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16-03-28 03:17张文明
传播与版权 2016年10期
关键词:公众价值观信息

张文明

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张文明

新媒体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其本身的技术优势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渠道拓宽,传播的时效与空间更具优势,受众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传播效果得到增强。新媒体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很多挑战,新媒体的开放性与自由性导致价值认识迷惘,广泛性与渗透性导致价值取向偏离,虚拟性与匿名性造成价值评判标准与行为失当,平面性与浅表性造成社会意识退化及人际关系障碍。

新媒体;价值观;机遇;挑战

任何技术的发展和利用对人类来说都是一把双刃剑,就如同硬币有其正反面,新媒体的发展也不例外。新媒体的出现,一方面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不可避免地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面临一定的困境。

一、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机遇

(一)传播渠道的拓宽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各种以新媒体技术为基础的传播方式开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渠道。如利用手机媒体上的多媒体短信、文字短信、语音短信等多种信息传递方式来提高传播效率;甚至可以依托户外新媒体如车载电视、移动电视、楼宇电视,以及融合的新媒体如手机电视、网络电视、数字报纸、电子书、电子海报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营造出一个相对开放自由的媒体环境。当代公众在享受即时信息的同时,能有机会多方位多角度地分享包括道德风尚、伦理价值在内的各种内容,使道德观念从相对封闭走向开放,从而形成更为深刻的道德认知。在这种媒体环境下,公众也能自主选择接触何种类型的媒体以及媒体所传递的信息,变被动为主动。在主动地探索、寻找新的视觉内容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启迪,更多地认识社会和教育自我,进而形成道德自律。

(二)传播的时效与空间优势

共享性是计算机网络等新媒体最吸引人的特点之一,新媒体上所包含的信息都是放在一个特定的服务器上,能够同时被分布于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终端所获取。新媒体的共享性实现了信息传递的即时性,也就是说依靠新媒体进行的信息传播具有突出的自由、快捷特点,从而实现信息发布的迅速、信息流动的迅速、信息更新的迅速、信息检索的迅速和信息反馈的迅速等。传统媒体如普通报纸的出版周期以天甚至以周计算,电视、广播的周期以天或者小时计算,而新媒体使得传播内容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刷新,因此更新周期可以缩短至以分秒计算,甚至在当前一些网络用语中还出现“秒杀”一词。如此一来,信息的时效性大大加强,信息更新的速度之快使新媒体传播总是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同时网络搜索引擎还可以为用户提供简单、快速的信息检索,能够在庞大的信息世界中及时发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可以随时沟通,信息反馈的速度也大大超过传统媒体。除此之外,网络传播没有时间限制,这表现在传播本身的可往复性。广播和电视的听众、观众错过了收听、收看的时间,很难回头再听再看,而新媒体提供了这种可能①张久珍:《网络信息传播的自律机制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第50页。。所以,新媒体解决了传统培养方式中必须定时进行教育的问题,使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触和学习更贴近时代脉搏,更符合公众学习和生活的实际。

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共享性还体现在其空间性上,即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地域限制,公众不必在特定场合接受价值观的信息和知识,只需要新媒体的载体,便可以同时获取同样内容、数量的信息,从而使得全社会公众同时接受教育成为可能,新媒体通过及时、快捷地传递丰富的信息,时刻发挥着传播社会主导价值观念、建设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功能。

(三)交互性提高公众的积极性

新媒体传播具有交互性的特质。传播学家把人类的传播方式分为四种,即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①赵志立:《从大众传播到网络传播21世纪的网络传媒》,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14页。而网络传播的出现不仅汇集了人类传播史上出现过的所有传播方式,既有人际传播、群体传播也有大众传播,同时还弥补了其他三者的不足,网络传播不是各种传播方式在网络中的简单相加,而是经过整合而互相渗透、包容、转化,形成新的传播方式。施拉姆曾经指出信息时代的一个趋势“是更多地强调双向的、点对点的传播而不是单向的、点对面的传播”②谢新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4页。。网络传播实现了这一趋势,即类似人际交流的双向信息传播模式,也就是“交互性”(interactive)。这种传播方式打破了传统的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单向传播的模式,从而使得信息发送有了双向交互和点对点的特点,网络传播使网络信息提供者与公众能够形成一种交互性关系,可以提供一种全新的传统媒体无法提供的及时双向交流和信息反馈(广播、电视台的听众热线电话和点播或许是一种双向交流的雏形,但由于技术的原因显得非常有限)。这种双向的、交互式的全新传播模式,使得公众在“下载式”地获取价值观信息的同时,也能够“上传式”地发表自己对这些信息的看法或者评论,极大地提高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与自主性。

(四)多媒体特质增强传播效果

新媒体具有多媒体的特质,即新媒体传播融合了多种媒体的传播技术手段,也就是说,新媒体实际上是报刊、广播、电视三种传统媒体的综合体,其兼具数据、文本、图形、图像、声音等表现形式,这些形式一方面可以使表现的信息内涵更为丰富和到位,使新媒体能实现个性化服务,满足受众多样化需求;另一方面也使得信息内容更加直观、形象,从而增加信息本身的吸引力。

