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纹枯病的发生症状及综合防治技术

2016-03-27 20:25舞钢市能源站朱柳松舞钢市农技推广中心王丽英
河南农业 2016年4期
关键词:三唑酮叶鞘病株

舞钢市能源站 朱柳松舞钢市农技推广中心 王丽英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症状及综合防治技术

舞钢市能源站 朱柳松
舞钢市农技推广中心 王丽英

小麦纹枯病又称立枯病,是由半知菌亚门丝核菌真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病害,近年该病已成为黄淮麦区常发的病害之一。一般病田病株率为10%~20%,重病田块可达60%。小麦播种后开始侵染,一般于小麦拔节后明显发病,并不断侵染和再侵染。病株于抽穗前部分茎蘖死亡,未死亡的病蘖也会因输导组织被破坏,养分和水分运输受阻而影响麦株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麦穗的穗粒数减少,籽粒灌浆不足,千粒重降低,一般减产10%左右,发病早的小麦田减产20%~40%。

一、常见病害症状

小麦受纹枯菌侵染后,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危害,主要表现出烂芽、病苗枯死、花秆烂茎、枯株白穗和倒伏等症状。

(一)烂芽

芽鞘褐变,芽枯死腐烂,不能出土。

(二)病苗枯死

发生在3~4叶期,先是基部第1叶鞘出现淡褐色小斑点,后扩大遍及全叶鞘,病斑中部灰色,边缘褐色。叶鞘发病后,病叶先从叶尖失绿发黄,最后导致全叶枯死,病斑继续向上、向内扩展,后因抽不出新叶而致病苗枯死。

(三)花秆烂茎

小麦返青后,茎基叶鞘出现褐色病斑,多呈梭形和椭圆形,有的病斑纵裂。小麦拔节后,基部叶鞘上出现椭圆形水渍状病斑,并逐渐发展形成中部灰色,边缘淡褐色的云纹状病斑。当病斑扩大相连后形成“花秆”。叶鞘上病斑侵染到茎后,先出现淡褐色短条斑,不久发展成梭形斑。抽穗后发展成中部灰色边缘褐色近椭圆形病斑,病斑扩大相连延及整个节间时,常引起茎秆壁坏死失水,病部纵裂。

(四)枯株白穗

由于花秆烂茎常使一些主茎和大蘖不能抽穗而形成枯孕穗;有的即使能抽穗,也由于茎壁受害,水分和养分不能正常输送,影响灌浆,形成枯白穗。

二、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或菌核在土壤和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播种后开始侵染为害。在田间发病过程可分5个阶段,即冬前发病期、越冬期、横向扩展期、严重度增长期及枯白穗发生期。

(一)冬前发病期

小麦发芽后,接触土壤的叶鞘被纹枯菌侵染,症状发生在土表处或略高于土面处,严重时病株率可达50%。

(二)越冬期

外层病叶枯死后,病株率和病情指数降低,部分季前病株带菌越冬,并成为翌春早期发病的重要侵染源。

(三)横向扩展期

指春季2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气温升高,病菌在麦株间传播扩展,病株率迅速增加,此时病情指数多为1或2。

(四)重度增长期

4月上旬至5月上中旬,随植株基部节间伸长与病原菌扩展,侵染茎秆,病情指数猛增,这时茎秆和节腔里病斑迅速扩大,分蘖枯死,病情指数升级。

(五)枯白穗发生期

5月上中旬以后,发病高度、病叶鞘位及受害茎数都趋于稳定,但发病重的因输导组织受害迅速失水枯死,田间出现枯孕穗和枯白穗。发病适温20℃左右。凡冬季偏暖、早春气温回升快、阴天多、光照不足的年份发病重,反之则轻。冬小麦播种过早,秋苗期病菌侵染机会多,病害越冬基数高,返青后病势扩展快、发病重;适当晚播则发病轻。重化肥轻有机肥,重氮肥轻磷、钾肥发病重。高沙土地纹枯病重于黏土地,黏土地重于盐碱地。

三、防治方法

在防治上,采取农业措施防治为主,结合化学防治相的综合防治方法,才能有效地控制其危害。

(一)农业措施

1.选用抗病、耐病品种。目前生产上缺乏高抗纹枯病的小麦品种,秋种时尽量选用中抗、耐病或感病轻、丰产性好的品种。同时注意小麦品种的合理布局,避免单一抗源品种的大面积种植。

2.合理施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氮、磷、钾肥。不要偏施、过施氮肥,控制小麦过分旺长,以免引起麦苗贪青晚熟,诱发病害加重危害。

3.合理密植,适期播种。实行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控制田间密度,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培创丰产抗病的小麦群体结构,防止田间郁蔽,避免倒伏,可明显减轻病害。播种越早,土壤温度越高,发病越重。应因地制宜地确定适宜的播种期,减少病菌侵染。

(二)化学防治

1.药剂拌种。用种子量0.2%的33%纹霉净(三唑酮加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用种子量0.03%~0.04%的15%三唑醇(羟锈宁)粉剂,或0.03%的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0.0125%的12.5%烯唑醇(速保利)可湿性粉剂拌种。

2.喷雾。春季小麦病株率达20%的地块,应及时喷药,施药时间在小麦拔节初期,以阻止病害侵入茎秆。喷雾所用药剂可采用下列的一种:20%三唑酮乳油50mL,15%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分别为75g或100g,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5~100g、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50~60g或12.5%烯唑醇悬浮剂100mL等。

猜你喜欢
三唑酮叶鞘病株
利用室内微宇宙系统研究三唑酮对淡水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中国南北方禽流感病毒蛋白进化差异的探究
辣椒青枯病防治效果试验
绩溪县水稻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意见
辣蓼及其常见混伪品种的真伪鉴别
稻秆叶鞘表面雾滴沉积特性试验
三唑酮和苯醚甲环唑在草莓及土壤中残留消解动态
锌肥与三唑酮配合喷施对冬小麦锌营养品质的影响
激健减量增效助剂在小麦条锈病防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