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奎林 朱怀义
《人民日报》文艺副刊与新时期杂文的传播
龚奎林 朱怀义
新时期《人民日报》文艺副刊适应了社会政治的需要和国家与民族的共同体认同,秉承“激浊扬清,革故鼎新”的历史使命,刊登了一系列的杂文,推动了中国当代杂文的发展与传播。
《人民日报》;文艺副刊;杂文;传播
[作 者]龚 奎,文学博士,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朱怀义,台州市椒江振华高级中学教师。
新时期文学相比“十七年”时期和“文革”时期文学,一直以快速的发展变化、全新的审美面貌、纷繁的文学现象、自由繁荣的文学论争和多姿多彩的文学创作成果,展现出自身独特的风采,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极为重要的一页。[1]而这种新时期新文学风貌的高速发展与当时文艺报刊的繁荣传播有关。因此,当下不少学者开始把学术目光聚焦到影响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报刊上,如吴俊等的《人民文学》研究、程光炜等人的《文艺报》研究和黄发有、邵燕君等的新时期期刊研究。但目前研究更多侧重大型文学期刊,而较少关注报纸文艺副刊,尤其是对引导着当代文学发展的《人民日报》文艺副刊研究较少,这显然不符合中国第一大报的地位实情。因此,笔者主要从《人民日报》文艺副刊对新时期杂文传播的推动贡献进行研究,探讨《人民日报》是如何推动新时期杂文生产、传播进而建构社会文化生态、文化秩序,如何引导新时期作家创作的。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是中国最具权威性、最有影响力、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日报,是党的舆论喉舌,该报副刊和《红色中华》副刊、《解放日报》文艺副刊一样影响巨大,经历了《战地副刊》《星期文艺》《人民园地》《人民文艺》以及副刊取消这一坎坷经历后,20世纪80年代《人民日报》恢复文艺副刊,命名为《大地副刊》。该文艺副刊秉承厚重高雅的文化气质,以“激浊扬清,革故鼎新”为历史使命,刊载各种文艺作品,推动文化改革开放。在各种刊载文体中,杂文相比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短小精悍、犀利幽默、极富思想深度,善于启发民智开掘眼光,具有匡正时弊的时效性和当下性,天然被各类报纸副刊所青睐。《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刊登精品杂文,通过编辑、阅读、接受引导时代、反映时代,进而有效引导和培养大众思想,提高了读者的思想情操和审美情趣。而且对许多杂文作者来说,《人民日报》文艺副刊成为当代杂文作家发表作品的聚散地,几乎所有成名的杂文作家都在文艺报刊上发表过作品,从而为新杂文家的创作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和被主旋律认可的窗口。而且该刊刊载的杂文作品注重表彰先进、弘扬正气、匡正时弊、活跃思想、增强知识,成为众多杂文作家学习的样板,推动了新时期杂文发展的传播,在培养杂文作家、杂文文体建构、杂文创作成就、杂文专栏《金台随笔》发展、文艺政策导向方面做出巨大的贡献。
首先,杂文具有扶风救俗、匡正时弊的作用。鲁迅先生比喻自己的杂文是匕首,是投枪,并坚决与一切反动统治和腐朽思想作斗争。因此,杂文的本质是批评,是对当下景象和日常生活不太满意而采取的有见地、有深度的批评。因此,杂文必须要有锋芒,有文采,有独立见解,同时要有大胸怀,如此才能治病救人。粉碎“四人帮”以后,杂文有了更大发展,日益成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人民日报》重视文艺副刊杂文,编辑们抓住杂文的锋芒导向,批判反动、没落、腐朽的各种时弊,“针砭时弊,激浊扬清”成为该报文艺副刊刊载杂文、发挥社会批判功能的不变宗旨。但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人们思想的懈怠,新时期人民的思想逐渐陷入混乱,社会矛盾日益显现,在经济、政治、社会各领域出现一些危害国家和社会的弊病,先进与落后、进步与倒退、真善美与假恶丑交织在社会发展的征途中。《人民日报》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弊端,凭借敏锐的眼光刊登了许多扶风救俗、匡正时弊的杂文,通过杂文刊载辨别真假是非,获得非常好的效果。如张成德一文《两副对联》中所引用的腐败分子的座右铭:“世路难行钱做马,愁城欲破酒为军”[2],这无疑是一种反讽,勾勒出腐败分子的丑陋嘴脸。这就需要加强监管力度,大刀阔斧整顿,只要在思想上筑起铜墙铁壁,任凭什么样的“钱马”“酒军”也黔驴技穷,如此社会才能长治久安,社会主义的大厦根基才能坚如磐石。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3]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宋志坚在杂文《为人师表》一文中即铿锵有力地阐述这一观点:“我们常说,青年人可塑性很大,就像一张白纸,抹上什么颜色就是什么颜色。他们的精神面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环境的影响。”[4]那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不幸与感伤,也都有发牢骚的时候。不负责任地发发牢骚,然后扬长而去,自然轻松得很,然而牢骚不能改变社会风气,何况有些牢骚未必得当,那么又为什么只图一时痛快,而将那种不幸与感伤赠送给年轻的一代呢?鲁迅先生曾说:当他看到青年人以带体温的铜板来购买他的书籍时,就担心自己作品中的某些悲观消极的东西会传染给他们。这是一个作家的高度责任心,鲁迅先生的这种责任心值得我们提倡。确实,当人民大众的思想还处于一种落后与愚昧时,我们的广大文艺工作者就应毫不犹豫地拿起手中的笔,去唤醒那些沉睡的国民。这个时代的《人民日报》起到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作用,许多具有敏锐见解和思想深度的杂文,通过《人民日报》传遍祖国大江南北,走进中国的千家万户,让人们接受新的思想,洗涤自身的灵魂,净化社会的尘埃。