新的传播环境下,传统媒体作为公众获取资讯的主要平台的时代已经过去,新媒体为受众提供了新闻、信息、娱乐、教育并重的交流平台已满足其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在新媒体上,公众搜索信息时,它不但可以提供详尽的背景材料,还可以随时滚动播出最新消息;公众还可以依己所好,订阅自己喜欢看的信息类别、邮件列表,定制自己喜爱的页面风格;能够更为方便和快捷地发布更具个性化的信息,在最短的时间,通过文字、语言、图片或者相互交流等方式,把信息内容迅速传递给公众,使价值观培养更直接、更深入;将网上音频、视频、图片节目相融合,使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做到动静结合、声像皆备,使受众在新媒体上同时拥有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的多种乐趣。尽管电视本身也是一种多媒体,但迅速发展的网络技术表明,网络等新媒体不仅将完全表现出电视的功能,还因其容量大、可检索等功能,使其多媒体特性显得更实用。

同时,新媒体借助声音、图像和文字等传播方式的整合,营造出声色俱全、图文并茂的场景,能够充分调动个体的听、说、视、触等各种器官,并为个体提供角色表演和互动,从而增强了传播内容的感染力和真实效果,产生信息强化效应。这种在传播形式上所具有的超强的直观性、形象性和娱乐性,让严肃的主导价值观教育内容变得更形象生动,增强了公众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效果。③李安英、徐兵、刘英飞:《新媒体对高校德育的挑战及对策》,《湘潮》,2009年第1期。

二、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挑战

(一)开放性与自由性导致价值认识迷惘

新媒体传播具有开放性和自由性的特点,其开放性是指其没有疆域的限制和文化观念的束缚,自由性体现在任何思想观念都可以得到表达而不受限制。这种开放自由的信息环境“加剧了各种文化、意识形态之间相互碰撞、排斥和融合,也打破了原有国家、地域之间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约束,使人们在网上交换信息的过程中,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冲突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最终导致文化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并进一步发展构成一个多元格局。文化的多元格局往往会带来多元的价值体系,导致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民族之间的价值观念矛盾和冲突的加剧”④张玉茹:《网络传播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负面影响》,《教书育人》,2002年第6期。。当代公众的自主意识不断提高,他们在多种信息判断中,会运用自己的判断力和是非观来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观念,再转化为行为。当公众面对各种文化的碰撞、各种价值观念的冲突时,常常会陷入迷惘之中,致使他们已经积淀到心理层次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遭到破坏。

同时,这种自由开放的信息交流方式和广泛的参与性给受众提供了一个广阔自由的信息传受空间,同时也带来了新媒体空间的不可预测性和传播信息的难以监管。受众都在一个绝对自由的环境下接收和传播信息,使得有用与无用、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的信息充斥网络,色情、淫秽、暴力、丑恶内容也在新媒体上广为传播。各种有害的信息种类繁杂、数量庞大地混杂于新媒体中,会弱化社会主导的道德价值观对公众的积极影响,干扰他们正确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容易导致当代公众出现核心价值观的迷惘,在对社会各种现象是否具有道德价值进行评判时缺失正确的内在道德准则。

(二)广泛性与渗透性导致价值取向偏离

新媒体传播也有广泛性和渗透性的特点,广泛性是指信息复杂多样、鱼龙混杂;渗透性则是指新媒体中的各种信息会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由于新媒体环境中伦理道德规范尚未形成,相对约束力较小,又加上“把关人”的缺位,使得各种思想冲击和价值碰撞越来越明显。这种冲突的表现形式主要为不同舆论观点的冲突。

根据诺伊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论,其认为人的“社会天性”促使其总是力图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避免陷入孤立状态。意见的表达也是如此,一旦发现自己的观点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人就会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附和。且这种“沉默”与“附和”会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这种强大反过来又迫使更多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或“附和”。尽管这种“多数”或“集中”的意见未必是社会真实意见的反映,但由于一般公众并没有明显接触反对意见,因此会产生错觉认为大家的意见都是一致的。所以说,在冲突中,错误的一方有可能成为“多数”“集中”的意见,从而形成意见气候,形成一种错误的舆论导向,错误导向慢慢渗透公众的思想观念当中,极易造成其价值取向的偏离。如实用主义、享乐主义、权力至上、宗教迷信的价值观等各类消极观念一时之间甚嚣尘上,造成一些公众的价值取向呈现出不稳定性特征,再如有些公众政治信仰发生移位、政治价值目标偏离了正确方向,出现价值观念西方化、人生理想庸俗化、价值取向功利化等倾向。同时,现实社会中的矛盾深化,在不能找到现实解决出路的时候,新媒体虚拟空间的表达往往成为首选,有关现实矛盾的舆论,如对干部腐败问题,具有片面的放大作用,容易遮盖社会真实,导致错误的形势评判,甚而削弱公众的国家观念、爱国情感。此外,当代公众的价值取向偏离还主要表现在“网上聊天语言失范,网络色情、暴力信息泛滥,黑客行为英雄化,计算机病毒的破坏作用无限扩大化。同时出现了道德观念紊乱和道德相对主义,认为一切没有客观依据和不确定性,你想怎样就怎样或怎样都行,怀疑权威,排斥规范和道德标准的统一性”①唐昆雄、杨斌:《大众传播媒介与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浅探》,《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8期。。

