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非正式制度的构建

2016-03-27 13:21李丽群黄大星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乡镇企业新生代农民工

李丽群 黄大星

(韶关学院,广东韶关512005)

农业经济·“三农”论坛

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非正式制度的构建

李丽群黄大星*

(韶关学院,广东韶关512005)

改革开放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分布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通常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历程划分为3个阶段。基于制度经济学理论,该文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创业行为与非正式制度的关系,最后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创业行为构建了相应的非正式制度,以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创业积极性,为新战略形势下新生代农民创业提供理论指导。

农民工;返乡创业;非正式制度

1 引言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提供了途径,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农村,纷纷涌向中国的沿海发达地区寻找就业机会,形成了“民工潮”,之后这一农民外出务工潮现象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当前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外出务工农民始终处于一种流动状态,据有关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外出务工农民都难以融入城市,难以找到归属感,不能成为稳定的新市民,从而出现了农民工回流现象。20世纪90年代中期,也正是农村劳动力的流向发达城市寻找就业机会的高潮时,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大量国企下岗职工的出现,导致城市就业压力骤然增加,城市吸纳就业的能力也随之骤降,这样一来,导致了作为劳动力输入的城市其本身的就业形势也发生了巨大了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迫于生存的压力,不得不重新寻找新的就业出路。与此同时,在这一时期的有些农民,他们通过多年的外出打拼,完成了对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积累,萌生出回乡创业的念头,这一新型的创业群体的出现,无疑对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问题的改善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程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为探索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纵观历经近50a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历程,笔者认为可以分为以下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9-1989年,这一阶段主要是以乡镇企业发展为主渠道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第二阶段是1989-1997年,基于乡镇企业处于低谷发展时期而导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低潮阶段;第三阶段是1998年至今,这一阶段是由乡镇企业转移的主渠道逐步向快速城镇化建设、生产要素市场重构、生态治理等多渠道多元化转移。

2.1第一阶段(1978-1997年)以乡镇企业快速发展为主渠道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由于这一时期,家庭联产承包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充分发挥这一新措施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从事传统农业领域的单一经营向新型农业或工业领域的多种经营转移,同时加快了向第二、第三产业渗透。1984年,中央4号文件中将社队企业、联办企业、户办企业合并,统称为“乡镇企业”,从此乡镇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才得到真正的确立;同时,取消了“三就地”限制,即取消了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和就地销售,并出台了包括金融、税收等多方面的扶持政策。在这一阶段,乡镇企业的发展到达了“高潮”,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黄金时期”。

2.2第二阶段(1989-1997年)乡镇企业发展低谷发展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低潮。这一时期由于乡镇企业治理整顿、岗位改革等原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入低潮,城市吸纳劳动力能力下降。在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乡镇企业由于其灵活的市场机制和顽强生命力,开拓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了“三来一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压力。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进一步激活了乡镇企业的动力,由此乡镇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的阶段,同时也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然而继亚洲金融风暴后,城市出现大量下岗工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出现了大面积滑坡。为了解决当时我国工业的两个“同构”的问题,我国随之实行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导致了乡镇企业之间“两极分化”,“乡镇企业”经济因此也跌入低潮。

2.3第三阶段(1998-)乡镇企业转移的主渠道逐步向快速城镇化建设、生产要素市场重构和生态治理等多渠道多元化转移。这一时期,我国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内需,大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策略,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转移开辟了新的途径,促使农村劳动力进行第三次“解放”,由原来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进行市民化。这一阶段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加速转移的“黄金时期”。

3 非正式制度与新生代农民工创业之间的相关关系

2003年,学者王春光首次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认为1978年以后出生的农民,也就是我国改革开放同龄人。然而笔者认为应该以1980年以后出生的为界线,因为这一代农民工历经了改革开放与经济结构调整及变革,也历经了我国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过程,以及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基本众多农业经济学者的阐述与研究一致认为: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归纳为“三高一低”:即受文化教育程度较高,从事职业期望值较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较高,工作承受力较低。

在创业过程中,创业主体一般受到正式制度体系和非正式制度体系的影响,本文只研究非正式制度。在制度经济学理论中,把传统地方习俗、道德行为习惯、意识形态等归结称为非正式制度,这些非正式制度在规范和调节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关系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动机,建立良好的非正式制度体系可以有效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创业行为的顺利开展,从而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4 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的非正式制度的构建

科学合理的引导非正式制度的构建,可以推进返乡创业经济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根除非正式制度中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为此,笔者认为应该构建与新生代农民工相对应的非正式制度体系,来营造这一类非公有制企业所需要的环境。

