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艺术在歌唱类音乐节目中的应用
——以《中国好声音》为例

2016-03-27 23:57
传播与版权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中国好声音音乐节目媒介

李 民 田 园

新媒体艺术在歌唱类音乐节目中的应用
——以《中国好声音》为例

李 民 田 园

科学与艺术共同成就了新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的应用以通俗的表达方式为生活服务。新媒体对歌唱类节目具有多维影响,从音乐创作本身的改变到视觉形式的升华,通过制作与传播的交互重构,使歌唱类音乐节目进入全新的层面。

新媒体艺术;艺术与应用;音乐节目

[作 者]李民,江西财经大学副教授、日本九州大学艺术工学博士;

田园,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艺术与科学在人类历史演进过程中互动频繁,造就了非凡的成果,原因在于任何伟大的艺术家都不能脱离身处时代的局限性,艺术需要在当时科学水平的支撑下创作与传播。20世纪60年代,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新媒体艺术应运而生。

新媒体艺术是指在新科技、新媒介技术基础上产生的艺术形式。①张燕翔:《新媒体艺术》,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具体来说,就是以数字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在创作、承载、传播、接受与批评等艺术行为方式上全面出新,进而在艺术审美的感觉、体验和思维等方面产生深刻变革的新型艺术形态。②许鹏:《新媒体艺术研究的理论设定与网络文学的研究视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新媒体艺术的定义又是不断发展的,它正处在旺盛的发展期。新科技与新媒介技术不断更新,使得新媒体艺术的范围仍在不断扩大。新媒体艺术涉及图像、电影、交互、对材质和媒介的探索等,而在其中有很多细枝末节,他们之间互相交叉、融合、裂变,构成一个个新的艺术。

新媒体艺术的应用与新媒体艺术略有不同,艺术由于其实验性、前瞻性,在一门新的艺术诞生之初仅存在于少部分人之间。而新媒体艺术的应用落在实际,用大众能够理解的方式和最通俗的表达,这并未丧失艺术的本质,而恰恰是艺术为人类所服务的体现。

一、歌唱节目之本——新媒体艺术对音乐的应用

音乐的起源说尚有争议,但在过去的几千年中音乐只能见诸文字记载。《论语·述而》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昧。”此时的音乐无法记录和复制,想要聆听唯有与演唱者处于同一个时间和空间。嵇康在临死前不为生命担忧,唯叹惋:“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未曾想随着科技的进步,凝固时空已经成为现实。

1877年留声机的发明成为音乐发展的重大转机,从此音乐可以记录与复制,只要有音乐的物质载体与播放设备,即可在不同的时间空间欣赏音乐。科学改变了音乐传播的材质与媒介,而今材质与媒介又一次全面地推翻与重构。声音以“波”的传递为根本,科学带来收纳声音的材质与传播声音的媒介,黑胶唱片、磁带、CD是科学发展过程中递进出现在生活中的媒介。进入新媒体艺术时期,真实的乐器可以由虚拟的乐器代替,人声也可以用音频软件模拟,实质上就是以数字“0”“1”的计算机语言代替“波”,将创作的根源突破重构,音乐以比特为单位,存储传播于电子元件构成的各种电子设备当中。

传统的音乐创作使用真实的人与有形的乐器,利用纸张记录曲谱,通过现场的演唱与弹奏供人欣赏,时间、地点与人器物缺一不可。在新媒体艺术时代,传统的音乐创作方式依然保留,新的音乐创作方式已融入大部分音乐的创作中并为人民群众所接受。电子音乐包括电子合成器、音乐软件等,它通过拟物发声,模拟转化、糅合拼接等手法,创造传统形制乐器不能发生的声音,这改变了创作的物质要素,对有形乐器的需要被降低,空间与时间可以跳跃组合。

如在《中国好声音》中,歌手演唱的曲目事先经过创作或改编,现场经由信号控制器和MIDI控制器和音响设备,播放伴奏与人声相应和,通过音响技术可以人为控制歌手所发出的音色与音质。新媒体为音乐节目创造了平台,新媒体艺术为音乐节目的成功打下基础。革新后的音乐创作,带来了《中国好声音》当中的诸多音乐风格,通过电脑修饰与制作,再经网络传输,声音成为看得见的频谱,无损传播让音乐可以传遍任何地方。新媒体艺术拓宽了音乐的艺术语言,出现了多重音乐形态糅合的创作形式。将电子音乐与人声、现场乐器伴奏相结合,构建了全新的音乐组合和演绎形式,作曲家的思路更为开阔,演唱者的表演更为动人。

二、音乐情境烘托——新媒体艺术中舞美设计的应用

当音乐创作完成,想要呈现于大众视野时,新媒体艺术中的舞美设计成为催化媒介。音乐节目的成功与盛行,离不开舞美设计为音乐节目渲染的情境与外表。舞美设计是一个包含了场景、道具、绘景、灯光、音效、化装、服装等多种艺术门类的综合概念,以及由空间、结构、光色、质感、动作等因素构成的时间与空间的综合体。①季青媛:《展示性舞美设计的“视域”与“境域”》,中国美术学院硕士论文,2014年。音乐的出现,有意无意间都伴随着一定的舞美设计——古代公开的祭祀音乐,宫廷内的雅乐,市井中的俗乐,都有其演奏的场所、歌者的演出服装。而新媒体艺术为舞美设计从广度和深度上增加内涵,舞美设计对音乐类节目的贡献可谓不小,它几乎包揽了大众所需的视觉与听觉元素。

