39岁群体占比分别为21.4%、23.8%。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互联网天地》,2016年第1期,第42页。而在网民学历调查中,仅有11.2%的网民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初中和高中学历网民占据66.6%。受众的年龄偏向低龄化,学历偏向低学历,素养、学识、阅历、辨析力的限制让受众对信息缺乏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上海女逃离江西农村”“哈尔滨天价鱼”“礼崩乐坏的农庄”“河南官员抹香香”“男子看病右肾没了”等热点罗生门事件,引爆舆论话题。在热点最初阶段,受众受个人情绪与一边倒的舆论倾向影响,纷纷讨伐其中一方。但伴随新闻事件的调查进展,一幕幕的“反转剧情”出现,受众的舆论也一步步倒向另一方。伴随其中的还有一些“意见领袖”的相对思辨的观点,引导受众行为的相对变化。
(二)碎片化信息易使受众成为谣言的传播者
泛滥于微信朋友圈、QQ空间、新浪微博、新闻客户端等各类媒体上的“哲理型鸡汤文”和“科普型养生帖”等文章,大多是由发布者东拼西凑随意复制而成,内容良莠不齐,并且为了吸引受众的关注与转发,经常会掺杂一些关于猎奇、色情等真假难辨的内容,如《不注意这些你将倾家荡产》《不转不是中国人》《马云十句箴言》《枸杞搭一物抗衰老,胜过吃唐僧肉》等。各类社交媒体内传播的“测试”游戏、领取小礼品信息等,很多受众会主动留下电话、住址等个人信息,成为广告主营销的新手段和犯罪分子套取用户信息的新伎俩。
(三)非正当竞争易使受众成为虚假信息的牺牲品
库尔特·卢因在1947年的《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正式提出“把关”一词。把关人通过把关行为对一些新闻信息进行疏导和抑制。新媒体盛行的当下,把关人的角色已不再仅仅指代新闻媒体,各类信息的发布者都是信息的把关人。2016年4月12日大学生魏则西因为罕见疾病,在百度搜索推荐的医院医治无效死亡。一时间关于百度搜索竞价排名的信息铺天盖地,将百度和莆田系医院由幕后推向风口浪尖,引发了各类讨论。
(一)受众地位变化:常态转向非常态
在传统媒体信息的接收过程中,受众只负责接受信息,属于常态的消极受众。大众传播媒介传递的信息是单向的,它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直接传播给受众。新媒体时代,受众通过互联网连接新媒体客户端,积极主动地选择自己所需要接收的信息,并且将自己的需求反馈给信息的发出者。新媒体受众习惯或者更加的沉溺于这种移动化的、碎片化的信息接收,缺乏对信息真实性的感知能力,从前的深思能力逐渐弱化,浅思、快思的意识增强。
(二)受众角色变化:内容消费者转变为内容生产者
在互联网刚刚起步之时,受众就开始意识到自身获取信息与他人需求的差异性。个性化的消费群体涌现,私人定制的信息不断完善,受众的主体地位愈发明显。在新媒体驾驭信息的时代,受众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收者。伴随着受众的责任意识和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逐步增强,受众开始主动地发布和生产大量的信息,不仅仅是生活信息,也包括各种各样的社会信息、经济信息等。这种信息一般而言会在受众本身的小圈子内小范围传播,自己是传播者也是受众。专业新闻媒体提供的信息不再受到人们的关注,社交圈内的亲朋好友的信息分享行为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撰写发布的《2015年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对于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0月31日间发生的500件社会热点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其结果表明其中44.4%的热点事件首先是由互联网披露而引发公众关注与讨论的。
(三)受众获取信息规律变化:接收信息时间早中晚各异
在读报时期,受众会因为报纸送达的时间而推迟自己获取重要信息的时间,也会因为报纸的发行时间而将自己此段时间内的信息需求减弱。而新媒体却为受众提供类型多样的信息传播方式、便捷迅速的信息获取手段和高质量的信息存储行为。对于传统的硬新闻,人们更乐于在早晨第一时间获得;而专业性的行业新闻,对于工作了半天的上班族来说,中午的时间是更加合适的。对于工作了一天回家休息的大部分受众来说,一些服务性消息或者软新闻再适合不过了。
作为信息传播与接收进程中重要部分之一的“受众”,其与传播者在编码与解码的过程中不断变化、不断碰撞、不断发展,并对新媒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传播主体趋向多元化。在大众传播时代,信息的持有者往往是少数掌握报纸、广播、电视等信息源的新闻媒介,传者与受众的状态处于长久的单向供应状态。网络的发展以及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受众摆脱了内容消费者的标签,成为信息生产和传播者的一员,参与各类信息的传送网络中。传播信息内容的多样也引起了信息数量的庞大。微信公众号内的用户原创内容备受热捧,各类小视频在社交网络争相传递,从网红到网民,从明星到小咖,从资深到菜鸟,各类群体受众发挥各自“传”“受”的作用。
