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 菁 陈 波
迎接高校科技期刊的腾飞,我们准备好了吗?
俞 菁陈 波
2015年11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准确把握科技期刊在学术评价中作用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探索建立科研机构和科研资助机构对重要的核心科研成果在我国科技期刊上发表的管理机制,并作为项目结题验收和考核评价的必要条件”。这是政府发出的支持科技期刊的最强音,谓之春雷不为过。有了外部政策的有力支撑,如何抓住机遇,迎接科技期刊的春天?“期刊兴亡,匹夫有责”,从高校科技期刊工作者的角度,结合当前高校科技期刊发展瓶颈,提出调整办刊策略、改进人事管理和期刊运作模式、外部挖潜解决发展困境的建议,给高校管理者和办刊人提供一种思路。
高校;科技期刊;发展
陈波,《工程设计学报》编辑部。
据统计,国内6000多种科技期刊中,高校主办的科技期刊占了近四分之一,有1500多种,成为发布科研成果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高校科技期刊不仅为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做出了贡献,而且成为展示国家科技软实力的重要窗口[1,2]。笔者根据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网站公布的“美国《工程索引》2016年收录中国大陆期刊名单”[3],统计发现在2016年Ei收录的216种期刊中有近三分之一是高校主办的期刊。不仅如此,一些高校期刊,如吉林大学主办的《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和浙江大学主办的《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被SCI收录的科技期刊,已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但是在国内这么多种科技期刊中,像Cell Research(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主办)那样,能在SCI的评价体系中遥遥领先于同类期刊(细胞-生物学科184种期刊中排名13,进入Q1区)的还是凤毛麟角,仅一枝、两枝或几枝独秀在国际期刊界,占比太小,与我国的科研产出极不相称。据统计,2006—2014年,我国科研工作者已连续九年保持每年在国外发表的论文数高居世界第2位,仅次于美国;我国的高被引国际论文数量连续三年排在世界第4位;我国发表在各学科最具影响力国际期刊上的论文数量排在世界第2位;我国发表于国际名刊的论文数排在世界第5位[4]。各种数据表明,我国科研能力和科研产出都排在世界前列,守着科研的“沃土”,却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么多优秀论文首发在国外期刊上。国内科技期刊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严重影响我国在世界的学术话语权[5]。这也是五部委及时出台《关于准确把握科技期刊在学术评价中作用的若干意见》的重要原因之一。意见提到“要大力支持各类优秀科研成果优先在我国中英文科技期刊上发表,便于国内学术界第一时间获取和利用”[5],这为优秀学术成果回流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保障,令国内的期刊人感到鼓舞。坚持了那么多年,科技期刊的春天即将到来,我们该如何把握这次机遇,让我们的期刊腾飞?
即使有政策支持,优秀稿源也不会立马回流国内,国内期刊在研究论文领域还不具备竞争优势,但是依然可以有所作为。
(一)推出多样化栏目,立体化展示学科进展
面对作者首选国外大刊发表重大学术成果的现实,我们先策略性地“看轻”研究论文,从别的栏目和题材入手。如学习Nature的办刊经验: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尽其可能地把有关学科的信息、知识、成果等交予读者,拥有众多读者群。所以在我们的学术期刊中,也可以设立多样化的栏目,不仅有“高大上”的学术论文,还可以报道科技新闻(news)、增加快报(letters)栏目、增强综述(reviews)。立体化、多角度展示学科领域发展前沿、成果,推送学科所在行业信息、动态,增强可读性,以提高期刊的吸引力[5]。
新闻因其真、快、新、短的特点容易引起读者关注,在期刊中报道科技新闻可以提高读者对刊物的关注度。
快报的速发性可以满足国内作者重要成果发布和结题急需。一篇研究论文需要作者花时间对科研成果深入加工和理论升华,向国外投稿前,还要花不少工夫将论文细细推敲翻译成英文,必不可少的审稿、修改环节都会拉长发表时滞。轻则影响课题结题,重则影响科研成果的时效性[7]。课题结题的急需正是我们可以作为之处。快报成文快、审稿制度相对宽松、省去作者修改环节、大幅缩短传播时滞,因此设立快报栏目对作者、期刊是双赢的。帮作者早日抢得首发权,就可以吸引原创性科研的阶段性成果(即使是科研苗头)到快报栏目。
一篇好的综述有很高的学习指导性,读者很愿意通过综述阅读节省文献查阅的时间。要写好综述需要作者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写作热情,而国内学者被邀在国外期刊上撰写综述的还不多,这正是国内期刊可以争取的资源和空档,编辑应重视对国内学科带头人及优秀青年人才约稿综述。
