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中文科技期刊的点滴体会——以《药学学报》为例

2016-03-28 03:17郭焕芳郑爱莲
传播与版权 2016年10期
关键词:办刊科技期刊药学

郭焕芳 岳 瑞 郑爱莲

办好中文科技期刊的点滴体会——以《药学学报》为例

郭焕芳岳 瑞郑爱莲

中文科技期刊作为我国期刊的主体,在各种政策的影响下,近年来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本文以我国药学领域的标杆期刊——《药学学报》为例,梳理总结近年的发展成果和办刊经验,以期抛砖引玉,共同探讨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之路。

中文科技期刊;《药学学报》;办刊经验

学术期刊作为科学技术的传播载体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科技期刊创建至今,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研究成果都是以期刊论文的形式发表的。英文论文有助于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但在本国的科技期刊上发表成果,则有可能会实现快速发表,有利于争夺科学发现的优先权。马彩峰等[1]曾对1901年到2009年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在获奖之前的论文发表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本国的科技期刊对科学家的早期事业发展有一定的帮助与促进作用。如2015年我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的得主要研究成果就发表在《药学学报》[2]。科技工作者从事科研工作之初,研究的深度和国际知名度还达不到国际大刊发表文章的要求,这时,如果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在本国的期刊上,一方面可以保持首发权,另一方面也扩大了知名度,有利于与国内外科学家的合作交流。因此扶持一批精品科技期刊成为国内各学科的顶尖学术期刊非常必要,这样做就是为培养人才和培养大师做准备[3]。特别是随着科技投入的逐年加大,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新成果、新思路不断涌现,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中国科学家研究成果的首发权尤显重要。中国科学家把自己的最新成果投到所谓的国际大刊,被同行审稿人故意拖延,提出短时间内无法完成的修改意见,看似冠冕堂皇,但国际同行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在短时间内抢先发表,这样的惨痛教训并不少见。因此,为中国科研成果的首发权保留一块自留地非常必要。《药学学报》作为国内药学期刊的领头羊,有义务也有责任在引领国内的药学研究、为中国药学工作者做好服务等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药学学报》概况

《药学学报》创刊于1953年7月,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药学学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药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联合主办。《药学学报》已被美国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IM,Medline)、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 CA)、SciFinder Scholar、美国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BA)等13个国际检索系统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精品期刊数据库等多个国内检索系统录用。

《药学学报》曾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高期刊;2002年被评为第2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科技期刊和第3届“中国优秀科技期刊奖”;2002—2014连续13届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8、2011、2014年连续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2011年荣获第2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2013年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推荐为“百强科技期刊”;2006—2014年荣获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2015年荣获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TOP50资助。

《药学学报》作为综合性药学期刊,发表的论文具有创新性和前沿性,并具有中国药学特色。据不完全统计,近年发表的论文获国际、国家、省、部级奖的比例达10%;基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973,“十五”攻关以及省、部级和国外基金等)的论文达80%。这些基金论文的发表,展示了我国药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促进了学术交流,对我国药学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药学学报》办刊的点滴体会

办好《药学学报》需要主管、主办、承办单位等多方面的支持和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的加倍努力。在坚持遵守国家新闻出版的有关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坚持为药学发展服务的方向,坚持权威性、专业性、学术性的发展方针,坚持依靠编委、专家和广大药学科技工作者的工作思路,《药学学报》作为中国药学领域的标杆期刊已走过了60多年。现对《药学学报》60多年的发展经验进行梳理,与广大期刊从业者分享,期待中文科技期刊迎来快速发展的春天。