《中国好声音》在晋级比赛中,一般采用常规的舞美设计形式。第一季中盲听转椅的形式吸引了许多关注,在总决赛中则进入更大的舞台。新媒体艺术让舞美设计从写实和写意两方面都达到极致。从写实出发,实现录制剪辑或用电脑软件制作的视频,在一个或多个现场屏幕中出现,屏幕间也有所互动。随着LED屏幕的普及和动画制作的广泛运用,已经成为电视节目中的常规配置。从写意出发,或将视觉元素提炼简化,抽出其中的精神内涵赋予其灵动的效果;或志趣高远,用声音与色彩给予观者最大限度的想象;或超越想象,将现实所不能推向极致。

随着国内节目制作经验的积累,以及对艺术与技术协作之间的把握,越来越多的舞美设计团队掌握了节目中所需视觉元素的构成、节奏与互动。裸眼3D效果,人与动画交互这些带有实验性质的作品时有出现,每一次亮相都伴随着进步,视觉语言已构造得十分成熟与丰富。

三、节目的制作与传播——新媒体艺术数字化应用

新媒体艺术拥有全新的传播渠道,数字性虚拟化的纪录方式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实时或随心地播放,电视不再是唯一媒介,电脑、手机等诸多电子设备只要拥有上网和播放两种功能,即可以再现节目当时的场景。通过数字复制,及时、高效、便利地传播到每一位受众。

当数字符号0和1还原为视频或音频时,创作仍没有终止,实时的弹幕和跟贴评论是新媒体艺术交互的一种全民体验参与。今天的新媒体数字化应用,节目制作方和受众之间的角色限定不再泾渭分明,打破了传统的由节目制作方向观众单向输出价值,转变为双方互动前进式的价值交流;摆脱了传统的单一再现式播放,转变为以节目制作方为主导、受众参与制约或推进主导的新形式。

再次剪辑、润色、上传,对同一材料多线程多角度的重构,使得节目在播出后保持余温,而其中的一段成为点击或评论的要点,又会引发新一轮的无意识传播。便利的再次点播和减少的时间、空间桎梏,使得音乐节目也拥有了类似“长尾效应”的特质,在播出后的几年间,观看量一直持续增加,为节目制作方、电视台、网络视频版权拥有者、歌手等长期提供收益。

四、新媒体艺术的应用

在节目的制作与传播过程中,新媒体艺术渗透方方面面。第一,改变了音乐的创作,从根本上影响音乐节目;第二,在节目的录制过程中多维影响视听元素;第三,在传播与复制节目的途径方面,从单一受限制的媒介形式发展到多媒体、多空间和时间的传播渠道;第四,借由受众的力量互动式地再创作,并通过再次传播与复制,内容和载体之间的配合紧密无间,不同艺术形式糅合后齐头并进,互动式再创作已成为不容小觑并被有意识引导的一股力量。

新媒体的出现造就了新媒体艺术,而新媒体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应用相比,其互动性迅速地拉近了艺术与应用的距离,新媒体艺术创作不再是艺术家的专利,社会环境、潮流趋势、受众意愿等都参与或改变创作,动态交互的创作过程使得新媒体艺术作品自呈现的那一刻起便一直保持着最鲜活的生命力。新媒体艺术刺激了音乐类电视节目的创作,传统的音乐制作无法承载无限时间、空间的传播任务,而新媒体艺术是音乐类电视节目的生命基石,记录和传播发声的音乐,同时又超越了这些功能,创造了新的音乐类型,进入新型的艺术创作层面。[本文系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重点课题“歌唱类真人秀节目中的新媒体艺术应用研究——以《中国好声音》为例”(项目编号:YG20150041)]

[1]许鹏.新媒体艺术研究的理论设定与网络文学的研究视野[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1).

[2]李胜清.新媒体艺术的公共性表意[J].中南大学学报,2014(4).

[3]吴文瀚.新媒体艺术的技术本源、文化身份与价值表达考量[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5).

[4]李民.我国真人秀电视节目刍议与反思[J].中国电视.2015(11).

[5]舒怡,郭开鹤.新媒体影响下的艺术跨界融合[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1).

[6]季青媛.展示性舞美设计的“视域”与“境域”[D].北京:中国美术学院,2014.

[7]张燕翔.新媒体艺术[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8]Oyebode Musibau Olabamiji.Use and Misuse of the New Media for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in Nigeria’s 4th Republic[J]. Developing Country Studies,2014.

猜你喜欢
中国好声音音乐节目媒介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创新广播电视音乐节目制作的路径
书,最优雅的媒介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音乐节目内容的转变与融合
新媒体时代广播音乐节目的困境与出路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广播音乐节目的样式分析以及创新方法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