4.1营造社会舆论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创业行为的主体,首先要得到社会舆论的激励,受到社会舆论的监督。同时按照法制的要求。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也如此。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将有助力创造良好的创业舆论环境。要做好媒体宣传工作,广泛宣传典型创业者的成功案例,举办创业者的交流会,充分调动社会的力量。事实上,随着大量的企业在不断发展和混合经济形式的出现,企业所有权变得越来越模糊,导致难以明确界定,为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应该以企业经营形式为基础,这样不仅有利于政策的公平和统一,而且可以从客观上消除歧视现象。进一步加强文化制度建设,将城市现代文化与农村传统文化相关融合,不断拓展具有新时期新农村的文化内涵,宣扬以诚实守信为美德,切实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4.2树立市场观念树立体现新时代的市场观念。新生代农民工长期工作于较为发达的地区,他们接触了与老一辈不同的经济市场环境,有着较为广阔的经济视野。为此,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加回流地区,应该打破传统市场观念的束缚,树立与之相匹配的市场观念。首先,市场观念要具有前瞻性,通过把握消费需求的脉搏,时刻关注市场的变化,切实监测好市场的发展趋势。其次,要有较强的适应性,要树立长期发展的理念,以企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进一步提高企业效率的同时,积极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最终确保企业长期性、稳定性。

4.3强化法制观念针对返乡创业企业,政府部门要加强法制宣传力度。由于长期在外工作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法制观念较为薄弱,他们一心只关注自我生存、生活的事宜,没能真正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尤其是针对开办企业的相关经营活动,他们接触的较少。为此,政府要开展义务的法律讲座,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宣传创办守法企业。在具体内容上,要尽可能与实际或典型案例相结合,尽量使之通俗易懂;在组织形式上,要注重实效,注重媒体的法律宣传和教育,同时,对司法机关应尽可能地对案件公开审理,为农村企业提供便利的法律咨询和相关服务。

4.4激发家乡情怀地方政府应重视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进行人文关怀,增强家乡对他们的吸引力。从根本上来看,新生代农民工与家乡有着紧密天

然联系,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的童年是在家乡渡过,他们对家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返乡创业会带给他们的归属感和安全感。为此,政府管理部门要积极引导帮助他们尽量适应农村的环境,应地适宜的开展一对一的跟踪帮扶工作,让其企业能尽快走上正轨。

5 结语

经历改革开放的全过程的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我国当前农民创业的生力军,他们与老一代农民工创业动机、行为、期望都存在较大的差别呈现出创业激情高、自我个性强等特征。正确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健康稳定、积极的回乡创业正成为当前社会新形势下的关注焦点。

[1]项开来.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筑梦情结[J].今日南国,2008(8).

[2]赵芳.“新生代”:一个难以界定的概念-以湖南省青玄村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3(6).

[3]罗霞,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外出动因与行动选择[J].浙江社会科学,2003(1).

[4]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5]韩振方.论新生代民工的特点与作用[J].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

[6]王胜远.基于SWOT分析的返乡农民工创业研究[J].乡村经济,2009(9):85-89.

[7]王环.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2009(9):66-67.[8]刘美玉.基于扎根理论的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机理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3(3),63-68.

[9]郑风田,孙谨.从生存到发展——论我国失地农民创业支持体系的构建[J].经济学家,2006(1),54-61.

[10]陈昭玫,朱红根.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农民工返乡创业政府支持的可获性研究——基于江西1145份调查数据[J].农业经济问题,2011(5):54-59.

[11]庄晋财,孙华平.农民工创业的就业创造效应实证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55-63.

[12]李红侠.农民工返乡创业引领效应研究——基于安徽省的调查[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71-74.

(责编:张宏民)

Building Measures of Informal System for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of the New Migrant Workers

Li Liqun et al.
(Shaoguan University,Shaoguan 512005,China)

Reform and opening-up,strongly promoted China's rural labor force transfer and industrial transfer.The process of rural labor transfer wa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based on rural surplus labor transfer.Based on the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theor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nd the informal system were analyzed.The informal system was built corresponding to the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of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ntrepreneurial enthusiasm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to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entrepreneurial peasants under new strategic situation.

Migrant workers;Returning to hometown for entrepreneurial;Informal system

F279.2

A

1007-7731(2016)09-01-03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GD15CGL08),理论粤军:广东地方特色文化研究基地建设资助项目及韶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编号:GJ201419);韶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编号:G2012009)和韶关学院科研项目一般项目(韶学院[2012]1号)。

李丽群(1978-),女,江西兴国人,副教授,博士,从事农民工创业研究工作。*通讯作者

2016-04-20

猜你喜欢
乡镇企业新生代农民工
浅谈《乡镇企业法》废止的理由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新生代”学数学
乡镇企业成为全省工业『半壁江山』
藜麦,护卫粮食安全新生代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新生代“双35”09式
创意新生代——2018伦敦New Designers展览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