(一)坚持学术第一的办刊思想

一个期刊要发展,必须要有明确的定位,办出特点才能有发展空间[4,5]。《药学学报》作为中国第一本药学期刊,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以高学术质量和学科发展为办刊基础。药学学报发表的研究论文大多为我国优势学科、重点学科、民族特色学科等相关学科研究领域的成果。60多年来共发表涉及药理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药物分析、药剂、生药、抗生素等论文8000多篇。报道了与我国目前已经上市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类新药相关的研究论文268篇(25个新药),如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新药青蒿素及类似物;基于植物五味子的治疗慢性肝炎药物双环醇、联苯双酯;源于天然芹菜籽提取物的治疗脑血管药物丁基苯酞;海南粗榧的抗癌有效成分三尖杉酯碱和高三尖杉酯碱治疗白血病;萝芙木有效成分的降压灵;微生物抗肿瘤抗生素博安霉素、平阳霉素;植物有效单体抗肿瘤药物甲异靛;治疗老年痴呆的石杉碱甲和抗心律失常药盐酸关附甲素等。国内药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多数都首发在《药学学报》,如一叶萩碱化学结构的确证和全合成、甾体激素结构的改变、麻醉性镇痛剂及中枢神经刺激剂的分析等。这些文章的发表见证了我国药学事业的发展历程,对我国药学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关注热点和前沿问题

科技期刊要不断提高与学科发展的热点和前沿问题的契合度,才能使科技期刊走上推动学科发展、为科技创新服务的良性循环轨道[6]。《药学学报》编辑部每年根据学科发展的特点和期刊发展的需要适当确定一些热点和前沿问题,有目标地组织高水平的研究专题,形成专刊或专栏发表。在专刊专栏中,邀请专家撰写综述论文,增加期刊的知识性和可读性。

(三)依靠专家办刊

主编是期刊的灵魂,主编及主编领导下的编委会为期刊的发展制定和掌握方向。编委是来自于国内外药学研究领域热心药学学报发展的专家,他们不仅是优质稿件的提供者,更是发表文章的学术质量的把关者。《药学学报》多年来坚持编委审稿,在外审专家中至少要有一名编委专家,确保了期刊录用文章学术质量标准的统一性[7,8]。

(四)高质量的编校质量

在保证发表文章学术质量的同时,坚持高标准的编校规范。从文字到图表、从正文到参考文献等,经学科编辑一校、作者校、编辑互校、学科编辑二校、责编校对、副主编校对、责编通读等多个环节,努力将错误消灭在出版前,确保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份高编校质量的作品。

(五)《药学学报》具有一批吃苦敬业的办刊人

《药学学报》在中国药学会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支持和帮助下,60多年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是几代编辑学人的心血和艰辛铸就。一流学术成果的创造有赖于一流水平的学者,同样,高水平的学术期刊的创办需要高素质的作者和办刊者。在主办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的支持下,《药学学报》编辑部目前共有工作人员9名(承担《药学学报》中英文两本期刊的编辑出版),全部为药物所事业编制,药物所承担了工资、办公条件、福利等,为稳定编辑队伍奠定了基础。目前9名编辑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4名、具有硕士学位的有3名,正高1名、副高3名。高素质的编辑队伍为《药学学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药学学报》编辑来自于药学领域各专业,“博”的同时保证“专”。高层次的药学从业者从事编辑工作可以从理解作(读)者需要的角度不断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作为专业人士对学术前沿的跟踪及与专家的沟通可以做到得心应手,在约稿、策划专刊专栏时更有针对性。《药学学报》编辑部一贯注重对编辑素质的培养,积极为编辑人才施展才华创造条件,工作上既委以重任,又做到人尽其才。同时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大家齐心合力为争创一流期刊而自觉努力着。另外,在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变化的今天,《药学学报》编辑在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通过学术会议不断更新知识、开阔眼界,为期刊高水平的发展奠定基础[9]。

《药学学报》办刊人秉承“为他人做嫁衣”传统,淡泊个人名利,执着服务于作(读)者,甘愿幕后默默奉献。通过自己的辛勤工作,取得专家同行的理解和支持,依靠专家把《药学学报》办得更好。

(六)新技术的应用

世界科技创新风起云涌,科技期刊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科技期刊的出版流程已从传统的收稿—审稿—加工—出版—发行的直线型流程,转变成发散型的多元立体网络。《药学学报》作为国内最早使用网络投审稿平台和自建期刊网站的期刊之一,努力跟踪现代技术的发展脚步,目前在移动阅读和微信等新媒体进行尝试,希望借助新媒体平台,扩大期刊的读者群,从而扩大期刊的影响力,同时希望利用新媒体在约稿、征寻研究热点、专刊专栏的出版等方面开展工作[10]。

