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工匠精神,做好编辑工作

2016-03-28 03:17
传播与版权 2016年10期
关键词:精益求精工匠态度

吴 飞

发扬工匠精神,做好编辑工作

吴 飞

工匠精神是一种对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与极致的精神理念与工作伦理品质。本文首先介绍工匠精神的内涵,接着以图书编辑为例,从编辑工作的基本环节和特点两个方面论述在编辑工作中发扬工匠精神的必要性,最后给出在编辑工作中发扬工匠精神的五条建议,即树立爱岗敬业的人生价值观、养成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培养坚持不懈的学习意识、树立图书经营意识、时刻关注出版行业的新进展。

工匠精神;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编辑工作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了“工匠精神”。一时间,“工匠精神”成为热门词汇,关于工匠精神的讨论和研究不断深入。那么,究竟什么是工匠精神?在编辑工作中,需要发扬工匠精神么?如果需要,应当如何发扬工匠精神呢?笔者就此发表一些拙见。

一、什么是工匠精神

工匠一般是指从事器物制作的人。肖群忠和刘永春认为工匠精神狭义是指凝结在工匠身上、广义是指凝结在所有劳动者身上的,在制作器物或实际工作过程中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与品质。更具体地说,工匠精神是一种对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与极致的精神理念与工作伦理品质,它包含了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坚守专注的意志品质,自我否定的创新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的工作品质。

(一)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工作态度是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包括工作的认真度、责任度、努力程度等。拥有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就是要在实际工作当中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把认真、负责的态度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上,不心浮气躁,不好高骛远,即使是最简单、最普通的工作,也要做精、做细。

(二)坚守专注的意志品质

专注就是要专心于当前自己所做的工作、所从事的职业,达到全神贯注、心神专一的状态。据统计,截至2012年,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之最;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这些企业有大有小,所生产的产品千差万别,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始终专注于自己生产的产品,它们的员工都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并将这种专注的精神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三)自我否定的创新精神

当前,有些人对工匠精神的理解有所偏差,认为工匠精神的表现就是从事简单机械的、日复一日的重复性劳动。其实,真正的工匠精神绝不是“一根筋”地重复、重复、再重复,而是一种持续性的创造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升技艺水平、提高产品质量的过程。真正好的工匠,总是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因为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行自我否定,才能在劳动过程中不断发展并提高自己的能力及技能。墨守成规、简单重复,显然是与工匠精神格格不入的。

(四)精益求精的工作品质

所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体现在工匠精神里,就是一种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理念。提到“精益求精”这个词,你能想到什么呢?笔者首先想到的就是瑞士手表。它象征着品质和标准,因为它代表着工艺精湛、走时精准,更代表着质量的保证。瑞士的手表匠人正是凭着精益求精的工作品质,把制表工艺发挥到了极致,获得了全世界的认可。可以说,其折射出的精益求精的工作品质,就是对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

二、编辑工作需要发扬工匠精神么

一提到工匠精神,很多人认为那是制造业的事。实际上,出版业虽不属于通常人们所定义的制造业,但制造业的发展甚至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却绝对离不开出版业。因为人类文明的成果是以知识传承的形式得以延续的,而知识的传承很大一部分正是通过出版业才得以实现的。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要想做好编辑工作,为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提供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支持“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实施,就必须倡导和发扬工匠精神。

(一)编辑工作的基本环节决定了编辑必须具有工匠精神

以图书编辑为例,编辑工作的基本环节为: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签订出版合同→加工整理→整体设计、审定发稿→校样处理→样品检查→出版物宣传、反馈信息收集。可见,编辑工作的基本环节环环相扣,前一个生产环节是下一个生产环节的基础,每一个环节都马虎不得,特别是加工整理、校样处理和样品检查这三个环节,尤其需要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品质。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因此在选题策划等环节上,也要打破原有的条条框框,发扬自我否定的创新精神,从市场和读者需求角度出发,策划出更贴合市场需求、更能触动读者心灵的优质产品。而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品质、自我否定的创新精神,不正是工匠精神的内涵么?

(二)编辑工作的特点决定了编辑必须具有工匠精神

编辑是以生产出版物的精神文化内容为目的,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和加工作品的一种专业性的精神生产活动。可见,编辑工作具有思想性、科学性、专业性等特点。

首先,编辑是以生产出版物的精神文化内容为目的,也就是说,与社会中其他工作相比,编辑工作的“成果”中包含着人的伦理道德、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对于艺术的品位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等,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重要的影响。编辑工作的这一思想性特点,必然要求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必须以极其严肃的态度和严谨细致的精神对待编辑工作,必须有极强的责任心。

其次,编辑所进行的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和加工等工作内容,客观上要求编辑必须以科学的态度,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内容资源进行选择、整理和加工,才能保证“生产”的文化产品没有科学性错误。

再次,编辑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编辑人员必须专注于自己所负责图书的学科范围,了解学科结构和学科基础知识,以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降低差错率,做一个真正的“专业人士”。

可见,编辑工作的基本环节和特点,都要求编辑在工作过程中兢兢业业,发扬工匠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完成岗位工作。

三、在编辑工作中如何发扬工匠精神

在编辑工作中发扬工匠精神绝非喊两句口号、参加几次研讨会,而应当从小事做起,从自己手头的工作做起,从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做起。具体而言,应当做到如下五点。