(三)虚拟性与匿名性造成价值评判标准与行为失当

新媒体传播也具有虚拟性和匿名性的特点。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经断言:“任何技术都逐渐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人的环境。”②马歇尔·麦克卢汉,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25页。网络传播的虚拟性一方面使人类进入了全新的赛博空间,为人类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数字化生存的新景观,催生了许多新的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另一方面,也凸显了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虚拟世界、虚拟社会伦理与现实社会伦理的差异和龃龉。甚至同一性质的行为在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得到的将是截然不同的道德评价③欧阳友权:《网络传播与社会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06页。。这种不同的道德评价极易造成公众在虚拟和现实世界中的双重价值标准,由于现实世界道德标准在虚拟空间的部分甚至全部失效,虚拟空间有可能成为一个道德失控、伦理混乱的世界,这一世界中的部分价值取向并不被现实社会所认可,公众游离于现实与虚拟之间,价值判断形成双重标准,如对他人高标准、严要求,对自己却放松要求;再如一些公众在现实生活中呈现给人的是“阳光面”,而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却隐藏着“阴暗面”。长此以往,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出现的巨大差异,往往容易造成个体的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现象。

在新媒体空间,公众完全可以隐去自己的社会身份,以匿名或者化名的方式,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与他人交往,在虚拟空间的言论行为很难追究责任。虚拟空间的这种匿名性一方面使得人的随意性被强化;另一方面使得传统社会的管理和控制难以发挥作用,传统文化道德规范的约束力大为减弱。总体而言,新媒体的匿名性特质可以造成社会外约束功能的削弱,同时也会导致公众内在自我约束机制的弱化,一些意志相对薄弱的公众极易在新媒体上做出一些不道德的行为,甚至可能是违法行为。如在网上攻击谩骂,特别是对当事人进行人肉搜索,发布网络追杀令等,再如“虐猫事件”“陈易事件”“清华女生铊中毒事件”等,参与其中的还有一部分公众,其依仗匿名身份,肆无忌惮地对事主的隐私权进行侵犯,对当事人及其家人进行了无休止的骚扰羞辱和谩骂,他们还以为是在伸张正义,殊不知是在做极不道德和违法的事情。再如黑客行为,当前部分公众在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后将网络当成了他们施展技能的天地,故意发布、传播带有病毒的信息,攻击、破坏他人网站,并以此证明自己的能力,却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行为是不道德的甚至是违法的。④谢大志:《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探析》,《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2期。

(四)平面性与浅表性造成社会意识退化及人际关系障碍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以往的人际交流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受众对社会的了解与参与仅仅局限于屏幕上。这种平面性、浅表性的交流方式容易使公众的社会意识退化,造成人际关系障碍。

在新媒体环境中,公众接触的对象是死气沉沉的屏幕而不再是父母、老师、朋友,交往的对象是不可见的隐藏在背后的人,缺少了面对面的相互间语言的交流,因此感受不到对方的真实反应,容易造成一些公众对于近距离沟通的疏离,忽视了近在咫尺的亲情和友情而导致离群独索,从而人际关系变得冷漠。其次,公众将过多的关注点放在屏幕上的文字、图片等信息,对现实生活发生的一切,或一无所知,或漠不关心,甚至由于长时间地游离于社会之外,还可能导致对现实生活的反感与抵触情绪。再次,公众在虚拟空间很容易获得为人处世的成就感和满足感,甚至能感受到自身价值的极大化和他人对自己的终极关怀,与现实世界的反差十分巨大。当他们在现实中的人际交往遇到挫折时,就会更加倾向于在新媒体构建的虚拟平台上寻求慰藉,结果导致公众逃避现实,减少对周围人际的交往和接触,长此以往,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产生紧张、孤僻、情感缺乏等症状,造成严重的人际交往障碍①旷勇:《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思考》,《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正如拉扎斯费尔德与莫顿在《大众传播、大众鉴赏力和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一文中指出的那样,“为数众多的传播品只能使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心停留在表面,而这种表面性常常掩盖了群众的冷漠态度”,“他们用于参加有组织的行动的时间越来越少”,“他们与现实政治生活只有间接的联系”“他逐渐地误以为对当代的种种问题作些了解也就是为这些问题采取某种行动”②王宇:《大众媒介导论》,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第30页。。公众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这种间接的借助媒介的社会了解方式上,已经越来越不愿意真正参与社会真实的活动中去,长期下去,使个人更加游离于社会之外,弱化个人对社会的依附力,造成社会意识的退化及人际关系障碍。公众社会意识的退化及人际关系障碍,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理念相违背的,因此也是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的。

张文明,博士,中共深圳市委党校副教授。

猜你喜欢
公众价值观信息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订阅信息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