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育锻炼对正、负性情绪体验的影响*

2016-03-28 03:41袁鸾鸾王恩界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负性情绪体育锻炼

蒋 钦 袁鸾鸾 王恩界△ 李 红

①中国.广西大学教育学院(广西南宁)530004②深圳大学心理与社会学院 △通讯作者 E-mail: enjiewang@ 126.com



大学生体育锻炼对正、负性情绪体验的影响*

蒋钦①袁鸾鸾①王恩界①△李红②

①中国.广西大学教育学院(广西南宁)530004②深圳大学心理与社会学院△通讯作者E-mail: enjiewang@ 126.com

【摘要】目的:考察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及体育锻炼对个体正负性情绪体验的影响。方法:采用大学生体育锻炼调查问卷和正负性情绪量表对3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跑步是大学生选择最多的锻炼项目(70.3%);强身健体是大学生锻炼的主要目的(80.7%);制约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大学生主要选择与朋友、同学一起锻炼(65.7%);以中等以下强度的锻炼为主(50.3%);每次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上的人数较多(51.0%);每月锻炼2~3次的人数最多(32.7%)。方差分析表明,不同体育锻炼方式大学生在正、负性情绪体验上有显著差异(F=8.912,4.254;P<0.01)。不同体育锻炼强度大学生在正、负性情绪体验上无差异。不同锻炼时间大学生在正、负性情绪体验有显著差异(F=11.619,P<0.01;F=2.968,P<0.05)。不同锻炼频率大学生在正性情绪体验上有显著差异(F=7.291,P<0.01),在负性情绪体验上无差异。结论:体育锻炼可以同时提高正性情绪体验和降低负性情绪体验。

【关键词】体育锻炼;情绪体验;正性情绪;负性情绪

感觉被接纳被尊重并体验到更有安全感,从而敢于冒险、敢于挑战、对新异环境充满好奇心,并且更自信[16];在神经质维度上,与父、母的拒绝、否认及惩罚、严厉,过度干涉,过度保护,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呈正相关。有些研究发现,父母的惩罚严厉对子女神经质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起极其显著的消极作用,父母惩罚子女,容易在子女心中留下阴影,伤心绝望,形成自卑的人格,内心缺乏爱与安全感,不利于子女心理健康的发展;在掩饰性上,与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呈正相关,与父、母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呈负相关,这可能是因为父母给予子女的爱与理解越多,子女就会越独立,处理问题比较成熟,思想上也会比较接近于成人有关,因而掩饰性会较高,相反,父母对子女的惩罚与否认越多,子女并未真正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思想成熟的较慢有关,所以掩饰性会较低。

综上,①城市父亲较农村父亲过度干涉孩子较多;②城市孩子较农村孩子人格外向,渴望刺激和冒险,情感易于冲动;③积极的家庭教养方式容易形成稳定、外向、坦诚的人格特征,消极的家庭教养方式则易形成不稳定、内向、虚伪的人格特征。

参考文献

[1]Rotter,Julian B.Generalized expect an cies for interpersonal trust[J]. American Psychologist,1971,26(5):443-452

[2]杨美荣,王婧艳,高志华,等.初中生成就动机和自尊、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4):440-442

[3]曲晓艳,甘怡群,沈秀琼.青少年人格特点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3):288-290

[4]白凤章,李佩丰.青少年心理疾病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J].中等医学教育,1998,16(增刊):15-17

[5]古茂盛.人格心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5-5

[6]刘秀芬,黄悦勤,李立明.人格障碍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2):96-98

[7]钱铭怡,夏国华.青少年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2):92-94

[8]缪子梅,闫明.大学新生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效能和心理适应性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8):1246-1249

[9]黄悦勤,云淑梅,石立红,等.中学生人格偏离与父母养育方式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2):84-87

[10]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61-164

[11]岳冬梅.父母教养方式: EMBU的初步修订及其在神经症患者的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3):97-101

[12]陈仲庚.艾森克人格问卷的项目分析[J].心理学报,1983,20 (2):211-217

[13]王国峰,袁梦,李阳.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与分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2,12(1):111-114

[14]张文新.城乡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13(3):44-49

[15]王春莉,廖凤林.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中生抑郁情绪的相关性[J].中国临床康复,2005,9(20):35-37

[16]缪子梅,闫明.大学新生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效能和心理适应性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8):1246-1249

情绪活动对于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影响。一般认为,情绪可以分为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两个维度。正性情绪的体验有助于个体提高工作、学习效率,保持心理健康,而负性情绪则不利于个体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过多的负性情绪体验更是焦虑症、抑郁症等常见心理疾病的核心症状。

