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灵
成都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路径研究
●周 灵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之路,其中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是“四化同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快经济社会转型的主要手段。成都在探索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的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工业化对城镇化支撑不足、工业化进程中的城镇配套相对滞后等问题。本文以成都市作为研究对象,在梳理了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数据说明成都市在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发展路径。
工业化;城镇化;互动;成都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其中关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的关系是工业化和城镇化之间既相互关联,又相互促进,共同推进城市和产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成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正在迈上新型工业化道路。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成都城镇化发展也取得了较大成就。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科技、经贸和金融中心,城市形态由单一中心转型为“全域成都”多层次空间体系的城市,通过城镇化的推进形成对工业化的有力支撑,以工业化继续推进城市化率的提升,良性互动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中如何协调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工业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根据H·纳里和M·塞奎因的世界发展模型,在工业化过程中,从事工业生产活动的企业为获得“聚集的经济效益”而在地理上趋于集中。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非农产业就业水平提高,农业人口向城市迁移从事非农产业,城镇人口比重提高。[1]同时,工业化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城镇化的聚集效应,城镇化的发展能够有效降低工业化的交易成本,为工业提供要素支持,推动工业化向深度和广度方向发展。
工业化、城镇化融合发展的过程,是人口、技术、资本和资源在空间上的聚集过程,通过有效的整合与利用,适合工业大规模生产的需要,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工业化发展通过产业结构的转变带动城镇化进程,城镇化发展反过来给工业化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工业化发展表现为产业聚集,城镇化进程则表现为人力资本聚集,二者相互促进融合发展,改变原有的工业化超前发展而城镇化滞后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人才和资金的有机结合,促进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技术创新、环境友好的高水平工业化,使工业化发展的人才需求和城镇化发展人员聚集相互匹配,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015年成都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5∶43.7∶52.8,非农产业就业人数达到750万人以上。在就业规模扩张带动下,作为中心城市的人口聚集效应凸显,全市常住人口达到1465.8万人,城镇化率为71.5%。成都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特征:
1.非农产业增加值占比稳步提高。根据库兹涅茨产业结构演进理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工业和服务业的比重则不断上升。成都工业和服务业水平的提升带动了城镇化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现代服务业得到长足发展,非农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96.5%,为工业化和城镇化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2.城市扩张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近年来,成都建成区面积增速与城镇化率增速之比逐年提高,反映了成都城市扩张速度大于人口城镇化速度,城镇化进程的中心由人口城镇化转向空间城镇化,土地城镇化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
3.就业方式日益趋于协调。工业就业占比/城镇人口占比(IU)和非农就业占比/城镇人口占比(NU)是衡量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国际通用指标,国际理论值是0.5和1.2。2014年成都IU值达到0.48,NU值达到1.19,表明成都就业方式日趋协调。综合两个指标来看,说明成都的工业发展走的不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道路而是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道路,而服务业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并将成为成都进一步提升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核心产业。
4.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发展。近年来成都市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例始终保持在国际公认合理区间,二者互动较为协调。成都市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高度相关,工业化在带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体现出较好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工业规模有限,第三产业在带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整体来看,成都市工业化与城镇化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工业化的优先发展促进了生产要素与资源向城镇地区集聚,进而推动了城镇化发展。
作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水平与城镇化水平不可能在很短的时期内迅速提高,其发展质量也有待进一步提升。成都市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工业化阶段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成都目前虽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但成都尚未经历工业化充分发育阶段,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3.7%)离工业化后期的标准(60%以上)仍有一定的差距。同时,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不足,成都市不断推进中心城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初步形成了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但与预期建设高端服务功能集聚、辐射西部高端服务业中心存在较大差距,服务业仍以传统的生活性服务业为主;城市近郊尚未形成有竞争力的工业产业集群,工业没有大的投资增量,缺少强有力的工业支撑;部分乡镇缺少支柱产业,无法吸收城镇化后的转移人口。从高技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两大类与工业化息息相关的产业发展来看,尽管在“十一五”期间,成都高技术产业产值、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实现年均15%以上的较高增速,但与其他先进城市相比,在产出效益、吸纳就业上仍表现出明显不足。