其次,杂文具有思往事过滤伤痛的功能。著名诗人艾青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血脉相连的土地是诗人一生一世都无法割舍的眷恋。新时期《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中也刊载了许多作家对过去伤痛岁月的揭示与回忆的杂记文章。这时的悔恨与追忆已经没有丝毫怨言,就像看破世间沧桑的老者,面朝大海,独立寒秋,依然淡定自若,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胡风的《斗争的青春》中这样写道:“不幸,在他正放声歌唱时,却因我发表过他的第一篇诗而受到牵连,喑哑了。他这二十多年的坎坷生活,我们在1980年再度见面时,就像听奇闻似地听他诉说过。但他对党仍是满怀忠诚,一片赤心。问题还未得到彻底平反,他就又开始了热情的歌唱,一如既往地歌颂党,歌颂人民。歌颂拨乱反正后的新政策、新成就。可惜我已无力将那些诗细读了,只能怀旧似的写点过去的情况,以此为序。”[5]光明磊落、赤胆忠诚映照光辉岁月。伍修权的《明镜可鉴》,讲述了徐海东将军高尚的人格情操:毛泽东对徐海东念念不忘的一句话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这是毛泽东对徐海东的最高评价,但徐海东在“文革”中惨遭迫害,直到临死前他还说:“我想见毛主席,我就是林彪害死的!”[5]。针砭时弊需要杂文,表彰先进、讴歌美好事物同样也需要杂文。如描写张海迪自强不息的人生的杂文《光和火一样的人生》这样写道:“人生,对她来说似乎是苛刻而又不公,她完全应该享有她同龄人的幸福和光明,却被凶残的病魔无情地吞噬着生命的肌体。高位截瘫,这对于一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少女,该是多么的痛苦和不幸,但这些丝毫不能阻碍她去探求自己的人生。人应为什么活着?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如果只将索取的砝码,一味地放入个人的天平中,那算是什么真正的人生?”[6]亲爱的朋友!当你看到了我们社会主义祖国的女儿、我们生活中的强者张海迪同志是在怎样度过她那充满着光和火的人生时,你有何感想?你那思绪的波涛会不会为之牵动?会不会为自己在虚度年华而感到羞愧?你生命之树上应不应该也爬满常青藤?应不应该也鼓足自己前进的风帆,沿着这位生活骄子的征程去努力攀登?往事已矣,我们不要过分地去哀叹那逝去的黄金岁月。当我们的国家走上正轨之后,面对可爱的祖国,他们依旧以火热的热情去爱护它、建设它、关心它,这或许就是一份民族的积淀。可以说,新时期杂文带着浓烈的人文情怀回眸历史展望未来,是一曲讴歌党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抒情赞歌,是《人民日报》对大众混乱思想的匡清与佐证,并成为时代思潮的引领者。
总之,《人民日报》不断地打磨着新中国文学传播客体之文学作品的内在气质与外在面貌,改变着作家和读者的生存方式与思维观念,从而建构起内容和形式更为丰富多彩的文学历史状貌[7],因而,新时期《人民日报》刊载着读者所喜欢的杂文,一方面发挥杂文对社会的教导与斧正作用,引导社会舆论,呼唤良知与正义,为社会的进步开辟更宽阔的道路;另一方面通过杂文中思想的蕴藏、文化的品位和审美的情趣与读者交流,传递高雅文化,带给读者许多思想的教义和智慧的结晶,达到产生修身立命、美感培育、心灵沟通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人民日报》通过杂文刊载与传播,适应了社会的需要和国家与民族的共同体认同,引导着新中国文艺形态的走向,推动着中国当代杂文的生产与传播。[本文系笔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人民日报》与当代文学生产”(课题编号:13CZW086)的阶段性成果]
[1]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中国现代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1.
[2]张成德.两副对联[G]//《人民日报》副刊编辑部.不惑集——人民日报杂文选.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346.
[3]梁启超.少年中国说[M]//刘晓鑫,淡中杨.大学语文新教程.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4.
[4]宋志坚.为人师表[G]//《人民日报》副刊编辑部.不惑集——人民日报杂文选.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373.
[5]《人民日报》副刊编辑部.不惑集——人民日报杂文选[G].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221.
[6]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5.
[7]龚奎林.《人民日报》与“十七年”文学生产[J].甘肃社会科学,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