现代社会的压力使得以焦虑症、抑郁症等情绪障碍为代表的心理疾病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大量的研究探讨了各种改善情绪状态的途径,其中体育锻炼这一方式在情绪方面的效应受到研究者的关注。Motl等人[1]对老年人群体的研究发现,经过一定时间及强度的锻炼,老年人体会到更少的沮丧情绪。Guszkowska[2]回顾了多篇前人的文章,发现体育锻炼在改善情绪状态方面的积极作用,即运动后抑郁焦虑状态减少。但前人的研究中并没有完整地从情绪的不同维度说明体育锻炼改善情绪状态的具体机制,例如:体育锻炼对情绪状态的改善,是通过提高个体对正性情绪的体验还是降低个体对负性情绪的体验?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

当前,大学生群体中的情绪问题日益凸显,体育锻炼作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大学生情绪体验有着怎样的影响呢?本文旨在通过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与正、负性情绪体验影响的研究,在考察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体育锻炼对情绪体验的作用机制,为引导大学生加强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健康提供一定依据。

另外,以往的学者主要是从体育锻炼方式、强度、频率等方面对体育锻炼进行考察[3-4]。本研究中也将以这些作为参照标准,选取体育锻炼方式、体育锻炼强度、体育锻炼时间、体育锻炼频率作为体育锻炼的代表性变量研究其对于情绪体验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对广西某高校在校大学生采用随机取样方式发放问卷320份,回收有效问卷为300份(93.8%)。

1.2方法

1.2.1大学生体育锻炼调查问卷该问卷由刘桂芳[5]编制,考察的内容有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项目、锻炼目的、锻炼方式、锻炼强度、锻炼时间、锻炼频率等。问卷通过发放“内容效度专家评价表”请专家评审,经过修订获得了较高的内容效度;重测信度系数为0.89。

1.2.2正负性情绪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ive Scales,PANAS)采用Watson修订的量表[6],由20个形容词组成,包括两个情绪维度: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其中10个条目评定正性情绪,10个条目评定负性情绪。量表为5级评分法,分别计分为1、2、3、4、5,量表每个维度总分为50分。正性情绪量表得分高表明被试精力旺盛,能全神贯注,更多体验到快乐情绪;负性情绪量表得分高表明被试主观上感觉困惑和痛苦,得分低则表示镇定[7]。

黄丽等人[7]对该量表在中国人群中进行适用性研究得出,PANAS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所有条目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2,正性、负性情绪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85和0.83。本研究中所得量表所有条目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2,正性、负性情绪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87和0.86。

1.3统计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主要使用的统计方法为描述统计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

2.1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

对大学生体育锻炼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①锻炼项目:篮球95人(31. 7%),排球71人(23. 7%),健身操34人(11.3%),跑步211人(70. 3%),游泳70人(23.3%),跳绳38人(12. 7%),太极拳16人(5.3%),足球23人(7.7%),网球14人(4.7%),乒乓球60人(20.0%),轮滑18人(6.0%),羽毛球130人(43.3%);②锻炼目的:增进交往83人(27.7%),强身健体242人(80.7%),心理调适170人(56.7%),感到运动不足115人(38.3%),消遣娱乐146人(48.7%),健美体形93人(31.0%);③制约因素:懒惰193人(64.3%),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163人(54.3%),没有时间152人(50.7%),没有合适的锻炼团体或同伴112人(37.3%),学习任务重91人(30.3%),设施不足73人(24.3%),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差32人(10.7%),没有自己喜欢或擅长的运动项目31人(10.3%),缺少专人指导29人(9.7%),错误的体育认知6人(2.0%);④锻炼方式:与朋友、同学一起锻炼197人(65.7%),与家人一起锻炼5人(1. 7%),独自锻炼90人(30. 0%),其它8人(2.7%);⑤锻炼强度:轻微运动45人(15%),小强度106人(35.3%),中等强度68人(22.7%),呼吸急促但持续不久61人(20.3%),呼吸急促且持续较久20人(6.7%);⑥锻炼时间: 10分钟以下15人(5.0%),11~20分钟41人(13.7%),21~30分钟91人(30.3%),31~59分钟99人(33.0%),60分钟以上54人(18.0%);⑦锻炼频率: 1个月1次以下54人(18.0%),1个月2~3次98人(32.7%),每周1~2次83人(27.7%),每周3~5次44人(14.7%),大约每天活动1次21人(7.0%)。

从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可见,跑步是大学生选择最多的体育锻炼项目,达到70.3%;强身健体是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人数比例高达80.7%。制约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中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本研究中,主观因素上选择比例最高的是“懒惰”和“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各占64.3%和54.3%;客观因素上选择比例最高的是“没有时间”和“学习任务重”,各占50.7%和30.3%。在锻炼方式上,大部分大学生选择与朋友、同学一起锻炼,比例为65.7%,少部分人选择独自锻炼,与家人一起锻炼则很少。在锻炼强度上,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以中等以下强度的锻炼为主,占总比例的50.3%。在每次锻炼时间上,大学生每次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上的人数较多,占总比例的51.0%。在锻炼频率上,每月锻炼2~3次的大学生人数最多,占总比例的32.7%。

