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应宜
罪恶与救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解析电影《烈日灼心》
杨应宜
影片《烈日灼心》改编自须一瓜长篇小说《太阳黑子》,由曹保平编剧并执导,在第18届上海电影节三男主同获最佳男演员奖,导演获最佳导演奖。影片直击人性的罪恶与救赎,杀人犯渴望阳光,却始终活在阴冷中,法律就像烈日,真正灼心的是走出了烈日的范围。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视角对影片中人性本能、自我防御等行为进行解析,探寻电影角色在本我、自我和超我中的挣扎。
精神分析法;人性本能;自我防御;人格结构;《烈日灼心》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著有《性学三论》《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等著名作品。他的精神分析学理论主要分为人格结构理论、本能理论、心理防御机制理论、释梦理论、精神层次理论等。
曹保平,中国内地男导演,代表作有《李米的猜想》。他的电影虽然大多是现实主义题材,但并非是批判现实,“电影可以是对社会事件重新还原,但批判现实不是电影应有的形态,所以批判现实主义不会在我的电影里出现”。
影片改编自长篇悬疑小说《太阳黑子》,讲述了三个身份各异的结拜兄弟共同抚养一个孤女,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在巧合之下牵扯出一桩惊天大案,而在谜底揭露的过程中呈现出人生的折磨,在烈日不能照耀的地方,就是人性的禁区,走进去就很难出来。
弗洛伊德认为本能体现为机体内部刺激引起的一种恒久力量,是人心理和行为的内在动力,目的均是为了获取机体器官的快感。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生和死的本能,二者的目的与作用截然不同,但人同时需要。①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顾闻(译):《弗洛伊德自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73-74页。
生的本能包括性和生命本能,这是一种保持种族繁衍与个体生存的功能,本质上是创造性的一股力量,对人物命运起至积极作用。性本能是以性欲为基础,而性欲指人们追求快乐的欲望,性本能背后存在的驱力——人类行为最基本的驱力,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②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赵蕾、宋景堂(译):《性欲三论》,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烈日灼心》中,影片的开头讲述了一个悬疑灭门大案,案中死亡的少女在死前遭人性侵,她也是在被侵犯的过程中心脏病突发猝死。在真相揭露时,原来是她年轻曼妙的裸体刺激了凶手辛小丰的性欲,于是凶手实施了强奸暴行,而性本能驱使将涉及不成熟以及异常性行为。而在他们犯下杀人罪行后,出于对生的渴望,又进一步迫使他们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们渴望能够继续生存下去。
弗洛伊德认为,死的本能不是表现为求死的欲望,而是表现为伤害自己或他人,它包括自我毁灭和攻击驱力,表现为侵略的倾向,是将毁灭的对象从自身转移到他人。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从未有过前科的三位年轻人可以眼睁睁看着一家四口被杀而无动于衷。恶的本能是可以被血腥、恐惧所激发出来的,在我们的人性之中都有着攻击和侵犯本能,一旦这种冲动被释放,就会对这个社会和他人造成威胁与伤害。
弗洛伊德指出,死亡本能总是设法要使个人走向死亡,死亡才能带来真正的平静。同样,也只有在死亡——这个最后的休息里,个人才有希望完全解除紧张和挣扎,达到生命真正平静的状态。③贾婷、张岚:《罪人世界里的暴力救赎——解读〈好人难寻〉中的罪与救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尽管辛小丰他们拼了命逃亡,当警察伊谷春步步探访到真相时,小丰平静地给自道打了电话说道:“另一只鞋掉下来了。”他们早已预感到这样一个结局,两人并未做过多挣扎,甚至是奔着死去,一口揽下所有罪状。如果说他们的死有着来自于法律的惩罚的话,陈比觉最后的跳崖自杀就是纯粹死亡本能的冲动。他智商160,却整天装疯卖傻疯疯癫癫,两位挚友被执行死刑、小尾巴也被警察带走,生活于他已无任何意义,于是他在死亡中解除了紧张而又挣扎的生命状态,趋于真正的生命平静。
性本能是个体无意识的本能冲动,不受禁律制约,出于发泄目的的破坏性本能习惯是为爱欲服务的,而这所有一切刺激出罪恶,而死本能又终结一切罪恶。
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是通过某些歪曲或否定现实的方式来缓和焦虑、消除痛苦的心理机制。所有行为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解除焦虑、保护自己的潜意识过程。人类在正常和病态情况下都在不自觉地运用,运用得当,可减轻痛苦,帮助渡过心理难关,防止精神崩溃。①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文集》(1-8卷),长春出版社,2004年。
《烈日灼心》中处处可见几位主演无意识地运用心理防御机制。压抑是各种防御机制中最基本的方法。“我”的欲望冲动倘若与道德原则对立或冲突,而又不被现实情境所接受时,“我”于是把意识中对立的或不被接受的冲动、欲望或痛苦经历,不知不觉地压制到潜意识中去。②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顾闻(译):《弗洛伊德自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三人中的老大杨自道是一位出租车司机,车技娴熟、心地善良,凭着真汉子气质吸引了富家女伊谷夏的注意力,但是他却只能将这份美好的情感深深埋在心底,面对伊谷夏诚挚热烈的眼眸,他看到的却是深不见底的绝望。于是,在海边面对洋溢青春气息的赤裸谷夏时,他流着泪拒绝,压抑了心中最真实的欲望与情感。