近十年来,成都工业园区基础性开发基本完成,已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100多亿元,完成开发面积300平方公里以上,占总面积的90%左右,园区工业发展成效显著,工业集聚发展初具规模。但是,园区内及周边城镇的生产生活配套相对滞后,特别是企业发展需要的商务配套、公共综合配套等较为缺乏,满足工人居住的生活配套更为稀缺,企业的商务需求难以满足,企业员工通勤半径大,园区规划与周边城镇规划存在脱节,城镇建设对园区发展载体的支撑作用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服务业吸纳就业数量不断增加,截至2015年,服务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比重为42.4%,超过农业成为吸引农村人口转移的第一产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既影响着工业化进程的速度,也影响着城镇化的质量。目前成都的生产性服务业整体规模较小,产业规模远低于同期的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比重较低。产业扶持政策较少,除物流、金融业有部分零散的政策支持措施外,成都尚未出台市级层面的生产性服务业支持政策,导致产业发展成本较高。生产性服务业市场需求不足,一是成都传统工业对于生产性服务需求量较少,且主要集中在一些低端的生产性服务,对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生产性服务需求有限;二是由于成都工业发展过程中引入了大量外地企业,而本地生产性服务业难以满足这些企业的需求,导致部分生产性服务市场流失;三是生产性服务环节转移较少,在成都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很多企业生产性服务没有同步引进,制约了成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城镇体系是由大中小城镇等子系统、城镇间交通连接和城镇间联系流共同组成的有机体,有机体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与反馈,促进有机体不断发展。良好的城镇体系为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提供空间载体,但由于成都市城镇体系发展不完善,城市边界线、生态红线与工业用地边界线划分不清,大中小城市、小城镇职责不明确,阻碍城镇间要素互换,制约了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效应的发挥。成都市中心城区聚集了超过50%的城镇人口,城市发展呈现无序膨胀状态,大城市病特征明显,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产业布局不清等问题逐渐显现;中等规模城市的缺乏致使城市难以形成等级扩散之势,体系内高等级城市职能发挥受阻。小城市和特色镇对人口的吸纳能力明显不足。在城镇体系职能结构上,目前在成都市各圈层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功能分工,但小城镇的发展缺乏主导产业的支持,各城镇产业结构雷同,不利于小城镇的持续发展。近郊区县的新城是拓展城市功能的重要区域,但新城发展滞后,无法承担中心城区转移的部分城市功能。
工业化与城镇化是现代化发展的两大引擎,二者紧密相连,相互促进。成都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发挥工业化牵引作用、城镇化载体作用为着力点,以加快工业化进程为引领,以构建与生产力布局相匹配的市域城镇体系为纽带,以“产城一体”发展为最终落脚点,实现二者良性互动。
1.大力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集群。围绕电子信息、汽车、机械、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加快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鼓励产业跨区域整合和配套协作,推进产业成链集群发展。加大投资促进力度,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着力引进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高端项目,加快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完善大企业大集团培育政策,大力支持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实施上下游、同行业、跨行业、跨区域和产学研整合,培育一批百亿企业和国内细分行业的领军企业。
2.推进服务业提速升级。成都市以立足全省、辐射西部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推进高端服务业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跨越性发展。大力发展金融、物流运输、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旅游、商贸等服务产业,提高创新能力,建立品牌意识,形成高产业融合性和辐射性。《成都市服务业发展2025规划》提出,围绕城镇化和产城融合的发展要求,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多样化国际化发展,形成“成都服务+周边制造”、“成都总部+全球(全国)市场”的产业发展格局。加快发展总部经济,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通过高端的中间需求行业(生产性服务业)产出提高,形成总部经济在成都市的集群布局,扩大对人才的需求,提高服务业产业水平。国家及地区政策方面,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加大开发力度,并以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其发展。借助天府新区和内陆自贸区的先后设立,打造综合保税区,提高城镇化速度,促进外向型经济与服务业进一步融合发展。
1.推进城镇布局与产业布局联动优化。按照“一轴双核六走廊”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城镇发展格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城市空间、城市产业、城市生态、城市管理、城乡形态同步转型和升级。依靠产业为动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依托城镇化为载体支撑产业化持续发展,构建1个特大中心城市+7个卫星城+6个区域中心城+10个小城市的城镇骨架整体城镇化布局,三大圈层承担不同产业功能,优化空间结构、产业布局和交通联系,提升城镇产业聚集和人口聚集效应,形成功能互补的城镇空间结构。
2.推进“双核”城市功能与产业结构同步提升。着眼于全国和全球集聚和配置资源,巩固并提升交通、通信、金融、商贸、科技等枢纽和中心功能,增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在西部地区的集聚辐射能力,推进天府新区现代产业和现代城市一体发展。推进中心城区功能提升和城市更新,立足破解城市二元结构,按照国际化城市标准推进重要干线打造和环城生态区建设,不断优化中心城区形态、业态、生态和文态。
3.推进县城与重点镇产城融合发展。推进县城和重点镇主导产业的培育发展,最大限度发挥现代产业的规模集聚、辐射的带动效应,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全覆盖,完善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措施,引导和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推进职住平衡发展,提高公共服务功能,依托轨道交通连接中心城区,促进人口聚集功能。对县城和布局有工业集中发展区(点)的重点镇,把工业园区作为城镇的特色功能区统筹布局,明确“特色定位”,打造特色产业园区。对没有布局工业集中发展区(点)的重点镇,依托区位交通、旅游生态等禀赋优势,强化服务功能,壮大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商贸、旅游等第三产业。
4.建设产业支撑有力的特色镇。选择一批具有工业基础和比较优势的一般场镇,适度匹配工业用地指标和产业引导资金,突出产业特色,鼓励发展污染少、效益高的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相关产业,提升农村劳动力就地转化能力。鼓励不适合发展工业的场镇按照“一镇一主业”的理念,打造特色农产品集贸镇、商务会议特色镇,逐步消除产业空心镇,形成主业突出、错位发展的城镇建设新格局。
1.提升非农产业就业吸纳能力。以第三圈层为重点兼顾发展高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技术水平,扩大非农产业就业规模;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知识水平,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促使就业份额保持稳中有升。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政策环境,完善就业促进工作机制和服务体系,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鼓励劳动者通过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形成劳动者收入稳定增长机制。
2.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遇到的户籍、社保等方面的瓶颈问题,完善相关配套政策,赋予农业转移人口与原城市人口同等权利,加快促进有意愿、有能力到城镇就业、居住的农村居民向城镇转移。加大对城乡居民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就业培训、就业援助、就业服务,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
[1]李捷,王志宏.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探讨[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5).
[2]张建新,段禄峰.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关系测度[J].生态经济,2009(12).
[3]付保宗.“十二五”时期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的思路[J].宏观经济管理,2010(6).
[4]孔凡文,许世卫.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关系分析与判断[J].调研世界,2006(7).
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947(2016)06-0086-04
作者及单位:周灵,成都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四川 成都 610023)
2016-10-22
责任编辑 冯凌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