2.2大学生体育锻炼方式与情绪体验的方差分析

不同的体育锻炼方式在正、负性情绪体验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1。事后比较发现,在正性情绪体验上,与朋友、同学一起锻炼跟其他3种锻炼方式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①>②(P=0.000),①>③(P=0.001),①>④(P=0.012);与家人一起锻炼跟独自锻炼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且②<③(P=0.007)。

在负性情绪体验上,与朋友、同学一起锻炼跟与家人一起锻炼,跟独自锻炼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①>②(P=0.02),①<③(P=0.018);与家人一起锻炼跟独自锻炼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且②<③(P =0.003)。

表1 锻炼方式在情绪体验上的方差分析(±s)

表1 锻炼方式在情绪体验上的方差分析(±s)

锻炼方式 正性情绪体验 负性情绪体验①与朋友同学一起锻炼 30.38±6.42 21.22±6.12②与家人一起锻炼 19.6±11.82 14.40±4.39③独自锻炼 27.7±6.13 23.17±7.22④其他 24.5±6.76 19.88±6.31 F 8.912 4.254 P 0.000 0.006

2.3大学生体育锻炼强度与情绪体验的方差分析

由表2可见,在正性情绪体验、负性情绪体验得分上,不同体育锻炼强度大学生间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2 锻炼强度在情绪体验上的方差分析(±s)

表2 锻炼强度在情绪体验上的方差分析(±s)

锻炼强度 正性情绪体验 负性情绪体验①轻微运动 28.64±6.76 22.47±6.04②小强度 29.01±5.95 21.97±6.20③中等强度 29.09±6.59 22.63±7.46④呼吸急促但持续不久 30.64±7.36 19.75±6.11⑤呼吸急促且持续很久 28.00±8.45 20.60±6.95 F 0.965 2.050 P 0.427 0.087

2.4大学生每次体育锻炼时间与情绪体验的方差分析

见表3。不同锻炼时间大学生在两种情绪体验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事后比较发现,在正性情绪体验上,每次锻炼10 min以下与其他锻炼时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①<②(P=0.033),①<③(P =0.011),①<④(P=0.006),①<⑤(P=0.001);60 min以上与11~20 min、与21~30 min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⑤>②(P=0.029)、⑤>③(P=0. 03),其他两两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负性情绪体验上,每次锻炼10 min以下与11~20 min、与21~30 min、与31~59 min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①<②(P=0.015),①<③(P=0.002),①<④(P=0.005),其他两两之间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3 每次体育锻炼时间在情绪体验上的方差分析(±s)

表3 每次体育锻炼时间在情绪体验上的方差分析(±s)

每次锻炼时间 正性情绪体验 负性情绪体验①10 min以下 20.13±8.41 16.93±6.03 ②11~20min 28.10±6.63 21.71±6.45 ③21~30 min 29.01±5.63 22.65±6.02 ④31~59 min 29.62±6.08 22.01±6.83 ⑤60 min以上 32.31±6.70 20.59±6.68 F 11.619 2.968 P 0.000 0.020

2.5大学生体育锻炼频率与情绪体验的方差分析

见表4。不同锻炼频率大学生在正性情绪体验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负性情绪体验得分上差异不显著。事后比较发现,在正性情绪体验得分上,1个月1次以下与其他锻炼频率均存在显著性的差异,表现为①<②(P=0.002),①<③(P=0.000),①<④(P=0.000),①<⑤(P=0.000);1个月2~3次与每周3~5次,与大约每天活动1次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②<④(P=0.004),②<⑤(P=0.001);每周1~2次与每周3~5次,与大约每天活动1次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③<④(P=0.049),③<⑤(P=0.012),而②与③、④与⑤两两之间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4 锻炼频率在情绪体验上的方差分析(±s)

表4 锻炼频率在情绪体验上的方差分析(±s)

锻炼频率 正性情绪体验 负性情绪体验①1个月1次以下 25.44±7.46 22.09±7.47 ②1个月2~3次 28.72±5.91 22.14±6.04③每周1~2次 29.71±5.83 21.58±6.67④每周3~5次 32.05±6.33 20.77±5.20⑤大约每天活动1次 33.62±7.10 20.38±8.54 F 7.291 0.592 P 0.000 0.644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大学生最多采取的锻炼项目是跑步,这可能是由于跑步对器材和场地要求最低,也无需太多专业指导,易于进行。大学生主要以强身健体为锻炼目的,这一结果与多项前人的研究[3,5]保持一致,表明体育锻炼的价值已普遍为大学生所接受。由于以住校集体宿舍为主,大学生主要与朋友同学一起锻炼或独自锻炼,较少采取与家人锻炼的方式。大学生以中小强度锻炼为主,51%每次锻炼时间超过30分钟,但高达78.3%的大学生锻炼频率在每周3次以下,这也与此前研究结论相同[3,5]。研究表明,锻炼频率每周4~5次为宜,因此总体而言,大学生体育锻炼相对不足。制约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中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主观方面如“懒惰”“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客观方面如“学习任务重”“没有时间”。由于大学环境较为宽松自由,更考验个人的自主性,可以从主客观两方面对大学生加以引导,促进其体育锻炼。