(一)树立爱岗敬业的人生价值观

我们周围有不少人仅仅将工作视为一种赚钱谋生的手段,他们往往感觉工作枯燥乏味,整日抱怨不停、度日如年,这一类人很可能一生都碌碌无为。还有的人将工作视为一种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他们对工作充满热情,积极进取,最终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成就了一番事业。这两类人的先天资质可能差别不大,但职业道路却相去甚远,其区别就在于他们是否树立了爱岗敬业的人生价值观。

出版活动是人类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出版业所生产的“产品”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从小的方面讲,能影响人们的政治立场、思想信仰、价值观念;从大的方面讲,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对社会公德的建设、国民的文化素质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可见,出版工作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出版工作中心环节的编辑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可以自豪地说:“编辑是人类进步的铺路匠。”对于这样一份崇高的职业,我们没有理由不热爱它,它应该是我们追求人生目标、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份职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具有高度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性,恪尽职守地完成任务。这既是对这份职业的尊重,更是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

(二)养成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

一提到编辑,人们脑中往往会浮现出这样一幅场景:一个带着深度近视眼镜的知识分子,埋头在一堆纸稿之间,字斟句酌地审读一沓纸样,时不时伸手拿起一本词典查阅……显然,现在的编辑工作早已不是这幅场景,编辑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工具,工作对象也早已不限于纸稿,而是电子化的稿件和相关的电子课件、电子习题等,网络编辑甚至能直接利用相关软件在后台撰写并修改新闻报道。但无论编辑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多大的变化,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都必须贯穿于编辑工作始终。只有怀着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才能找出原稿中的政治性、思想性问题,把好政治观和思想观;才能找出原稿中的科学性、知识性和语法性差错,不至于误导读者;才能对原稿进行再创造,进而以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

要养成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需要我们不好高骛远,在日常的工作中,在平凡的岗位上,从小事做起,把认真、负责的态度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上,多思考、多推敲,把每一件事做精、做细。久而久之,这种工作态度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并助力自己的职业发展。

(三)培养坚持不懈的学习意识

工匠精神要求专注于工作,并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技艺,这样才能达到完美与极致。

中国编辑学会会长刘杲曾指出:“编辑要熟悉一门或几门学科,才能做好相关专业图书的编辑工作,无论是选题策划,还是书稿审读和加工,不熟悉相关学科恐怕很难有发言权。”以书刊编辑为例,一个编辑在职业生涯当中所编辑的图书数以百计,这些图书往往涉及多门学科。编辑只有努力学习学科知识,掌握这些学科的基础知识,才能对书稿内容进行有效鉴别,才能正确判断图书的价值与推广潜力。同时,任何学科都是在不断发展的,新名词、新技术不断涌现,这就要求编辑学习过程是持续性的,必须紧跟学科前沿。

在编辑必须处理好的各种关系中,编辑与作者的关系是重中之重。编辑与作者沟通的程度直接影响书稿的质量和编辑流程。因此,编辑不仅要了解学科知识,还要善于学习沟通技巧,以便能够与不同类型的作者顺利合作。

可以说,编辑需要永远保持谦虚的心态,永远坚持不懈地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新要求。

(四)树立图书经营意识

编辑的图书经营意识,是指编辑在策划选题、编辑书稿、装帧设计、与读者或者媒体交流时,着眼于出版的全面,着眼于市场的风云变幻。从前面提到的编辑工作的基本环节,我们知道编辑工作不仅包括审稿、加工整理、校样处理等环节,还包括信息采集、选题策划、出版物宣传、反馈信息收集等环节,而这几个环节涉及图书经营方面。显然编辑工作绝不只是保证稿件没有政治性、思想性问题,没有科学性、知识性和语法性差错而已,而更应该综合分析各种因素,从而确定图书的开本、版式、字体、用纸、定价等。用一句话来概括,编辑工作的目标就是出版受读者欢迎的图书。

可以说,在编辑工作中发扬工匠精神绝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只知埋头看书稿”,而应该把出版活动当成一种商品经营活动,因为图书本身就是一种特殊商品。

(五)时刻关注出版行业的新发展

瑞士手表之所以能享誉全球,不仅在于其计时精确、工艺精湛、用料考究,还在于其总能融入最近的科技,引领手表业的潮流。

当前,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浪潮席卷出版业,以数字出版为代表的出版形态不断冲击着传统出版业,出版的流程、营销形式等都发生了根本变化。2014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全年收入规模达3387.7亿元,相比2013年的2540.35亿元,增长幅度达到33.4%;相比2006年的210亿元,更是在短短的8年时间内,增加了14倍之多。面对如此大幅度的增长率,如果传统编辑仍然只专注于传统出版,必然会错失出版业融合发展的大机遇,并最终无法适应岗位的新要求。

因此,在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融合发展的新形势下,编辑人员应当像瑞士钟表匠那样,既专注于传统编辑技能的提高,严谨细致、精益求精,也关注出版行业的新发展,了解数字出版的内涵、特点和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掌握相关技术手段,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出版业新发展的“好匠人”。

[1]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6):6-10.

[2]中国编辑学会.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基础(中级)[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62.

[3]牛怀岗.浅议学术期刊编辑的“工匠精神”[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5(18):90-93.

[4]周玉波,黄林.关于编辑队伍建设的思考[J].大学出版,2004(4):46.

[5]杨牧之.论编辑的素养[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85.

吴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猜你喜欢
精益求精工匠态度
创新务实谋发展 精益求精铸辉煌
90后大工匠
精益求精,“质”行全球
工匠风采
工匠神形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光影视界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