2.传播客体趋向自主化。1972年马尔科姆·麦克姆斯和唐纳德·肖提出“议程设置”理论,媒介通过反复播出某类新闻报道,使得受众增加对该话题的重视程度,由此必然产生信息垄断现象。在新媒体环境下,由于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在许多情况下,信息的发布者常常变成拥有自主化概念的新受众。如发布2008年汶川地震第一条消息的是一名灾民。许多事件由于受众的主动关注而使事件发展顺利。“4·3北京和颐酒店劫持事件”就是网民在微博持续关注此事件,随后发酵才引起警方和酒店的重视,并顺利抓捕涉案人员。
3.传播范围趋向社交化。2016年4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15年中国社交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显示,国内社交应用中即时通信工具的使用率最大,占90.7%;综合社交应用的使用率为69.7%;工具性较强的图片/视频类应用使用率为45.4%,排在第三;社区社交应用使用率为32.2%,排在第四。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年中国社交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互联网天地》,2016年第4期,第9页。微信用户主要是偏重于熟人关系网上的交流、沟通与分享,而微博用户则主要是信息的获取与分享,这其中73.9%的用户会使用微博来关注新闻或热点话题。这表明新浪微博已经成为人们了解热点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成为一个大众舆论平台。
(二)消极影响
1.信息需求不对称。各类新媒体的层出不穷,受众“主动性”提供信息能力的发挥,为更多的受众提供了冗杂的信息和娱乐产品,而如何甄别信息的有效性和可信性,是现代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受众如何选择信息的难题。互联网下的新媒体为受众提供海量透明的信息,但是并没有真正地解决受众信息需求不对称的问题。
2.网络谣言把关难。受众根据自身需求透过逻辑清晰的方法过滤信息的能力还只是少数。大部分的受众还只会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信息,不具备甄别谣言的能力或者不愿意主动去甄别信息的真伪。2016年5月5日刷爆朋友圈的一篇文章《App Store大地震 数百款知名应用被下架》,短短几个小时时间的阅读量就达到了10万。受众因不明真相,没有通过实际操作的验证,就听信谣言引发一阵骚动。随后有新闻辟谣只是苹果公司为了调整算法,应用商店的搜索暂时性出现一些问题,而且当时不止中国地区出现搜索问题,其他国家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影视演员李小璐在微博上被骗,是信息发布者利用人们的怜悯心,迫使受众不能通过正常的逻辑思考来确认信息的真实性与合理性。
3.民粹主义衍生发展。网络的匿名性让更多的网民可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与观点,他们可以积极主动地关注社会热点事件,并参与其中的讨论。但是由于自身对于全局概况无法细致、全面的了解,因此难以做出理性的价值或者道德判断,网络群集化的状态不断孕育,网络讨伐与骂战、人肉搜索等现象此起彼伏。“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中受害者最后被人肉,生活照、身份证等个人信息被披露。“顺风快递小哥被打”事件中市民饶先生被“误伤”,他的手机一天时间内总共被拨打上万次,而且还收到七百多条辱骂短消息。随着信息的透明与开放式传播,很多受众都愿意做公平与正义的审判者,网络戾气出现,没有限制的自由网络舆论场需要控制。
在新媒体背景下,海量的信息让受众满足自身信息需求,新媒体为受众提供一个具有延展性和调适性的言论平台,让受众能够自由表达意见。新媒体技术的变革引起媒体使用者的变化,这是我们不能忽略的社会现象。由于受众不断地变化,其行为和心理的复杂性,以及新媒体技术对受众的影响,使得受众对社会事件的信息解读不能做到理性与客观。技术会继续不断发展,受众与新媒体也在不断变化并且相互影响。只有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种演变,我们才能解决新媒体与受众之间的问题。
[1]刘燕南.麦奎尔学术背景探源:评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J].国际新闻界,2013(1):143-151.
[2]周葆华.新媒体环境下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接触、受众表达与媒体评价——上海市民对“11·15”特大火灾事故的认知与反应[J].新闻记者,2011(1):53-57.
[3]聂磊.新媒体环境下大数据驱动的受众分析与传播策略[J].新闻大学,2014(2):129-132.
[4]陈江柳.受众研究的新范式——戴维·莫利的电视受众研究[J].新闻世界,2010(8):254-255.
巩静,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