方差分析显示,不同锻炼方式的大学生在正、负性情绪体验上有显著差异。其中,与朋友、同学一起锻炼的大学生在正性情绪体验上显著高于其他锻炼方式的大学生,独自锻炼的大学生在负性情绪体验上得分则高于与朋友、同学一起锻炼和与家人一起锻炼者。这一结果符合体育锻炼的社会交往理论。社会交往理论认为,多数锻炼是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进行的,在锻炼过程中同伴间相互交流,增强了信任感,对于保持个体身心愉悦具有很大的影响。以往的研究也表明,大学生通常选择与同伴一起锻炼,这对于促进彼此交流,改善心境具有良好的作用[8]。这一结果支持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情绪影响的作用机制之一是通过增进大学生社会交往进而提高正性情绪体验,降低负性情绪体验进行的。

不同体育锻炼强度的大学生在正、负性情绪体验得分上无差异,这一结果与Kerr和Kuk[9]的结果一致,他们的研究中也没有发现高、低强度运动者运动前后在高兴和不高兴情绪上存在差异。这表明在本研究中,锻炼强度不是参与体育锻炼影响大学生情绪作用的维度。方差分析还发现,每次锻炼时间在60分钟以上的大学生在正性情绪体验上,显著高于每次锻炼11~20分钟、与21~30分钟以下者。正性情绪体验的整体趋势是随锻炼时间增加而提高。李焕玉[10]、海柳娟[11]等人的研究也表明:每次30分钟以上的锻炼对大学生积极情绪和自尊有着积极的作用,最能促进个体幸福感的提升。有关锻炼效果的研究认为,运动时间超过30分钟以上,体内脂肪量消耗减少,肌肉力量增强,可达到改善个体的体型的作用[12]。形体的优美能增强个体的自信,可能也是促进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的原因。在负性情绪体验上,出现了每次锻炼10分钟以下与11~20分钟、与21~30分钟、与31~59分钟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类别两两之间均不存在差异的结果。这可能是由于样本量还不够大,选择每次锻炼10分钟以下的人数太少导致统计结果的不稳定,在此后有必要进一步加大样本进行验证。

本研究结果还表明,不同体育锻炼频率大学生在正性情绪体验上差异显著,而在负性情绪体验上无差异。总体趋势是,随着大学生体育锻炼频率的增加,其正性情绪体验逐步提高。大约每天活动1次者在正性情绪体验得分上显著高于除每周锻炼3 至5次以外的其他所有人群;1个月1次以下者则显著低于与其他锻炼频率者。这与Parfitt和Hughes[13]的研究结果一致,他们发现运动之后个体的积极情感越来越强烈。国内学者有研究表明,

·论著·(发展心理)

Effects of Exercise on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Experienc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Jiang Qin,Yuan Luanluan,Wang Enjie,et al
School of Education,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530004,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urrent status of college students' exercise and the effects of exercise on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experience among them.Methods: 300 college students were assessed with college students exercise questionnaire and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ive Scales.Results: Jogging was college student's most frequently-used exercise form(70.3%);Improving health was their most common purpose to exercise(80.7%);There were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causes to restrain them from exercise;College students mainly chose exercise with their friends and schoolmates (65.7%),medium or low intensity exercise(50.3%),exercise more than 30 minutes each time(51.0%),and exercise 2-3 times every mouth(32.7%).The ANOVA reveal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experience among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exercise patterns(F=8.912,4.254;P<0.01),exercise time(F=11.619,2.968,P<0. 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experience among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exercise intensity.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nly found in positive affect experience among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exercise frequency(F =7.291,P<0.01).Conclusion: Exercise can both increase college students' positive affect experience and decrease their negative affect experience.

【Key words】Exercise;Affect experience;Positive affect;Negative affect

收稿时间:(2015-07-09)

*基金项目:广西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项目(编号: JD201205);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资助成果

doi:10.13342/j.cnki.cjhp.2016.01.033

中图分类号:R395.6,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252(2016)01-0126-05

猜你喜欢
负性情绪体育锻炼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
群发性产品伤害危机中未曝光企业应对策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动态机制研究
规范化术前访视对围手术期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大学生负性情绪的团体辅导案例分析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