(七)通过参加或举办学术会议扩大期刊影响力

学术期刊也需要必要的推广和宣传。《药学学报》深深认识到,如果不注重宣传推广,不懂得经营,很难得到学者的认同和参与。学术会议是科技工作者充分交流最新研究成果和讨论疑难问题的最佳平台,也是科技工作者和期刊编辑可以共享的平台。通过会议,不仅可以宣传期刊和组稿,同时也是获取最新研究动态的极好机会[11,12]。在此指导思想下,《药学学报》近年与编委共同举办了多次各类学术活动,通过会议,一方面对期刊进行了宣传,另一方面约到了高质量的稿件。特别是于2015年举办的“第一届药学学报药学前沿论坛”,在宣传期刊、增加约稿的同时,树立了《药学学报》的品牌,通过会议和期刊的互动,创建精品期刊、品牌会议的发展模式。

(八)与时俱进,办好《药学学报》英文版

受国内政策的影响,很多中文期刊为了被SCI收录,竞相将出版语言改为英语出版。《药学学报》在此环境的影响下,多次召开编委会进行探讨。最后决定,《药学学报》作为中国药学的标杆期刊,中文版必须保留,而且要发展好。利用《药学学报》的良好平台和办刊基础,新办《药学学报》英文刊。《药学学报》英文刊以国际化为发展目标和战略进行规划,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在编辑规范、出版流程等与国际接轨的前提下,努力实现读者、作者的国际化,最终目标是实现打造一本中国的药学国际期刊。《药学学报》英文刊创办5年来,取得了较大进步,目前已被世界主要数据库收录,根据工作计划,2016年将进行SCI数据库收录的申请工作。

三、结语

虽然中文期刊的发展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发展暂时遇到瓶颈,但随着中国的全面崛起和国家政策导向的改变,中文期刊快速发展的机遇很快就会到来。在挑战和机遇并存的今天,中文期刊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练好内功,迎接中文期刊全面发展的到来。

[1]马彩峰,苏成,武夷山,等.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发表论文及发表期刊的语种分析[J].情报学报,2011(6):649-657.

[2]屠呦呦,倪慕云,钟裕荣,等.中药青蒿化学成分的研究I[J].药学学报,1981(5):366-370.

[3]杨睿,王大明.学术期刊办刊方略对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作用——以美国《物理评论》为例[J].编辑学报,2010(6):558-561.

[4]朱艳华.科技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及提升策略[J].编辑之友,2012(9):63-65.

[5]詹伟,何春来.科技学术期刊办刊思路的探讨[J].编辑学报,2006(S1):104-105.

[6]郑爱莲,邓颖,岳瑞,等.重视论文质量提升期刊竞争力——《药学学报》的办刊理念与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4):664-666.

[7]郭焕芳,邓颖,岳瑞,郑爱莲.发挥审稿人作用提高科技期刊质量[J].中国科技信息,2012(10):167-168.

[8]鲁斌.刍议如何提高高校学术期刊的办刊质量[J].出版科学,2007(5):26-28.

[9]郭焕芳,郑爱莲.新形势下科技期刊编辑的素质浅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3):381-383.

[10]宋锦玉,赵杉林,陈平,等,宋官龙.3G时代科技期刊如何利用微信出版提高影响力[J].编辑学报,2015(4):386-387.

[11]徐志英.专业学术会议与期刊影响力关系的初步探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4):345-350.

[12]廖光勇,李春,沈颖,李静.借助学术会议提高科技期刊办刊水平[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6):1189-1192.

郭焕芳、岳瑞、郑爱莲,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期刊联合编辑部。

猜你喜欢
办刊科技期刊药学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科技期刊的分类
全省首届少儿期刊办刊经验交流会在长沙召开
坚持开门办刊,讲好行业故事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药学进展》在国内66种药学类期刊中篇均下载量排名第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