(二)多与重要科研机构、学术会议合作
应尽量争取和重要科研机构合作。如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实验室依托单位主要以中科院各研究所、重点大学为主体,所以重点实验室是科研产出较多且质量较高的科研机构,产出论文质量普遍优于自由投稿的平均水平,编辑部应与它们长期保持合作关系,定期或不定期地为机构推出专刊,以快报形式快速发布机构的科研进展。
应尽可能多地寻求与重要的、高水平学术会议合作,为会议论文推出专刊。如在全国性或国际性行业学术会议上会发布很多最新的、重要的科研动态,会议组委会在征稿时已做过内容审查,再经过编辑部复审、择优刊登,会议论文也是比较好的快报稿源。
(三)调整编辑部人力部署、工作重点
在以教学、科研为主导的高校中,学校给期刊编辑部配备的人员很少,编辑部内部几乎没有分工,一个编辑几乎要干“流水线”上所有的工作,即使经常加班加点,“宅”在编辑部里,也只能深陷于事务性工作,等着稿件上门,很难开展开创性工作。与国际大刊相比,这种作坊式的运作模式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Nature、Cell之所以成为有影响力的学术大刊,与其出色的组稿工作密不可分。它们的编辑经常参加学术会议,深入重要实验室,密切跟踪顶级科研团队,首发权就这样被他们抢走了。现代互联网技术令他们又有了新手段,如:Nature在其网站上通过与“开放创新”平台合作,推出一些大企业的研究难点,向全球的读者进行课题招标,读者在线申请,提交解决方案后可获得经费和荣誉。Cell则由编辑策划、组织并主持在线研讨会平台Webinar——就某一学科热点,在全球范围内邀请若干位国际专家主讲,全球的学者在线注册后同步参与及时讨论,所有内容可以共享。国际优秀学术期刊通过策划各类学术活动,引领科研方向,牢牢锁定优质的稿源,编辑不再是“为他人做嫁衣”的裁缝角色,而成为“引领科研新潮流”的设计师。此外,国际优秀学术期刊还非常重视良好的用户体验,如:通过视频链接还原动态实验过程;应用XML技术尽可能多地向读者提供论文的支持资料;在网站上提供多种共享资源;等等[8]。人性化的阅读体验和增值化的服务培养了读者对刊物的阅读习惯,牢牢圈住了潜在的作者群。
人少事多的编辑部应重新部署工作重点。参照文献[9]编营分离的思路,将前期有关学术的组稿、收稿、审稿工作和后期编辑、出版、发行工作分离开来。编辑部有限的人力应用在无人能替代的工作——内容策划、组稿,审稿、提升用户体验等创造性劳动上。编辑尽可能多地参与各种学术、科研活动中,跟踪学科研究前沿的发展进程,与相关的协会和科研团队保持密切的联系[10,11]。编辑、出版、发行工作则外包出去,如高校出版社和专业出版社就是一个很好的出口,借用出版社已培养的多学科专业和编辑经验丰富的编辑,利用出版社成熟的销售渠道、经营策略,出版社分工较细,编辑、发行等都有相应的部门分而做之,更专业、更高效。
(一)改进人事管理
要实现国内科技期刊的腾飞,绝非短时间可以做到的,可能需要几代办刊人的创新思维和不懈努力。创新动力和钻研精神是需要管理层激发的,仅靠办刊人的自觉和良心是不可持续的。现实是高校科技期刊及其编辑地位依然尴尬,其在职的积极性不高,新人又招不进来,国内高校科技期刊后继乏人。
笔者认为,要做强科技期刊,高校管理层需从灵魂人物主编、骨干人物编辑的切身利益出发,推出与期刊团队相适应的业绩考评、职称晋升制度,激发他们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即对主编的考评不能和其他教授那样,仅以经费、文章论英雄,也可以辅之以办刊业绩,办刊业绩也可以量化。例如,主编的刊物实现了SCI/EI收录零的突破,就相当于主持的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一级/二级科研奖;主编的刊物获得政府出版奖,相当于主持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奖……以此类推,管理者可以细化、量化出一些标准和业绩指数,再反映到个人收入上,认可了主编的付出,就能把主编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他就愿意动用各种资源,组织好稿源,花心思策划如何推陈出新,致力于把期刊经营好。
对编辑来说,除了业绩考评,最重要的就是拓宽职称晋升通道。在院或系办期刊中,因在职教师具备了可贵的科学编辑的素质和条件,可鼓励他们来做兼职编辑,相应地,应允许编辑依据个人情况,在职称晋升时,选择走出版系列(编辑、副编审、编审),或者研究员系列(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关键是无论选择走什么系列,都可以把办刊业绩(如刊物被Ei收录、被SCI收录、获得政府出版奖,等等)和科研业绩一同作为晋升的条件,通过这样将刊物发展和个人发展捆绑在一起,让编辑感到在为他人“做好嫁衣”的同时,也有自己宽广的发展空间。
管理层建立好人才激励机制,就能稳定、激励现有人才,还能吸引更多愿意把期刊当事业来做的年轻
人[12]。
(二)吸纳海归,加快和国际接轨
随着我国经济腾飞、科技实力增强,自政府在2008年推出千人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和2011年推出青年千人计划(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以来,已吸引了不少有海外学术背景的高层次人才回到国内的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工作。高校是这些高层次人才聚集较多的地方,建议把这些学成回国的高层次人才吸收学术期刊工作中,发挥他们的优势。