转化指精神上的痛苦和焦虑转化为躯体症状表现出来,从而避开了心理焦虑和痛苦,如瘫痪、失音、抽搐等,转化的动机完全是潜意识。③同②。七年前那场灭门案,现场被清扫干净,没有留下任何凶手的痕迹,唯一可供取证的是一个指纹,就是实施强奸罪行的小丰的指纹。可当他一次次不得不用未熄灭的烟头,去烫自己指纹的时候,我们分明也看到了他那颗被烈火灼烧的心,所有愧疚和后悔,无时无刻不在煎熬着它。
因为当年犯下的大错,小丰对于女性的裸体有着由身及心的恐惧,这给他带来莫大的惩罚,也是为了逃避强奸杀人的嫌疑,他模糊了自己的性取向。他在高楼救下了意欲与同性恋人殉情的红酒商,他接受了他的邀请,每次出行让伊谷春看到。小丰再次因为性而迷失了自我,他渴望在一次次新鲜刺激的性体验中找回自己,可是到最后,一切都不是他梦想中的那个样子。
《烈日灼心》直白地把人性展现于银幕之上,犯下滔天罪恶的逃犯,忍受着锥心的煎熬,试图以各种方式逃避良心的问责与法律的严惩。而无意识的心理防御使得他们在犯罪的道路上渐行渐远,但逃避并不能洗脱一切罪孽过往。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本我包含要求得到满足一切本能的驱动力。它按照快乐的原则行事,急切地寻找发泄口,一味追求满足。本我中的一切永远都是无意识的。自我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代表理性和机智,按照现实原则行事,监督本我的动静。”④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林尘(等译):《自我与本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超我是从自我发展起来的一部分,是道德化的自我,包括通常所谓的良心、自我理想和社会准则。在现实生活中,本我与超我经常发生矛盾,本我想随心所欲做快乐的事情,而超我却坚持做正确的事情,自我受到现实原则的支配,调配本我冲动及与超我之间的矛盾。
影片《烈日灼心》中,小丰因为受性本能和死本能的驱使,强奸了女孩间接致死,而目睹其一家被杀又无动于衷,这是本我所释放出的恶魔,并没有受到道德观念束缚、违反社会。而在作案完毕,三兄弟逃离现场后,辛小丰坚持要求回去,带走未被灭口的初生婴儿。大喊要回去的小丰,意外被树枝插入脑袋的陈比觉,每个戏剧转折都能让你直接紧张到身子瘫软、观感极猛,张力极强。此时,人性的善涌上心头,自我驾驭着本我,遵循着现实原则,良心和社会伦理打败了本我,一定要救出小女孩。而在这七年之间,这三个大男人竭尽全力抚养这位养女“小尾巴”,他们全心全意对待这个养女,三人拼命挣钱给尾巴筹集生活费,即使生活再艰难也从未想过抛弃她,或许她也是他们痛苦人生里的救赎与阳光。
影片也无时无刻不在默默展现他们奋力救赎的各种善意行为,一个冲锋陷阵的协警,一个见义勇为的出租车司机,还有一个装疯卖傻守护着小女孩的渔夫,但是,生之本能所控制的本我依旧强大,当他们发现当年的罪行可能被发现时,并不是第一时间悔过自首,而是想着再度逃亡。一面用对这个世界的回报来进行赎罪,塑造出理想的自我;而另一面又受生本能驱使每日逃避,等待“鞋子终于掉下来”,身心都得到彻底“解脱”的那天来临。
三个人,犯下大错,不约而同选择用余生来忏悔,做尽好事,在良心向善的超我和跑路求生的自我中挣扎,逃无可逃时坦然接受法律的惩罚。⑤田一万:《人性的堕落与灵魂的救赎——透过〈好人难寻〉探析奥康纳的宗教观》,《大家》,2010年第17期。这也使三人获得解脱、走出心狱。这又是新的一次超我与自我的斗争,只是这一次超我赢了。
《烈日灼心》是一部犯罪题材的作品,讲述了三个逃犯长达7年之久的自我救赎,影片直击人性的善良与罪恶。因为冲动而犯下罪恶,因求生本能潜逃多年,在这条忏悔和赎罪的艰难之路上,他们受尽了源自内心深处的痛苦折磨。直到真相快要揭开时,他们才终于放弃再次逃跑,心平气和地接受了法律的制裁,可是为了心爱的养女,又保留了最后的真相,一心赴死。
这部影片反思了人性的光明和黑暗,它们在生命的长河中明灭闪烁着。无边的黑暗,有时候只要一个瞬间就湮灭了耀眼的光亮。而到底是什么样的方式,才能使得人性之光穿透黑暗,才能照亮人心最微小的罅隙,这或许也将是该片带给我们最深的思考。
[1]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自传[M].顾闻,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2]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性欲三论[M].赵蕾,宋景堂,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
[3]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4]贾婷,张岚.罪人世界里的暴力救赎——解读《好人难寻》中的罪与救赎[J].西南族大学学报,2011(2).
[5]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自我与本我[M].林尘,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6]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文集:1-8卷[M].车文博,编.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
[7]赵冬梅.弗洛伊德和荣格对心理创伤的理解[J].南京师大学报,2009(6).
[8]田一万.人性的堕落与灵魂的救赎——透过〈好人难寻〉探析奥康纳的宗教观[J].大家,2010(17).
杨应宜,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