(1)他们经常在国外高质量、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上发表论文,说明他们的理论研究水平、科研能力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准,他们本身就是很好的稿源提供者。
(2)有些海归曾师从有国际影响力的学者、专家,或者一直与他们的科研团队保持联系,或者有着紧密的科研合作关系,还有机会与自己学术圈内的其他顶级团队接触,应该充分发挥海归们“近水楼台”的优势,极有可能帮助引进一些高质量的稿件。
(3)多年海外学习经历、工作经历令他们的专业英文水平普遍较高,已不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跨越了中西方语言的隔阂,用地道的英语描述科研过程、学术成果完全不成问题,不会出现中国式英语的情况。对口的专业、流利的英语,请他们把关中文期刊中的英文摘要甚至全文的英文表达,都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4)他们经常向国际名刊投稿,对这些期刊的网站建设、投稿流程、与作者/读者的沟通风格应略知一二,可以为国内期刊的网站建设以及如何更好地为作者/读者服务提出务实的意见和建议。有些海归还是国外名刊的编委,参与或负责了某一专题的策划、审稿、定稿和编辑工作,对这些刊物的运作模式、办刊理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可以为国内期刊提高核心竞争力提出积极的建议。
建议管理层鼓励海归们参与学术期刊建设。海归的加入,不仅能带来优质稿源,还能为我们带来国际化的视野、思维,推动科技期刊发展驶入与国际接轨的快车道。
科协等五部委的联合发文犹如一盏“明灯”,为我们照亮了前进方向,激发了我们的斗志。苦苦坚持了三十年,从此我们不再是“黑暗中孤独的夜行人”。科技成果评价的“指挥棒”将引导部分优质科技成果分流到国内的期刊上来,我们必须把握住这次机遇,将斗志转化为创新的利器,调整办刊策略,想办法调动各种资源,吸引更多更好的论文发表在我们的期刊上。不能让我们的期刊成为国家科技文化的一块“短板”,而要成为一个名副其实展示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窗口。
[1]仲伟民,朱剑.中国高校学报传统析论——兼论高校学报体制改革的目标与路径[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20-34,159.
[2]张铁明.我国高校科技期刊创新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与出版,2012(8):104-107.
[3]朱诚.美国《工程索引》(EI Compendex)2016年收录中国期刊篇数[EB/OL].http://www.cujs.com/detail.asp?id=2252.
[4]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5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EB/OL].http://wribao.php230.com/category/news/907073.html.
[5]曾米鲁,续维国.国际大刊Nature编辑谈[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13-116.
[6]卞吉.中国科协等5部委发布:《关于准确把握科技期刊在学术评价中作用的若干意见》[J].编辑学报,2015(6):0-0.
[7]刘瑞兴,张金贤,卢育红,郑志君.快报类科技期刊及其情报速发性[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5(l):6-8.
[8]肖宏.“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的作用及发展前景[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10):1046-1053.
[9]张铁明,颜帅,赵大良,等.高校科技期刊的出版模式初探[J].编辑学报,2010(4):328-330.
[10]肖宏.一流期刊离不开一流的编辑人才[J].科技与出版,2008(3):19-19.
[11]曹兵,蒋伟,佟建国,等.高素质的编辑队伍是科技期刊质量的保障——《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的编辑素质培养[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l):157-160.
[12]林松清,佘诗刚.试论科技期刊编辑人才梯队建设与对策[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3):494-498.
俞菁,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高校化学工程学报》编辑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